先推薦給各位的,是從涇縣到黃山的路上,有一段舊322省道,現半廢半棄的,穿山越嶺,極為幽靜。走過這段路,我便覺得身心俱做好了準備,可以上黃山了。至湯口宿下,天氣預報說明天山裏有暴雨。


    晚上翻看程敏政編的《新安文獻誌》,讀到汪澤民(元代的一個文官)的《遊黃山記》,這是我所見最早的記遊黃山的文章了。其述遠眺黃山雲:「至湯嶺上,仰視群峰,猶在霄漢間,崗阜蟠結,鑿石開徑,嵁岩欹危,瀑布聲訇,磕如雷怪,石林立半壁,飛泉灑巾袂,當新暑,悽然如秋。」我可是什麽也沒看見,沒聽著,幸好有網際網路,查了一下,原來湯嶺在西邊,與湯口沒關涉,才放了心。繼續看,其述道路雲:「往往攀崖壁,牽蘿蔓,或小木貼岩,若棧而度,幾不容武,旁臨絕壑,惴惴焉不敢俯而窺。」我是有恐高症的,看到這裏,著實興奮。又說三十六峰:「屏列舒張,橫絕天表,眾岫疊嶺,效奇獻秀,盡在一覽。」這是陳詞濫調,且睡一覺。


    次日清早,打開耳朵便聽見雨聲。街頭已經如溪如澗,當地人勸我們,這種天氣就不要進山了,什麽也瞧不見。我們不聽,執意走了幾十步才迴身。去黟縣轉了一天,晚上迴到原來的旅店住下,聽天氣預報說,明天天氣不錯。


    第二天便進了山。乘纜車至雲穀寺,前後已有十數人,他們往哪裏走,我們便跟著走。不多時至一處,霧氣從低處上漫,不一會兒就溝滿穀溢的,我想,這就是雲海吧。對麵有圓溜溜的石峰,我身邊有指示牌,說它是仙女雲雲。


    喜歡諷刺的人,千萬要留神的,是切不可諷刺過低的對象。傻裏傻氣的東西,無處不有,還是留作小學生的練習品為宜。一個成年人,將智力運用於這類對象上,不惟浪費,且容易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是個聰明人,便化為別人的諷刺對象了。以黃山而論,難免有一些淺近的因形賦名,金龜探海、夢筆生花等等,小學生或可拿來命題作文,批評幾句,中學以上,最好不去注意那些名字。


    諷刺之道,其上下不論,其中者,最宜諷刺別人視為神聖美妙之物,如茶道,如黃山,放眼望去,這類對象正亦不少。越多的人以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越值得諷刺,且維護者層出不窮,諷刺的樂趣亦汩汩不絕。不管是國家、宗教、親誼、愛情,凡是護衛如林的,一說起來就紛紛氣急敗壞的,哪怕是我們自己都熱愛的,如不能應對諷刺,都屬原始狀態,而助其進化,正是我們的責任。然而,切不可為諷刺而諷刺,如不能發現對象的可笑,也不必強笑,如我,就沒發現黃山或人們對黃山的敬仰有什麽可笑之處,所以也沒什麽可諷刺的。


    相反,黃山讓我生出些嚴肅的想法。黃山鬆的樣子有點奇怪,然而,在植物學家眼中呢?植物學家同時也是審美的觀察者,但他的植物學知識,會不會影響他看到黃山鬆時的審美觀感呢?同樣,黃山的花崗岩,在地質學家眼中,和在我們眼中一樣外形「奇特」嗎?可惜沒有什麽數據來支持對這些問題的任何一方麵的解答,所以我隻好把某些揣測塞迴肚子裏了。


    我又想起,在《新安文獻誌》中又讀到趙汸(元代理學家)一篇序文,說黃山「茲山之勝概,世罕聞矣」。在我的印象中,黃山之漸漸出名,當在明末清初,新安畫派有影響之後,至上世紀才大盛於時,可惜我對美術史是外行,這樣的印象可能全不正確。我還想,欣賞黃山所代表的一種趣味,雖然綿綿自古,忽然流行,則是在竟陵、公安與桐城、陽湖這些文學流派現身的中間,而我們知道,雖然公安力詆竟陵,他們的精神氣質是有一點相通的。可惜的是,我對清初文風的流變,也不怎麽內行,多說一句便捉襟見肘,隻好又將某些揣測塞迴肚子,這時我已經過了始信峰,快到「北海」了。


    過了「北海」,下探深穀,就是「西海」。一路窄而且陡的石磴,真的有點危險,而且膝蓋越來越不舒服。在這段路上,我總算見到了大家說的奇石。生長在平蕪的人,見到的山石,也是如臥如睡,而這裏的都是如立如鬥,畫家拿來寄託,正不奇怪。


    若偏要刨根問底,石頭千姿百態,為什麽我們認為其中的一部分為奇,另一部分則不然?首先,少見多怪,人之常情。然而,當某種審美趣味建立起來之後,某類因素,早已不少見,甚至千見萬見之後,我們仍然以之為「奇」,又是為什麽呢?


    十八世紀有位威廉·佩利,因「表匠類比」而出名的,論辯說,如果我們在野地裏見到一塊石頭,我們會覺得這沒什麽出奇,但如果我們見到一塊表,我們會認為它本來不屬於這裏,而且它一定是出自表匠之手。


    「表匠類比」在神學與無神論以及且特別是進化論的鬥爭中,已經臭名昭著了,不過我們且借用其推理的一部分,那就是,有些東西,至少就常識而言,能令我們相信,它不是自然物,而是人工物。藉此我要說的是,是否有些自然物,因其外表的特徵,使我們更容易將自己映射其上,而且暫時(在有些人那裏是長久的)賦予它一種混合屬性呢?有個詞叫鬼斧神工,是用來形容自然物的,通過這個詞,我們想說什麽呢?與此相對應的,江南園林的高手作品,在那什麽大一點的地方裏,納入山樹石泉之勝,這時又有一個詞現身,叫「巧奪天工」,它又是什麽意思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道和小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爾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爾登並收藏大道和小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