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某一天,見到一位異性,麵貌有些像他的前女友,他又胡思亂想了。第二天,第三天,以後每天,竟都見到相似之人,不是頭髮,便是衣裙,或一或二,或竟一日數十見,他便趕緊迴家,躲在屋裏了。
如果說他是境由心造,但世上的大多事情,不是我們想像出來的。人類社會,總有一些力量,影響著各地的風貌。
有個詞叫「現實」,在日常用法裏,它並不是指全部正在發生的事情,而是特指那些對個人意誌有威脅意味的事情。某種現實,在某種社會中,當真會籠罩一切,威臨一切,沒有什麽事物,大到山川的麵貌,小到一塊一粒,無不提醒著它的存在。如果它是可以接受的存在,一切都好,但如果相反,那可真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了。
前麵提到顧炎武。顧炎武後半生有二十多年在北方遊歷,我讀他這一時期的文字,不免要揣測他的心理。他有這麽幾句詩:
南方不可托,吾亦久飄蕩。崎嶇千裏間,曠然得心賞。
自然界確實能夠安慰人心,一個人心事再重,總有一部分本質,會響應自然之律,曠然起來。可惜隻是一部分而已。
清初的明遺民,壽則多辱,順治年間便去世的一批人,可以至死不相信北方的野蠻人能夠長踞關內。盡管歷史中野蠻人以武力打敗文明社會,有著源源不斷的先例,但這些人的幻想,一時不乏燃料。同道間的彼此鼓舞,謠言與錯誤的分析,天下未定時的亂離之相,以及他們的歷史理論,其中便包括對文明的狹隘理解,這些以及其他因素,成了反抗者咀嚼不盡的食糧。等到康熙年間,天下太平,人民習慣了頭頂的髮型,連顧炎武這樣的人,也有人批評他妥協了。
顧炎武活到了康熙二十一年,他的精神歷程,有著痛苦的豐富。他寫過這麽幾句話:「當人心沉溺之久,雖聖人復生,而將有所不能驟革,則莫若擇夫荒險僻絕之地,如五台山者而處之,不與四民者混。」
現在看來,他沒有說到事情的關鍵,不過那絕望的心情,還是躍然紙上。至於自竄於「荒險僻絕之地」,不合他的性格,故而也做不到。
他後半生的心境與早年不同,所謂光復,存其誌可也,其事則絕無希望。這一點,他越來越明白了。所以他的北遊,雖然多與遺民相往還,還是意在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互相溫暖一下,至於聯絡四方誌士,實已不再是動機。他的注意力,也移到了學術上,且與新朝的幾乎每一位臣民一樣,食則飽,飢則恐,見到小貓就分泌點多巴胺,見到老虎就湧出腎上腺素,所謂人之常情,零零碎碎的日常生活,是不接受指責的。至於三年不言、枕戈待旦之類的故事,隻有原教旨主義者才喜歡。
心事可以緩解,卻沒法子全都消去。顧炎武後期的一些著作,很多是成於旅途中的,談歷史,談地理,事在千載之外,心仍在方寸之間。遊蹤所至,不乏青山秀水,嘉賓賢主,每一天都有讓人高興的事情,每一處又都有讓人不能忘懷一切的事情。看來,自我才真正是無所逃避的。但見識多了,自我又可以小有轉變。我讀《天下郡國利病書》,看到顧炎武的一些想法,已經超出皇權之爭,有了更廣的視野,不由得為他高興,又想,真該向這個人學習啊。
隻是想想而已,人到我這個年紀,極少能再改變自己的。每次出去遊玩,看到同樣一齣戲在所有地方上演,又看到每出戲裏各人各念自己的經,先是裝看不見,裝而不成,就不耐煩起來。每次我都勸說自己,社會分工不同啊等等,管得一時,終歸無效。
總有一個陰影在那裏,或者說是雙重的陰影,一重是實際的龐然大物,一重是自己對它的敏感。我堅持不對任何事物持原教旨態度,努力尊重日常生活,可還是禁不住地想,這確實不是個正常的社會啊。這麽一想就高興了,因為如果反之,則一定是我出了毛病。所以我就大大方方地迴到高速公路上,不再想去富平的事了。
不到兩小時,我在韓城市投宿。韓城是司馬遷的老家,離韓城還有幾十裏,高速公路上就出現大牌子,芝川濕地雲雲,這芝川鎮就是司馬遷祠墓所在的地方了。
我住的旅館,不遠處就是個小廣場,有許多小吃攤,再往前有一條街,滿滿的全是飯店。我吃了餄餎,吃了醪糟,第二天早上又吃了餛飩。至於司馬遷祠墓,沒有去看。
厚顏上黃山
去年此地,我寫過一篇題為《為什麽沒去黃山》的文章,其最後一段說:「至於黃山,我相信它是漂亮的。我不怕我不喜歡它,我倒怕我喜歡它。或說,如此與自己抬槓,難道不有違天性?我想,此處談論的不是天性,而是相反的東西。我費了這麽多年的勁,以為自己能做到不喜歡黃山了,萬一爬將上去,見到石濤之八勝、梅清之十九景,心生歡喜,又是多麽沮喪!」
我不管寫什麽,寫完後,總是破甑不顧,如逃如棄,不忍再看一眼。然而本月,我們兩口子謀劃徽州之遊,繞不過去的議題便是上不上黃山。她說上,我說不上。她說上,我說不上。她說上,我說上。於是找出前文,忍痛讀了一遍,讀到最後這段文字,覺醒到:這哪裏是開放的態度啊!一個人,越是預感到某種事實有可能撼動自己原來的主張,越應該趨近之,上黃山,才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個人要是善於說服自己,完全可以常有理的。於是在中旬,我理直氣壯地上了黃山。
如果說他是境由心造,但世上的大多事情,不是我們想像出來的。人類社會,總有一些力量,影響著各地的風貌。
有個詞叫「現實」,在日常用法裏,它並不是指全部正在發生的事情,而是特指那些對個人意誌有威脅意味的事情。某種現實,在某種社會中,當真會籠罩一切,威臨一切,沒有什麽事物,大到山川的麵貌,小到一塊一粒,無不提醒著它的存在。如果它是可以接受的存在,一切都好,但如果相反,那可真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了。
前麵提到顧炎武。顧炎武後半生有二十多年在北方遊歷,我讀他這一時期的文字,不免要揣測他的心理。他有這麽幾句詩:
南方不可托,吾亦久飄蕩。崎嶇千裏間,曠然得心賞。
自然界確實能夠安慰人心,一個人心事再重,總有一部分本質,會響應自然之律,曠然起來。可惜隻是一部分而已。
清初的明遺民,壽則多辱,順治年間便去世的一批人,可以至死不相信北方的野蠻人能夠長踞關內。盡管歷史中野蠻人以武力打敗文明社會,有著源源不斷的先例,但這些人的幻想,一時不乏燃料。同道間的彼此鼓舞,謠言與錯誤的分析,天下未定時的亂離之相,以及他們的歷史理論,其中便包括對文明的狹隘理解,這些以及其他因素,成了反抗者咀嚼不盡的食糧。等到康熙年間,天下太平,人民習慣了頭頂的髮型,連顧炎武這樣的人,也有人批評他妥協了。
顧炎武活到了康熙二十一年,他的精神歷程,有著痛苦的豐富。他寫過這麽幾句話:「當人心沉溺之久,雖聖人復生,而將有所不能驟革,則莫若擇夫荒險僻絕之地,如五台山者而處之,不與四民者混。」
現在看來,他沒有說到事情的關鍵,不過那絕望的心情,還是躍然紙上。至於自竄於「荒險僻絕之地」,不合他的性格,故而也做不到。
他後半生的心境與早年不同,所謂光復,存其誌可也,其事則絕無希望。這一點,他越來越明白了。所以他的北遊,雖然多與遺民相往還,還是意在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互相溫暖一下,至於聯絡四方誌士,實已不再是動機。他的注意力,也移到了學術上,且與新朝的幾乎每一位臣民一樣,食則飽,飢則恐,見到小貓就分泌點多巴胺,見到老虎就湧出腎上腺素,所謂人之常情,零零碎碎的日常生活,是不接受指責的。至於三年不言、枕戈待旦之類的故事,隻有原教旨主義者才喜歡。
心事可以緩解,卻沒法子全都消去。顧炎武後期的一些著作,很多是成於旅途中的,談歷史,談地理,事在千載之外,心仍在方寸之間。遊蹤所至,不乏青山秀水,嘉賓賢主,每一天都有讓人高興的事情,每一處又都有讓人不能忘懷一切的事情。看來,自我才真正是無所逃避的。但見識多了,自我又可以小有轉變。我讀《天下郡國利病書》,看到顧炎武的一些想法,已經超出皇權之爭,有了更廣的視野,不由得為他高興,又想,真該向這個人學習啊。
隻是想想而已,人到我這個年紀,極少能再改變自己的。每次出去遊玩,看到同樣一齣戲在所有地方上演,又看到每出戲裏各人各念自己的經,先是裝看不見,裝而不成,就不耐煩起來。每次我都勸說自己,社會分工不同啊等等,管得一時,終歸無效。
總有一個陰影在那裏,或者說是雙重的陰影,一重是實際的龐然大物,一重是自己對它的敏感。我堅持不對任何事物持原教旨態度,努力尊重日常生活,可還是禁不住地想,這確實不是個正常的社會啊。這麽一想就高興了,因為如果反之,則一定是我出了毛病。所以我就大大方方地迴到高速公路上,不再想去富平的事了。
不到兩小時,我在韓城市投宿。韓城是司馬遷的老家,離韓城還有幾十裏,高速公路上就出現大牌子,芝川濕地雲雲,這芝川鎮就是司馬遷祠墓所在的地方了。
我住的旅館,不遠處就是個小廣場,有許多小吃攤,再往前有一條街,滿滿的全是飯店。我吃了餄餎,吃了醪糟,第二天早上又吃了餛飩。至於司馬遷祠墓,沒有去看。
厚顏上黃山
去年此地,我寫過一篇題為《為什麽沒去黃山》的文章,其最後一段說:「至於黃山,我相信它是漂亮的。我不怕我不喜歡它,我倒怕我喜歡它。或說,如此與自己抬槓,難道不有違天性?我想,此處談論的不是天性,而是相反的東西。我費了這麽多年的勁,以為自己能做到不喜歡黃山了,萬一爬將上去,見到石濤之八勝、梅清之十九景,心生歡喜,又是多麽沮喪!」
我不管寫什麽,寫完後,總是破甑不顧,如逃如棄,不忍再看一眼。然而本月,我們兩口子謀劃徽州之遊,繞不過去的議題便是上不上黃山。她說上,我說不上。她說上,我說不上。她說上,我說上。於是找出前文,忍痛讀了一遍,讀到最後這段文字,覺醒到:這哪裏是開放的態度啊!一個人,越是預感到某種事實有可能撼動自己原來的主張,越應該趨近之,上黃山,才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個人要是善於說服自己,完全可以常有理的。於是在中旬,我理直氣壯地上了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