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傻瓜而言,旅遊是最快樂的天堂。我們最初的旅程使我們發現:對我們來說,地方無關緊要。在家裏,我夢想著:在那不勒斯,在羅馬,我可以陶醉在美的海洋中,丟掉我的憂傷。我打點好衣箱,擁抱過朋友,登船航海,最後在那不勒斯醒來,旁邊還是那嚴峻的事實,那個我原來逃避的、毫不退讓的、同一個憂傷的自我。我尋找梵蒂岡和那些宮殿。我假裝沉醉在景色和聯想中,可是實際上,我從來就沒有沉醉過。無論走到哪兒,我的巨人都陪伴著我。」(屠隆譯文)
愛默生的哲學並沒有一個完整體係,一個想法襲入心頭,他的習慣是任其馳騁,不用體係來約束它。很多時候,他說話頗為隨意,不過,看起來他對旅行的批評是認真的,因為同樣的見解,發表在不隻一個地方,比如他又曾說,美國文化終將吸引隻是因為錢沒地方花而外出旅行的人,讓他們老老實實待在家中,因為事實早已證明,他們離家鄉越遠,離誠實也越遠。
綜其觀點,第一,智者總是足不出戶,除非是為了傳播(而不是學習);第二,引文最後一句,mygiantgoeswithmewhereverigo,「我的巨人」當指「同一個憂傷的自我」,亦即人生本質方麵的重大問題,而那是無法靠出門旅行來逃避、來尋求解答的。
是嗎?
首先,愛默生的挖苦,時能讓我們共鳴。我們自己,或多或少,都是這樣的旅行者——不,旅遊者。隻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能力在日常生活裏製造趣味,便把指望寄託於異國他鄉,好像那裏的人,那裏的生活,與我們有什麽重大不同似的。我們都有這樣的時候,也許您沒有,反正我有。忽然心生厭倦,看到鏡子裏的自己,好像剛剛發現似的,自言自語道:「原來是這樣無趣的一個人。」或者,若對自己不那麽嚴厲的話,便說:「無趣的生活,把一個本來有趣的人也弄得無趣起來。」於是我們把雨衣、牙膏什麽的塞進包裹,上路了,滿心相信換到另一種意味豐富的場景,自己也有趣起來。我們想像異地的聞所未聞之物,旅途中的奇遇,各種有意思的人,妙味橫行的交談,這些都是文學書裏永遠發生的,如果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就誇大遇見的每一件小事,使之符合想像。
於是,熙熙攘攘的,我們四處遊逛。在每一個略有可觀之處,更不要說那些「勝地」,擠滿了我們這些無聊的人。今年夏天,因為修路,我從爐霍折而向南,走上了新都橋到成都這段著名的公路。「天呢,瞧這些人。」在我對麵,由東向西,旅遊者的汽車首尾相連,煙塵騰空,喇叭聲震天動地。幾個小時裏我看到成千上萬的人,焦急而亢奮,服飾鮮明,車身上塗畫著地圖和豪邁言語。我大聲嘲笑他們,而一時沒有覺察我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在他們眼裏,我恰恰也是同樣。我想,讓愛默生瞧不入眼的,就是我們這樣的人吧。
然而我相信,世上的好事情,並不總是,其實大多數不是,生發於單純的高尚動機。從古到今,絡繹於道的人,揣著五花八門的心思,一大半是實際的,一小半是花哨的,還有的去搶劫,去殺人放火。但假如人類不是這麽地不安分,假如大家都固守家園,哪裏來的文明呢?唐人說得好,「無有遊觀廣覽之知,顧有至愚極陋之累」。看一眼人類的觀念史,再看一眼電視新聞,那裏邊有今人對同類的種種狹隘看法,以及伴隨之的可怕作為,我們或會一邊承認,萬年文明之後,我們仍然是相當鄙陋的種群,一邊承認,如果沒有日益廣泛的人際、群際交流,我們會比現在鄙陋一萬倍。
聖奧古斯丁說,世界是一本書,如果杜門不出,則隻讀了其中的一頁。迴想20世紀70年代,閉目塞聽的國人如我者,有多少荒唐的見解,隻讀了一頁書,還是被篡改的,便以為世界不過如此;而在「改革開放」後,有了交流,各種弊見,便如積雪被太陽照了,漸漸消融。不管心靈多麽受到禁錮,不管成見多深,人有一種能力,使自己所見現象越是紛繁混亂,越有機會接近事物的正解。所以不奇怪的是,我國古代的治民者,發自本能地總想禁止士民佚遊,他們這企圖,甚至有高尚的動機,但世界上的許多壞事,都有著高尚的動機。
孔子自己周遊列國,提倡「友多聞」,同時又說,「樂佚遊,損矣。」與愛默生一樣,他在這個問題的態度上是複雜的。真該有人問他老人家一句,如果大家不四處「竄訪」,「多聞」從何而來?歷史上不知有多少次,人們自己畫地為牢,成百上千年間沉於心智的黑暗之中,幹出許多可怕的事情,然而最後總能掙脫出來,並非是由於理性的引導,因為在那種時候,理性蒙塵,正信心十足,一股勁兒地將大家往深溝裏帶呢。是生活中各種不規則的事物,新奇陌生的現象,一兩個瘋狂的念頭,幾船外邦的貨物,居心叵測的流言蜚語,以及最重要的,人類不知:饜足的好奇心,這些事情勾結起來,一點一點地拱,直到那用權力和陋見搭建的龐然大物,砰然瓦解。
愛默生的意見,中國人聽著應該是耳熟的。印度和中國的哲學,對愛默生有些影響,但因為沒有具體的證據,我們不知道在這方麵是否有什麽淵源。中國的孟子講「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如何如何,朱熹解釋說,「萬物」不是萬物之跡,而是萬物之理,那又何曾「皆備於我」來著?朱子的學生,理學家陳淳,有兩句詩:
愛默生的哲學並沒有一個完整體係,一個想法襲入心頭,他的習慣是任其馳騁,不用體係來約束它。很多時候,他說話頗為隨意,不過,看起來他對旅行的批評是認真的,因為同樣的見解,發表在不隻一個地方,比如他又曾說,美國文化終將吸引隻是因為錢沒地方花而外出旅行的人,讓他們老老實實待在家中,因為事實早已證明,他們離家鄉越遠,離誠實也越遠。
綜其觀點,第一,智者總是足不出戶,除非是為了傳播(而不是學習);第二,引文最後一句,mygiantgoeswithmewhereverigo,「我的巨人」當指「同一個憂傷的自我」,亦即人生本質方麵的重大問題,而那是無法靠出門旅行來逃避、來尋求解答的。
是嗎?
首先,愛默生的挖苦,時能讓我們共鳴。我們自己,或多或少,都是這樣的旅行者——不,旅遊者。隻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能力在日常生活裏製造趣味,便把指望寄託於異國他鄉,好像那裏的人,那裏的生活,與我們有什麽重大不同似的。我們都有這樣的時候,也許您沒有,反正我有。忽然心生厭倦,看到鏡子裏的自己,好像剛剛發現似的,自言自語道:「原來是這樣無趣的一個人。」或者,若對自己不那麽嚴厲的話,便說:「無趣的生活,把一個本來有趣的人也弄得無趣起來。」於是我們把雨衣、牙膏什麽的塞進包裹,上路了,滿心相信換到另一種意味豐富的場景,自己也有趣起來。我們想像異地的聞所未聞之物,旅途中的奇遇,各種有意思的人,妙味橫行的交談,這些都是文學書裏永遠發生的,如果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就誇大遇見的每一件小事,使之符合想像。
於是,熙熙攘攘的,我們四處遊逛。在每一個略有可觀之處,更不要說那些「勝地」,擠滿了我們這些無聊的人。今年夏天,因為修路,我從爐霍折而向南,走上了新都橋到成都這段著名的公路。「天呢,瞧這些人。」在我對麵,由東向西,旅遊者的汽車首尾相連,煙塵騰空,喇叭聲震天動地。幾個小時裏我看到成千上萬的人,焦急而亢奮,服飾鮮明,車身上塗畫著地圖和豪邁言語。我大聲嘲笑他們,而一時沒有覺察我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在他們眼裏,我恰恰也是同樣。我想,讓愛默生瞧不入眼的,就是我們這樣的人吧。
然而我相信,世上的好事情,並不總是,其實大多數不是,生發於單純的高尚動機。從古到今,絡繹於道的人,揣著五花八門的心思,一大半是實際的,一小半是花哨的,還有的去搶劫,去殺人放火。但假如人類不是這麽地不安分,假如大家都固守家園,哪裏來的文明呢?唐人說得好,「無有遊觀廣覽之知,顧有至愚極陋之累」。看一眼人類的觀念史,再看一眼電視新聞,那裏邊有今人對同類的種種狹隘看法,以及伴隨之的可怕作為,我們或會一邊承認,萬年文明之後,我們仍然是相當鄙陋的種群,一邊承認,如果沒有日益廣泛的人際、群際交流,我們會比現在鄙陋一萬倍。
聖奧古斯丁說,世界是一本書,如果杜門不出,則隻讀了其中的一頁。迴想20世紀70年代,閉目塞聽的國人如我者,有多少荒唐的見解,隻讀了一頁書,還是被篡改的,便以為世界不過如此;而在「改革開放」後,有了交流,各種弊見,便如積雪被太陽照了,漸漸消融。不管心靈多麽受到禁錮,不管成見多深,人有一種能力,使自己所見現象越是紛繁混亂,越有機會接近事物的正解。所以不奇怪的是,我國古代的治民者,發自本能地總想禁止士民佚遊,他們這企圖,甚至有高尚的動機,但世界上的許多壞事,都有著高尚的動機。
孔子自己周遊列國,提倡「友多聞」,同時又說,「樂佚遊,損矣。」與愛默生一樣,他在這個問題的態度上是複雜的。真該有人問他老人家一句,如果大家不四處「竄訪」,「多聞」從何而來?歷史上不知有多少次,人們自己畫地為牢,成百上千年間沉於心智的黑暗之中,幹出許多可怕的事情,然而最後總能掙脫出來,並非是由於理性的引導,因為在那種時候,理性蒙塵,正信心十足,一股勁兒地將大家往深溝裏帶呢。是生活中各種不規則的事物,新奇陌生的現象,一兩個瘋狂的念頭,幾船外邦的貨物,居心叵測的流言蜚語,以及最重要的,人類不知:饜足的好奇心,這些事情勾結起來,一點一點地拱,直到那用權力和陋見搭建的龐然大物,砰然瓦解。
愛默生的意見,中國人聽著應該是耳熟的。印度和中國的哲學,對愛默生有些影響,但因為沒有具體的證據,我們不知道在這方麵是否有什麽淵源。中國的孟子講「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如何如何,朱熹解釋說,「萬物」不是萬物之跡,而是萬物之理,那又何曾「皆備於我」來著?朱子的學生,理學家陳淳,有兩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