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其小者為例,我走過的高峻的山路,都一直記得。恐高症真是人之至寶,用不著什麽成本,就能讓人激動不已。我能想起來我的恐高症如何從無到有、從輕到重的完整過程,能想起來山間的渡槽、上下不得的石壁等等可惡布置,清楚記得坐在友人的車裏,在橫斷山區,拚命扭住車門把手,好像那能管點什麽用似的,而每天早起上路前,心情無比沉重,傍晚下車,又是多麽感激上蒼。我才忘不掉大霧中的一段路,正在揚揚得意,忽然陽光泄出,嚇得我立刻逆行了,因為看到了路外的懸崖。在家裏,經過閑散、無可措意的一天,晚上我有時給自己找點樂子,迴憶經過的可怕道路,總能把自己嚇得四肢蜷曲,其程度不怎麽亞於實際的情形。這些迴憶無疑將隨我終生,保證我將來不管老到什麽程度,腎上腺總是年輕的。
十曰愛家。對旅行,最喜歡的是什麽時刻?這類問題,不會有一致的答案,因為每次旅行都多少有點兒特別之處,在此為此的,在彼則為彼。
我曾經以為,對長途旅行來說,出發的時刻,是我最喜歡的。不論是一時興發,還是籌劃經月,該上路了,總有新鮮之感。如果是開車出行,我習慣一大早就動身,在大家還沒來得及把道路和好心情堵死時,摸黑溜將出來,這時的心情,又是高興,又是忐忑。旅行本身讓人興奮,而離開熟悉的事物,家庭和城市,雖隻是一時,也會讓人心虛,盡管事先有點方案,然不過是自欺所用,我沒有一次按著計劃幹過點什麽。盡管去的地方,與自己熟悉的城市,無論人或事,實無大的差別,也不指望遇到什麽新奇之物,但半真半假的,久違的陌生感還是勃勃可喜。這種複雜的心情會持續到天大亮,路上的汽車多起來,然後一切如恆,什麽額外的感覺也沒有了。但前麵的一兩個小時,還是美妙的,能夠留下記憶的。
但慢慢地我開始懷疑,也許我更喜歡返家的那一天。有一次,我轉得真是日暮途窮了,心情一點點向惡劣的方向發展,興趣磨得精光,最後走到神農架,連山也不想上,躺在旅館裏看地圖,假裝做繼續前行的計劃,手指卻不由自主地向北指。那是次很失敗的旅行,路上見到的一切,都早早褪去偽裝,現出日常生活裏天天見到的本來麵目,連美麗景色以及虛假的戲劇性都不能挽救,於是沮喪與不甘自認失敗的心情搏鬥,結果我又轉迴陝西,掙紮了一個星期,終於決定迴家,那最後一天,心裏真是輕鬆,車開得真快呀。
迴到家裏,自然又要嗒然若失。於是又出行,又急匆匆迴家,周而復始。而這也是旅行的妙味所在,哪裏還有比水月鏡花,那些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視之則在、持之則失的事物,更吸引人呢?如果旅行的目的是可以完全實現的,總有最後的旅行,使人再也不想出門了。幸運的是,人之本性中有些奇妙的東西,無論是我們的無限的愚蠢,還是有限的智慧,都不能遮蔽。
這幾年的奉旨長假,高速公路免費,都有大批的人出行。可以在想像中蹲在路口,想像自己能看到第一天及最後一天人們的心理,看到自我的振盪,在內心與外界的兩極之間,擴張與收縮,收縮與擴張。如果我能在更多的人那裏看到這些,就會不那麽慚愧了。
有一次,我迴家之疾,像逃命一樣,很有點厚顏無恥。早上起來時,還在四川的鬆藩縣,像正常人一樣吃了早飯,去內城轉了一圈,然後上路。不到中午時路過九寨溝,斜眼看了一下,沒有停車。進了隴南地區,吃午飯時定了定神,心想還是向武都方向,如若沒什麽新鮮,還可以去我熟悉而且喜歡的略陽盤桓幾天。想得挺好,汽車卻執拗地帶我向南,向文縣而去。一下午心裏天人交戰,一會兒覺得這麽往家跑,像個小醜,一會兒覺得勉強撐著,才像個小醜。兩個小醜廝打到廣元,已是傍晚,這時我心裏已經向自己認輸了。趕到佛坪已經是第二天早上,過佛坪而不停留,我還是第一次,穿過秦嶺,立刻上高速公路,一口氣跑迴家。
到家已是第三天淩晨,受到家人和貓的歡迎。還是家裏舒服啊,我想,我真是個戀家的人,隻有在家裏,才能夠從從容容地,躺在床上,構思下次的旅行。
坐而論道
愛默生有著名的嘲諷旅行的一大段話:「正是由於缺乏自我修養,所以人們便瘋狂地迷信旅遊,把義大利、英國、埃及奉若神明。直到現在為止,所有受過教育的美國人仍然對旅遊趨之若鶩……靈魂決不是一個東遊西盪的旅遊愛好者。智者總是足不出戶,如果有必要、有義務,叫他在什麽場合離開他的住所,或者到外國去,他也毫無怨言,但他好像仍然待在自己的家裏,而且還用他的麵部表情使人們意識到,他是在傳播智慧和美德,像一位君王一樣訪問一個個城市和人物,而不是像一個得過且過的商販或僕從。
「請注意,我並沒有武斷地反對為了藝術、為了研究和慈善目的的環球旅行,隻要人首先喜歡家居,並不指望通過旅遊獲得比他已掌握的知識更高超的知識而出國,那請他隨便好了。可是,如果誰為了取樂,為了獲得他手裏沒有的東西而旅遊,那麽,誰就在做脫離自身的旅行,而使自己混跡於老古董之中,即便是青春年少的好韶光,也很快就會腐朽老去。在底比斯,在帕爾米拉,他的意誌和心靈,已經變得像那些城市一樣,古老而坍塌。他把廢墟帶進了廢墟。
十曰愛家。對旅行,最喜歡的是什麽時刻?這類問題,不會有一致的答案,因為每次旅行都多少有點兒特別之處,在此為此的,在彼則為彼。
我曾經以為,對長途旅行來說,出發的時刻,是我最喜歡的。不論是一時興發,還是籌劃經月,該上路了,總有新鮮之感。如果是開車出行,我習慣一大早就動身,在大家還沒來得及把道路和好心情堵死時,摸黑溜將出來,這時的心情,又是高興,又是忐忑。旅行本身讓人興奮,而離開熟悉的事物,家庭和城市,雖隻是一時,也會讓人心虛,盡管事先有點方案,然不過是自欺所用,我沒有一次按著計劃幹過點什麽。盡管去的地方,與自己熟悉的城市,無論人或事,實無大的差別,也不指望遇到什麽新奇之物,但半真半假的,久違的陌生感還是勃勃可喜。這種複雜的心情會持續到天大亮,路上的汽車多起來,然後一切如恆,什麽額外的感覺也沒有了。但前麵的一兩個小時,還是美妙的,能夠留下記憶的。
但慢慢地我開始懷疑,也許我更喜歡返家的那一天。有一次,我轉得真是日暮途窮了,心情一點點向惡劣的方向發展,興趣磨得精光,最後走到神農架,連山也不想上,躺在旅館裏看地圖,假裝做繼續前行的計劃,手指卻不由自主地向北指。那是次很失敗的旅行,路上見到的一切,都早早褪去偽裝,現出日常生活裏天天見到的本來麵目,連美麗景色以及虛假的戲劇性都不能挽救,於是沮喪與不甘自認失敗的心情搏鬥,結果我又轉迴陝西,掙紮了一個星期,終於決定迴家,那最後一天,心裏真是輕鬆,車開得真快呀。
迴到家裏,自然又要嗒然若失。於是又出行,又急匆匆迴家,周而復始。而這也是旅行的妙味所在,哪裏還有比水月鏡花,那些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視之則在、持之則失的事物,更吸引人呢?如果旅行的目的是可以完全實現的,總有最後的旅行,使人再也不想出門了。幸運的是,人之本性中有些奇妙的東西,無論是我們的無限的愚蠢,還是有限的智慧,都不能遮蔽。
這幾年的奉旨長假,高速公路免費,都有大批的人出行。可以在想像中蹲在路口,想像自己能看到第一天及最後一天人們的心理,看到自我的振盪,在內心與外界的兩極之間,擴張與收縮,收縮與擴張。如果我能在更多的人那裏看到這些,就會不那麽慚愧了。
有一次,我迴家之疾,像逃命一樣,很有點厚顏無恥。早上起來時,還在四川的鬆藩縣,像正常人一樣吃了早飯,去內城轉了一圈,然後上路。不到中午時路過九寨溝,斜眼看了一下,沒有停車。進了隴南地區,吃午飯時定了定神,心想還是向武都方向,如若沒什麽新鮮,還可以去我熟悉而且喜歡的略陽盤桓幾天。想得挺好,汽車卻執拗地帶我向南,向文縣而去。一下午心裏天人交戰,一會兒覺得這麽往家跑,像個小醜,一會兒覺得勉強撐著,才像個小醜。兩個小醜廝打到廣元,已是傍晚,這時我心裏已經向自己認輸了。趕到佛坪已經是第二天早上,過佛坪而不停留,我還是第一次,穿過秦嶺,立刻上高速公路,一口氣跑迴家。
到家已是第三天淩晨,受到家人和貓的歡迎。還是家裏舒服啊,我想,我真是個戀家的人,隻有在家裏,才能夠從從容容地,躺在床上,構思下次的旅行。
坐而論道
愛默生有著名的嘲諷旅行的一大段話:「正是由於缺乏自我修養,所以人們便瘋狂地迷信旅遊,把義大利、英國、埃及奉若神明。直到現在為止,所有受過教育的美國人仍然對旅遊趨之若鶩……靈魂決不是一個東遊西盪的旅遊愛好者。智者總是足不出戶,如果有必要、有義務,叫他在什麽場合離開他的住所,或者到外國去,他也毫無怨言,但他好像仍然待在自己的家裏,而且還用他的麵部表情使人們意識到,他是在傳播智慧和美德,像一位君王一樣訪問一個個城市和人物,而不是像一個得過且過的商販或僕從。
「請注意,我並沒有武斷地反對為了藝術、為了研究和慈善目的的環球旅行,隻要人首先喜歡家居,並不指望通過旅遊獲得比他已掌握的知識更高超的知識而出國,那請他隨便好了。可是,如果誰為了取樂,為了獲得他手裏沒有的東西而旅遊,那麽,誰就在做脫離自身的旅行,而使自己混跡於老古董之中,即便是青春年少的好韶光,也很快就會腐朽老去。在底比斯,在帕爾米拉,他的意誌和心靈,已經變得像那些城市一樣,古老而坍塌。他把廢墟帶進了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