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全能者,自上而下,看到這城鎮生活的一切,所有的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會看到城郊那些形狀複雜的房子裏,此刻發生的事,還有那些我看不到的街道上,那些黑暗的窗後,那些溫暖的燈下,那些縣城裏的上流場所,以及浸泡在汙水味兒中的舊房子裏,那些正在工作的人,各家的學生和母親,遍布全城的三輪車夫,還在開張的店鋪中的商人,他能看到每一個人的生活。至於我們,隻想有時,看見自己的生活。
我曾陪一位老人訪問他的故鄉。進鄉時,他努力辨認路邊的每個村莊,因為與他的記憶相比,什麽都麵目全非了。最後他認出山的走勢,找到了村莊。他的同輩人,沒一個還活著的。他小時候住過的房屋,就讀過的小學,遊戲過的角落,跌落過的溝渠,攀爬過的老樹,沒一樣能逃過時間與新人的毒手。我們隻找到一位還知道他的人,是他的晚輩,已有七十多歲了。看他的情形,我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就像一株樹,曾熟悉的人和事物,如樹上的葉子,一片片掉下,此時,他環顧上下左右,發現自己已經光溜溜了。是的,世界比過去更熱鬧了,但這世界同他的聯繫越來越少。一個越來越陌生的世界,一個對別人來說越來越陌生的人。關心他的人早已逝去成為記憶,那記憶也如落在地上的葉子,正在化為塵土。
然後我想,何苦來呢。我們當然喜歡、珍視熟悉的人事,何苦與自己的這一天性搏鬥。如果有朋友讓我推薦出遊的去處,我當然要推薦自己去過的,「某某吧,那兒有條什麽什麽路,漂亮極了」,「某縣有某物,值得一看」。諸如此類。這是負責任的,而且我喜歡自己這飽經世故、見多識廣的口氣。我絕不會沉吟一會兒說:「去某地看看吧。」看什麽?「不知道。」那兒有什麽?「不清楚。」怎麽去?「你別問了,對那兒除了地名,我壓根就什麽也不知道。」我不會這麽說的。
我自己也喜歡重訪以前的場所。上次在陝西,我拐了一個大彎,找到幾年前做過客的一戶人家。世界變化快呀,連門前的樹似乎都換了品種。假如不是那條白狗,我一定以為找錯了。開門的是主婦,我已記不清她原來的模樣,隻覺得她似乎衰老了許多。生活艱辛呀,我想。我說了來意,她有些迷惑,還是讓我進了門。因為口音問題,我們交流有點困難,她便自顧自地從一隻大笸籮裏挑棗子,我自顧自地抽菸,等她丈夫迴家。半小時後,我問:「老顧什麽時候迴來?」「什麽老顧?」她說。「你家男人啊。」她臉色一變。在逃走前我聽明白,她丈夫早死了,也不姓顧。離開這個小山村時,我清楚地看出,我以前壓根兒沒來過這地方,它的每一處,明顯極了,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不明白先前怎麽會以為這是我要找的地方。
也有找對了的時候,結果卻往往尷尬,因為當時雙方都是興會所致,一時賓主兩得,時過境遷,就難說了。一次,朋友在電話裏知道我在某縣,便說,你一定得去某村看一下某某,他是世上最熱情最有趣的人,他家的醃魚是全宇宙最好吃的。我便去了,見到了全人類——包括死人——中最沉悶可怕的傢夥。不過我是一小時後才明白過來的,在前一小時,一直沒有放棄希望,想從他那裏聽到什麽有趣的話。這位老單身漢和我麵對麵坐著,把臉探過來,用一成不變的語調,講他的壽材多麽多麽精緻,幾十年來如何一點點打磨上漆,每到講不下去時,就重複問:「喝水不?」他屋子裏惡臭瀰漫,顯然與傳說中的醃魚有關。我朋友出色的幽默感,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對於旅途中偶然認識的人,千萬不要重去探訪,即使他會做最美味的魚。
時間就是時間
上星期在某縣城住了兩天,沒口子讚賞這裏人民的安詳自在。通常,我們對其他事物的讚賞,很少不隱藏著自誇,比如我說「這兒的人有種從容不迫的勁兒,我喜歡」,這即使不是在暗示我自己也擁有某些從容不迫的氣質,至少也在表示我有能力欣賞這氣質。
實際上大未必然。我一坐在方向盤後麵,完全不同的氣質就顯露出來了。從容的人,駕駛自然也從容。在我去過的幾乎所有縣城,人們開車都是慢條斯理的。「開呀!往前開呀!」我不停地嘟囔。在我看來,前麵的每一輛車,都是由罪犯駕駛的,他們的罪行就是離前麵障礙物的距離超過了比如說五米,這是不可饒恕的。我東奔西突,千鈞一髮地躲過抱著嬰兒的母親和百歲老人,嘆口氣:「這才是開車。」車上兩個朋友中的一位從容地說:「咱們不是閑逛嗎,你著什麽急呀?」是啊,我著什麽急啊,我也不知道。看來,盡管我一再宣稱喜歡安靜的生活,自己則實在不是個安靜的人。
有一種冒失是我不想犯的。從古到今,各種身份的人,特別是被喧囂、被權力圍裹的人,感慨萬千地嚮往寧靜,歌頌田園。
從王公大臣到商賈學子,常從書本上抬起頭來,手離刀劍,從高樓遠眺,悲嘆道:我真是困在紅塵中的囚犯啊,本來我是要過接近本體的生活的。這種情緒的現代表現之一,就是我們這些城裏人,一到假期就拜訪「野外」、鄉間。是的,我們旅行或旅遊,像洗過澡般煥然一新地迴來,給朋友看我們拍下的照片,念咒般地說:「如果不是惦記著股票,真想在那裏多住些日子。」這時,我們確實覺得自己比普通的高級生物還要高級一些。
我曾陪一位老人訪問他的故鄉。進鄉時,他努力辨認路邊的每個村莊,因為與他的記憶相比,什麽都麵目全非了。最後他認出山的走勢,找到了村莊。他的同輩人,沒一個還活著的。他小時候住過的房屋,就讀過的小學,遊戲過的角落,跌落過的溝渠,攀爬過的老樹,沒一樣能逃過時間與新人的毒手。我們隻找到一位還知道他的人,是他的晚輩,已有七十多歲了。看他的情形,我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就像一株樹,曾熟悉的人和事物,如樹上的葉子,一片片掉下,此時,他環顧上下左右,發現自己已經光溜溜了。是的,世界比過去更熱鬧了,但這世界同他的聯繫越來越少。一個越來越陌生的世界,一個對別人來說越來越陌生的人。關心他的人早已逝去成為記憶,那記憶也如落在地上的葉子,正在化為塵土。
然後我想,何苦來呢。我們當然喜歡、珍視熟悉的人事,何苦與自己的這一天性搏鬥。如果有朋友讓我推薦出遊的去處,我當然要推薦自己去過的,「某某吧,那兒有條什麽什麽路,漂亮極了」,「某縣有某物,值得一看」。諸如此類。這是負責任的,而且我喜歡自己這飽經世故、見多識廣的口氣。我絕不會沉吟一會兒說:「去某地看看吧。」看什麽?「不知道。」那兒有什麽?「不清楚。」怎麽去?「你別問了,對那兒除了地名,我壓根就什麽也不知道。」我不會這麽說的。
我自己也喜歡重訪以前的場所。上次在陝西,我拐了一個大彎,找到幾年前做過客的一戶人家。世界變化快呀,連門前的樹似乎都換了品種。假如不是那條白狗,我一定以為找錯了。開門的是主婦,我已記不清她原來的模樣,隻覺得她似乎衰老了許多。生活艱辛呀,我想。我說了來意,她有些迷惑,還是讓我進了門。因為口音問題,我們交流有點困難,她便自顧自地從一隻大笸籮裏挑棗子,我自顧自地抽菸,等她丈夫迴家。半小時後,我問:「老顧什麽時候迴來?」「什麽老顧?」她說。「你家男人啊。」她臉色一變。在逃走前我聽明白,她丈夫早死了,也不姓顧。離開這個小山村時,我清楚地看出,我以前壓根兒沒來過這地方,它的每一處,明顯極了,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不明白先前怎麽會以為這是我要找的地方。
也有找對了的時候,結果卻往往尷尬,因為當時雙方都是興會所致,一時賓主兩得,時過境遷,就難說了。一次,朋友在電話裏知道我在某縣,便說,你一定得去某村看一下某某,他是世上最熱情最有趣的人,他家的醃魚是全宇宙最好吃的。我便去了,見到了全人類——包括死人——中最沉悶可怕的傢夥。不過我是一小時後才明白過來的,在前一小時,一直沒有放棄希望,想從他那裏聽到什麽有趣的話。這位老單身漢和我麵對麵坐著,把臉探過來,用一成不變的語調,講他的壽材多麽多麽精緻,幾十年來如何一點點打磨上漆,每到講不下去時,就重複問:「喝水不?」他屋子裏惡臭瀰漫,顯然與傳說中的醃魚有關。我朋友出色的幽默感,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對於旅途中偶然認識的人,千萬不要重去探訪,即使他會做最美味的魚。
時間就是時間
上星期在某縣城住了兩天,沒口子讚賞這裏人民的安詳自在。通常,我們對其他事物的讚賞,很少不隱藏著自誇,比如我說「這兒的人有種從容不迫的勁兒,我喜歡」,這即使不是在暗示我自己也擁有某些從容不迫的氣質,至少也在表示我有能力欣賞這氣質。
實際上大未必然。我一坐在方向盤後麵,完全不同的氣質就顯露出來了。從容的人,駕駛自然也從容。在我去過的幾乎所有縣城,人們開車都是慢條斯理的。「開呀!往前開呀!」我不停地嘟囔。在我看來,前麵的每一輛車,都是由罪犯駕駛的,他們的罪行就是離前麵障礙物的距離超過了比如說五米,這是不可饒恕的。我東奔西突,千鈞一髮地躲過抱著嬰兒的母親和百歲老人,嘆口氣:「這才是開車。」車上兩個朋友中的一位從容地說:「咱們不是閑逛嗎,你著什麽急呀?」是啊,我著什麽急啊,我也不知道。看來,盡管我一再宣稱喜歡安靜的生活,自己則實在不是個安靜的人。
有一種冒失是我不想犯的。從古到今,各種身份的人,特別是被喧囂、被權力圍裹的人,感慨萬千地嚮往寧靜,歌頌田園。
從王公大臣到商賈學子,常從書本上抬起頭來,手離刀劍,從高樓遠眺,悲嘆道:我真是困在紅塵中的囚犯啊,本來我是要過接近本體的生活的。這種情緒的現代表現之一,就是我們這些城裏人,一到假期就拜訪「野外」、鄉間。是的,我們旅行或旅遊,像洗過澡般煥然一新地迴來,給朋友看我們拍下的照片,念咒般地說:「如果不是惦記著股票,真想在那裏多住些日子。」這時,我們確實覺得自己比普通的高級生物還要高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