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老實話,籠統地說「熱愛自然」,我根本不知道這話是什麽意思。它更像是主張,但我不認為情感是可以主張的。審美能力是隱藏在我們的本性當中的,在它之外的對自然界的「熱愛」,而且是發自天性的、普遍的,怎麽能夠呢?有誰會喜歡一塊剛剛硌破自己右腳的不值一錢的、難看的石頭呢?通過擬人或移情,我們能夠讓自然界在我們眼中顯得活潑和柔和一些,甚至可愛起來,不過在這種精神活動中,我們愛的明明是我們自己。
但人和人是不一樣的。誰說得準呢?也許真有人——在審美之外的人熱愛自然。我也希望我是這樣的人,不過,在敢於聲稱之前,我得接受一些考驗,比如說,麵對一大堆醜陋的岩石,打心眼兒裏戀戀不捨,或是當剔除功利的或審美的因素之後,對所有物體發生普遍的感情。我知道自己通不過這些實驗,不過又想,也許有神論者——特別是其中的某一類,還是有可能熱愛自然的,在理論上。
有人願意在更狹義上使用「自然」這個詞,比如,把自然定義為「可愛的事物之總和」。我看這幫不了什麽忙。不妨觀察一下,在假期或周末,我們都去什麽地方散心?為什麽有些區域是「旅遊勝地」,另一地方沒人搭理?我們不能把令我們身心舒適的地方稱為自然,同時對另一些物體不作考慮。我們用不著時刻麵對自然的本性,但是也不宜一直逃避它(希臘語中「自然」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奧德修紀》中時,意思便是「特性」)。
某些自然物比另一些更容易顯露本性——這區別不在自然物身上,而在它和我們的關係之中。一塊手錶,盡管是我們自己製作的,在本性上仍然是自然的,不過平時我們不會這麽看;我養的貓,就比街上的野貓,更通情達理;樹木比山石更容易理解,而形狀漂亮的石頭(有些已經被搬到園林裏了),就不像另一些石頭那樣令人不安。前幾天歐洲航天局的登陸器「菲萊」著陸一顆彗星,拍迴來的照片,那才是「赤裸裸」呢。
前麵說到的,日記中的另一段記錄,出現在秋天。由於自己的種種愚蠢和冒失,加上不走運,天黑下來時,我很尷尬地停車在積雪的狹窄山路上,不敢往前走了。
大約在晚上十點鍾,在我的下方很深之處,冒出一輛汽車的車燈。在盤桓曲折的山路上,車燈一會兒閃現,一會兒隱沒,有的時候,光柱甚至射到對麵的坡上,至少我以為如此。因為在我看來,已經隱在黑暗裏的一些形狀似乎又呈現了,不過我不能斷定這一定不是錯覺;有的時候,它停下來,好幾分鍾靜止不動,我便猜想司機是在觀察道路(勇敢的司機,我早已一步不敢動了);又有時,車輛仿佛是在離我而去,讓我失望起來,因為我實在希望它開到我麵前,給我些消息和勇氣。
最後,那輛車拐過一個彎,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我又奇怪,又害怕,擔心它出了事故,但又聽不到任何聲音(那座山並不陡峭,路邊是很緩的草坡,也不深峻)。
雖然下過雪,此處並不是很冷,在那輛車出現之前,我已經填飽了肚子,穿得厚厚實實的,正準備舒舒服服睡一覺。在白天,我途經壯美的山區,並把對它的印象,搜腸刮肚地用詞語形容了一番,記在日記裏。駐車前後,還欣賞到了暮色在峰頂逗留不去的動人景象,心裏十分滿足。
被那輛車神出鬼沒地折騰一番之後,我很長時間睡不著。不知什麽時候,雲層淡薄了,月亮鬼鬼祟祟地出現在我的腦後,我又看得見對麵山巒的輪廓。這是我熟悉的場景,不過這一次,那連綿起伏的形體,卻讓人氣忿忿。而那輛汽車,成了象徵物,它的命運令人浮想聯翩。
這個晚上,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至少此刻,我打心眼兒裏憎恨自然。我掀開筆記本,寫下些情緒十足的句子,把自然界比作我們的牢籠和墓場。
次日早上,待到能看清道路,我便上路(再沒見到那輛車,真是奇怪,不過,兩公裏外就有一個村莊)。雪後的山區真是美麗,我的情緒又高漲起來,特別是在穀底的鎮子吃到熱飯之後。
旅行和前麵沒什麽兩樣,景色動人依舊,我閑逛的興致依舊,每天拍的照片也同以前一樣多,一樣拙劣,然而,我暗中不是很有把握地認為,可能擺脫了浪漫主義的某種影響。
這確實不是很有把握的意見。這幾年裏,我偶爾的旅行,同以前相比變化不大,所去的,還是那幾類地方,見到好看的,還是那麽喜歡,見到不好看的,仍相信前麵有各種美麗的事物。確實,自然界如此美麗,讓人恨不起來,至少在麵對麵注視它的時候(而不是閉上眼睛胡思亂想時)。
但我也不是一點改變都沒有,現在,更喜歡在北方逛逛,對童山和荒漠,也多少學會了欣賞,它們雖然不那麽悅目,卻顯然更真實可靠。不過據我的經驗,在這類地方,轉悠的時間不能太長,不然心情變壞,是指望得住的。
我還學會了禮貌。比如賀蘭山,名字真是好聽,特別是在古典文本裏。等見到它光禿禿、硬邦邦的真容時,我並沒有吃驚或失望,也沒有發脾氣,而是客客氣氣地穿過,沒忘了說聲再見。
日出日落
整理一年裏少得可憐的幾篇日記,發現了一大段對日出的記錄。
這是有點稀罕,因為我雖然經歷過一萬多次日出,在此之前,似乎從沒對它有過特別的感觸,也不曾大書特書過。便是在外麵,每天有機會直愣愣地看著太陽從左邊或右邊冒出來,那又怎樣,對我來說它隻是個提醒,「該吃早飯了」。
但人和人是不一樣的。誰說得準呢?也許真有人——在審美之外的人熱愛自然。我也希望我是這樣的人,不過,在敢於聲稱之前,我得接受一些考驗,比如說,麵對一大堆醜陋的岩石,打心眼兒裏戀戀不捨,或是當剔除功利的或審美的因素之後,對所有物體發生普遍的感情。我知道自己通不過這些實驗,不過又想,也許有神論者——特別是其中的某一類,還是有可能熱愛自然的,在理論上。
有人願意在更狹義上使用「自然」這個詞,比如,把自然定義為「可愛的事物之總和」。我看這幫不了什麽忙。不妨觀察一下,在假期或周末,我們都去什麽地方散心?為什麽有些區域是「旅遊勝地」,另一地方沒人搭理?我們不能把令我們身心舒適的地方稱為自然,同時對另一些物體不作考慮。我們用不著時刻麵對自然的本性,但是也不宜一直逃避它(希臘語中「自然」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奧德修紀》中時,意思便是「特性」)。
某些自然物比另一些更容易顯露本性——這區別不在自然物身上,而在它和我們的關係之中。一塊手錶,盡管是我們自己製作的,在本性上仍然是自然的,不過平時我們不會這麽看;我養的貓,就比街上的野貓,更通情達理;樹木比山石更容易理解,而形狀漂亮的石頭(有些已經被搬到園林裏了),就不像另一些石頭那樣令人不安。前幾天歐洲航天局的登陸器「菲萊」著陸一顆彗星,拍迴來的照片,那才是「赤裸裸」呢。
前麵說到的,日記中的另一段記錄,出現在秋天。由於自己的種種愚蠢和冒失,加上不走運,天黑下來時,我很尷尬地停車在積雪的狹窄山路上,不敢往前走了。
大約在晚上十點鍾,在我的下方很深之處,冒出一輛汽車的車燈。在盤桓曲折的山路上,車燈一會兒閃現,一會兒隱沒,有的時候,光柱甚至射到對麵的坡上,至少我以為如此。因為在我看來,已經隱在黑暗裏的一些形狀似乎又呈現了,不過我不能斷定這一定不是錯覺;有的時候,它停下來,好幾分鍾靜止不動,我便猜想司機是在觀察道路(勇敢的司機,我早已一步不敢動了);又有時,車輛仿佛是在離我而去,讓我失望起來,因為我實在希望它開到我麵前,給我些消息和勇氣。
最後,那輛車拐過一個彎,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我又奇怪,又害怕,擔心它出了事故,但又聽不到任何聲音(那座山並不陡峭,路邊是很緩的草坡,也不深峻)。
雖然下過雪,此處並不是很冷,在那輛車出現之前,我已經填飽了肚子,穿得厚厚實實的,正準備舒舒服服睡一覺。在白天,我途經壯美的山區,並把對它的印象,搜腸刮肚地用詞語形容了一番,記在日記裏。駐車前後,還欣賞到了暮色在峰頂逗留不去的動人景象,心裏十分滿足。
被那輛車神出鬼沒地折騰一番之後,我很長時間睡不著。不知什麽時候,雲層淡薄了,月亮鬼鬼祟祟地出現在我的腦後,我又看得見對麵山巒的輪廓。這是我熟悉的場景,不過這一次,那連綿起伏的形體,卻讓人氣忿忿。而那輛汽車,成了象徵物,它的命運令人浮想聯翩。
這個晚上,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至少此刻,我打心眼兒裏憎恨自然。我掀開筆記本,寫下些情緒十足的句子,把自然界比作我們的牢籠和墓場。
次日早上,待到能看清道路,我便上路(再沒見到那輛車,真是奇怪,不過,兩公裏外就有一個村莊)。雪後的山區真是美麗,我的情緒又高漲起來,特別是在穀底的鎮子吃到熱飯之後。
旅行和前麵沒什麽兩樣,景色動人依舊,我閑逛的興致依舊,每天拍的照片也同以前一樣多,一樣拙劣,然而,我暗中不是很有把握地認為,可能擺脫了浪漫主義的某種影響。
這確實不是很有把握的意見。這幾年裏,我偶爾的旅行,同以前相比變化不大,所去的,還是那幾類地方,見到好看的,還是那麽喜歡,見到不好看的,仍相信前麵有各種美麗的事物。確實,自然界如此美麗,讓人恨不起來,至少在麵對麵注視它的時候(而不是閉上眼睛胡思亂想時)。
但我也不是一點改變都沒有,現在,更喜歡在北方逛逛,對童山和荒漠,也多少學會了欣賞,它們雖然不那麽悅目,卻顯然更真實可靠。不過據我的經驗,在這類地方,轉悠的時間不能太長,不然心情變壞,是指望得住的。
我還學會了禮貌。比如賀蘭山,名字真是好聽,特別是在古典文本裏。等見到它光禿禿、硬邦邦的真容時,我並沒有吃驚或失望,也沒有發脾氣,而是客客氣氣地穿過,沒忘了說聲再見。
日出日落
整理一年裏少得可憐的幾篇日記,發現了一大段對日出的記錄。
這是有點稀罕,因為我雖然經歷過一萬多次日出,在此之前,似乎從沒對它有過特別的感觸,也不曾大書特書過。便是在外麵,每天有機會直愣愣地看著太陽從左邊或右邊冒出來,那又怎樣,對我來說它隻是個提醒,「該吃早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