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我的少年時代,歷史書會說,那時的中國不停地在折騰,但對少年來說,以及在成年人生活的某些方麵,世界便將如此了,肉食將永遠稀少,但母雞還在下蛋,混亂成為常態之後,又有了安定的風味,人們仍要發瘋,卻是定期地發瘋。那個世界比之茨威格的,自然是不幸許多,但兩種世界確有共同點,頗堪琢磨。
我在那個村莊前麵一點的空地上懶洋洋地消磨了兩個小時,這對我來說是少見的,因為我的旅行,特別是那次旅行的特點,是「停不住」。再美麗的河畔,再安靜的山穀,也不能讓我真正地安寧下來;每次奔向某個嚮往已久的地方,趕到後,都是打量一眼又不耐煩地迅速離開。把希望放在下一個拐彎的後麵,而對窗外的事物漠不關心,每天漫無目標地行駛,直到精疲力竭,才悻悻停下。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精神狀態呢?
我便想,我們——我也不清楚這裏的「我們」指的是誰,反正是「我們」吧,對進步所應持有的溫和與持久的信心,是否在變質,是否掩蓋著這個時代本質性的焦躁,是否本來應該深藏不露的儲備金,卻被我們急不可待地揮霍。我們或者說很多人,似乎不是生活在現在裏,倒像是拚命地將自己探入不屬於自己的未來,而那本來是沒有可能的,可能的隻是錯覺和幻想。
我並不怎麽讚賞那個小村莊舊有的生活方式,對於現代社會將那裏的人們強行拖入共同軌道,也不怎麽歉疚。我仍然認為社會停滯在困苦與不公平的狀態中,是件悲慘的事,比如,假如中國此刻停滯下來,那我一定要大唿倒黴,但是,在公路上疾馳時,或在家中漫無要領地翻看新聞網頁時,我確實感到一種荒唐。比如說,我常用來批評牧歌精神的一個武器,是指責那種生活狀態下的人們沒有人類感,沒有共同感。而我認為自己是擁有它的,證明之一是知道「羅弗敦牆」是在挪威的什麽地方,非洲有人在生病,以及……對了,我經常上網看看新聞什麽的。
今天抄書有癮,再抄一段索爾·貝婁。我以前引用過他的一篇演講,今天再從裏麵抄一點。貝婁神經過敏地談到電視的影響:「它是我們時代特有聒噪的主要來源——這是一種經過裝飾的聒噪,它要求我們的專注,其目的不是把它聚攏起來,而是把 它分散開來……它使分散的孤獨進入一種交流狀態。電視讓離群索居的美國人認為,他參與了整個國家的生活。它並沒有真正把他置於一個社團裏麵,而他的心卻由於這種暗示而暖洋洋的,也就是,附近什麽地方有一個社團,因而,他那源自你的意識也就給引向那個整體。」(李自修譯文)
貝婁的演講是在1990年。他說的電視,對我們來說就是網際網路。
「……後來,電視劇結束了,我們來到了斑馬和長頸鹿的草原上。再後,又看到了群眾集會上的列寧。突然,我們切換到了一所烹飪學校,有人教給我們怎麽填塞火雞。接著柏林圍牆倒塌了。或者旗子在焚燒。也或者,一個小組討論吸毒危機。越來越多的大眾話題,可個人意識卻越來越少。顯然,個人意識在萎縮。」
麵對台階上的七八位老人(曾被我輕蔑地形容為一排植物的),沒辦法不意識到,陌生與疏遠是雙向的,我對於他們生活的理解,我相信,多於他們對於我的。有時候,我對原地不動的陌生人的興趣,要超過他們對陌生的過客發生的興趣,而有時候又相反,但統統這些,都改變不了一件事,那就是,所謂共同感有可能很大程度上不過是一種時間感,而這可貴的時間感,又讓我們煩躁,我們寧可以進步之名來打碎它。
在旅行中,如果連著幾天發生這種自我懷疑,我就得趕緊找家舒服的旅館,在幹淨的地毯和能夠反光的鏡子之間恢復平衡,還有一件重要的事,上網,看新聞,迴到人類的大家庭中,正如貝婁所形容的「暖洋洋的」。
我和朋友們談起過這些。我們互相問,有誰能夠在如前所述村莊那類的地方、在「時間的後麵」,生活一年,而不感到恐慌?沒有一個人能。如果有網際網路和電話呢?也許可以,但沒必要嘛,我們這麽說。
我觀察,焦躁不安是普遍的,我們用摻水的共同感來分散它,用進步觀來推遲解決這個問題的壓力,或者把個人問題化為時代問題或政治問題。奇怪的是,我確實認識一些非常安靜的人,聽說過更多此類人,通常,我一邊羨慕,一邊懷疑地想,真有那樣的人嗎,在這個時代?我麵前的這個人,是不是腦子有什麽問題?或者,瞧他付出的代價。實際上,每個焦躁的人,對他人或事物,都沒有時間去實現自己本來可以達到的理解程度,我們隻是踩油門,飛馳而過。
有個叫天花墕的地方,我莫名其妙地在兩年內途經三次。天花墕在土塬頂上,有家人住在那裏,門前總是擺著自家出產的梨棗之類,指望賣給過往的人。第一次經過,我停下來照了幾張相,迴來看,毫無趣味。第二次經過,我用那家的水洗了手臉,然後買了梨和一種很小的蘋果。第三次,我沒有停車,直接開了過去。我已經知道了他家梨果的味道,便想不出還有什麽是值得停留的了,而且,我還要趕到前麵的縣城投宿。
總是如此,有足夠的理由馳過每一個地方;如果在某處有所逗留,不是出於實際的考慮,便是偶然所致。
我在那個村莊前麵一點的空地上懶洋洋地消磨了兩個小時,這對我來說是少見的,因為我的旅行,特別是那次旅行的特點,是「停不住」。再美麗的河畔,再安靜的山穀,也不能讓我真正地安寧下來;每次奔向某個嚮往已久的地方,趕到後,都是打量一眼又不耐煩地迅速離開。把希望放在下一個拐彎的後麵,而對窗外的事物漠不關心,每天漫無目標地行駛,直到精疲力竭,才悻悻停下。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精神狀態呢?
我便想,我們——我也不清楚這裏的「我們」指的是誰,反正是「我們」吧,對進步所應持有的溫和與持久的信心,是否在變質,是否掩蓋著這個時代本質性的焦躁,是否本來應該深藏不露的儲備金,卻被我們急不可待地揮霍。我們或者說很多人,似乎不是生活在現在裏,倒像是拚命地將自己探入不屬於自己的未來,而那本來是沒有可能的,可能的隻是錯覺和幻想。
我並不怎麽讚賞那個小村莊舊有的生活方式,對於現代社會將那裏的人們強行拖入共同軌道,也不怎麽歉疚。我仍然認為社會停滯在困苦與不公平的狀態中,是件悲慘的事,比如,假如中國此刻停滯下來,那我一定要大唿倒黴,但是,在公路上疾馳時,或在家中漫無要領地翻看新聞網頁時,我確實感到一種荒唐。比如說,我常用來批評牧歌精神的一個武器,是指責那種生活狀態下的人們沒有人類感,沒有共同感。而我認為自己是擁有它的,證明之一是知道「羅弗敦牆」是在挪威的什麽地方,非洲有人在生病,以及……對了,我經常上網看看新聞什麽的。
今天抄書有癮,再抄一段索爾·貝婁。我以前引用過他的一篇演講,今天再從裏麵抄一點。貝婁神經過敏地談到電視的影響:「它是我們時代特有聒噪的主要來源——這是一種經過裝飾的聒噪,它要求我們的專注,其目的不是把它聚攏起來,而是把 它分散開來……它使分散的孤獨進入一種交流狀態。電視讓離群索居的美國人認為,他參與了整個國家的生活。它並沒有真正把他置於一個社團裏麵,而他的心卻由於這種暗示而暖洋洋的,也就是,附近什麽地方有一個社團,因而,他那源自你的意識也就給引向那個整體。」(李自修譯文)
貝婁的演講是在1990年。他說的電視,對我們來說就是網際網路。
「……後來,電視劇結束了,我們來到了斑馬和長頸鹿的草原上。再後,又看到了群眾集會上的列寧。突然,我們切換到了一所烹飪學校,有人教給我們怎麽填塞火雞。接著柏林圍牆倒塌了。或者旗子在焚燒。也或者,一個小組討論吸毒危機。越來越多的大眾話題,可個人意識卻越來越少。顯然,個人意識在萎縮。」
麵對台階上的七八位老人(曾被我輕蔑地形容為一排植物的),沒辦法不意識到,陌生與疏遠是雙向的,我對於他們生活的理解,我相信,多於他們對於我的。有時候,我對原地不動的陌生人的興趣,要超過他們對陌生的過客發生的興趣,而有時候又相反,但統統這些,都改變不了一件事,那就是,所謂共同感有可能很大程度上不過是一種時間感,而這可貴的時間感,又讓我們煩躁,我們寧可以進步之名來打碎它。
在旅行中,如果連著幾天發生這種自我懷疑,我就得趕緊找家舒服的旅館,在幹淨的地毯和能夠反光的鏡子之間恢復平衡,還有一件重要的事,上網,看新聞,迴到人類的大家庭中,正如貝婁所形容的「暖洋洋的」。
我和朋友們談起過這些。我們互相問,有誰能夠在如前所述村莊那類的地方、在「時間的後麵」,生活一年,而不感到恐慌?沒有一個人能。如果有網際網路和電話呢?也許可以,但沒必要嘛,我們這麽說。
我觀察,焦躁不安是普遍的,我們用摻水的共同感來分散它,用進步觀來推遲解決這個問題的壓力,或者把個人問題化為時代問題或政治問題。奇怪的是,我確實認識一些非常安靜的人,聽說過更多此類人,通常,我一邊羨慕,一邊懷疑地想,真有那樣的人嗎,在這個時代?我麵前的這個人,是不是腦子有什麽問題?或者,瞧他付出的代價。實際上,每個焦躁的人,對他人或事物,都沒有時間去實現自己本來可以達到的理解程度,我們隻是踩油門,飛馳而過。
有個叫天花墕的地方,我莫名其妙地在兩年內途經三次。天花墕在土塬頂上,有家人住在那裏,門前總是擺著自家出產的梨棗之類,指望賣給過往的人。第一次經過,我停下來照了幾張相,迴來看,毫無趣味。第二次經過,我用那家的水洗了手臉,然後買了梨和一種很小的蘋果。第三次,我沒有停車,直接開了過去。我已經知道了他家梨果的味道,便想不出還有什麽是值得停留的了,而且,我還要趕到前麵的縣城投宿。
總是如此,有足夠的理由馳過每一個地方;如果在某處有所逗留,不是出於實際的考慮,便是偶然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