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威脅太大了。要是沒有他山之石,比如古典著作,比如異態的生活方式,某些特殊的個人,我們幾乎沒有力量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呢。如果四周沒有簡單的心靈,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貪婪呢。乙:謝天謝地,人類是貪婪的,不然,我們還都在純樸中無所事事呢。
焦躁
有時,一張舊照片可以喚醒一串記憶。
昨天就是這樣的。本來我已經忘了那個村莊,但看到照片,立刻想起那條沿著土墚爬行的小路,和被它帶到的那個半荒廢的村莊。這類村莊我們都見過,多在偏僻的山區——年輕人離開,如果有可能的話,不再迴來,中年人和老年人耕種土地,互相問候;漸漸地,老年人離世,中年人老去,在「下麵」的什麽地方,建有新的村莊,村級政府早已經搬了過去,隨之「下山」的還有剩餘的年輕人,以及村裏所有談得上是資源的東西。下麵的人不耐煩地等待,在某些事情發生之前,他們還得為「上麵」保留道路和電力,這像是浪費。每過些時候,在郵政局的地址簿上,一個村名又可以劃去了,不光是郵遞員,很多人都鬆了口氣。
我說的這個村莊,位於陝北的一個角落。上午的陽光很好,照得所有事物黃艷艷的。受賜於腳下一條尚未完全斷流的小河,這一帶的房屋不是窯洞,而是用片石壘就的石屋;在黃土高原上,大塊的石頭絕非隨處可得,河流在汛期淘浚黃土,直到露出底部的石層。這裏的每片薄石,自是從河道裏揀來,磨削而成。
廢棄的房屋,一眼可以辨出,它們的窗欞失去了糊紙,黑洞洞的,不過,一些局部的精緻形狀(這一帶常見的是十字花形,也出現在院牆的裝飾上),透露出昔日主人對生活的合理展望。無人居住的院中,猶有舊時的什物,豬圈、不知做何用的石砌小台子、磨盤、農具,此時看上去,更像是一些陪葬物。
一個寬大的房屋前麵,在足夠長的石階上,坐著本村的(我猜測)相當一部分居民,迎著上午的陽光,如同一排植物。這個比喻是很不敬的,但印象確實如此。我向他們打聽,左麵土坡上那條小路,通向什麽地方。他們告訴我,它通向另一個村子。我略有點吃驚,因為那條土路,繞過一個高峻而寸草不生的山峁,很難想像遠離河流的那一邊,還有什麽可以居住的地方。
人類散居在各種奇怪的地方,冰原、深山、沙漠和戈壁。我們喜歡探索的執拗本性,以及對食物的追逐,可以解釋許多。不過我相信,另一種原因,越到後來越占重要地位,那便是躲避權力,躲避戰爭,躲避迫害,躲避同類。如果可以隨意選擇的話,有多少人會愛上冰雪和黃土呢?逃人、戍卒、饑民、反抗者,越過邊障,涉過河流,將自己與後代的命運投向恐懼與希望中。
我們難以想像那些隻擁有最簡陋的工具和最粗疏的知識的人,是如何在破碎的山脈中發現通道,是如何定居並且聚集起來的。我們隻知道權力最終找到所有逃人,士兵和稅吏接踵而來,不過,這不是本篇要說的事情了。
我想說的是一種生活狀態,如我在這裏見到和想到的。在一些地方,在一些時候,人與自然似乎息戰了,至少人是如此,疲勞了,休息了。這些房屋、村莊,仿佛失去了時代的屬性,我們可以認為它們是目前的,也可以想像其為遠古的。時間,在你我的生活中猶如鞭子,在這裏猶如人們可以將自己浸泡其中的溫水。而這一感觸,又與我一向持有的觀點相衝突。
我是主張進步的,對於——比如說中國古代那種田園式的生活理想,以及萬世永固式的政治理想,一向不大以為然,因為我認為,在地裏刨一千年,也刨不出一支青黴素來,而青黴素所象徵的屬於現代文明的某些東西,確確實實使人活得更好;並且,曖曖遠村,依依墟煙,美固美矣,可惜隻是表麵的觀感,每一個社會,不論停滯還是動盪,都在遭受權力的折磨,而擺脫或減輕這折磨的希望,顯然存在於未來的某種進步之中;最後,人類對自身是有責任的。
現在,我一方麵仍持原有的觀點,一方麵又有點懷疑自己是否錯用了時間的尺度,以及是否忽略了一些因素。我想起了一本書,找出來,抄下《茨威格自傳》一開頭對少年時經歷的太平時代的迴憶:
「在我們那個幾乎有一千年歷史的奧地利君主國,好像一切都會地久天長持續下去……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多少錢或會有多少收入,能幹什麽或不能幹什麽,有財產的人能確切算出每年盈利多少,公職人員和軍官有把握能在日曆中找到哪一年他將擢升和退休,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的預算,知道一家人食住要開銷多少,夏季旅行和社交應酬要花費多少,此外還要留出一小筆錢,以敷生病和意外的急需。自己有住房的人都把房子看作是為子孫後代留下的萬無一失的家園,庭院和商號都是代代相傳,當一個乳嬰躺在搖籃裏時,就已經為他以後的生活,在儲蓄罐或儲蓄所裏存下第一筆錢……誰也不相信會有戰爭、革命或翻天覆地的變化。」
(舒昌善等譯文)
茨威格的語調是溫暖的嘲諷。接下來他便要談到這「太平盛世」中隱藏的危險的自負和幻想的樂觀,以及不久之後將世界,特別是他的世界,擊得粉碎的風暴。他談到他對進步與人類前景懷有的概念式的信心,以及眼前的不斷地使那信心成為一種自我折磨的根源的殘酷現實。他談到他曾來到英國的巴斯,想給自己找一個可以進行安靜地寫作的地方,然而,「幽雅秀美的景色與世界上不斷產生的不安以及我的思想又形成怎樣的對比啊」。
焦躁
有時,一張舊照片可以喚醒一串記憶。
昨天就是這樣的。本來我已經忘了那個村莊,但看到照片,立刻想起那條沿著土墚爬行的小路,和被它帶到的那個半荒廢的村莊。這類村莊我們都見過,多在偏僻的山區——年輕人離開,如果有可能的話,不再迴來,中年人和老年人耕種土地,互相問候;漸漸地,老年人離世,中年人老去,在「下麵」的什麽地方,建有新的村莊,村級政府早已經搬了過去,隨之「下山」的還有剩餘的年輕人,以及村裏所有談得上是資源的東西。下麵的人不耐煩地等待,在某些事情發生之前,他們還得為「上麵」保留道路和電力,這像是浪費。每過些時候,在郵政局的地址簿上,一個村名又可以劃去了,不光是郵遞員,很多人都鬆了口氣。
我說的這個村莊,位於陝北的一個角落。上午的陽光很好,照得所有事物黃艷艷的。受賜於腳下一條尚未完全斷流的小河,這一帶的房屋不是窯洞,而是用片石壘就的石屋;在黃土高原上,大塊的石頭絕非隨處可得,河流在汛期淘浚黃土,直到露出底部的石層。這裏的每片薄石,自是從河道裏揀來,磨削而成。
廢棄的房屋,一眼可以辨出,它們的窗欞失去了糊紙,黑洞洞的,不過,一些局部的精緻形狀(這一帶常見的是十字花形,也出現在院牆的裝飾上),透露出昔日主人對生活的合理展望。無人居住的院中,猶有舊時的什物,豬圈、不知做何用的石砌小台子、磨盤、農具,此時看上去,更像是一些陪葬物。
一個寬大的房屋前麵,在足夠長的石階上,坐著本村的(我猜測)相當一部分居民,迎著上午的陽光,如同一排植物。這個比喻是很不敬的,但印象確實如此。我向他們打聽,左麵土坡上那條小路,通向什麽地方。他們告訴我,它通向另一個村子。我略有點吃驚,因為那條土路,繞過一個高峻而寸草不生的山峁,很難想像遠離河流的那一邊,還有什麽可以居住的地方。
人類散居在各種奇怪的地方,冰原、深山、沙漠和戈壁。我們喜歡探索的執拗本性,以及對食物的追逐,可以解釋許多。不過我相信,另一種原因,越到後來越占重要地位,那便是躲避權力,躲避戰爭,躲避迫害,躲避同類。如果可以隨意選擇的話,有多少人會愛上冰雪和黃土呢?逃人、戍卒、饑民、反抗者,越過邊障,涉過河流,將自己與後代的命運投向恐懼與希望中。
我們難以想像那些隻擁有最簡陋的工具和最粗疏的知識的人,是如何在破碎的山脈中發現通道,是如何定居並且聚集起來的。我們隻知道權力最終找到所有逃人,士兵和稅吏接踵而來,不過,這不是本篇要說的事情了。
我想說的是一種生活狀態,如我在這裏見到和想到的。在一些地方,在一些時候,人與自然似乎息戰了,至少人是如此,疲勞了,休息了。這些房屋、村莊,仿佛失去了時代的屬性,我們可以認為它們是目前的,也可以想像其為遠古的。時間,在你我的生活中猶如鞭子,在這裏猶如人們可以將自己浸泡其中的溫水。而這一感觸,又與我一向持有的觀點相衝突。
我是主張進步的,對於——比如說中國古代那種田園式的生活理想,以及萬世永固式的政治理想,一向不大以為然,因為我認為,在地裏刨一千年,也刨不出一支青黴素來,而青黴素所象徵的屬於現代文明的某些東西,確確實實使人活得更好;並且,曖曖遠村,依依墟煙,美固美矣,可惜隻是表麵的觀感,每一個社會,不論停滯還是動盪,都在遭受權力的折磨,而擺脫或減輕這折磨的希望,顯然存在於未來的某種進步之中;最後,人類對自身是有責任的。
現在,我一方麵仍持原有的觀點,一方麵又有點懷疑自己是否錯用了時間的尺度,以及是否忽略了一些因素。我想起了一本書,找出來,抄下《茨威格自傳》一開頭對少年時經歷的太平時代的迴憶:
「在我們那個幾乎有一千年歷史的奧地利君主國,好像一切都會地久天長持續下去……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多少錢或會有多少收入,能幹什麽或不能幹什麽,有財產的人能確切算出每年盈利多少,公職人員和軍官有把握能在日曆中找到哪一年他將擢升和退休,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的預算,知道一家人食住要開銷多少,夏季旅行和社交應酬要花費多少,此外還要留出一小筆錢,以敷生病和意外的急需。自己有住房的人都把房子看作是為子孫後代留下的萬無一失的家園,庭院和商號都是代代相傳,當一個乳嬰躺在搖籃裏時,就已經為他以後的生活,在儲蓄罐或儲蓄所裏存下第一筆錢……誰也不相信會有戰爭、革命或翻天覆地的變化。」
(舒昌善等譯文)
茨威格的語調是溫暖的嘲諷。接下來他便要談到這「太平盛世」中隱藏的危險的自負和幻想的樂觀,以及不久之後將世界,特別是他的世界,擊得粉碎的風暴。他談到他對進步與人類前景懷有的概念式的信心,以及眼前的不斷地使那信心成為一種自我折磨的根源的殘酷現實。他談到他曾來到英國的巴斯,想給自己找一個可以進行安靜地寫作的地方,然而,「幽雅秀美的景色與世界上不斷產生的不安以及我的思想又形成怎樣的對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