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講醫經之祖,為《黃帝內經》。需要說明的是,《內經》託名黃帝,但和黃帝沒什麽關係,—也不能說一點關係沒有,黃帝神話,是戰國人編出來的,《內經》中最早的篇章,也是戰國時人寫的。我們見到的《內經》,是一本論文集,定型成書,大概在東漢,收入的文章,有戰國人寫的,也有漢人寫的,還有一部分內容,是後人摻入,成篇就更晚些。中醫學理論,這本書是奠基之作,它建立的天人模型,在中醫學裏麵,是無法撼動的。
《內經》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素問》,一部分是《靈樞》。其實,我們還可以把《內經》用另外的辦法,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經驗醫學,一部分是哲學。
《內經》提到,古人身體好,活到一百歲,其實,上古之人的平均壽命,至多在三四十歲。有了外傷內患,一點辦法也沒有,晚至殷商,國王武丁得了眼病,無術可治,隻好去占卜,普通人則隻能忍受痛苦。在成千上萬年裏,人們一點點積累起些藥物知識,是多麽的不容易,因為每一種藥物的發現,幾乎都是在絕望的驅使下,如非走投無路,誰會去嚐試那些味道可怕的礦物和草莖呢?
經歷了千辛萬苦,古代經驗醫學終於小有規模,剛擺脫了巫師,又吸引來了哲學家。哲學家注意到醫學的成就,迫不及待地賦予它一種理論。《內經》在後代的價值,和在漢代是不一樣的;在後代,人們更重視它的理論,至於裏邊那些經驗醫學的內容,具體的針法和方劑,倒鮮見沿襲。而在當時,一本醫書的價值,還在於它提供了多少治病的手段。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十一脈灸經》等,比《內經》是更典型的時代醫書。
我讀《內經》,讀到經驗醫學的內容,雖然不大懂,卻很佩服,因為那是在兩千年前呀;讀到哲學的部分,特別是《素問》中那些大段的哲學講義,隻好皺眉,因為在這裏看到的,是哲學對醫學的入侵,先驗對實證的幹擾,冥想對觀察的蔑視。魯迅批評中醫不講解剖,一針見血,兩千年裏,中醫學有了豐富的藥物知識,也發展了診斷術,但解剖學知識的積累,無法恭維,—《內經》醫學離人的生理有多遠,後世醫學就有多遠,而實際上,在有些方麵,是更遠了,比如漢代醫生講的經脈,雖然未必盡合,卻意指一種實際的循環係統,後人講的經脈,其生理意義就大大地淡薄了。
解剖學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標誌著是否採取實證的方法,是否分析,是否驗證,是否對事物的實際麵貌有興趣。古代醫學,在全世界的各個地方,包括中國、歐洲、印度,本質上相差不大,在這裏麵,中醫學還是最發達的。而現代醫學,實際上並不是從古代醫學內部發展出來的,盡管它在解決同樣的問題。在古典哲學壓迫下的古典醫學,早已沒有了依靠自身的力量發展為一種實證知識體係的可能。
古時候的讀書人,往往也給人治病。叉手談髒象,並不太難,再背幾個方子,便亦儒亦醫了,稍下功夫,便可為名醫如傅山。但歸根到底,一個人有了病,是願意找柏拉圖,還是願意找希波克拉底呢?是願意找希波克拉底,還是願意找蓋倫呢?這不是用嘴投票的事。
不讀茶經
這裏說的茶經,並不特指陸羽《茶經》。陸羽《茶經》是務實的文章,可以與《齊民要術》對讀的。《茶經》之後的古代茶書,流傳下來的,大約百種,雖然說得懸乎一些,多數篇幅不大,再扣去散佚,一個人把這批書全讀一遍,也用不了幾天。我是很鼓勵這種讀書事業的,幾天時間,就能成某一領域的專家,怎麽想也劃算。
「闊人已騎文化去,此地空餘文化城。」小時候上學念書,有冠冕堂皇的說法,叫「學文化」。那時認得字,就是有文化,鄉下幹部常說的「那個婦女沒文化」,是在說她文盲,今天的門檻高了,幹部再說這句話,不再是說她不識字,而是指她覺悟低,不理解鄉鎮發展觀,連拆個房子也捨不得。現在大家都知道文化是好東西,你也要,我也要,與其打破頭,不如學豬八戒,大家分了吧。中國人多,所以分得細,小區門口,有對夫婦,是賣臭豆腐幹兒的,近日打出橫幅,上書「復興臭文化」,我想向他們說,恭喜,您也分到了。臭文化之外,還有酒文化,水文化,臥文化,跪文化,飲食文化,廁所文化,打燈謎文化,踢毽子文化,你能想到的,別人早已想到了。
別忘了香噴噴的茶文化。有一次被綁去品嚐普洱,在座的都是茶文化大師,其中一位,能喝出茶樹的海拔,另一位,分辨出茶工用洋胰子洗過手,發脾氣說:「我一再告訴他們用皂角,用皂角。」輪到我時,隻能支吾幾聲,不知所雲。人家以為我深沉,連換三四樣,最後急了,泡上壓箱底的絕妙好茶,我隻好如實讚美:「這個最燙。」我的舌苔厚,喝不出許多妙處,但我對喝茶,敬重有加,而且一向支持雕琢生活的細節,讚美精緻的趣味。
南北朝劃江各立的時候,南方士族發展了一種「精緻文化」,北人嘴裏罵島夷,心裏還是嫉妒的,特別是隋唐時天下太平,該享受生活了,以前的墮落分子,都請來當老師。陸羽《茶經》,未嚐不是給北人寫的教科書,北人一見心折,原來喝樹葉子有這許多講究,南蠻子硬是要得哩。
《內經》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素問》,一部分是《靈樞》。其實,我們還可以把《內經》用另外的辦法,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經驗醫學,一部分是哲學。
《內經》提到,古人身體好,活到一百歲,其實,上古之人的平均壽命,至多在三四十歲。有了外傷內患,一點辦法也沒有,晚至殷商,國王武丁得了眼病,無術可治,隻好去占卜,普通人則隻能忍受痛苦。在成千上萬年裏,人們一點點積累起些藥物知識,是多麽的不容易,因為每一種藥物的發現,幾乎都是在絕望的驅使下,如非走投無路,誰會去嚐試那些味道可怕的礦物和草莖呢?
經歷了千辛萬苦,古代經驗醫學終於小有規模,剛擺脫了巫師,又吸引來了哲學家。哲學家注意到醫學的成就,迫不及待地賦予它一種理論。《內經》在後代的價值,和在漢代是不一樣的;在後代,人們更重視它的理論,至於裏邊那些經驗醫學的內容,具體的針法和方劑,倒鮮見沿襲。而在當時,一本醫書的價值,還在於它提供了多少治病的手段。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十一脈灸經》等,比《內經》是更典型的時代醫書。
我讀《內經》,讀到經驗醫學的內容,雖然不大懂,卻很佩服,因為那是在兩千年前呀;讀到哲學的部分,特別是《素問》中那些大段的哲學講義,隻好皺眉,因為在這裏看到的,是哲學對醫學的入侵,先驗對實證的幹擾,冥想對觀察的蔑視。魯迅批評中醫不講解剖,一針見血,兩千年裏,中醫學有了豐富的藥物知識,也發展了診斷術,但解剖學知識的積累,無法恭維,—《內經》醫學離人的生理有多遠,後世醫學就有多遠,而實際上,在有些方麵,是更遠了,比如漢代醫生講的經脈,雖然未必盡合,卻意指一種實際的循環係統,後人講的經脈,其生理意義就大大地淡薄了。
解剖學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標誌著是否採取實證的方法,是否分析,是否驗證,是否對事物的實際麵貌有興趣。古代醫學,在全世界的各個地方,包括中國、歐洲、印度,本質上相差不大,在這裏麵,中醫學還是最發達的。而現代醫學,實際上並不是從古代醫學內部發展出來的,盡管它在解決同樣的問題。在古典哲學壓迫下的古典醫學,早已沒有了依靠自身的力量發展為一種實證知識體係的可能。
古時候的讀書人,往往也給人治病。叉手談髒象,並不太難,再背幾個方子,便亦儒亦醫了,稍下功夫,便可為名醫如傅山。但歸根到底,一個人有了病,是願意找柏拉圖,還是願意找希波克拉底呢?是願意找希波克拉底,還是願意找蓋倫呢?這不是用嘴投票的事。
不讀茶經
這裏說的茶經,並不特指陸羽《茶經》。陸羽《茶經》是務實的文章,可以與《齊民要術》對讀的。《茶經》之後的古代茶書,流傳下來的,大約百種,雖然說得懸乎一些,多數篇幅不大,再扣去散佚,一個人把這批書全讀一遍,也用不了幾天。我是很鼓勵這種讀書事業的,幾天時間,就能成某一領域的專家,怎麽想也劃算。
「闊人已騎文化去,此地空餘文化城。」小時候上學念書,有冠冕堂皇的說法,叫「學文化」。那時認得字,就是有文化,鄉下幹部常說的「那個婦女沒文化」,是在說她文盲,今天的門檻高了,幹部再說這句話,不再是說她不識字,而是指她覺悟低,不理解鄉鎮發展觀,連拆個房子也捨不得。現在大家都知道文化是好東西,你也要,我也要,與其打破頭,不如學豬八戒,大家分了吧。中國人多,所以分得細,小區門口,有對夫婦,是賣臭豆腐幹兒的,近日打出橫幅,上書「復興臭文化」,我想向他們說,恭喜,您也分到了。臭文化之外,還有酒文化,水文化,臥文化,跪文化,飲食文化,廁所文化,打燈謎文化,踢毽子文化,你能想到的,別人早已想到了。
別忘了香噴噴的茶文化。有一次被綁去品嚐普洱,在座的都是茶文化大師,其中一位,能喝出茶樹的海拔,另一位,分辨出茶工用洋胰子洗過手,發脾氣說:「我一再告訴他們用皂角,用皂角。」輪到我時,隻能支吾幾聲,不知所雲。人家以為我深沉,連換三四樣,最後急了,泡上壓箱底的絕妙好茶,我隻好如實讚美:「這個最燙。」我的舌苔厚,喝不出許多妙處,但我對喝茶,敬重有加,而且一向支持雕琢生活的細節,讚美精緻的趣味。
南北朝劃江各立的時候,南方士族發展了一種「精緻文化」,北人嘴裏罵島夷,心裏還是嫉妒的,特別是隋唐時天下太平,該享受生活了,以前的墮落分子,都請來當老師。陸羽《茶經》,未嚐不是給北人寫的教科書,北人一見心折,原來喝樹葉子有這許多講究,南蠻子硬是要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