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貞觀政要》
古人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本來是堯舜時代,不過上古的事,曖昧難征,好比有雷鋒而無日記,要大家如何學起?吳兢編《貞觀政要》,便強調擇善而從,「豈必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而已哉」。不隻吳兢,後代許多人,都以為唐太宗時的朝政,可為楷模。不止一個皇帝說過,自己不敢想比肩文武,能仿佛唐太宗,就心滿意足了。
貞觀政治,自然不像正史裏講的那麽美好,但依照古代的政治設計,貞觀年間,確實是光輝時刻。那種政治所要求的君明臣賢,盡備於一朝,而且唐人承北朝風氣,胸懷寬廣而樂觀,不必非以自相傾軋為樂。李世民本為好名之士,又有個不光彩的玄武之變,更加戰戰兢兢,慎言慎行。他自己完備了起居註記製度,借外力製衡人君。他的感想是,在朝中每說一句話,都要想到傳出去後別人怎麽看,後人怎麽想。在這裏,不要追索他的動機,是發乎本心還是受製於風俗製度,這一點並不重要而且難於徵實,關鍵在於他確實在說明理的話,在做明理的事。
起居注,就是史官(太宗時叫「起居郎」)跟在皇帝身邊,隨時記錄皇帝的言行。記來記去,太宗好奇心起,想討要起居注,看看裏邊到底記了自己一些什麽事情。他的話說得漂亮,叫「用知得失」,意思是想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以便改正。其實他最關心的,是對玄武門事件的記錄。諫議大夫朱子奢上表反駁,說您老人家看看是可以的,但恐此例一開,後世君主不像您這麽英明,—「飾非護短,見時史直辭,極陳善惡,必不省躬罪己,唯當致怨史官。……(史官)唯應希風順旨,全身遠害。悠悠千載,何所聞乎?所以前代不觀,蓋為此也。」
朱子奢以後世君主為辭,點破了太宗的用心,太宗隻好做罷。過了幾年,太宗又提出來看起居注,被褚遂良堵迴。太宗隻好向房玄齡討要根據起居注編的國史,便是《今上實錄》了。房玄齡率兩個助手,用心刪略,把編好的實錄交給皇帝。李世民看到記玄武門事的部分,語多隱晦,便說我殺建成、元吉,可比周公之誅管蔡,沒什麽見不得人的,「宜即改削浮詞,直書其事。」
話說得高明,其實是嫌實錄的文章做得不夠徹底。幾個大臣自然明白,又改了一遍,太宗終於滿意。預修實錄的許敬宗,最能體會上意,此人修史,膽子大,臉皮厚,慣能無中生有,移花接木。太宗偉大形象的確立,他是一大功臣。
那麽,官史如此,就不怕民間史冊有相反的記載嗎?原來,中國修史的製度,到唐太宗完成了一大變。以前修史,或是個人的私學,或是史官的家學,至隋文帝禁絕私史,並無實效,唐代正式設立官方的史館,壟斷了檔案,雖未禁私史而私史幾於絕矣。像起居注這類原始史料,民間無得聞焉,想寫本朝的國史也寫不成。—這是貞觀政治的另一大經驗,要形成一種聲音,隻靠壓製意見是不行的,還得在原始檔案上下工夫。
吳兢是唐中宗、玄宗時的史官,見過一些檔案。他編的《貞觀政要》,是給皇帝的政治教科書。他抬出貞觀政治,作為一種樣本,採擷的自然都是好人好事,—當然,貞觀政治確是大有可采之處,但《貞觀政要》提供的朝政圖景,又是非常簡化的,它的觀念結構,隻有君、臣、百姓這三層,一個聽勸,一個多勸,君臣共以百姓為念,然後天下大治,這離實際的政治,差得就十分遠了。
後代君臣讀《貞觀政要》,據說是要學習太宗和那時的一批諫臣,這是不靠譜的事情,因為君要納諫,臣要敢諫,這是自古相傳的為政之道,已經被嘮叨過幾百萬遍了,非得遠遊唐代去取經嗎?隻是《貞觀政要》中有許多漂亮的例子,漂亮的話,不妨記下來,隨時取用。百姓讀《貞觀政要》,也有被感動的,恨不往生東土大唐極樂世界,這個也隻能想想而已,幸好也隻能想想而已。
不讀李白
「大躍進」詩雲:「李白鬥酒詩百篇,農民隻需半袋煙。」話說李白的詩才,比起當代農民,自然是有所不如的了,但在唐代的詩人中間,他是頭一名。其實,整個古代的才人中,論起語感之好,文或是司馬遷,詩一定是李白;那些精確而有色彩的詞,在旁人或憑運氣,或反覆推敲而致的,在他隻需一招手之力,好像那都是他的奴僕,一直服侍在旁邊。
不過,這裏要議論的,不是李白的詩才,而是他的性格。不妨想像,我們在宴席中初識到這樣一個人,氣派很大,嗓門也很大,一發言便說自己如何如何不得了,論家世是大姓望族,和帝王沾親帶故,又娶過宰相的孫女;論遊歷則南窮蒼梧,東涉溟海,天下值得一看的事物,沒有沒見過的;論輕財好施,曾在一年之中,散金三十餘萬;論存交重義,則有削骨葬友的故事;論養高望機,則巢居山中,養奇鳥千隻,一唿喚便來他手中取食;論起文學才能,更有某大人,曾拍著肩膀對他說,這小子真是了不起呀,又有某大人,對別人議論說,那小子真是了不起呀。他說的這一大篇,除一兩件外,或是誇大其辭,或是自己瞎編的,那麽,我們是打算喜歡這個牛皮大王,還是討厭他呢?
李白,第一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二,他的理想,又很膚淺。虛榮心是他全部想法的中心,他給自己描繪過的人生目標,除了做神仙,就是做一個被榮耀和奉承者團團圍住的救世者。他最喜歡想像的,就是自己倏忽而來,救人或救國於危患之中,又飄然而去,身後留下一大群痛哭流涕的感恩者。這種幻想,常把他自己感動得掉眼淚。
古人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本來是堯舜時代,不過上古的事,曖昧難征,好比有雷鋒而無日記,要大家如何學起?吳兢編《貞觀政要》,便強調擇善而從,「豈必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而已哉」。不隻吳兢,後代許多人,都以為唐太宗時的朝政,可為楷模。不止一個皇帝說過,自己不敢想比肩文武,能仿佛唐太宗,就心滿意足了。
貞觀政治,自然不像正史裏講的那麽美好,但依照古代的政治設計,貞觀年間,確實是光輝時刻。那種政治所要求的君明臣賢,盡備於一朝,而且唐人承北朝風氣,胸懷寬廣而樂觀,不必非以自相傾軋為樂。李世民本為好名之士,又有個不光彩的玄武之變,更加戰戰兢兢,慎言慎行。他自己完備了起居註記製度,借外力製衡人君。他的感想是,在朝中每說一句話,都要想到傳出去後別人怎麽看,後人怎麽想。在這裏,不要追索他的動機,是發乎本心還是受製於風俗製度,這一點並不重要而且難於徵實,關鍵在於他確實在說明理的話,在做明理的事。
起居注,就是史官(太宗時叫「起居郎」)跟在皇帝身邊,隨時記錄皇帝的言行。記來記去,太宗好奇心起,想討要起居注,看看裏邊到底記了自己一些什麽事情。他的話說得漂亮,叫「用知得失」,意思是想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以便改正。其實他最關心的,是對玄武門事件的記錄。諫議大夫朱子奢上表反駁,說您老人家看看是可以的,但恐此例一開,後世君主不像您這麽英明,—「飾非護短,見時史直辭,極陳善惡,必不省躬罪己,唯當致怨史官。……(史官)唯應希風順旨,全身遠害。悠悠千載,何所聞乎?所以前代不觀,蓋為此也。」
朱子奢以後世君主為辭,點破了太宗的用心,太宗隻好做罷。過了幾年,太宗又提出來看起居注,被褚遂良堵迴。太宗隻好向房玄齡討要根據起居注編的國史,便是《今上實錄》了。房玄齡率兩個助手,用心刪略,把編好的實錄交給皇帝。李世民看到記玄武門事的部分,語多隱晦,便說我殺建成、元吉,可比周公之誅管蔡,沒什麽見不得人的,「宜即改削浮詞,直書其事。」
話說得高明,其實是嫌實錄的文章做得不夠徹底。幾個大臣自然明白,又改了一遍,太宗終於滿意。預修實錄的許敬宗,最能體會上意,此人修史,膽子大,臉皮厚,慣能無中生有,移花接木。太宗偉大形象的確立,他是一大功臣。
那麽,官史如此,就不怕民間史冊有相反的記載嗎?原來,中國修史的製度,到唐太宗完成了一大變。以前修史,或是個人的私學,或是史官的家學,至隋文帝禁絕私史,並無實效,唐代正式設立官方的史館,壟斷了檔案,雖未禁私史而私史幾於絕矣。像起居注這類原始史料,民間無得聞焉,想寫本朝的國史也寫不成。—這是貞觀政治的另一大經驗,要形成一種聲音,隻靠壓製意見是不行的,還得在原始檔案上下工夫。
吳兢是唐中宗、玄宗時的史官,見過一些檔案。他編的《貞觀政要》,是給皇帝的政治教科書。他抬出貞觀政治,作為一種樣本,採擷的自然都是好人好事,—當然,貞觀政治確是大有可采之處,但《貞觀政要》提供的朝政圖景,又是非常簡化的,它的觀念結構,隻有君、臣、百姓這三層,一個聽勸,一個多勸,君臣共以百姓為念,然後天下大治,這離實際的政治,差得就十分遠了。
後代君臣讀《貞觀政要》,據說是要學習太宗和那時的一批諫臣,這是不靠譜的事情,因為君要納諫,臣要敢諫,這是自古相傳的為政之道,已經被嘮叨過幾百萬遍了,非得遠遊唐代去取經嗎?隻是《貞觀政要》中有許多漂亮的例子,漂亮的話,不妨記下來,隨時取用。百姓讀《貞觀政要》,也有被感動的,恨不往生東土大唐極樂世界,這個也隻能想想而已,幸好也隻能想想而已。
不讀李白
「大躍進」詩雲:「李白鬥酒詩百篇,農民隻需半袋煙。」話說李白的詩才,比起當代農民,自然是有所不如的了,但在唐代的詩人中間,他是頭一名。其實,整個古代的才人中,論起語感之好,文或是司馬遷,詩一定是李白;那些精確而有色彩的詞,在旁人或憑運氣,或反覆推敲而致的,在他隻需一招手之力,好像那都是他的奴僕,一直服侍在旁邊。
不過,這裏要議論的,不是李白的詩才,而是他的性格。不妨想像,我們在宴席中初識到這樣一個人,氣派很大,嗓門也很大,一發言便說自己如何如何不得了,論家世是大姓望族,和帝王沾親帶故,又娶過宰相的孫女;論遊歷則南窮蒼梧,東涉溟海,天下值得一看的事物,沒有沒見過的;論輕財好施,曾在一年之中,散金三十餘萬;論存交重義,則有削骨葬友的故事;論養高望機,則巢居山中,養奇鳥千隻,一唿喚便來他手中取食;論起文學才能,更有某大人,曾拍著肩膀對他說,這小子真是了不起呀,又有某大人,對別人議論說,那小子真是了不起呀。他說的這一大篇,除一兩件外,或是誇大其辭,或是自己瞎編的,那麽,我們是打算喜歡這個牛皮大王,還是討厭他呢?
李白,第一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二,他的理想,又很膚淺。虛榮心是他全部想法的中心,他給自己描繪過的人生目標,除了做神仙,就是做一個被榮耀和奉承者團團圍住的救世者。他最喜歡想像的,就是自己倏忽而來,救人或救國於危患之中,又飄然而去,身後留下一大群痛哭流涕的感恩者。這種幻想,常把他自己感動得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