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雖不嚴謹,卻意味深長,所以有很多人討論。論者必然要提及的一個人物,是墨子。孔子歿後,墨子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思想者。墨家徒眾,遍布南北,並且內有組織,有點像教團,一直到戰國時代,還很興旺,《墨子》中最讓人感興趣的文字,便是戰國年間寫就的。傳世的《墨子》中的一大部分,是後學們的文章彙編,另一部分的作者還無定論,也許是墨子本人,也許仍是他的後學。
墨子早年接受的是儒家教育,後來另有想法。先秦政治學說的共同特點,是他們的社會設計,都以個人為出發點,卻又都不迴到個人上。明顯的傾向,是說人都如何如何,天下就好了。墨子講兼愛時,顯出很強的推理能力,但仍在時代的風尚之中。他的政治學說,自然重要,但有點像儒學的另一個版本。今人對《墨子》興趣濃厚的主要原因,在於書中的另一種內容。
《墨子》中有幾篇,成於戰國時期,後世統稱《墨經》。先秦諸子書中,《墨經》是最難讀的。它的文字太簡略了,—別的書,文字也簡略,但我們熟悉那言說的背景,所以讀起來並不吃力。《墨經》辯說的背景,早已十喪其九,而作者在當時,隻是大略記一下提綱而已。感謝清朝樸學家的努力和近代科學的映照,現在我們知道《墨經》在說什麽了。
《墨子》有一句話,「知,接也」。知是智識的意思,接,便是接遇萬物。比較一下孟子「萬物皆備於我」的態度,便知其區別。儒家的特點,是對人事之外的物理世界漠不關心。孔子至少還想著「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他老人家的弟子,說起人來,一個比一個勤快,說起物來,一個比一個懶。墨家的學風是辯論,辯論多了,發現一大部分惱人的分歧,來自缺少一致的定義。《墨經》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下定義,定義的對象,有當時流行的一些範疇,如仁義禮智忠孝,等等,也有抽象的概念,如體、端、久(時間)、宇(空間)、窮、盡、同、異,等等。有日常行為,如睡覺,做夢,利害誹譽,功賞罪罰,也有物理世界中的一些事情,如什麽是方,什麽是圓,什麽是二物相接,什麽又是相似。
《墨子》書中的定義,已有一種傾向,即從物理角度解釋一些事情,如說「中,同長也」,便是。比這些零星的發現更重要的,是墨家的方法。儒家是很了不起的,但若和他們發生辯論,一定十分痛苦,因為他們既沒有、也沒有習慣去遵守簡單的邏輯準則。《墨經》一再強調,不同的事情,不能放在一起類比,比如,我們會說夜晚長,也說樹木長,也說智多,也說米多,難道就可以去比較「木與夜孰長,智與粟孰多」?出於辯論的需要,邏輯學在墨家中發展起來,然而,遺憾的是,墨家的邏輯,說服不了那些不講邏輯的人,隻令自己在與對方辯論時加倍的不愉快。
這樣一個富有生氣的學派,在中國兩次大一統完成之間,也便是秦始皇到漢武帝的兩百年裏,消失了。《墨子》也從讀書人的架上消失了,本來,它有可能徹底失傳的,幸有道家,誤把墨子拉入自家陣營。即使如此,一千多年裏,沒幾個人讀過《墨子》,沒一個人讀得懂《墨經》。唐朝的韓愈是讀過的,但一看他寫的讀後感,我們便知道,他完全不明白《墨子》的要義。便是這樣,俞樾還誇讚說「乃唐以來,韓昌黎外,無一人能知墨子者。」因為別人還不如韓愈。
二十世紀,風氣又變。一本被遺忘了兩千多年的書,忽然被拿出來證明我們對好多事情都「古已有之」,—仍然是「萬物皆備於我」的態度。《墨經》中一些已不可解的地方,也被強解了,如「儇」條,說的什麽意思,誰知道呀,現在已被解釋為切線定理了。科學不熱墨學熱,是墨家的幸,還是不幸呢?這是無法斷言的;所敢於斷言者,是拋棄者若裝得像沒事人一樣,當屬臉皮太厚。當此之時,不讀《墨子》,乃是對墨子最好的紀念。
不讀《莊子》
把莊子和老子劃歸一派,是漢代文、景之後的事。有點奇怪的是,司馬遷也隨著大流,說莊子的思想本於老子,以攻擊儒墨為長,—以司馬遷的遭遇,讀莊子,正該感慨萬千,引為先聲,何以有此論呢?
先秦諸子,若從立場來分,有兩大派。兩派的共同點,是對社會現實不滿,覺得這也不對,那也不對,自己不舒服,別人也不舒服,滔滔者天下皆是。不同點,是一派,要用自己的綱領改造社會,所謂狂者進取,如孔、墨,以及後來的名法之士,都是這樣。另一派,更多著眼於個人感受,厭惡權力本身,所以對前者的社會理論,打心眼裏不信任,覺得那隻是將惡改良,至多是將兇惡的權力,換成好一點的,何況—如為後來的事情所證實的—也未必好到哪裏去。
老子,實際上是第一派的。他對個人處境的論述,啟發了莊子,但兩個人的旨歸,畢竟不同。在莊子,改造社會是無意義的,因為社會本身,便是個人的對頭,至於政治,「方今之世,僅免刑焉」,一涉足便成大恨,躲還躲不及呢。
一個人,處在他不滿意的社會環境中,何去何從,一直是古代哲人的大惑。是默默忍受,還是挺身反抗?是自保高潔,遠離是非,還是跳到渾水裏,想讓大舟轉向?是單騎獨行,不以事功為期,還是招良聚莠,以惡抗惡?個人的力量極為渺小,集體又汙濁,何棄何取?一個人對社會的義務,有無限度,這限度又在哪裏?圓滿的無趣,與破損的生動,哪個更值得爭取,人生的意義,有無可能延伸到人生之外?
墨子早年接受的是儒家教育,後來另有想法。先秦政治學說的共同特點,是他們的社會設計,都以個人為出發點,卻又都不迴到個人上。明顯的傾向,是說人都如何如何,天下就好了。墨子講兼愛時,顯出很強的推理能力,但仍在時代的風尚之中。他的政治學說,自然重要,但有點像儒學的另一個版本。今人對《墨子》興趣濃厚的主要原因,在於書中的另一種內容。
《墨子》中有幾篇,成於戰國時期,後世統稱《墨經》。先秦諸子書中,《墨經》是最難讀的。它的文字太簡略了,—別的書,文字也簡略,但我們熟悉那言說的背景,所以讀起來並不吃力。《墨經》辯說的背景,早已十喪其九,而作者在當時,隻是大略記一下提綱而已。感謝清朝樸學家的努力和近代科學的映照,現在我們知道《墨經》在說什麽了。
《墨子》有一句話,「知,接也」。知是智識的意思,接,便是接遇萬物。比較一下孟子「萬物皆備於我」的態度,便知其區別。儒家的特點,是對人事之外的物理世界漠不關心。孔子至少還想著「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他老人家的弟子,說起人來,一個比一個勤快,說起物來,一個比一個懶。墨家的學風是辯論,辯論多了,發現一大部分惱人的分歧,來自缺少一致的定義。《墨經》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下定義,定義的對象,有當時流行的一些範疇,如仁義禮智忠孝,等等,也有抽象的概念,如體、端、久(時間)、宇(空間)、窮、盡、同、異,等等。有日常行為,如睡覺,做夢,利害誹譽,功賞罪罰,也有物理世界中的一些事情,如什麽是方,什麽是圓,什麽是二物相接,什麽又是相似。
《墨子》書中的定義,已有一種傾向,即從物理角度解釋一些事情,如說「中,同長也」,便是。比這些零星的發現更重要的,是墨家的方法。儒家是很了不起的,但若和他們發生辯論,一定十分痛苦,因為他們既沒有、也沒有習慣去遵守簡單的邏輯準則。《墨經》一再強調,不同的事情,不能放在一起類比,比如,我們會說夜晚長,也說樹木長,也說智多,也說米多,難道就可以去比較「木與夜孰長,智與粟孰多」?出於辯論的需要,邏輯學在墨家中發展起來,然而,遺憾的是,墨家的邏輯,說服不了那些不講邏輯的人,隻令自己在與對方辯論時加倍的不愉快。
這樣一個富有生氣的學派,在中國兩次大一統完成之間,也便是秦始皇到漢武帝的兩百年裏,消失了。《墨子》也從讀書人的架上消失了,本來,它有可能徹底失傳的,幸有道家,誤把墨子拉入自家陣營。即使如此,一千多年裏,沒幾個人讀過《墨子》,沒一個人讀得懂《墨經》。唐朝的韓愈是讀過的,但一看他寫的讀後感,我們便知道,他完全不明白《墨子》的要義。便是這樣,俞樾還誇讚說「乃唐以來,韓昌黎外,無一人能知墨子者。」因為別人還不如韓愈。
二十世紀,風氣又變。一本被遺忘了兩千多年的書,忽然被拿出來證明我們對好多事情都「古已有之」,—仍然是「萬物皆備於我」的態度。《墨經》中一些已不可解的地方,也被強解了,如「儇」條,說的什麽意思,誰知道呀,現在已被解釋為切線定理了。科學不熱墨學熱,是墨家的幸,還是不幸呢?這是無法斷言的;所敢於斷言者,是拋棄者若裝得像沒事人一樣,當屬臉皮太厚。當此之時,不讀《墨子》,乃是對墨子最好的紀念。
不讀《莊子》
把莊子和老子劃歸一派,是漢代文、景之後的事。有點奇怪的是,司馬遷也隨著大流,說莊子的思想本於老子,以攻擊儒墨為長,—以司馬遷的遭遇,讀莊子,正該感慨萬千,引為先聲,何以有此論呢?
先秦諸子,若從立場來分,有兩大派。兩派的共同點,是對社會現實不滿,覺得這也不對,那也不對,自己不舒服,別人也不舒服,滔滔者天下皆是。不同點,是一派,要用自己的綱領改造社會,所謂狂者進取,如孔、墨,以及後來的名法之士,都是這樣。另一派,更多著眼於個人感受,厭惡權力本身,所以對前者的社會理論,打心眼裏不信任,覺得那隻是將惡改良,至多是將兇惡的權力,換成好一點的,何況—如為後來的事情所證實的—也未必好到哪裏去。
老子,實際上是第一派的。他對個人處境的論述,啟發了莊子,但兩個人的旨歸,畢竟不同。在莊子,改造社會是無意義的,因為社會本身,便是個人的對頭,至於政治,「方今之世,僅免刑焉」,一涉足便成大恨,躲還躲不及呢。
一個人,處在他不滿意的社會環境中,何去何從,一直是古代哲人的大惑。是默默忍受,還是挺身反抗?是自保高潔,遠離是非,還是跳到渾水裏,想讓大舟轉向?是單騎獨行,不以事功為期,還是招良聚莠,以惡抗惡?個人的力量極為渺小,集體又汙濁,何棄何取?一個人對社會的義務,有無限度,這限度又在哪裏?圓滿的無趣,與破損的生動,哪個更值得爭取,人生的意義,有無可能延伸到人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