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不是板起麵孔教訓人的書,也不是教我們如何生活的書。對我們正在遇到及將要遇到的實際問題,《論語》不提供答案。我知道這是本被評說得最多的書,我知道許多人指望在《論語》裏找到解決麻煩的辦法,對這些讀者來說,《論語》倒可能是製造麻煩的書,如果他們在讀《論語》時鬆懈了對世界的不信任。是的,活在自衛中的人,不適合讀《論語》,正如一個不對自己提問的人,不會明白孔子提出的問題比他迴答的要多得多。實際上,有許多了不起的讀物,都在紙麵後麵,隱藏著主人的真意,那不是能買到的,也不是可以偷到或搶到的。如果作者不喜歡你,他便說得少,或竟什麽也不說。


    不讀《孟子》


    孟子生在鄒城,死在鄒城,沒什麽爭議,未免令當代人失望,因為對古代聞人,大家喜歡的,是生得糊塗,死得曖昧,各地的愛地者,才可以紛紛聲稱某某就葬在本地,有戶口為證,或者某某就是我們這兒某村的人,昨天我還和他的一百代孫吃茶下棋來著。古宅於是乎新建矣,旅遊於是乎開發矣,人民於是乎有幣矣,—而孟子不曾野生道死,弄得大家無法分一杯羹,好不掃興。在今天的人眼裏,賣不到錢的東西,就不是東西,是不是因為這個,人們對孟子失去了許多興趣?


    我以前數次攻擊孟子的思想,其實,我對孟子本人,是非常喜歡的。在我心目中,孔子之後的先秦諸子,若論人格高尚、誠實、善良,沒有比得上他的。閉上眼睛想孟子,出現的是一個愛激動的老頭,心眼兒好到極點,頭腦簡單,經常被別人氣得哆嗦。


    說孟子頭腦簡單,並不是說他膚淺,否則就是無視他的思想中談心性的那一大部分。我們知道,孟子一直拿他的倫理學當政治學用,他的政治哲學,是要還原到個人的,完全不像是一種社會理論,所以當時售不出去,但論其源本,仁義比起天命來,更接近真正的合法性—同意。孟子的理論是,大家都做好人,好社會自然生矣。那麽,為什麽大家都有能力做好人呢?因為性善。為什麽大家非得要順這善的本性?做點壞事,不也很舒服嗎?如果好人不得好報,為什麽還要做好人?這就涉及最深刻的道德動機了,孟子談心性,就是要把道德的最終動機,建立在我們心裏。


    我最敬畏孟子的,是他堅定的義務論。孟子,從社會理想,到哲學範疇,和孔子離得並不很近,但道德上的義務論主張,是這二老高度一致的地方。這會引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古代中國尊孔尊了那麽多年,儒生主管意識形態那麽多年,道德主義盛行了那麽多年,而實際的狀況是,義務論色彩越來越稀薄,到後來隻剩一張皮,真正執行的,是用戒條偽裝起來的越來越徹底的功利主義。


    明儒劉宗周說:「君子之學,慎獨而已矣。」這是孟子之學的要點。慎獨意味著道德上的完全獨立,不受他人評價的左右,隻對自己內心的道德唿喚負責。一方麵,中國的道德哲學中,這是最深刻、最個人化的一種;另一方麵,也是最不能給社會提供倫理基礎的一種。儒學內含的反社會性質,在這裏也最明顯,最接近道家。這確實是一條內聖之路,但有幾個人能實現呢?所以明人一邊大講自省,一邊任由社會墮落,因為群己之間,這種理論並未建成一種聯繫,個人的道德退路,並不是社會的倫理出路。何況,自己做自己的上帝,果真能提供「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道德勇氣嗎?


    現在中學課本裏,頗從《孟子》中選了幾段。有意思的是,那篇選自《告子下》的「魚我所欲也」,列在初中課本裏,而高中課本裏,選的是「孟子見梁襄王」之類談仁政,思想簡單的幾篇。也許選編者以為義利之辯,太初級了,隻適合初中生思考,也許相反,以為高中生經驗漸多,而孟子的義利之說,同我們的生活經驗格格不入的地方太多,容易造成課堂混亂吧。


    但這是一個每人遲早都會問自己的問題,這涉及我們每天的選擇。我們無法完全接受孟子的道德方案,那麽,我們的道德方案是什麽呢?總得有個方案吧?


    孔孟並尊,而他們的社會主張,並不一樣。他們氣質相通,生活的年代不一樣,對自己的時代的評價不一樣,假如孔子活在孟子的年代,大概也要少講些禮,多講些義。孔子哲學,不是為失敗的社會準備的,孟子是。我們現在欣欣向榮,大家滿心歡喜,一路狂奔,恨不得二十一世紀趕緊過完,三十一世紀馬上趕到,這是不是多講孔子,少講孟子的另一個原因呢?


    要強調的是,仁政雲雲,是孟子思想中最不成熟的一部分。他的偉大價值,那使他當之無愧地成為孔子思想中涉及個人那一部分的發揚者的,在他對個人感受的強調。他是儒學裏的一顆炸彈,可惜磨洗千年,引信已經磨掉了,現在供在聖廟裏,苦著一張臉,正有「辱己以正天下」之憂。孟子談人生是內行,談民生是外行,而今讀《孟子》談民生,就是買櫝還珠了。


    不讀《墨子》


    有一個著名的問題,是中國的文明,在兩千多年前就已很成熟,為什麽卻一直沒有發展出科學體係?在嚴謹的歷史學意義上,這個問題並不成立,因為歷史並不存在什麽法則,能夠讓現象必然地產生或不產生。還有其他幾種文明也曾相當成熟,也都沒有從內部產生出科學,科學的種子曾撒落在許多流域,但多數土壤,並不能使其開花結果。與其把科學視為人類文明的應有之義,倒不如把它看成是我們的好運氣,這雖然也粗疏,卻比前一種說法,更合實際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必讀書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爾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爾登並收藏不必讀書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