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不同的,還有他的哲人氣質。他有出色的抽象能力,來建立一個概念係統。簡化到最後,他得到了「無」。老子的哲學趣味,是忽視現象界,使萬物混一為抽象的有,繼而自毀形態,變成無,也就是大道所出的地方。老子厭惡事之多端,他採取了一種被後世恭維為辯證法的方法,把現象簡化為兩端,再把兩端繞過來,使之相遇,這也就是人們常引用他的,難易相成,長短相形,曲則全,枉則直,福禍相倚相伏,將欲奪之必先予之,等等一係列格言。
這是非常漂亮、也非常容易掌握的方法,想像一下它產生在兩千多年前,我們就對老子佩服了。如果後人仍然滿足這種封閉的、過於簡化的、在哲學上畢竟幼稚的方法論,那是後人的沒出息。
老子對後世的另一大影響,是他的反智主義。他說「美與惡,相去幾何」,分別萬物的知識,都是無用的;治天下要絕智棄辯,自治則要寡聞以守中。他自信地說,「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出門而坐知天下事,因為那些事都能推想而來,沒什麽值得親臨的。好學的是二等人,忙於每天增加自己的知識,一等人的目的,是每天減少自己的知識,最後達到絕學無憂的美好狀態。萬一不幸,知道了些什麽,也不要說給別人聽,因為一開口便是無知,不說話才是真知。
老子同情弱者,反對強權,他的理想社會,是小邦寡民,如同原始部落。可惜考古學的發現,使我們知道,石器時代,人們的生活很悲慘,活不多久,就遍體鱗傷地過世了,老子想像的「甘其食美其服」的快樂,那時的人,並沒享受到,不然,人類怎麽會有邁向文明的興趣呢?
老子是出色的智者,但他當不能料到,後世竟以他的主張,為不求上進的藉口。他的智慧,後人沒有用來啟迪自己的心智,反倒用來辯護自己的懶惰。一本《老子》書,不過幾千言,文字也漂亮,但你並不用看,因為你已經看過了,—老子的思想,早已滲入你我心中。何況,老子本人,是不會提倡讀書的。
不讀《論語》
《論語》是令我迷惑的書。也許是因為我們太熟悉了當代的分類法,也許是我們理解的學術,是由各種演進著的概念堆搭而成,——孔子有許多頭銜,其中的一些,稱唿起來不用猶豫,另一些,就沒那麽穩當了,比如,沒有形上學背景的哲學是哲學嗎,孔子是哲學家嗎,他是倫理學家嗎,或幹脆,孔子是思想家嗎?這最後一個問題尤其粗魯無禮,但我知道,不隻一個人有這樣的疑問。我們習慣於在體係中思想,一種沒有體係的思想,似乎就不是思想。後代的思想者的思想,大半由前人的思想激發,但我們不妨問自己,大半由個人經驗激發的、使用未經特別定義的概念的思想,真的是不可能的嗎?當然不是。
要了解孔子,沒有比《論語》更可靠的書了,事實上,它幾乎是唯一可靠的。我希望有這樣的版本,把《論語》中孔子的言論和弟子及他人的言論分開編輯,甚至分成兩本小書。《論語》中,有弟子們的許多高見,有的如此高明,我們不停地引用,甚至忘了那些並不是孔子的教導。但是,如果把這兩部分對讀,哪怕是不那麽敏感的讀者,也能發現,這些弟子與他們的老師,有一種氣質的區別。這些弟子,並不是頭腦都不如孔子,也不是缺少深思,但他們是拘謹的,受教於人的,像在別人家做客,無論如何也比不上主人舉止自如。
《論語》是隻言片語組成的書。越讀《論語》,我們越好奇的,是為什麽孔子會成為百代的導師。他教給我們什麽?他教給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什麽是好的或正確的,什麽是壞的或錯誤的,在各種場合,我們應該怎樣做,當不能決定時,什麽是我們的道德基礎,——但就這些嗎,這聽著像是我們的父母曾經做過的事,或我們將要對子孫做的事。難道孔子僅僅是個人生導師?
我將要做的一個比較,可能許多讀者不會喜歡。我想請出的一個人,是莎士比亞。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納罕什麽造就了莎士比亞。不像孔子,莎士比亞沒受過很好的教育,沒有很高尚的文字趣味,對歷史的了解來自亂七八糟的通俗作品,對當時世界的了解也是同樣來源,甚至更糟,來自酒館裏的誇誇其談。他的日子也平淡無奇,地位低下,一輩子忙於生計。就這樣一個人,一個類似於今天寫電視劇本的傢夥,如今被我們目為天才中的天才、偉人中的偉人,他寫的台詞,被一代代人引用,——如果在莎士比亞在一件事上說了一句話,那麽,沒有人再費同樣的腦筋,去琢磨怎樣說得更好。他是說得最好的。
孔子也是如此。這幾天裏,不知不覺中,我把他的某一句話引用了好幾次。他說過的話,總有機會在特定的場合在心裏跳出來,好像他等在那裏,等著你想起他的話。在這一點上,他和莎士比亞一樣,給了我們最好的表達,並通過流傳,減輕了我們頭腦的負擔。除非有特殊的發現,這些表達總是現成的,可靠的,可以放心借用。
隻是如此嗎?當然不是。使莎士比亞的表達成為永恆的,是他的洞察力。孔子也是如此。使言詞如此有力的,不是修辭技巧,而是他看到了,而且明白了。如果每個現象都有一個把手的話,他們這樣的人,就像出於本能,一伸手就把它提將起來,而我們凡人,苦惱終日,也找不到那個把手。非凡的智力以如此親切的方式流露出來,配以廣博的胸懷——對人類境遇的廣泛同情——我們怎麽能不讚美他們呢?
這是非常漂亮、也非常容易掌握的方法,想像一下它產生在兩千多年前,我們就對老子佩服了。如果後人仍然滿足這種封閉的、過於簡化的、在哲學上畢竟幼稚的方法論,那是後人的沒出息。
老子對後世的另一大影響,是他的反智主義。他說「美與惡,相去幾何」,分別萬物的知識,都是無用的;治天下要絕智棄辯,自治則要寡聞以守中。他自信地說,「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出門而坐知天下事,因為那些事都能推想而來,沒什麽值得親臨的。好學的是二等人,忙於每天增加自己的知識,一等人的目的,是每天減少自己的知識,最後達到絕學無憂的美好狀態。萬一不幸,知道了些什麽,也不要說給別人聽,因為一開口便是無知,不說話才是真知。
老子同情弱者,反對強權,他的理想社會,是小邦寡民,如同原始部落。可惜考古學的發現,使我們知道,石器時代,人們的生活很悲慘,活不多久,就遍體鱗傷地過世了,老子想像的「甘其食美其服」的快樂,那時的人,並沒享受到,不然,人類怎麽會有邁向文明的興趣呢?
老子是出色的智者,但他當不能料到,後世竟以他的主張,為不求上進的藉口。他的智慧,後人沒有用來啟迪自己的心智,反倒用來辯護自己的懶惰。一本《老子》書,不過幾千言,文字也漂亮,但你並不用看,因為你已經看過了,—老子的思想,早已滲入你我心中。何況,老子本人,是不會提倡讀書的。
不讀《論語》
《論語》是令我迷惑的書。也許是因為我們太熟悉了當代的分類法,也許是我們理解的學術,是由各種演進著的概念堆搭而成,——孔子有許多頭銜,其中的一些,稱唿起來不用猶豫,另一些,就沒那麽穩當了,比如,沒有形上學背景的哲學是哲學嗎,孔子是哲學家嗎,他是倫理學家嗎,或幹脆,孔子是思想家嗎?這最後一個問題尤其粗魯無禮,但我知道,不隻一個人有這樣的疑問。我們習慣於在體係中思想,一種沒有體係的思想,似乎就不是思想。後代的思想者的思想,大半由前人的思想激發,但我們不妨問自己,大半由個人經驗激發的、使用未經特別定義的概念的思想,真的是不可能的嗎?當然不是。
要了解孔子,沒有比《論語》更可靠的書了,事實上,它幾乎是唯一可靠的。我希望有這樣的版本,把《論語》中孔子的言論和弟子及他人的言論分開編輯,甚至分成兩本小書。《論語》中,有弟子們的許多高見,有的如此高明,我們不停地引用,甚至忘了那些並不是孔子的教導。但是,如果把這兩部分對讀,哪怕是不那麽敏感的讀者,也能發現,這些弟子與他們的老師,有一種氣質的區別。這些弟子,並不是頭腦都不如孔子,也不是缺少深思,但他們是拘謹的,受教於人的,像在別人家做客,無論如何也比不上主人舉止自如。
《論語》是隻言片語組成的書。越讀《論語》,我們越好奇的,是為什麽孔子會成為百代的導師。他教給我們什麽?他教給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什麽是好的或正確的,什麽是壞的或錯誤的,在各種場合,我們應該怎樣做,當不能決定時,什麽是我們的道德基礎,——但就這些嗎,這聽著像是我們的父母曾經做過的事,或我們將要對子孫做的事。難道孔子僅僅是個人生導師?
我將要做的一個比較,可能許多讀者不會喜歡。我想請出的一個人,是莎士比亞。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納罕什麽造就了莎士比亞。不像孔子,莎士比亞沒受過很好的教育,沒有很高尚的文字趣味,對歷史的了解來自亂七八糟的通俗作品,對當時世界的了解也是同樣來源,甚至更糟,來自酒館裏的誇誇其談。他的日子也平淡無奇,地位低下,一輩子忙於生計。就這樣一個人,一個類似於今天寫電視劇本的傢夥,如今被我們目為天才中的天才、偉人中的偉人,他寫的台詞,被一代代人引用,——如果在莎士比亞在一件事上說了一句話,那麽,沒有人再費同樣的腦筋,去琢磨怎樣說得更好。他是說得最好的。
孔子也是如此。這幾天裏,不知不覺中,我把他的某一句話引用了好幾次。他說過的話,總有機會在特定的場合在心裏跳出來,好像他等在那裏,等著你想起他的話。在這一點上,他和莎士比亞一樣,給了我們最好的表達,並通過流傳,減輕了我們頭腦的負擔。除非有特殊的發現,這些表達總是現成的,可靠的,可以放心借用。
隻是如此嗎?當然不是。使莎士比亞的表達成為永恆的,是他的洞察力。孔子也是如此。使言詞如此有力的,不是修辭技巧,而是他看到了,而且明白了。如果每個現象都有一個把手的話,他們這樣的人,就像出於本能,一伸手就把它提將起來,而我們凡人,苦惱終日,也找不到那個把手。非凡的智力以如此親切的方式流露出來,配以廣博的胸懷——對人類境遇的廣泛同情——我們怎麽能不讚美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