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心中如果有疑慮,不妨大聲說出來,大家愉快地協商解決,暫時可能不會有結果,但隻要我們發現問題,隔離問題,解決問題,就會有喜慶的結果。
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帝決心收複台灣。
鄭成功收迴台灣一年後便會其長子鄭經(1642年-1681年)活活氣死。鄭經和四弟的乳母私通,竟然還生了一個兒子,這被視為亂倫。
於是鄭成功被氣死後,鄭經在接替他成為台灣明鄭時期的統治者時,也遇到了波折。有人認為他不適合繼位,並且試圖另立山頭。
鄭經以陳永華為谘議參軍,周全斌為五軍都督,馮錫範為侍衛,準備武力奪取政權。
就在這時,清廷派人前來招撫。鄭經忙著要解決內部問題,暫時無意與清軍開戰,便提出仿效朝鮮向清朝朝貢。
鄭經看似願意向康熙帝俯首稱臣,但這其實是一個坑。
而且是一個大大的坑。
康熙帝一旦接受這個提議,便意味著承認台灣明鄭政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必須尊重它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台灣和朝鮮的情況大為不同。
朝鮮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本該作為中國的藩屬國朝貢。
台灣自古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鄭經也是實實在在的中國人,康熙帝當然不可能接受這個提議。
在雙方談判的時候,清軍與明鄭暫時停戰。鄭經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重迴台灣,一舉肅清內敵,結束內鬥。
當清使帶來康熙帝的意見時,鄭經表示,如果清廷讓他削發登岸,他誓死不從。
隨即在台灣開墾荒田、興修水利,開辦教育、安撫鄉民,倒也把台灣經營得有聲有色。三藩之亂時,鄭經一度在陳永華的支持下,出兵占領福建廈門及沿海一帶多座島嶼。
陳永華,又名陳近南,是明鄭時期有名的抗清名將,他創建了民間反清組織天地會,並出任第一任總舵主。
天地會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叫作洪門。一直到民國時期,洪門還與青幫、哥老會並稱為三大幫會組織。
康熙帝為專心殲滅吳三桂部,遣使和談,稱鄭軍如果退守台灣,則可永據台灣,“從此不必登岸,不必剃發,不必易衣冠,願意納貢則納貢,不願納貢也沒關係,一如箕子之朝鮮、徐福之日本。”
由此可見,徐福出海登陸日本的說法,可不是當代人的戲謔之詞。至遲在四百年的清朝康熙年間,這就是一個得到官方蓋戳認定的意見。
此時,明鄭王朝的財務透支,鄭經順水推舟放棄沿海據點,退守台灣。
公元1680年,清廷再次致書鄭經,打算遵守舊約仿效朝鮮“不剃發,不登岸,稱臣入貢,”以消弭沿海戰亂,不使生靈塗炭。
鄭經迴信表示同意,隻是增加了一個要求:留海澄(今福建漳州龍海區海澄鎮)為互市地。福建總督姚啟聖不同意,和議於是再次擱置。
此時,金門、廈門已被清軍收複,明鄭政權再也無力反攻。鄭經意氣消沉,開始沉湎酒色,不理政務。他的嶽父馮錫範趁機竊取權力。
一年後,鄭經和陳永華相繼去世。馮錫範聯合劉國軒發動政變,擁立十二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郡王。
此時的台灣早已亂成一鍋粥。
連續三年發生水旱災害,導致糧食歉收,米價飛漲。因為連年征戰,更使王府府庫空虛,財政拮據。為擴充軍隊抵禦清軍,延平王府不得不加強對台灣百姓的壓榨,導致各種矛盾激化。五萬鄭軍也早已軍心渙散,士氣低迷不振。
焦頭爛額的明鄭政權再次向滿清朝廷請求稱臣進貢,不剃發登岸。
但是現在,輪到清廷不答應了。既然友好協商,商量不出一個結果,那就幹脆用武力掃除阻力,讓寶島台灣重歸大陸懷抱。
福建總督姚啟聖見收複台灣的時機已到,向康熙帝推薦了水師提督施琅。
施琅(1621年-1696年)是福建本地人,熟悉當地的海洋風候和潮汐,而且精通陣法,善於水戰。在以騎兵取勝的清軍中,他是非常難得的海上戰將。
更重要的,他與鄭氏家族有仇。
施琅本是鄭芝龍的部將,順治年間曾隨鄭芝龍降清,後來受鄭成功的招攬加入抗清隊伍。誰知兩人個性不合,漸漸心生芥蒂。不久,施琅因擅殺部將,被鄭成功認為有心謀反,於是將他的父親和弟弟處斬。
施琅則逃到大陸,死心塌地投靠清朝,即使不被重用,窮到要依靠妻子當裁縫貼補家用也無怨無悔,一心覆滅鄭氏報仇。
受命迴到廈門後,施琅廢寢忘食,一麵造船,一麵練兵,隻等攻擊令下達,即揮師入海。
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督率水軍分四路進軍。
施琅親率五十六隻大型戰船組成主攻部隊,正麵強攻鄭軍主陣地娘媽宮。另由總兵陳蟒率領五十條戰船,從澎湖港口東側突入雞籠嶼,作為奇兵夾擊娘媽宮。總兵董義統率另五十條戰船組成西線,佯裝登陸牽製西麵守軍。其餘八十條戰船作為預備隊,隨主攻部隊跟進。
滿清水軍隻用一天時間掃清外圍。經過三天充分休整後,隻用九個小時攻克澎湖鄭軍,殺敵一萬二,俘虜五千餘人,繳獲戰船一百餘艘。而清軍僅陣亡不到三百人,負傷一千餘人。
一戰而定台灣,鄭克塽再無戰意,率群臣投降。
施琅率舟師抵達台灣受降。他主動到鄭成功廟祭祀,高度評價了鄭成功收複台灣的舉動。祭祀完成後,施琅熱淚縱橫,表現出了以大局為重的廣闊胸襟。
班師迴朝後,施琅上疏力主在台灣設府縣,屯兵戍守。
康熙帝聽取了他的建議,在台灣設一府三縣,即台灣府、台灣縣(今台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屬於福建省,又分別在台灣和澎湖駐軍留守。
此舉不僅有利促進了中國的和平統一,也促進了大陸與台灣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台灣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
心中如果有疑慮,不妨大聲說出來,大家愉快地協商解決,暫時可能不會有結果,但隻要我們發現問題,隔離問題,解決問題,就會有喜慶的結果。
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帝決心收複台灣。
鄭成功收迴台灣一年後便會其長子鄭經(1642年-1681年)活活氣死。鄭經和四弟的乳母私通,竟然還生了一個兒子,這被視為亂倫。
於是鄭成功被氣死後,鄭經在接替他成為台灣明鄭時期的統治者時,也遇到了波折。有人認為他不適合繼位,並且試圖另立山頭。
鄭經以陳永華為谘議參軍,周全斌為五軍都督,馮錫範為侍衛,準備武力奪取政權。
就在這時,清廷派人前來招撫。鄭經忙著要解決內部問題,暫時無意與清軍開戰,便提出仿效朝鮮向清朝朝貢。
鄭經看似願意向康熙帝俯首稱臣,但這其實是一個坑。
而且是一個大大的坑。
康熙帝一旦接受這個提議,便意味著承認台灣明鄭政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必須尊重它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台灣和朝鮮的情況大為不同。
朝鮮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本該作為中國的藩屬國朝貢。
台灣自古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鄭經也是實實在在的中國人,康熙帝當然不可能接受這個提議。
在雙方談判的時候,清軍與明鄭暫時停戰。鄭經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重迴台灣,一舉肅清內敵,結束內鬥。
當清使帶來康熙帝的意見時,鄭經表示,如果清廷讓他削發登岸,他誓死不從。
隨即在台灣開墾荒田、興修水利,開辦教育、安撫鄉民,倒也把台灣經營得有聲有色。三藩之亂時,鄭經一度在陳永華的支持下,出兵占領福建廈門及沿海一帶多座島嶼。
陳永華,又名陳近南,是明鄭時期有名的抗清名將,他創建了民間反清組織天地會,並出任第一任總舵主。
天地會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叫作洪門。一直到民國時期,洪門還與青幫、哥老會並稱為三大幫會組織。
康熙帝為專心殲滅吳三桂部,遣使和談,稱鄭軍如果退守台灣,則可永據台灣,“從此不必登岸,不必剃發,不必易衣冠,願意納貢則納貢,不願納貢也沒關係,一如箕子之朝鮮、徐福之日本。”
由此可見,徐福出海登陸日本的說法,可不是當代人的戲謔之詞。至遲在四百年的清朝康熙年間,這就是一個得到官方蓋戳認定的意見。
此時,明鄭王朝的財務透支,鄭經順水推舟放棄沿海據點,退守台灣。
公元1680年,清廷再次致書鄭經,打算遵守舊約仿效朝鮮“不剃發,不登岸,稱臣入貢,”以消弭沿海戰亂,不使生靈塗炭。
鄭經迴信表示同意,隻是增加了一個要求:留海澄(今福建漳州龍海區海澄鎮)為互市地。福建總督姚啟聖不同意,和議於是再次擱置。
此時,金門、廈門已被清軍收複,明鄭政權再也無力反攻。鄭經意氣消沉,開始沉湎酒色,不理政務。他的嶽父馮錫範趁機竊取權力。
一年後,鄭經和陳永華相繼去世。馮錫範聯合劉國軒發動政變,擁立十二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郡王。
此時的台灣早已亂成一鍋粥。
連續三年發生水旱災害,導致糧食歉收,米價飛漲。因為連年征戰,更使王府府庫空虛,財政拮據。為擴充軍隊抵禦清軍,延平王府不得不加強對台灣百姓的壓榨,導致各種矛盾激化。五萬鄭軍也早已軍心渙散,士氣低迷不振。
焦頭爛額的明鄭政權再次向滿清朝廷請求稱臣進貢,不剃發登岸。
但是現在,輪到清廷不答應了。既然友好協商,商量不出一個結果,那就幹脆用武力掃除阻力,讓寶島台灣重歸大陸懷抱。
福建總督姚啟聖見收複台灣的時機已到,向康熙帝推薦了水師提督施琅。
施琅(1621年-1696年)是福建本地人,熟悉當地的海洋風候和潮汐,而且精通陣法,善於水戰。在以騎兵取勝的清軍中,他是非常難得的海上戰將。
更重要的,他與鄭氏家族有仇。
施琅本是鄭芝龍的部將,順治年間曾隨鄭芝龍降清,後來受鄭成功的招攬加入抗清隊伍。誰知兩人個性不合,漸漸心生芥蒂。不久,施琅因擅殺部將,被鄭成功認為有心謀反,於是將他的父親和弟弟處斬。
施琅則逃到大陸,死心塌地投靠清朝,即使不被重用,窮到要依靠妻子當裁縫貼補家用也無怨無悔,一心覆滅鄭氏報仇。
受命迴到廈門後,施琅廢寢忘食,一麵造船,一麵練兵,隻等攻擊令下達,即揮師入海。
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督率水軍分四路進軍。
施琅親率五十六隻大型戰船組成主攻部隊,正麵強攻鄭軍主陣地娘媽宮。另由總兵陳蟒率領五十條戰船,從澎湖港口東側突入雞籠嶼,作為奇兵夾擊娘媽宮。總兵董義統率另五十條戰船組成西線,佯裝登陸牽製西麵守軍。其餘八十條戰船作為預備隊,隨主攻部隊跟進。
滿清水軍隻用一天時間掃清外圍。經過三天充分休整後,隻用九個小時攻克澎湖鄭軍,殺敵一萬二,俘虜五千餘人,繳獲戰船一百餘艘。而清軍僅陣亡不到三百人,負傷一千餘人。
一戰而定台灣,鄭克塽再無戰意,率群臣投降。
施琅率舟師抵達台灣受降。他主動到鄭成功廟祭祀,高度評價了鄭成功收複台灣的舉動。祭祀完成後,施琅熱淚縱橫,表現出了以大局為重的廣闊胸襟。
班師迴朝後,施琅上疏力主在台灣設府縣,屯兵戍守。
康熙帝聽取了他的建議,在台灣設一府三縣,即台灣府、台灣縣(今台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屬於福建省,又分別在台灣和澎湖駐軍留守。
此舉不僅有利促進了中國的和平統一,也促進了大陸與台灣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台灣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