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卦六爻講述了王陽明知行合一、龍場悟道,締造心學學派的曆史故事。
王陽明(1472年-1529年),本名雲,字伯安。他是浙江餘姚人,自幼家世良好,其父王華是成化年間科舉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相傳他出生之前,他的祖母曾夢見一位天神懷抱赤子從天而降。看來這位天選之子,當應在王陽明身上。
王陽明從小大智若愚,似乎什麽都比別的孩子要慢半拍。一般的孩子十月懷胎即出生,他在娘肚子裏足足待了十四個月才出生。別的孩子頂多兩歲便開始牙牙學語,他直到五歲還不會說話。“鴻漸於幹,小子厲,”他的祖父非常著急,於是尋經問典將他改名“守仁”。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王陽明立刻就能開口說話。
王陽明十二歲才進書塾讀書。有一次,他與書塾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有言,無咎,”他說科舉並不要緊,天下最要緊的是做一個聖賢之人。
想做聖賢的王陽明看起來笨笨的。
他十七歲時,與妻子諸氏成婚。然而在結婚當天,新郎卻突然不見了,直到第二天才被嶽父氣哼哼找迴家。原來當日王陽明偶遇一位道士,兩人相對靜坐,共同修習養生之術。
第二年,十八歲的王陽明“鴻漸於磐,飲食衎衎”,他帶著新婚燕爾的妻子諸氏返迴浙江餘姚,途中拜訪著名理學家婁諒,獲得了格物致知的學問。迴家後,他決心格一格竹子的道理,於是對著一叢修竹足足格了七天七夜,結果什麽都沒格出來,人卻大病一場。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身體力行格竹之後,王陽明對朱熹的格物之學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王陽明二十一歲參加浙江鄉試,登榜中舉,此後連續參加兩次科舉考試,名落孫山。父親王華開導他說沒關係,下次努努力就能中了。
王陽明笑著迴答:“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公元1499年,二十八歲的王陽明參加禮部會試,獲賜二甲進士,授刑部主事,正式踏入仕途。
七年之後,王陽明因得罪宦官劉瑾,被責杖四十,貶謫至貴州龍場(今貴州修文縣境內)當了一名小小的驛棧驛丞。他的父親王華也因此被調離北京,擔任陪都南京吏部尚書。
在前往龍場的路上“夫征不複,婦孕不育,兇,”劉瑾試圖派人暗殺王陽明。他脫下鞋子衣服扔在河岸邊,假裝跳水自盡,僥幸逃過追殺。貴州龍場萬山叢薄,多個少數民族雜居,還是文明未開化的地方。王陽明在這裏教化風俗,得到百姓的愛戴。在龍場的這些日子,他精研學問,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劉瑾被扳倒以後,王陽明升任南京刑部主事,累遷至南京鴻臚卿。後因兵部尚書王瓊舉薦,王守仁升任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
其時,江西中南部盜賊四起。王陽明策反盜賊的耳目為他刺探叛軍情報,隨後傳檄福建、廣東一帶會兵討伐賊寇。王守仁用兵詭異,“利禦寇”,他親率精銳發動突襲,一戰俘獲七千多人,二戰俘獲六千多人,三戰斬殺兩千多人,迅速蕩平贛南地區為患數十年的匪情。
王陽明剿匪凱旋後,興辦學校,整修濂溪書院,這就是後來的陽明書院。南贛民風為之一新。在王陽明的教化下,長期與官府對抗的佘民迅速漢化,融合轉化為客家人。部分不願漢化的佘民,則退入深險山區,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鴻漸於木,或得其桷,無咎。”王陽明在閩西、贛南、粵東一帶平亂之後,先後設置平和、崇義、和平三縣以安置百姓,幫助他們安居樂業。
公元1519年6月,寧王朱宸濠聲稱奉太後密旨,在南昌發動叛亂,自稱皇帝,並設左右丞相和兵部尚書,集結兵力號稱十萬, 出動戰船千艘出鄱陽湖攻打安慶,意圖攻取留都南京。
王陽明得到朱宸濠叛亂的消息後,深知他如果順江而下,南京定然失守,於是使了個疑兵之計。他派人在朱宸濠的老巢南昌城內四處張貼討伐檄文,稱朝廷已派邊兵和京兵八萬,會同南贛及湖廣地區部隊共計十六萬,準備進攻南昌。朱宸濠驚疑交加,於是按兵不動。連續派出探子探知消息。他足足耽誤了十幾天時間,終於確信朝廷壓根沒有派大兵討伐,這才率軍沿江東下,接連攻下九江、南康,進逼安慶。
此時,王陽明已經倉促召集八萬平叛軍。他果斷舍棄救援安慶,領軍直搗守備空虛的南昌。他這一招圍魏救趙,就是在賭朱宸濠不敢放棄南昌。
朱宸濠久攻安慶不下後,得知南昌已被攻破,果然倉促迴師奪城。王陽明率軍在鄱陽湖上以逸待勞,與朱宸濠展開激戰。在戰況膠著的時候,他命人用小船裝滿柴草,順風縱火燒毀了朱宸濠的副艦。朱宸濠戰敗被俘,叛軍焚溺而死者達三萬餘人。
平叛成功後,王守仁急流勇退,稱病不出。“鴻漸於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他大隱於朝,韜光養晦,避免卷入朝廷紛爭之中,也沒有因平叛之功得到朝廷任何封賞。直到明世宗即位以後論功行賞,擢升他為南京兵部尚書,不久加封為新建伯,世襲。
明世宗嘉靖年間,王陽明在紹興創建陽明書院,開始講授傳播心學。公元1527年,王陽明奉命赴廣西平叛,他在天泉橋留下心學四句: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翌年平亂之後,王守仁肺病加重,上疏乞請告老還鄉,不久病逝。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王陽明迴答說: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王守仁的心學思想,是在朱熹的理學基礎上創立而成。他認為道乃人人自足之物,故格物即是“格心之物”。
意之所在便是物。所謂物,是人對待自我、他人與天地萬物的種種行為,由心所發而成意,由意所在而造物。所以,王陽明心學的要義是誠意,此乃聖門教人用功第一義。
當他提出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善等一係列命題時,自然而然推論出“知行本體”原為一體,即為知行合一。
後來,他在誠意、格心之物的基礎上,提出“致良知”。所謂良知,是心之本體,既是知仁、愛、孝、悌的道德稟賦,也是知是、非、曲、直的道德評判準則。“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具有衝破封建思想禁錮、唿籲思想解放的現實意義,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出現的、最早的啟蒙哲學”。王陽明心學不僅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學說,對日本和東亞地區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王陽明(1472年-1529年),本名雲,字伯安。他是浙江餘姚人,自幼家世良好,其父王華是成化年間科舉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相傳他出生之前,他的祖母曾夢見一位天神懷抱赤子從天而降。看來這位天選之子,當應在王陽明身上。
王陽明從小大智若愚,似乎什麽都比別的孩子要慢半拍。一般的孩子十月懷胎即出生,他在娘肚子裏足足待了十四個月才出生。別的孩子頂多兩歲便開始牙牙學語,他直到五歲還不會說話。“鴻漸於幹,小子厲,”他的祖父非常著急,於是尋經問典將他改名“守仁”。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王陽明立刻就能開口說話。
王陽明十二歲才進書塾讀書。有一次,他與書塾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有言,無咎,”他說科舉並不要緊,天下最要緊的是做一個聖賢之人。
想做聖賢的王陽明看起來笨笨的。
他十七歲時,與妻子諸氏成婚。然而在結婚當天,新郎卻突然不見了,直到第二天才被嶽父氣哼哼找迴家。原來當日王陽明偶遇一位道士,兩人相對靜坐,共同修習養生之術。
第二年,十八歲的王陽明“鴻漸於磐,飲食衎衎”,他帶著新婚燕爾的妻子諸氏返迴浙江餘姚,途中拜訪著名理學家婁諒,獲得了格物致知的學問。迴家後,他決心格一格竹子的道理,於是對著一叢修竹足足格了七天七夜,結果什麽都沒格出來,人卻大病一場。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身體力行格竹之後,王陽明對朱熹的格物之學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王陽明二十一歲參加浙江鄉試,登榜中舉,此後連續參加兩次科舉考試,名落孫山。父親王華開導他說沒關係,下次努努力就能中了。
王陽明笑著迴答:“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公元1499年,二十八歲的王陽明參加禮部會試,獲賜二甲進士,授刑部主事,正式踏入仕途。
七年之後,王陽明因得罪宦官劉瑾,被責杖四十,貶謫至貴州龍場(今貴州修文縣境內)當了一名小小的驛棧驛丞。他的父親王華也因此被調離北京,擔任陪都南京吏部尚書。
在前往龍場的路上“夫征不複,婦孕不育,兇,”劉瑾試圖派人暗殺王陽明。他脫下鞋子衣服扔在河岸邊,假裝跳水自盡,僥幸逃過追殺。貴州龍場萬山叢薄,多個少數民族雜居,還是文明未開化的地方。王陽明在這裏教化風俗,得到百姓的愛戴。在龍場的這些日子,他精研學問,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劉瑾被扳倒以後,王陽明升任南京刑部主事,累遷至南京鴻臚卿。後因兵部尚書王瓊舉薦,王守仁升任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
其時,江西中南部盜賊四起。王陽明策反盜賊的耳目為他刺探叛軍情報,隨後傳檄福建、廣東一帶會兵討伐賊寇。王守仁用兵詭異,“利禦寇”,他親率精銳發動突襲,一戰俘獲七千多人,二戰俘獲六千多人,三戰斬殺兩千多人,迅速蕩平贛南地區為患數十年的匪情。
王陽明剿匪凱旋後,興辦學校,整修濂溪書院,這就是後來的陽明書院。南贛民風為之一新。在王陽明的教化下,長期與官府對抗的佘民迅速漢化,融合轉化為客家人。部分不願漢化的佘民,則退入深險山區,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鴻漸於木,或得其桷,無咎。”王陽明在閩西、贛南、粵東一帶平亂之後,先後設置平和、崇義、和平三縣以安置百姓,幫助他們安居樂業。
公元1519年6月,寧王朱宸濠聲稱奉太後密旨,在南昌發動叛亂,自稱皇帝,並設左右丞相和兵部尚書,集結兵力號稱十萬, 出動戰船千艘出鄱陽湖攻打安慶,意圖攻取留都南京。
王陽明得到朱宸濠叛亂的消息後,深知他如果順江而下,南京定然失守,於是使了個疑兵之計。他派人在朱宸濠的老巢南昌城內四處張貼討伐檄文,稱朝廷已派邊兵和京兵八萬,會同南贛及湖廣地區部隊共計十六萬,準備進攻南昌。朱宸濠驚疑交加,於是按兵不動。連續派出探子探知消息。他足足耽誤了十幾天時間,終於確信朝廷壓根沒有派大兵討伐,這才率軍沿江東下,接連攻下九江、南康,進逼安慶。
此時,王陽明已經倉促召集八萬平叛軍。他果斷舍棄救援安慶,領軍直搗守備空虛的南昌。他這一招圍魏救趙,就是在賭朱宸濠不敢放棄南昌。
朱宸濠久攻安慶不下後,得知南昌已被攻破,果然倉促迴師奪城。王陽明率軍在鄱陽湖上以逸待勞,與朱宸濠展開激戰。在戰況膠著的時候,他命人用小船裝滿柴草,順風縱火燒毀了朱宸濠的副艦。朱宸濠戰敗被俘,叛軍焚溺而死者達三萬餘人。
平叛成功後,王守仁急流勇退,稱病不出。“鴻漸於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他大隱於朝,韜光養晦,避免卷入朝廷紛爭之中,也沒有因平叛之功得到朝廷任何封賞。直到明世宗即位以後論功行賞,擢升他為南京兵部尚書,不久加封為新建伯,世襲。
明世宗嘉靖年間,王陽明在紹興創建陽明書院,開始講授傳播心學。公元1527年,王陽明奉命赴廣西平叛,他在天泉橋留下心學四句: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翌年平亂之後,王守仁肺病加重,上疏乞請告老還鄉,不久病逝。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王陽明迴答說: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王守仁的心學思想,是在朱熹的理學基礎上創立而成。他認為道乃人人自足之物,故格物即是“格心之物”。
意之所在便是物。所謂物,是人對待自我、他人與天地萬物的種種行為,由心所發而成意,由意所在而造物。所以,王陽明心學的要義是誠意,此乃聖門教人用功第一義。
當他提出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善等一係列命題時,自然而然推論出“知行本體”原為一體,即為知行合一。
後來,他在誠意、格心之物的基礎上,提出“致良知”。所謂良知,是心之本體,既是知仁、愛、孝、悌的道德稟賦,也是知是、非、曲、直的道德評判準則。“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具有衝破封建思想禁錮、唿籲思想解放的現實意義,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出現的、最早的啟蒙哲學”。王陽明心學不僅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學說,對日本和東亞地區也產生了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