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卦六爻也講述了明朝中葉社會在紛亂中發展,危機在反複中積累的曆史故事。
初六:鴻漸於幹,小子厲,有言,無咎。
鴻雁是水陸空三棲動物,它可以在天空飛,可以在水中遊,也可以偶爾到河岸邊走一走。有些剛出生不久的鴻雁好奇心很強,它們東張西望向前走,離水麵越來越遠,渾然不知草叢中埋伏著野貓、野狗、野狼,甚至還有獵人張開的捕鳥網。這時候,成熟的大雁遠遠嘎嘎叫上兩聲,將小家夥喚迴水岸邊,它安全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初來乍到,年紀輕輕,沒資曆沒經驗,什麽都不懂,就不要輕舉妄動。更不要自以為是,要多聽取前輩的建議,那我們就無咎。
明憲宗朱見深(1447年—1487年)即位的時候隻有十八歲,還是一個剛剛成年的半大小子。
在他登基之前,生活非常艱難。
三歲的時候,父親被蒙古人抓走,自己被立為皇太子,六歲不到又被廢去太子。十歲剛出頭,其父明英宗撞開宮門複辟後,把他的名字改成朱見濡,再次立為皇太子。因為年幼即卷入皇位之爭,他承受著本不該這個年齡承受的精神壓力,從此變成了一個小結巴。
他重新成為皇太子後,又經曆了驚心動魄的曹石之變。
他剛剛當上皇帝,日子照樣不得安寧。錦衣衛都指揮使門達聯合東宮內侍王綸,密謀以翰林侍讀學士錢溥取代李賢輔政。
內閣首輔李賢是力主朱見深繼承帝位的從龍之臣。
明英宗病危之際,有人趁機構陷朱見深有異心。明英宗為此暗中召見李賢了解情況。李賢不做分析評論,隻是跪伏在地請陛下三思。明英宗沉默半晌後,忽然問道:“一定要傳位給太子嗎?”李賢再次下拜磕頭,說如此則宗廟社稷幸甚。
明英宗聞言,立即召朱見深進宮,將他托付給李賢。
李賢為人耿介忠直,以前曾獨力對抗曹吉祥、石亨等人專權,後來又多次彈劾門達弄權,放任錦衣衛驕橫不法。門達對此懷恨在心,多次設計構陷李賢無果。
這一次,他趁先帝駕崩,明憲宗登基不久,立足未穩,私下勾結王綸準備除掉李賢。陰謀敗露後,明憲宗為之大怒,下令斬殺王綸,貶謫錢溥。門達則數罪並罰,與子侄一並被發配流放。
而李賢被擢升為少保、華蓋殿大學士。他一如既往盡心輔政。
在李賢的建議下,明憲宗果斷為於謙平反,又恢複朱祁鈺帝號,重修其陵寢。此舉贏得朝野上下稱頌。
這一年發生了日全食,天上的太陽因此暗黑無光。以現代科學來看,日食是正常天文現象,不足為怪,但在古代則不然。按儒家天人感應論,天現異象通常意味著天子有過錯,人間有冤情。
李賢於是上書勸諫明憲宗應“敬以修身,正以禦下,剛以斷事,明以察微,”修帝王之德以消弭天災。第二天李賢再次上書,趁機奏請釋放浣衣局中那些被沒官的宮女。明憲宗從其所請。
同年五月,天降大雨和冰雹,大風吹倒了城郊祭壇的大樹。李賢再次上書明憲宗,稱天威可畏,勸諫他不要過於寵信近臣,而要信任老成大臣,共商國是。
在李賢的輔佐下,明憲宗斥逐佞幸,體諒民情,很快穩定了朝廷政局,表現出一代明君風範。隻可惜李賢輔政不久便突然病逝,接任內閣首輔的人是陳文。
陳文自命有治世之才,他早年出任雲南布政使時頗有政績,因此朝野一度對他寄予厚望。但他無治世之德,出任首輔後一味玩弄權術,行事猥瑣而政風不廉,放任自己的兒子和家奴大肆收受賄賂,在朝政上卻毫無建樹。他好不容易積攢的好名聲就此毀於一旦。
幸好,內閣中還有彭時和商輅兩位名臣。這是繼李賢之後,另外兩隻時刻提醒明憲宗勤政治國的成熟鴻雁。
公元1448年,彭時參加科舉考試高中狀元,但他差點因此被抓捕入朝。
原來他狀元及第後激動壞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於是幹脆爬起來打算徹夜修改謝恩表,待天亮後直接上朝,向皇帝上表謝恩。誰知到四更時分,他靠著桌幾不知不覺進入夢鄉。這一睡,就錯過了上朝時間。
滿朝文武麵麵相覷。狀元郎第一天正式上班就遲到,這樣的工作態度,還了得?
負責督查風紀的糾儀禦史當即上奏,請明英宗命錦衣衛去捉拿他來朝。
昨天披紅簪花打馬遊街的當朝狀元郎,如果今天因遲到而鋃鐺上朝,那就是創曆史記錄的尷尬了。
幸好禮部尚書胡濙愛才,他奏請明英宗著錦衣衛去找尋彭時,而不是捉拿他。蒙在鼓裏的彭時這才免去了無妄之災。
彭時的工作作風與陳文截然相反。他嚴謹端方,生活節儉,在朝為官三十餘年,始終以剛直敢言,持正穩重著稱,是明代中期正直閣臣的傑出代表。
明英宗年間,他最為人稱道的貢獻是反對陪葬,促使明英宗取消妃嬪陪葬製度。
明憲宗年間,彭時作為內閣大臣精心輔政,多次勸諫年輕的皇帝應敬畏天變,體恤民生,賞罰嚴明。公元1466年秋,彭時奉旨修成《明英宗實錄》後,被加封為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兩年後,陳文去世,彭時接任首輔。
隨著地位日益穩固,明憲宗漸漸懈怠政事。再加上有外戚進入內閣,結交宦官,有意隔絕君臣,導致皇帝日益懶見大臣。
彭時對此頗感擔憂。他作為內閣大臣,遇事直言進諫,毫不迴避。所幸,明憲宗非常倚重他,對他的建議大多予以采納。
公元1471年冬,彗星現於天際,彭時趁機上書論“為政之本七事”。其中包括不要惑於佛事而浪費金錢,要經常召見大臣議論政事,要戒除濫加刑賞,要虛心納諫等等。
其中第七條勸諫皇帝要清理牧馬草地,減少權勢要人的莊田,涉及國家土地政策,時至今日仍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初六:鴻漸於幹,小子厲,有言,無咎。
鴻雁是水陸空三棲動物,它可以在天空飛,可以在水中遊,也可以偶爾到河岸邊走一走。有些剛出生不久的鴻雁好奇心很強,它們東張西望向前走,離水麵越來越遠,渾然不知草叢中埋伏著野貓、野狗、野狼,甚至還有獵人張開的捕鳥網。這時候,成熟的大雁遠遠嘎嘎叫上兩聲,將小家夥喚迴水岸邊,它安全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初來乍到,年紀輕輕,沒資曆沒經驗,什麽都不懂,就不要輕舉妄動。更不要自以為是,要多聽取前輩的建議,那我們就無咎。
明憲宗朱見深(1447年—1487年)即位的時候隻有十八歲,還是一個剛剛成年的半大小子。
在他登基之前,生活非常艱難。
三歲的時候,父親被蒙古人抓走,自己被立為皇太子,六歲不到又被廢去太子。十歲剛出頭,其父明英宗撞開宮門複辟後,把他的名字改成朱見濡,再次立為皇太子。因為年幼即卷入皇位之爭,他承受著本不該這個年齡承受的精神壓力,從此變成了一個小結巴。
他重新成為皇太子後,又經曆了驚心動魄的曹石之變。
他剛剛當上皇帝,日子照樣不得安寧。錦衣衛都指揮使門達聯合東宮內侍王綸,密謀以翰林侍讀學士錢溥取代李賢輔政。
內閣首輔李賢是力主朱見深繼承帝位的從龍之臣。
明英宗病危之際,有人趁機構陷朱見深有異心。明英宗為此暗中召見李賢了解情況。李賢不做分析評論,隻是跪伏在地請陛下三思。明英宗沉默半晌後,忽然問道:“一定要傳位給太子嗎?”李賢再次下拜磕頭,說如此則宗廟社稷幸甚。
明英宗聞言,立即召朱見深進宮,將他托付給李賢。
李賢為人耿介忠直,以前曾獨力對抗曹吉祥、石亨等人專權,後來又多次彈劾門達弄權,放任錦衣衛驕橫不法。門達對此懷恨在心,多次設計構陷李賢無果。
這一次,他趁先帝駕崩,明憲宗登基不久,立足未穩,私下勾結王綸準備除掉李賢。陰謀敗露後,明憲宗為之大怒,下令斬殺王綸,貶謫錢溥。門達則數罪並罰,與子侄一並被發配流放。
而李賢被擢升為少保、華蓋殿大學士。他一如既往盡心輔政。
在李賢的建議下,明憲宗果斷為於謙平反,又恢複朱祁鈺帝號,重修其陵寢。此舉贏得朝野上下稱頌。
這一年發生了日全食,天上的太陽因此暗黑無光。以現代科學來看,日食是正常天文現象,不足為怪,但在古代則不然。按儒家天人感應論,天現異象通常意味著天子有過錯,人間有冤情。
李賢於是上書勸諫明憲宗應“敬以修身,正以禦下,剛以斷事,明以察微,”修帝王之德以消弭天災。第二天李賢再次上書,趁機奏請釋放浣衣局中那些被沒官的宮女。明憲宗從其所請。
同年五月,天降大雨和冰雹,大風吹倒了城郊祭壇的大樹。李賢再次上書明憲宗,稱天威可畏,勸諫他不要過於寵信近臣,而要信任老成大臣,共商國是。
在李賢的輔佐下,明憲宗斥逐佞幸,體諒民情,很快穩定了朝廷政局,表現出一代明君風範。隻可惜李賢輔政不久便突然病逝,接任內閣首輔的人是陳文。
陳文自命有治世之才,他早年出任雲南布政使時頗有政績,因此朝野一度對他寄予厚望。但他無治世之德,出任首輔後一味玩弄權術,行事猥瑣而政風不廉,放任自己的兒子和家奴大肆收受賄賂,在朝政上卻毫無建樹。他好不容易積攢的好名聲就此毀於一旦。
幸好,內閣中還有彭時和商輅兩位名臣。這是繼李賢之後,另外兩隻時刻提醒明憲宗勤政治國的成熟鴻雁。
公元1448年,彭時參加科舉考試高中狀元,但他差點因此被抓捕入朝。
原來他狀元及第後激動壞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於是幹脆爬起來打算徹夜修改謝恩表,待天亮後直接上朝,向皇帝上表謝恩。誰知到四更時分,他靠著桌幾不知不覺進入夢鄉。這一睡,就錯過了上朝時間。
滿朝文武麵麵相覷。狀元郎第一天正式上班就遲到,這樣的工作態度,還了得?
負責督查風紀的糾儀禦史當即上奏,請明英宗命錦衣衛去捉拿他來朝。
昨天披紅簪花打馬遊街的當朝狀元郎,如果今天因遲到而鋃鐺上朝,那就是創曆史記錄的尷尬了。
幸好禮部尚書胡濙愛才,他奏請明英宗著錦衣衛去找尋彭時,而不是捉拿他。蒙在鼓裏的彭時這才免去了無妄之災。
彭時的工作作風與陳文截然相反。他嚴謹端方,生活節儉,在朝為官三十餘年,始終以剛直敢言,持正穩重著稱,是明代中期正直閣臣的傑出代表。
明英宗年間,他最為人稱道的貢獻是反對陪葬,促使明英宗取消妃嬪陪葬製度。
明憲宗年間,彭時作為內閣大臣精心輔政,多次勸諫年輕的皇帝應敬畏天變,體恤民生,賞罰嚴明。公元1466年秋,彭時奉旨修成《明英宗實錄》後,被加封為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兩年後,陳文去世,彭時接任首輔。
隨著地位日益穩固,明憲宗漸漸懈怠政事。再加上有外戚進入內閣,結交宦官,有意隔絕君臣,導致皇帝日益懶見大臣。
彭時對此頗感擔憂。他作為內閣大臣,遇事直言進諫,毫不迴避。所幸,明憲宗非常倚重他,對他的建議大多予以采納。
公元1471年冬,彗星現於天際,彭時趁機上書論“為政之本七事”。其中包括不要惑於佛事而浪費金錢,要經常召見大臣議論政事,要戒除濫加刑賞,要虛心納諫等等。
其中第七條勸諫皇帝要清理牧馬草地,減少權勢要人的莊田,涉及國家土地政策,時至今日仍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