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敦艮,吉。


    現在,我們不僅能控製自己的言行,還能控製自己的內心不受誘惑。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樣的人已是修養的標杆,道德的楷模,當然大吉大利。


    但什麽是吉?


    是身居高位,官運亨通麽,或是家財萬貫,生意順遂麽?


    這當然是吉。但我們怎麽看孔子周遊列國而有誌不申,怎麽看蘇軾顛沛一生且屢遭貶黜,最後客死異鄉。孔子和蘇軾吉不吉呢?


    他們流芳百世,名垂青史,影響後世無窮深遠。孔子曰:求仁而得仁。得償所願,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心願,這當然也是一種吉。


    所以說君子不與小人爭利,因為君子求道,而小人求利,各得其所。


    拋開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不談,德才兼備的大明朝第一牛人,當推於謙。很多人也許不太了解他的事跡,但一定聽過他寫的七絕《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我們看,現代建築行業常用的氣硬性無機膠凝材料石灰,在古代早已被發現並且使用了。


    大約公元前7世紀,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發現,可以用石灰岩、白堊等碳酸鈣含量高的天然岩石高溫煆燒而成石灰。這種物美價廉、用途廣泛的建築材料,不僅用於建築行業,在我國還一種不錯的中藥材。


    為此,古代流傳下以石灰為題材的詩詞,千古吟頌。


    南北朝時期醫學家陶弘景發現,用水調勻灶燒石灰後,調酒喝下,可以治療腹痛、痢疾,用來治療刀傷也有特殊療效。唐代本草用石灰為原材料製作金瘡藥,可以療瘡生肌。


    於謙則在文化和道德層麵上賦予了石灰新的內涵。


    於謙的偶像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但從土木堡之變後,他甚至已超越了自己的偶像。


    文天祥有民族大義,最終卻無力遏製南宋衰亡的趨勢,隻能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命詩,慷慨就義。


    於謙卻能準確審時度勢,親手將明代宗扶上皇帝寶座,然後幾乎以一人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扭轉了明朝大廈將傾的頹勢。他的理想是“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更顯出一股激昂剛強之氣。


    然而,於謙太過在意石灰品行的高潔,卻忽視了石灰最強大的才能:黏合能力。


    他經常拍胸歎道:“這一腔熱血會灑在哪裏呢?”頗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意味。


    他不願與那些蠅營狗苟的皇親國戚、大臣勳貴同流合汙,因此把自己孤立起來了。


    當年他對蒙古人主戰,扶立明代宗登基,定然得不到朱祁鎮歡心。而且,他因為堅持自己的操守,把石亨和徐有貞都給得罪了。


    蒙古人兵臨北京的時候,徐有貞提出遷都南京,遭到於謙當麵痛斥。從此,徐有貞恨上了於謙。


    石亨本是於謙推薦提拔起來的將軍。當年,他違犯軍規被削職,是於謙愛惜他的才能,奏請明代宗特赦重用,使其有機會在北京保衛戰中立功,獲封世襲侯爵。


    對此,石亨最開始是感恩的。他上書推薦於謙之子於冕進京任職,明代宗也批準了,但是於謙堅決不同意。他說:“國家多事之秋,臣子不應顧及個人恩德。石亨身為大將,不舉薦將士能人以補益國家卻隻推薦我的兒子,這能得到民眾認可嗎?我絕不敢用兒子來濫領功勞。”


    石亨羞憤交加,從此也恨上了於謙。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當於謙始終保持品行的高潔時,他漸漸沒有了朋友。


    幸好還有一個人關心他。


    於謙勤勉政事,經常通宵上班不迴家,由此引發比較嚴重的痰症。明代宗於是派太監興安等人輪流前去探望,並賜予他衣服、用品,甚至包括開胃用的醋菜。


    有人詬病明代宗太過寵信於謙,太監興安卻看得明白,他說於謙日夜為國分憂,不問家產,朝廷到哪裏還能找到這樣的人?


    但明代宗現在已自身難保了,明英宗複辟以後,他被軟禁起來。


    於謙則當庭被捕入獄。對於如何處理於謙,明英宗猶豫不定:他不是自己人,殺了才無後顧之憂,但他又是大功臣,殺之無名。


    對於明英宗的猶豫,徐有貞隻用九個字就堅定了他的決心:“不殺於謙,此舉為無名。”無故誅殺於謙確實沒有道理。但如果不殺於謙,明英宗複辟登基的舉動更沒有道理。


    於謙被判斬立決。這是一個類似嶽飛的莫須有之罪,史載:天下冤之!


    他的政敵甚至上書說於謙罪該滅族,且他推薦的所有文武官員都應該被處死。刑部官員頂住壓力,堅持要求維持原判,這才沒有釀成更大的冤案。


    據說行刑當天,天空陰雲密布,於是天下人都說於謙是冤枉的。


    宦官曹吉祥是於謙的政敵,他手下有個名叫朵兒的人在處死於謙的地方,痛哭釃酒祭奠。曹吉祥大怒,用鞭子把他抽得皮開肉綻,但是這個朵兒第二天一瘸一拐地繼續來灑酒祭奠。


    於謙死後,官兵按慣例抄家,發現家無餘財,唯一奇怪的地方,是正屋被鎖得嚴嚴實實。官兵撬開門鎖,發現裏麵隻有明代宗賜予的蟒袍和劍器。


    孫太後獲悉於謙死訊後,為之歎息好幾天,搞得明英宗也後悔起來。


    都督同知陳逵這才有機會,悄悄收斂了於謙的屍體。一年後,由其養子於康歸葬於杭州西湖南岸三台山。


    明英宗複辟以後,因為擔心朝臣結黨營私,於是起用錦衣衛為耳目,結果把石亨、石彪叔侄的罪行一點點揭發出來。石亨的親信陳汝言繼任兵部尚書一職後貪贓枉法,大肆收受賄賂。事發之後,明英宗召集大臣,黑著臉質問石亨:“於謙死時身無餘財,陳汝言為何這麽多?”石亨無言以對。


    不久邊疆再起戰事,明英宗放眼朝堂,忽然發現無人可用。恭順侯吳瑾輕聲說道:“如果於謙在,定不會如此。”明英宗也為之無言以對。


    這一年,徐有貞被充軍流放。幾年後,石亨被捕入獄,死於獄中。宦官曹吉祥謀反未遂,被滅族。他們死有餘辜。


    於謙則永垂青史。若幹年後,《明史》為其立傳,讚曰“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