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卦六爻講述了元曲四大家和王實甫創作元雜劇,締造我國戲曲史黃金時代的傳奇故事。
我國戲曲藝術經曆了一個漫長的孕育過程,到元朝蔚為一時之盛。元曲不僅是文人詠誌抒懷的工具,也為元朝百姓提供了一種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對我國詩歌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也作出了卓越貢獻。元曲四大家,是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元代雜劇作家,他們分別代表了元朝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的創作成就。
關漢卿(約1234年-1300年)被認為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關漢卿出生於金末,醫戶家庭出身。蒙古滅金以後,關漢卿來到大都,被元朝編入醫戶。他的本質工作是醫治平民百姓的下層醫生,類似於當年的赤腳醫生,兼職從事戲劇編劇和演出活動。
因為蒙古人剛進入中原時,尚未完全進入文明時代,並不太重視讀書人。在他們眼中,儒生的地位還排在娼妓之下,有“八娼九儒十丐”之說。對於文化人來說,中國北方“井泥不食,舊井無禽,”不太適合生存。因此南宋滅亡以後,大批北方劇作家和表演者紛紛南下謀生。關漢卿也來到江南,在揚州、杭州等地繼續從事戲曲藝術活動。
關漢卿是中國戲曲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作家。他一生創作戲曲六十多部,題材廣闊,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會的腐朽黑暗。他的代表作品有《竇娥冤》《救風塵》《單刀會》等等,其中《感天動地竇娥冤》堪稱最優秀的元曲作品。
《竇娥冤》的故事原型取自《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全劇包括四折一楔子,故事描述了寡婦竇娥遭遇無賴陷害和昏官毒打,屈打成招而成為殺人兇手,最後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最後三樁誓願全部實現。
這出戲堪稱聲討元朝統治者的檄文,如“井穀射鮒,甕敝漏。”通過竇娥的悲劇展示了下層人民有冤無處申的悲慘處境,控訴了元朝地痞流氓橫行、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現實,鞭撻了封建社會混亂、破舊和吃人的醜惡本質。
相傳關漢卿還與另一位戲曲家王實甫(公元1260年-公元1336年)一起,共同完成了元雜劇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西廂記》。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取材於唐傳奇《鶯鶯傳》,又以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為藍本,演繹成五本二十一折的長劇。該劇的影響之大,在當時已被稱為“天下奪魁”。劇中一句“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和向往,至今仍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王實甫是比起元曲四大家不遑多讓的著名元曲作家。他的作品繼承了唐詩宋詞的語言藝術,又吸收了元代民間生動活潑的口語,文辭華麗,文采璨然,是中國戲曲史上“文采派”當仁不讓的傑出代表。
他留下來的《西廂記》原作手稿,又被稱為《西廂記稿本》,是價值連城的元曲原作孤本。這部《西廂記》手稿共有二十二折,采用黃麻紙書寫,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獻價值和藝術收藏價值。
白樸(1226年–1306年)出身金國官僚世家。其父白華曾官至金朝樞密院判。本該生活優渥的他,幼年即遭遇國破家亡的命運。他六歲的時候,汴京城被蒙古軍攻破,城內士庶慘遭殺戮。亂世之中“井渫不食,為我心惻”,白樸與母親失散,幸好白家世交、金國文壇領袖元好問收留了他及其姐姐,並帶著他們背井離鄉,渡河北上以避難。元好問將白樸姊弟視如親生。有一次白樸感染瘟疫,生命垂危,元好問晝夜將他抱在懷中,竟在病後第六日出汗自愈。在元好問的指導下,白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白樸十二歲時,其父白華降元,元好問將白樸姐弟送還白華。隨著年歲漸長,白樸學問大成。公元1261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各路宣撫使舉薦文學之士入朝聽用,“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但白樸因母親亡於兵亂之中,不願屈事元朝,於是謝絕出仕,棄家南遊。
白樸寄情山水,一邊創作詞曲以抒發情懷,一邊創作了不少雜劇。在元代雜劇史中,白樸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相傳白樸一生寫過十五本雜劇,留存至今的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東牆記》《裴少俊牆頭馬上》三種。他的劇作題材多為曆史傳說,如其代表作《梧桐雨》,寫得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劇中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該劇元代曆史劇的佼佼者,又被譽為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
馬致遠(1250年-1321年)是大都人。金國滅亡十幾年後,他才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所以並無切身的亡國之痛。他年輕時熱衷功名,“井甃,無咎。”他曾向當朝太子獻詩,因文辭高妙而得官,後因太子去世而出任江浙行省事務官。
因仕途不暢蹉跎半生的馬致遠,晚年隱居杭州,潛心戲曲創作。他一生共著雜劇十六種,現有《江州司馬青衫淚》《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呂洞賓三醉嶽陽樓》等七種傳世。他的作品以反映退隱山林的田園題材為多,風格清逸而豪放,其中尤以《漢宮秋》被稱為元曲最佳傑作。
馬致遠的雜劇語言清麗,充滿強烈的抒情性和情感張力。他的散曲更是聲調優美,詞采俊雅如朝陽鳴鳳,飛於九霄。讀之如“井冽,寒泉食。”如他的《天淨沙·秋思》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被譽為“秋思之祖”: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有人認為該散曲的作者為金元年間許州人,姓馬名寅,字致遠。此致遠非彼致遠。
對我們來說,哪位馬致遠寫的都沒有關係,曲子是真的好就行。
鄭光祖,生卒年不詳,生平事跡不詳。他大約出生於公元1264年,今山西臨汾人,所以他也並無切身亡國之痛。
他專注從事雜劇創作,一生共寫過十八個雜劇劇本,被當時的戲曲表演藝術家們尊稱為鄭老先生。他保留到曲目共有《迷青瑣倩女離魂》《醉思鄉王粲登樓》《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等九種,其中以《倩女離魂》最為著名。
《倩女離魂》的成功是一個代代傳承創新,“井收,勿幕”的故事。這個故事本出於唐傳奇《離魂記》,宋人改編成話本,金人則編為諸宮調,元雜劇早期作家趙公輔也有同名劇本。以上四者都是成熟的、完整的、出色的文學作品,但鄭光祖並沒有因此被限製再創作的靈感,他的元曲作品相比前作更加動人。該劇講述了秀才王文舉與倩女指腹為婚,幾經波折後倩女魂魄離開原身,陪伴王文舉一起赴京趕考的離奇故事。最後倩女“有孚,元吉”,她的魂魄與身體合一,恩愛夫妻終得團圓。
我國戲曲藝術經曆了一個漫長的孕育過程,到元朝蔚為一時之盛。元曲不僅是文人詠誌抒懷的工具,也為元朝百姓提供了一種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對我國詩歌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也作出了卓越貢獻。元曲四大家,是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元代雜劇作家,他們分別代表了元朝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的創作成就。
關漢卿(約1234年-1300年)被認為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關漢卿出生於金末,醫戶家庭出身。蒙古滅金以後,關漢卿來到大都,被元朝編入醫戶。他的本質工作是醫治平民百姓的下層醫生,類似於當年的赤腳醫生,兼職從事戲劇編劇和演出活動。
因為蒙古人剛進入中原時,尚未完全進入文明時代,並不太重視讀書人。在他們眼中,儒生的地位還排在娼妓之下,有“八娼九儒十丐”之說。對於文化人來說,中國北方“井泥不食,舊井無禽,”不太適合生存。因此南宋滅亡以後,大批北方劇作家和表演者紛紛南下謀生。關漢卿也來到江南,在揚州、杭州等地繼續從事戲曲藝術活動。
關漢卿是中國戲曲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作家。他一生創作戲曲六十多部,題材廣闊,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會的腐朽黑暗。他的代表作品有《竇娥冤》《救風塵》《單刀會》等等,其中《感天動地竇娥冤》堪稱最優秀的元曲作品。
《竇娥冤》的故事原型取自《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全劇包括四折一楔子,故事描述了寡婦竇娥遭遇無賴陷害和昏官毒打,屈打成招而成為殺人兇手,最後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最後三樁誓願全部實現。
這出戲堪稱聲討元朝統治者的檄文,如“井穀射鮒,甕敝漏。”通過竇娥的悲劇展示了下層人民有冤無處申的悲慘處境,控訴了元朝地痞流氓橫行、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現實,鞭撻了封建社會混亂、破舊和吃人的醜惡本質。
相傳關漢卿還與另一位戲曲家王實甫(公元1260年-公元1336年)一起,共同完成了元雜劇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西廂記》。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取材於唐傳奇《鶯鶯傳》,又以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為藍本,演繹成五本二十一折的長劇。該劇的影響之大,在當時已被稱為“天下奪魁”。劇中一句“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和向往,至今仍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王實甫是比起元曲四大家不遑多讓的著名元曲作家。他的作品繼承了唐詩宋詞的語言藝術,又吸收了元代民間生動活潑的口語,文辭華麗,文采璨然,是中國戲曲史上“文采派”當仁不讓的傑出代表。
他留下來的《西廂記》原作手稿,又被稱為《西廂記稿本》,是價值連城的元曲原作孤本。這部《西廂記》手稿共有二十二折,采用黃麻紙書寫,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獻價值和藝術收藏價值。
白樸(1226年–1306年)出身金國官僚世家。其父白華曾官至金朝樞密院判。本該生活優渥的他,幼年即遭遇國破家亡的命運。他六歲的時候,汴京城被蒙古軍攻破,城內士庶慘遭殺戮。亂世之中“井渫不食,為我心惻”,白樸與母親失散,幸好白家世交、金國文壇領袖元好問收留了他及其姐姐,並帶著他們背井離鄉,渡河北上以避難。元好問將白樸姊弟視如親生。有一次白樸感染瘟疫,生命垂危,元好問晝夜將他抱在懷中,竟在病後第六日出汗自愈。在元好問的指導下,白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白樸十二歲時,其父白華降元,元好問將白樸姐弟送還白華。隨著年歲漸長,白樸學問大成。公元1261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各路宣撫使舉薦文學之士入朝聽用,“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但白樸因母親亡於兵亂之中,不願屈事元朝,於是謝絕出仕,棄家南遊。
白樸寄情山水,一邊創作詞曲以抒發情懷,一邊創作了不少雜劇。在元代雜劇史中,白樸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相傳白樸一生寫過十五本雜劇,留存至今的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東牆記》《裴少俊牆頭馬上》三種。他的劇作題材多為曆史傳說,如其代表作《梧桐雨》,寫得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劇中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該劇元代曆史劇的佼佼者,又被譽為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
馬致遠(1250年-1321年)是大都人。金國滅亡十幾年後,他才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所以並無切身的亡國之痛。他年輕時熱衷功名,“井甃,無咎。”他曾向當朝太子獻詩,因文辭高妙而得官,後因太子去世而出任江浙行省事務官。
因仕途不暢蹉跎半生的馬致遠,晚年隱居杭州,潛心戲曲創作。他一生共著雜劇十六種,現有《江州司馬青衫淚》《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呂洞賓三醉嶽陽樓》等七種傳世。他的作品以反映退隱山林的田園題材為多,風格清逸而豪放,其中尤以《漢宮秋》被稱為元曲最佳傑作。
馬致遠的雜劇語言清麗,充滿強烈的抒情性和情感張力。他的散曲更是聲調優美,詞采俊雅如朝陽鳴鳳,飛於九霄。讀之如“井冽,寒泉食。”如他的《天淨沙·秋思》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被譽為“秋思之祖”: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有人認為該散曲的作者為金元年間許州人,姓馬名寅,字致遠。此致遠非彼致遠。
對我們來說,哪位馬致遠寫的都沒有關係,曲子是真的好就行。
鄭光祖,生卒年不詳,生平事跡不詳。他大約出生於公元1264年,今山西臨汾人,所以他也並無切身亡國之痛。
他專注從事雜劇創作,一生共寫過十八個雜劇劇本,被當時的戲曲表演藝術家們尊稱為鄭老先生。他保留到曲目共有《迷青瑣倩女離魂》《醉思鄉王粲登樓》《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等九種,其中以《倩女離魂》最為著名。
《倩女離魂》的成功是一個代代傳承創新,“井收,勿幕”的故事。這個故事本出於唐傳奇《離魂記》,宋人改編成話本,金人則編為諸宮調,元雜劇早期作家趙公輔也有同名劇本。以上四者都是成熟的、完整的、出色的文學作品,但鄭光祖並沒有因此被限製再創作的靈感,他的元曲作品相比前作更加動人。該劇講述了秀才王文舉與倩女指腹為婚,幾經波折後倩女魂魄離開原身,陪伴王文舉一起赴京趕考的離奇故事。最後倩女“有孚,元吉”,她的魂魄與身體合一,恩愛夫妻終得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