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20年,元仁宗去世,他的碩德八剌繼位,是為元英宗,違背了叔侄相傳的誓約。這個做法引起了部分蒙古貴族的不滿,激發長達二十多年的宮廷鬥爭。
從元英宗繼位,到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登基,短短十四年時間裏,元朝走馬燈一樣換了七任皇帝。元朝統治者為爭權奪利而互相征戰,最終導致內亂頻發,皇權衰落,權臣當道。當皇帝好不容易廢黜權臣,重掌政局時,元朝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朝廷向漢人征收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民族壓迫現象越來越。漢族百姓忍無可忍,終於揭竿而起。各地紛紛爆發農民起義。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同年明軍攻入大都,元惠宗被迫退至上都和林,後又遷至應昌(今內蒙古赤峰市境內),占據中國東北地區與雲南地區,繼續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
大元朝宣告滅亡。蒙古人結束了在中原的統治,中國再次迴歸漢族王朝。
公元1388年,阿裏不哥的後裔孛兒隻斤·也速迭兒殺死北元天元帝及長子天保奴,登上北元大汗之位,汗廷設在中國北方蒙古高原瓦剌一帶。由於阿裏不哥後裔世代居住於草原,北元政權的漢文化影響迅速衰退。北元大汗雖然沒有去國號的舉動,但從此不再使用漢文年號及大元國號。明朝改稱其為韃靼,而《明史》則稱其為蒙古。
明穆宗時期,韃靼受封於明朝,恢複貢奉關係。韃靼人東遷後,與突厥人、保加爾人融合為塔塔爾族。中國的塔塔爾族人部分散居在草原牧區,一部分集中居住在新疆的塔城、烏魯木齊和伊犁等地。而金帳汗國的韃靼人則逐漸分化融入到今俄羅斯、蒙古國等國境內。
當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建立國家,定居以後,看起來更安全,更穩定了。然而也需要萬眾一心、精心維護,才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民族和諧穩定,是為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八卦,井卦。
在古代,水井太重要了。
南宋葉夢得這麽形容柳永詞的流行程度:“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意思就是說,隻要有人多的地方,就能吟誦柳永作的詞。
在一個很長的曆史階段,人們的生活都離不開井水。因此有水井的地方就會有人居住,人口聚集漸漸形成居住點和街市,被稱之為市井。
久而久之,“井”變成了家鄉的代名詞。直到現在,我們仍然稱遠離故土為背井離鄉。背對著水井,離開了家鄉。
井卦要告訴我們的,是靜中之動的道理。
井是靜止的,它一直在那裏,不會動。但靜止是相對的。
這個世界,本就沒有絕對的靜止,隻有絕對的運動。
我們看,井水會升升降降,清清濁濁,圍繞水井生活的人會來來去去,生生死死。
但無論人如何來去,井水如何升降,水井看起來總是一動也不動,這叫作以不變應萬變。
如果井水充盈而甘甜,人自然而然就聚集過來了。如果井水枯竭且苦澀,聚集的人也就會漸漸散去。
所以人要有高尚的品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是這麽個道理。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木上有水,這是井卦卦象。君子應為人民操勞,並勸導他們互相幫助。
井卦的上卦為坎,下卦為巽,卦象本應是水下有風,但水下若有風,井水早隨風洞滲透光,變成了一口枯井。
於是孔子作《象》辭時做了一個變通:巽為風,五行屬木;坎為水,五行屬水,便稱作:木上有水。
樹木生長需要水。水從地麵滲透下去,樹根充分吸收水分後,傳送至樹幹、樹枝、樹葉,樹木於是一點點長大。
我們看,從樹根開始,每一個環節都不能缺少。
樹根深埋地下吸收水分和養分,枝幹撐起樹冠傳送水分,樹葉則吸收陽光進行氧化作用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提供細胞分裂生長的能量。
它們共同勞作,相互協作,便形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體。
君子如果像水井一樣地位穩固,資源、財力都像井水一樣充裕的時候,便應該兼濟天下,為國為民操勞用心,同時以自己的言傳身教,引導人們守望相助。
井卦的卦辭是: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汔(qi)至亦未繘(ju)井,羸其瓶,兇。
改造城邑,無需改造水井,井水不會枯竭,也不會滿溢,來來往往的取水井然有序。剛剛接近井口,汲水的繩索還沒有全部提出來,盛水的陶瓶被打破,兇險。
環境在改變,地位在改變,任何外在的東西隨時都在改變,這是萬變。
不變的是內在的精神,是理想,是道德,是品行。
以內在的不變,應對外在的瞬息萬變。
儒家說:不憂不懼,不忮不求。通過內心的自我反省來達到無憂無懼的狀態,不嫉妒、不妄求,始終保持內心的平和與滿足。
佛家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智慧德相從來本有,並不會真正的誕生和消亡,也沒有固有的純淨和汙穢,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
蘇洵談為將之道首在治心,要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我們看東晉的謝安,他麵對前秦四十萬大軍從容不迫,思慮周全,行軍布陣井井有條,然後便克敵製勝,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作:行百裏者半九十。
越接近成功的時候,越需要淡定虛靜,謹慎小心,急不得。
好比一口井,最狹窄的地方就在井口。我們用繩索係著陶瓶下去打水,當把瓶子提到井口時,最需要穩住心神,屏聲靜氣,放慢速度。如果我們著急地手一抖,陶瓶撞到井口被打破,那就白忙活一場。
所以井卦告訴我們:如果獲得了不得的名聲和地位後,一定要一日三省其身,做到有德行,心虛靜,多助人。
井卦六爻的爻辭是: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無禽。
井底有汙泥,井水汙濁不能飲用,廢舊之井,鳥雀不來光顧。
九二:井穀射鮒,甕敝漏。
在井底捕捉小魚,瓦罐破爛而且漏水。
九三:井渫(xie)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水井已淘洗幹淨,沒人來汲取井水,讓我心中淒愴。可以取水飲用,君王聖明,與臣民共享福澤。
六四:井甃(zhou),無咎。
用磚石砌壘井壁,沒有災難。
九五:井冽,寒泉食。
井水清洌甘甜,潔淨的井水可以飲用。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井已修成,不要遮蓋井口。心懷誠信,非常吉利。
從元英宗繼位,到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登基,短短十四年時間裏,元朝走馬燈一樣換了七任皇帝。元朝統治者為爭權奪利而互相征戰,最終導致內亂頻發,皇權衰落,權臣當道。當皇帝好不容易廢黜權臣,重掌政局時,元朝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朝廷向漢人征收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民族壓迫現象越來越。漢族百姓忍無可忍,終於揭竿而起。各地紛紛爆發農民起義。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同年明軍攻入大都,元惠宗被迫退至上都和林,後又遷至應昌(今內蒙古赤峰市境內),占據中國東北地區與雲南地區,繼續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
大元朝宣告滅亡。蒙古人結束了在中原的統治,中國再次迴歸漢族王朝。
公元1388年,阿裏不哥的後裔孛兒隻斤·也速迭兒殺死北元天元帝及長子天保奴,登上北元大汗之位,汗廷設在中國北方蒙古高原瓦剌一帶。由於阿裏不哥後裔世代居住於草原,北元政權的漢文化影響迅速衰退。北元大汗雖然沒有去國號的舉動,但從此不再使用漢文年號及大元國號。明朝改稱其為韃靼,而《明史》則稱其為蒙古。
明穆宗時期,韃靼受封於明朝,恢複貢奉關係。韃靼人東遷後,與突厥人、保加爾人融合為塔塔爾族。中國的塔塔爾族人部分散居在草原牧區,一部分集中居住在新疆的塔城、烏魯木齊和伊犁等地。而金帳汗國的韃靼人則逐漸分化融入到今俄羅斯、蒙古國等國境內。
當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建立國家,定居以後,看起來更安全,更穩定了。然而也需要萬眾一心、精心維護,才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民族和諧穩定,是為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八卦,井卦。
在古代,水井太重要了。
南宋葉夢得這麽形容柳永詞的流行程度:“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意思就是說,隻要有人多的地方,就能吟誦柳永作的詞。
在一個很長的曆史階段,人們的生活都離不開井水。因此有水井的地方就會有人居住,人口聚集漸漸形成居住點和街市,被稱之為市井。
久而久之,“井”變成了家鄉的代名詞。直到現在,我們仍然稱遠離故土為背井離鄉。背對著水井,離開了家鄉。
井卦要告訴我們的,是靜中之動的道理。
井是靜止的,它一直在那裏,不會動。但靜止是相對的。
這個世界,本就沒有絕對的靜止,隻有絕對的運動。
我們看,井水會升升降降,清清濁濁,圍繞水井生活的人會來來去去,生生死死。
但無論人如何來去,井水如何升降,水井看起來總是一動也不動,這叫作以不變應萬變。
如果井水充盈而甘甜,人自然而然就聚集過來了。如果井水枯竭且苦澀,聚集的人也就會漸漸散去。
所以人要有高尚的品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是這麽個道理。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木上有水,這是井卦卦象。君子應為人民操勞,並勸導他們互相幫助。
井卦的上卦為坎,下卦為巽,卦象本應是水下有風,但水下若有風,井水早隨風洞滲透光,變成了一口枯井。
於是孔子作《象》辭時做了一個變通:巽為風,五行屬木;坎為水,五行屬水,便稱作:木上有水。
樹木生長需要水。水從地麵滲透下去,樹根充分吸收水分後,傳送至樹幹、樹枝、樹葉,樹木於是一點點長大。
我們看,從樹根開始,每一個環節都不能缺少。
樹根深埋地下吸收水分和養分,枝幹撐起樹冠傳送水分,樹葉則吸收陽光進行氧化作用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提供細胞分裂生長的能量。
它們共同勞作,相互協作,便形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體。
君子如果像水井一樣地位穩固,資源、財力都像井水一樣充裕的時候,便應該兼濟天下,為國為民操勞用心,同時以自己的言傳身教,引導人們守望相助。
井卦的卦辭是: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汔(qi)至亦未繘(ju)井,羸其瓶,兇。
改造城邑,無需改造水井,井水不會枯竭,也不會滿溢,來來往往的取水井然有序。剛剛接近井口,汲水的繩索還沒有全部提出來,盛水的陶瓶被打破,兇險。
環境在改變,地位在改變,任何外在的東西隨時都在改變,這是萬變。
不變的是內在的精神,是理想,是道德,是品行。
以內在的不變,應對外在的瞬息萬變。
儒家說:不憂不懼,不忮不求。通過內心的自我反省來達到無憂無懼的狀態,不嫉妒、不妄求,始終保持內心的平和與滿足。
佛家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智慧德相從來本有,並不會真正的誕生和消亡,也沒有固有的純淨和汙穢,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
蘇洵談為將之道首在治心,要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我們看東晉的謝安,他麵對前秦四十萬大軍從容不迫,思慮周全,行軍布陣井井有條,然後便克敵製勝,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作:行百裏者半九十。
越接近成功的時候,越需要淡定虛靜,謹慎小心,急不得。
好比一口井,最狹窄的地方就在井口。我們用繩索係著陶瓶下去打水,當把瓶子提到井口時,最需要穩住心神,屏聲靜氣,放慢速度。如果我們著急地手一抖,陶瓶撞到井口被打破,那就白忙活一場。
所以井卦告訴我們:如果獲得了不得的名聲和地位後,一定要一日三省其身,做到有德行,心虛靜,多助人。
井卦六爻的爻辭是: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無禽。
井底有汙泥,井水汙濁不能飲用,廢舊之井,鳥雀不來光顧。
九二:井穀射鮒,甕敝漏。
在井底捕捉小魚,瓦罐破爛而且漏水。
九三:井渫(xie)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水井已淘洗幹淨,沒人來汲取井水,讓我心中淒愴。可以取水飲用,君王聖明,與臣民共享福澤。
六四:井甃(zhou),無咎。
用磚石砌壘井壁,沒有災難。
九五:井冽,寒泉食。
井水清洌甘甜,潔淨的井水可以飲用。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井已修成,不要遮蓋井口。心懷誠信,非常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