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三人同行則損失一人,一人出行則得到朋友。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而易經則曰:三人行則損一人。
條件相同,結果卻不同,為什麽?
因為心態不同。
我們如果抱著學習的心態,虛心學人之所長時,三人行必有我師。但往往人多則相疑,且觀點也是見仁見智,不盡相同,那麽三人同行則必有一人被傷害。好比王安石變法,朝堂之上有支持的,有中立的,也有反對的。結果反對者一派大多被貶謫外放。
另一方麵,人是群居動物,獨自一人出門在外,不僅感到孤獨,而且勢單力薄,反而更容易交到朋友。
蘇軾也是新法的反對派。司馬光去職離京這一年,蘇軾也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他主要針對的,還是青苗法。
青苗法,早在唐朝中後葉就已經有了,其主要目的就是為皇帝創收。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與唐朝略有不同,試圖在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時,抑製民間高利貸、保護和賑濟民戶。
出發點是好的,問題在於能實現嗎?
民以食為天,米麵糧食向來是國家戰略物資。缺糧或糧價高,都會引起社會動蕩,所以需要國家出台製度,囤積糧食且調控糧價。
宋朝的應對措施是設置常平倉:遇貴量減市價糶,遇賤量增市價糴。也就是說,豐年時以高於市場價收購老百姓的餘糧,防止穀賤傷農,荒年時則適量降低米價放售米糧,以平抑物價,賑濟百姓。
王安石認為舊有的常平製度過於呆板,於是在原有基礎上做了些許調整。他將常平倉、廣惠倉等國家糧倉的儲備糧食折算為本錢,然後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放貸給農民和城市手工業者。
這麽做目的是“民不加賦而國用足”,試圖在不加重農民負擔的同時,增加政府財政收入。而達成目的的關鍵是,通過國家放貸來替代民間高利貸,將利錢收歸國有。
王安石推出青苗法,並非沒有事實依據。當時,有些地方政府已在探索通過有息貸款救濟百姓,以防止高利貸盤剝並增加政府收入。王安石在地方任職時,也曾親自實踐過,效果非常不錯。
但當他在全國推行青苗法時,在實際執行中暴露了許多問題。
首先,利息並不低,最高可達三四分,而且不能隨借隨還。
其次,當放貸成為必須完成的任務和政績考評指標時,地方官吏就會以權力強行放貸,讓本無需要的老百姓也要借貸,以增加業績。
光以上兩條,青苗法就變成了地方政府放高利貸的苛政。
相比起來,民間借貸是自願行為,可隨借隨還,還不了還能拖欠一些時日,比起青苗法反而更有優勢。
蘇軾不僅上書直陳新法弊病,還利用所長寫詩反映問題。他的組詩《山村五絕》,就集中反映了新法實施後對農村造成的危害。其中一首七絕就描述了青苗法的危害:
杖藜裹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
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
手持竹杖藜草裹飯匆匆趕路,借貸來的青苗錢轉手就已花光。農村的孩子們大半到城市遊蕩,他們學會了城市的語言,卻荒廢了農耕生產。
論官位,蘇軾在當朝宰相王安石麵前,不是一個等量級的,還遠遠不夠看。但蘇軾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是大宋朝最頂流的文藝明星。在當時,他寫的詩詞恐怕比周傑倫的歌還要流行,絕對風靡大街小巷,以致家喻戶曉。
蘇軾如果隻上幾個奏折,給皇帝寫幾個內參,王安石隻是微微一笑,未必會放在心上。但蘇軾的詩,相當於頂流網紅在互聯網上發了一篇閱讀量破千萬的帖子,這影響就鬧大了。
王安石出離憤怒,於是安排禦史上書彈劾蘇軾。蘇軾自請外放,被授予杭州通判。這對蘇軾來說,應該屬於提拔重用。
通判的全稱是“通判州事”,相當於副知州,且有直接向皇帝匯報工作的權力。蘇軾在杭州三年,配合杭州知州,為杭州人民做了許多實事,比如為杭州治理水旱蝗災,開挖六井解決老百姓飲水難問題等等,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戴。
公元1074年秋,蘇軾調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妥妥成為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員。在這裏,他抬頭遙望中秋明月,思緒縱橫天地人間,創作了令“餘詞盡廢”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10,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他在密州兩年,捕蝗救災,懲治盜賊,登台求雨,尤其他舉全州之力搶救棄嬰的舉動,充滿人道主義色彩,成為千古美談。
密州本是貧困山區,加上連年饑荒,百姓生活難以為繼,不得不忍痛把嗷嗷待哺的嬰兒丟棄道旁。蘇軾一邊開倉放糧解百姓燃眉之急,一邊上書朝廷請求撥款救災,他自己則與百姓同甘共苦,經常采摘野菜果腹。
有一次,他到密州城下挖野菜時,在雜草叢中撿到了一個棄嬰。他把孩子抱迴府中撫養,同時下令州府官員悉數“磨刀入穀追窮寇,灑涕循城拾棄孩。”短短幾天時間就收養了四十多名被丟棄的孩子。後來,蘇軾把這些孩子送給沒有子女的家庭撫養,並按月補貼六鬥粟米,“所活亦數千人”。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人道救助行動。
很快,蘇知州與民同苦吃野菜、救濟棄嬰愛民如子的事跡傳遍全城。州裏的富豪鄉紳被感動,紛紛拿出錢糧救濟災民。
蘇軾曾說過“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他在密州時,通過自己的勤政愛民贏得了許多地位卑微的朋友。十年之後的公元1085年,蘇軾改知登州途經密州時,當年那些被收養的棄兒及其養父母紛紛趕來州衙,拜謝當年的救命恩人。
當時場麵,一定非常感人!
公元1075年秋,密州大旱,蘇軾率眾到常山祈雨,歸來時在黃茅崗射獵習武,作《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該詞一改宋詞偎紅倚翠、簸弄風月之豔科色彩,慷慨激昂,氣象恢弘,成為豪放詞的開山之作。
三人同行則損失一人,一人出行則得到朋友。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而易經則曰:三人行則損一人。
條件相同,結果卻不同,為什麽?
因為心態不同。
我們如果抱著學習的心態,虛心學人之所長時,三人行必有我師。但往往人多則相疑,且觀點也是見仁見智,不盡相同,那麽三人同行則必有一人被傷害。好比王安石變法,朝堂之上有支持的,有中立的,也有反對的。結果反對者一派大多被貶謫外放。
另一方麵,人是群居動物,獨自一人出門在外,不僅感到孤獨,而且勢單力薄,反而更容易交到朋友。
蘇軾也是新法的反對派。司馬光去職離京這一年,蘇軾也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他主要針對的,還是青苗法。
青苗法,早在唐朝中後葉就已經有了,其主要目的就是為皇帝創收。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與唐朝略有不同,試圖在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時,抑製民間高利貸、保護和賑濟民戶。
出發點是好的,問題在於能實現嗎?
民以食為天,米麵糧食向來是國家戰略物資。缺糧或糧價高,都會引起社會動蕩,所以需要國家出台製度,囤積糧食且調控糧價。
宋朝的應對措施是設置常平倉:遇貴量減市價糶,遇賤量增市價糴。也就是說,豐年時以高於市場價收購老百姓的餘糧,防止穀賤傷農,荒年時則適量降低米價放售米糧,以平抑物價,賑濟百姓。
王安石認為舊有的常平製度過於呆板,於是在原有基礎上做了些許調整。他將常平倉、廣惠倉等國家糧倉的儲備糧食折算為本錢,然後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放貸給農民和城市手工業者。
這麽做目的是“民不加賦而國用足”,試圖在不加重農民負擔的同時,增加政府財政收入。而達成目的的關鍵是,通過國家放貸來替代民間高利貸,將利錢收歸國有。
王安石推出青苗法,並非沒有事實依據。當時,有些地方政府已在探索通過有息貸款救濟百姓,以防止高利貸盤剝並增加政府收入。王安石在地方任職時,也曾親自實踐過,效果非常不錯。
但當他在全國推行青苗法時,在實際執行中暴露了許多問題。
首先,利息並不低,最高可達三四分,而且不能隨借隨還。
其次,當放貸成為必須完成的任務和政績考評指標時,地方官吏就會以權力強行放貸,讓本無需要的老百姓也要借貸,以增加業績。
光以上兩條,青苗法就變成了地方政府放高利貸的苛政。
相比起來,民間借貸是自願行為,可隨借隨還,還不了還能拖欠一些時日,比起青苗法反而更有優勢。
蘇軾不僅上書直陳新法弊病,還利用所長寫詩反映問題。他的組詩《山村五絕》,就集中反映了新法實施後對農村造成的危害。其中一首七絕就描述了青苗法的危害:
杖藜裹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
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
手持竹杖藜草裹飯匆匆趕路,借貸來的青苗錢轉手就已花光。農村的孩子們大半到城市遊蕩,他們學會了城市的語言,卻荒廢了農耕生產。
論官位,蘇軾在當朝宰相王安石麵前,不是一個等量級的,還遠遠不夠看。但蘇軾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是大宋朝最頂流的文藝明星。在當時,他寫的詩詞恐怕比周傑倫的歌還要流行,絕對風靡大街小巷,以致家喻戶曉。
蘇軾如果隻上幾個奏折,給皇帝寫幾個內參,王安石隻是微微一笑,未必會放在心上。但蘇軾的詩,相當於頂流網紅在互聯網上發了一篇閱讀量破千萬的帖子,這影響就鬧大了。
王安石出離憤怒,於是安排禦史上書彈劾蘇軾。蘇軾自請外放,被授予杭州通判。這對蘇軾來說,應該屬於提拔重用。
通判的全稱是“通判州事”,相當於副知州,且有直接向皇帝匯報工作的權力。蘇軾在杭州三年,配合杭州知州,為杭州人民做了許多實事,比如為杭州治理水旱蝗災,開挖六井解決老百姓飲水難問題等等,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戴。
公元1074年秋,蘇軾調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妥妥成為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員。在這裏,他抬頭遙望中秋明月,思緒縱橫天地人間,創作了令“餘詞盡廢”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10,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他在密州兩年,捕蝗救災,懲治盜賊,登台求雨,尤其他舉全州之力搶救棄嬰的舉動,充滿人道主義色彩,成為千古美談。
密州本是貧困山區,加上連年饑荒,百姓生活難以為繼,不得不忍痛把嗷嗷待哺的嬰兒丟棄道旁。蘇軾一邊開倉放糧解百姓燃眉之急,一邊上書朝廷請求撥款救災,他自己則與百姓同甘共苦,經常采摘野菜果腹。
有一次,他到密州城下挖野菜時,在雜草叢中撿到了一個棄嬰。他把孩子抱迴府中撫養,同時下令州府官員悉數“磨刀入穀追窮寇,灑涕循城拾棄孩。”短短幾天時間就收養了四十多名被丟棄的孩子。後來,蘇軾把這些孩子送給沒有子女的家庭撫養,並按月補貼六鬥粟米,“所活亦數千人”。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人道救助行動。
很快,蘇知州與民同苦吃野菜、救濟棄嬰愛民如子的事跡傳遍全城。州裏的富豪鄉紳被感動,紛紛拿出錢糧救濟災民。
蘇軾曾說過“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他在密州時,通過自己的勤政愛民贏得了許多地位卑微的朋友。十年之後的公元1085年,蘇軾改知登州途經密州時,當年那些被收養的棄兒及其養父母紛紛趕來州衙,拜謝當年的救命恩人。
當時場麵,一定非常感人!
公元1075年秋,密州大旱,蘇軾率眾到常山祈雨,歸來時在黃茅崗射獵習武,作《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該詞一改宋詞偎紅倚翠、簸弄風月之豔科色彩,慷慨激昂,氣象恢弘,成為豪放詞的開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