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過卦六爻也講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弑兄逼父,登基為帝,開創貞觀之治的曆史故事。


    初六:藉用白茅,無咎。


    用白茅草墊襯,沒有災難。


    用白茅草作襯墊,為什麽就沒有災難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摔倒時,如果地上恰好有草墊著,是不是沒有那麽痛?


    杜甫有詩雲: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屋頂如果鋪墊著幾重茅草,房子就很難漏雨。但如果這些茅草被風吹走了,一旦下雨就會雨腳如麻未斷絕。


    所以說,襯墊著白茅草就避免了一些災難。我們引申開來,善於適當借助外力,或者說善於在劇烈的衝突間設立緩衝區,會讓事件的走向變得更樂觀一些。


    唐高祖李淵(566年12月-635年6月)借助的,可不僅僅隻是白茅草這麽簡單。


    他是五胡十六國時代西涼開國君主李暠(hao)的後裔。他的爺爺李虎在西魏時期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的父親李昞與隋文帝楊堅是連襟,在北周時期任柱國大將軍,封唐國公。


    托父親的福,李淵七歲時就襲封唐國公。托姑母獨孤皇後和姑父隋文帝楊堅的福,李淵年紀輕輕就擔任了地方長官大權。


    他率軍西入長安建立大唐後,幾乎照搬了隋朝的軍政製度,當然也吸取了隋亡的經驗教訓,有所增益和改善。


    這簡直撿了一個現成的天大便宜。


    短短幾年時間,唐軍便摧枯拉朽一般消滅江南江北的多股割據政權。很快,除依附突厥割據夏州(今內蒙古白城子)的梁師都外,大唐基本平定天下,實現了全國統一。


    但奇怪的是,唐高祖李淵似乎並不開心。


    他實在沒有不開心的理由。


    此時的他,已經當了七年皇帝,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項軍政製度,行仁政,定律令,建官製,置學校,唐王朝已初具大一統帝國的宏大氣象。


    他若戴冕旒,穿龍袍,升玉階,坐龍椅,垂龍目望下去,眼前文武百官無一不是忠心耿耿而且才幹出眾的肱股之臣,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更重要的是,他還有兩個出類拔萃、龍姿鳳顏的好兒子。


    大兒子李建成(589年—626年7月)已是當朝太子。他先隨父親晉陽起兵攻入長安,後輔佐唐高祖李淵處理朝政,內舉文治,外立武功,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二兒子李世民(599年1月—649年7月)更加了不得。他以弱冠之年策動兵變,推動父親晉陽起兵,立下建唐首功。後又親率大軍南征北討,平定四方,先後殲滅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再次立下一統天下之首功,官拜天策上將,封秦王。


    唐高祖李淵坐擁天下,垂拱而治,他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當然有。


    自古以來,最讓父親意難平的事,是兒子不成器。但兒子不成器固然是遺憾,兒子們若都成器,也很麻煩。


    大兒子李建成位高,二兒子李世民卻權重。


    按嫡長子繼承製的祖製,李淵龍馭升天之後,該李建成繼位登基。所以他是東宮太子。


    但整個大唐天下幾乎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無論軍權還是威望,李建成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這個天下,似乎由李世民來接掌才更加適合。


    但龍椅隻有一把,天下隻有一個,這就讓李淵左右為難,頭疼不已。


    為國家長治久安著想,李淵也想快刀斬亂麻,收迴李世民兵權,徹底確定李建成的皇儲地位。隻可惜形勢比人強,梁師都未滅不說,境外還有比梁師都更加強大百倍的突厥、迴紇等武裝力量也不得不防。


    若冒然收迴李世民兵權,恐怕大唐將很快麵臨外患寇邊。因為在行軍打仗方麵,大哥李建成拍馬也趕不上二弟李世民。


    大唐名將李靖曆來被視為戰神,這是因為李世民不能被簡單地看作一位將軍。


    很多人認為諸葛亮的軍事水平要高過司馬懿,因為諸葛亮一度配享武廟,而司馬懿終生與武廟無緣。


    這個理由實在是有些牽強。


    武廟供奉的是什麽人?為皇帝征戰天下的名臣良將。


    司馬懿是什麽人?西晉宣皇帝。雖然曆來被認為得位不正,他也是實打實的一位有廟號、有諡號的皇帝。


    讓一位皇帝去配享武廟,這不是貽笑大方嗎?


    李世民如果不做皇帝,那一定是中國古往今來神祗之位最高的一位戰神。所以,一代偉人對他的評價: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無論戰略眼光、戰術思想還是個人勇力,李世民都是頂呱呱的一時之選,不僅力大無比,而且善於騎射,箭術堪稱百步穿楊。


    有一次,他僅帶一名騎兵進行軍事偵查時不虞被敵軍包圍。李世民絲毫不懼,張弓搭箭,百發百中,一路且戰且退帶著騎兵成功逃脫伏擊。這般武勇,已經趕得上當年的飛將軍李廣了。又有一次,李世民野外田獵,連珠四箭射殺四隻野豬。所以,李世民曾對麾下大將尉遲敬德豪言道:我拿著弓箭,你手持馬槊相隨,即使有百萬大軍又奈我何?


    簡直不要太牛氣!


    內憂與外患,唐高祖李淵選擇了先除外患,再消內憂。這也可以理解,畢竟老父親認為隻要自己還沒死,兄弟倆的矛盾就在可控範圍內。


    然而,事情很快變得不可控。


    這事已不由李淵、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意誌為轉移。因為就算這父子三人想息事寧人,然而東宮太子一黨和秦王府一脈卻早已不願順其自然。


    曆史的浪潮滾滾而來,他們要做的隻能是順應潮流。於是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發動了兵變。


    李世民搭弓射箭,親手射殺了兄長李建成。大將尉遲敬德則在射殺齊王李元吉後,率軍入宮守衛唐高祖李淵。其時,秦王府將士仍在與東宮、齊王府的兵馬交戰,李淵聽取尉遲敬德的請求,下詔令各軍一律接受秦王處置,大亂遂平。


    李建成死了,李元吉也死了,他們的兒子被全部殺光光。唐高祖李淵安然無恙,他既是父親,也是當朝皇帝,憑借這兩重身份,足以保他平安。


    李世民戎裝進宮,抱著父親號啕大哭。


    三日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


    十三日後,李淵親筆下詔書曰:朕應當加太上皇尊號。


    兩個月後,李淵傳位太子李世民,是為唐太宗。


    一個光輝燦爛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唐太宗李世民做了隋煬帝楊廣曾經做過的事,一個弑父殺兄,一個殺兄逼父。但後世對兩人的風評卻成兩個極端,這又是為什麽呢?


    因為李世民為中國帶來了名垂千古的貞觀之治,這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治世典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