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小牛角上的橫木,非常吉利。
小牛角上為什麽要綁一根橫木?因為初生牛犢性子野,喜歡撒開蹄子四處跑,有時候跑得快了刹不住車,又分不清輕重,一不小心撞到人就很危險。綁一根橫木,把小牛的角尖給藏起來,就會安全許多。
同理,剛剛從原始社會走出來的鮮卑族,也需要用文明來收攏其野蠻心性。就像滔滔黃河,一旦泛濫成災,後果不堪設想,隻有將河水馴服在河床中,讓其沿著河道滾滾東流入海,才能真正澤被天下,造福中原百姓。
在民族融合的進程中,北魏文化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其時,北魏都城洛陽集中了全國的文化精英,促使漢文化在中原複興。其風雲匯聚之狀,即便南朝士族也不禁感慨“衣冠士族,並在中原”。北魏英才雲集,俊彥齊聚,在文學、藝術領域取得了不亞於南朝的成就。而在文藝領域之外,又有賈思勰著《齊民要術》,酈道元著《水經注》,楊炫之著《洛陽伽藍記》,其盛名之著,影響之大,幾乎蓋壓南朝。
賈思勰是青州益都(今山東省壽光市)人,曾官至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境內)太守。他對農業生產有著近乎癡迷的愛好,每到一地必認真研究當地的農耕技術。約從公元533年北魏年間開始,他開始創作劃時代的農業科技巨著《齊民要術》。
這是中國最早的農書,書中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農學體係,總結了農、林、牧、副、漁各業的經驗、技術和規律。全書內容起自耕農,終於醋酸,它將農耕視為齊民之手段,將農副食品加工視為齊民之目的。故除各種種養殖技術及獸醫處方外,還有酒、醋、醬、糖稀等製作過程及食品保存方法,甚至還專章介紹了醬、醃、蒸、煮、煎、炸、燴、溜等二十多種烹飪方法以及食品、菜品三百餘種。
難怪達爾文讚歎其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齊民要術》的出現,反映了當時中國農業科技水平的世界領先地位,對後世農業技術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酈道元(約470年-527年)是範陽涿縣(今河北涿州)人,被譽為中世紀時代世界上最偉大的地理學家,終生仕於北魏,曆任至禦史中尉。
他創作的地理學著作《水經注》,是我國第一部全麵係統綜合性的地理著述,開創了古代寫實地理學的先河,在世界地理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中國的水文地理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文史資料。該書也是一部文采獨具的山水遊記,全書共描述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河流及有關人文遺跡、曆史典故和神話傳說等,還收錄了不少碑刻文字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生動,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在國內建造寺廟三萬餘所,入籍僧尼二百餘萬,魏都洛陽之佛寺更是甲於天下。後因北魏末期紛爭,洛陽寺院紛紛毀於兵火,北平(今河北定州市)人楊衒之感物興懷,創作了《洛陽伽藍記》。所謂伽藍,意為僧院,為佛寺之統稱。
《洛陽伽藍記》既是一部佛教著述,也是一部文學著作。該書最終成書於公元547年東魏時期,全書分城內、城東、城西、城南、城北五卷,曆數北魏時期洛陽城寺院的緣起變遷、建製規模及其名人軼事、奇談異聞。其文近駢儷,簡明清麗,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曆來與《水經注》一起被稱為北朝文學雙璧。
北魏佛教之盛,由雲岡、龍門、莫高、麥積山四大石窟可見一斑。而洛陽佛教之盛,則在龍門石窟。
所謂龍門,據傳由大禹治水所開鑿。
其時伊水受龍門山阻攔無法北流,形成一個巨大的堰塞湖,每逢雨季即泛濫成災。大禹為根除水患,率眾鑿開龍門山,使伊水從山間向北流出,匯合洛水注入黃河。相傳大禹開鑿龍門山以後,黃河中的鯉魚順著伊水逆行而上,遊到伊闕龍門之下,紛紛跳起意欲翻越龍門,凡是跳過者即魚化為龍,跳不過者則在頭上留下一道黑疤。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為證:
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何為伊闕?
據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曆其間,故謂之伊闕。”
北魏未亂之時,洛陽龍門伊水之畔,龍門石窟已初現雛形。
這是中國四大石窟中始建時間最晚、建造時間最長的一個石窟,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它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而終於清末,曆經十餘朝一千四百餘年。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十一萬餘尊,是當今世界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在龍門石窟古陽洞和老龍洞中,有龍門二十品,這是自北魏時期流傳至今的二十方造像題記。這些造像記中的功德主,多為史書有載的北魏王公貴族、世家高官和有道高僧。他們開龕造像,為孝文帝歌功頌德、祈福禳災,其文多涉當年史實,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史料。而其字“自為一體,意象相近,皆雄俊偉茂,極意發宕,方筆之極軌也。”龍門二十品字體沉著勁重、端方峻整、奇偉大氣,堪稱北魏朝書法藝術的精華,也是魏碑書法的代表。
魏碑,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稱,大致可分為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四種,其中尤以北魏為最佳。
北魏造像刻石業極其發達,除龍門二十品之外,至今尚存二千多方造像記。字體風格迥異,但其出於鐵石鑿擊,刀刻斧削、棱角分明的特征卻一以貫之。其線條之粗獷,結體之豪邁,盡顯北方遊牧民族雄壯彪悍之氣。
經北朝五國流變,魏碑風格漸呈多樣,或樸拙險峻,或舒暢流麗,“上可窺漢秦舊範,下能察隋唐習風。”作為一種承前啟後的書體,魏碑開唐楷法則之先河,也為現代漢字的結構、筆法提供了重要借鑒。
小牛角上的橫木,非常吉利。
小牛角上為什麽要綁一根橫木?因為初生牛犢性子野,喜歡撒開蹄子四處跑,有時候跑得快了刹不住車,又分不清輕重,一不小心撞到人就很危險。綁一根橫木,把小牛的角尖給藏起來,就會安全許多。
同理,剛剛從原始社會走出來的鮮卑族,也需要用文明來收攏其野蠻心性。就像滔滔黃河,一旦泛濫成災,後果不堪設想,隻有將河水馴服在河床中,讓其沿著河道滾滾東流入海,才能真正澤被天下,造福中原百姓。
在民族融合的進程中,北魏文化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其時,北魏都城洛陽集中了全國的文化精英,促使漢文化在中原複興。其風雲匯聚之狀,即便南朝士族也不禁感慨“衣冠士族,並在中原”。北魏英才雲集,俊彥齊聚,在文學、藝術領域取得了不亞於南朝的成就。而在文藝領域之外,又有賈思勰著《齊民要術》,酈道元著《水經注》,楊炫之著《洛陽伽藍記》,其盛名之著,影響之大,幾乎蓋壓南朝。
賈思勰是青州益都(今山東省壽光市)人,曾官至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境內)太守。他對農業生產有著近乎癡迷的愛好,每到一地必認真研究當地的農耕技術。約從公元533年北魏年間開始,他開始創作劃時代的農業科技巨著《齊民要術》。
這是中國最早的農書,書中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農學體係,總結了農、林、牧、副、漁各業的經驗、技術和規律。全書內容起自耕農,終於醋酸,它將農耕視為齊民之手段,將農副食品加工視為齊民之目的。故除各種種養殖技術及獸醫處方外,還有酒、醋、醬、糖稀等製作過程及食品保存方法,甚至還專章介紹了醬、醃、蒸、煮、煎、炸、燴、溜等二十多種烹飪方法以及食品、菜品三百餘種。
難怪達爾文讚歎其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齊民要術》的出現,反映了當時中國農業科技水平的世界領先地位,對後世農業技術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酈道元(約470年-527年)是範陽涿縣(今河北涿州)人,被譽為中世紀時代世界上最偉大的地理學家,終生仕於北魏,曆任至禦史中尉。
他創作的地理學著作《水經注》,是我國第一部全麵係統綜合性的地理著述,開創了古代寫實地理學的先河,在世界地理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中國的水文地理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文史資料。該書也是一部文采獨具的山水遊記,全書共描述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河流及有關人文遺跡、曆史典故和神話傳說等,還收錄了不少碑刻文字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生動,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在國內建造寺廟三萬餘所,入籍僧尼二百餘萬,魏都洛陽之佛寺更是甲於天下。後因北魏末期紛爭,洛陽寺院紛紛毀於兵火,北平(今河北定州市)人楊衒之感物興懷,創作了《洛陽伽藍記》。所謂伽藍,意為僧院,為佛寺之統稱。
《洛陽伽藍記》既是一部佛教著述,也是一部文學著作。該書最終成書於公元547年東魏時期,全書分城內、城東、城西、城南、城北五卷,曆數北魏時期洛陽城寺院的緣起變遷、建製規模及其名人軼事、奇談異聞。其文近駢儷,簡明清麗,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曆來與《水經注》一起被稱為北朝文學雙璧。
北魏佛教之盛,由雲岡、龍門、莫高、麥積山四大石窟可見一斑。而洛陽佛教之盛,則在龍門石窟。
所謂龍門,據傳由大禹治水所開鑿。
其時伊水受龍門山阻攔無法北流,形成一個巨大的堰塞湖,每逢雨季即泛濫成災。大禹為根除水患,率眾鑿開龍門山,使伊水從山間向北流出,匯合洛水注入黃河。相傳大禹開鑿龍門山以後,黃河中的鯉魚順著伊水逆行而上,遊到伊闕龍門之下,紛紛跳起意欲翻越龍門,凡是跳過者即魚化為龍,跳不過者則在頭上留下一道黑疤。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為證:
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何為伊闕?
據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曆其間,故謂之伊闕。”
北魏未亂之時,洛陽龍門伊水之畔,龍門石窟已初現雛形。
這是中國四大石窟中始建時間最晚、建造時間最長的一個石窟,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它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而終於清末,曆經十餘朝一千四百餘年。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十一萬餘尊,是當今世界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在龍門石窟古陽洞和老龍洞中,有龍門二十品,這是自北魏時期流傳至今的二十方造像題記。這些造像記中的功德主,多為史書有載的北魏王公貴族、世家高官和有道高僧。他們開龕造像,為孝文帝歌功頌德、祈福禳災,其文多涉當年史實,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史料。而其字“自為一體,意象相近,皆雄俊偉茂,極意發宕,方筆之極軌也。”龍門二十品字體沉著勁重、端方峻整、奇偉大氣,堪稱北魏朝書法藝術的精華,也是魏碑書法的代表。
魏碑,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稱,大致可分為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四種,其中尤以北魏為最佳。
北魏造像刻石業極其發達,除龍門二十品之外,至今尚存二千多方造像記。字體風格迥異,但其出於鐵石鑿擊,刀刻斧削、棱角分明的特征卻一以貫之。其線條之粗獷,結體之豪邁,盡顯北方遊牧民族雄壯彪悍之氣。
經北朝五國流變,魏碑風格漸呈多樣,或樸拙險峻,或舒暢流麗,“上可窺漢秦舊範,下能察隋唐習風。”作為一種承前啟後的書體,魏碑開唐楷法則之先河,也為現代漢字的結構、筆法提供了重要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