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卦六爻也講述了東晉避居江南,皇帝與權臣共治天下的曆史故事。
初九:不遠複,無祗悔,元吉。
沒走多遠就反複,沒有大的悔恨,非常吉利。
晉元帝司馬睿這個皇帝當得並不舒服。
為什麽?
因為這個皇帝的象征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王導在江南士族中的影響力,是晉元帝這個皇帝不能比的。對於這一點,漢元帝勉強還能夠接受,因為王導為人謙虛恬靜,不僅很好相處,而且看起來沒有做皇帝的野心。
但讓漢元帝憂心的是王導還有一個堂兄,名叫王敦(266年-324年)。這個家夥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年輕時長得很漂亮,生性灑脫卻又個性囂張,是個非常難纏的人物。
司馬睿剛剛出京鎮守建業的時候,亟需有名望的人物扶持,王敦於是跟隨王導來到江東,協助司馬睿爭取江東士族的擁戴。司馬睿稱帝後,王敦因功進拜大將軍,掌握了東晉的軍權。
王導是東晉的最高行政長官,王敦則是最高軍事長官,司馬睿作為皇帝,凡事都要跟老王家的人商量著辦,難免有些憋屈。更何況,當時民間漸漸興起一種說法,叫作“王與馬,共天下”。
共治天下且不說,王氏竟然還排在司馬氏的前麵。這就讓司馬睿更加不可接受了。
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司馬睿還是琅琊王時和他登基稱帝後,對待王氏兄弟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東晉還沒建立多久,晉元帝就開始重用親信,謀劃削弱琅琊王氏的影響力。王導逐漸被疏遠,他自己倒似乎沒什麽意見,但是王敦已是大為不滿。
皇權與相權在悄悄角力,幸好他們都留有餘地,沒把事做絕。
公元321年,民族英雄祖逖死了。
祖逖在當世很有威望,在後世極富名聲。他青年時就和中山劉氏、西晉名臣劉琨互為知己,相約要在豪傑並起的天下亂世中幹出一番大事業。為達成這個遠大理想,祖逖喊上劉琨一起聞雞起舞,苦練文武藝。後來,劉琨官至司空,位居三公,而祖逖則被拜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也是一方封疆大吏。
有一次,祖逖率部渡長江而北伐。戰船行至中流,他眼望滔滔江水,念及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一時熱血湧動,豪情滿懷,拔出腰間長劍,敲著船楫高聲喝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他發誓如果不能平定中原,收複失地,就要像大江一樣有去無迴!這便是祖逖擊楫中流的故事。
毛主席雄詞《沁園春·長沙》雲: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即典出於此。
祖逖最終沒有平定中原,也沒有戰死沙場,如長江一樣有去無迴。他取得的功業並不算出眾,其威名之盛更在於他的豪言壯語和萬丈雄心。但王敦還是比較忌憚他。
魏晉朝人,對長得漂亮的有風度有雅量有作派的名士,總是容易抱有莫名的尊重,哪怕相互之間是死敵。
祖逖剛死,王敦就起兵了,打著討伐奸臣的名義。晉元帝當然不會傻乎乎地承認他的理由,當即下詔表示要親率三軍討逆。
然而尷尬的是,東晉的門閥士族並不堅定地站在晉元帝一邊。
比如東晉名臣、侍中、中書令溫嶠就對尚書左仆射周顗(yi)提出疑問:“大將軍這麽做一定有原因,應該不算過分吧?”至於王敦同父同母的嫡親哥哥、光祿勳王含,則更是毫不猶豫地投靠了王敦。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嘛!
那麽王敦起兵後,他的堂兄弟王導在幹什麽呢?
他每天天一亮,就帶著二十多位兄弟子侄來到宮門外下跪請罪領罰,這二十多人,很大可能包括青年王羲之。這是王導的大智慧之處:王敦在外雖然勢大,但王氏一族尚在京都,人在屋簷下,為免被誅滅九族,豈能不低頭?
晉元帝召見了他。王導叩首謝罪道:亂臣賊子曆朝皆有,但想不到今日竟然出在我們王氏家族之中。
晉元帝很有風度。他赤足走下龍輦,拉著王導的手說:兄弟啊,我正要托付一國之命於你,你怎麽能說這樣的話呢?於是下詔任命他為前鋒大都督,統率大軍平叛,又命右將軍周劄與劉隗分別守衛京都的兩大軍事要塞——石頭城和金城(今江蘇南京東北)。同時,晉元帝下詔命梁州刺史甘卓、廣州刺史陶侃分率本部兵馬,前後夾擊王敦。
請大家記住陶侃這個人,他的功業不在此時,而在不遠的將來。而且他有一個光耀後世的子孫後代,名叫陶潛。
用王家人來對付王家人,在軍事布局上也有守有攻,一切看起來很完美。但讓晉元帝猝不及防的是,當王敦兵抵建鄴時,右將軍周劄卻毫不猶豫地獻出石頭城,投降了。
一子錯,滿盤落索,布局再怎麽完美都成了空談。
京都門戶大開。眨眼間,王敦大軍成功殺入建鄴城。各路勤王兵馬無心戀戰,紛紛撤軍,陶侃也悄然退迴廣州。
晉元帝沒有法子了,隻能派人轉告王敦:如果你沒有忘掉朝廷,請馬上息兵。你要有其他打算,皇帝可以退居琅邪為你讓路。這話說得幾近卑躬屈膝,帝王的尊嚴已掉了一地。
隨後,他被王敦軟禁在宮中,失去了人身自由。
東晉建立不過五年,看起來就該到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王導再一次站出來救了他。
沒有明顯證據證明王導不想奪取政權,也沒有明顯證據證明王導想奪取政權。但評價一個人,他心裏怎麽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怎麽做?
《圍爐夜話》有聯雲: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什麽意思?寒門窮啊,想孝敬父母卻沒錢沒時間,所以不能苛責他們,隻要做到盡心盡力、問心無愧就行了。對於美女,正常男人總會忍不住偷瞄幾眼,心中難免浮想聯翩,這也沒關係,隻要能做到克己複禮,不動手動腳就是君子。
翻譯成另外一句話,似乎也沒錯: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從行跡上來看,王導一直在忠心護主,這就夠了,他是忠臣。王莽如果在篡漢之前死去,他定也是大忠臣、大聖人。
王導支持王敦殺佞臣、清君側,但反對他進一步篡權。其時,京都陷落,四方勸進,王敦本有機會登基稱帝,至不濟也可以另立他人,但是王導居然把他勸退迴武昌了。
這絕非兄弟情深如此簡單!
兩人必然做過一次促膝長談,王導深刻分析了內外局勢,內部士族群臣未能歸服,各懷心機;外部則有胡族隔江而據,虎視眈眈,最後得出結論:冒然廢立,必有亡族之禍。
於是,無論是晉元帝還是王敦,最終都沒有在權力鬥爭中把事做絕。雙方各退一步,我還你皇權,我還你實權,並沒有引起更大的禍事。但這隻能叫作沒有大的悔恨,不能視作大吉大利。
所謂元吉,在這裏不妨解讀為元帝吉祥,比較合乎情理。
晉元帝總算保護了帝位,無緣以開國之君兼職亡國之君。但在王敦之亂中,晉元帝感受到了莫大的羞辱,感受到了無力的絕望,羞憤交加之下,很快崩了。
司馬紹繼位,是為晉明帝。司馬睿隻為他選擇了一位輔政大臣,王導。
有此一人,足矣。
初九:不遠複,無祗悔,元吉。
沒走多遠就反複,沒有大的悔恨,非常吉利。
晉元帝司馬睿這個皇帝當得並不舒服。
為什麽?
因為這個皇帝的象征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王導在江南士族中的影響力,是晉元帝這個皇帝不能比的。對於這一點,漢元帝勉強還能夠接受,因為王導為人謙虛恬靜,不僅很好相處,而且看起來沒有做皇帝的野心。
但讓漢元帝憂心的是王導還有一個堂兄,名叫王敦(266年-324年)。這個家夥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年輕時長得很漂亮,生性灑脫卻又個性囂張,是個非常難纏的人物。
司馬睿剛剛出京鎮守建業的時候,亟需有名望的人物扶持,王敦於是跟隨王導來到江東,協助司馬睿爭取江東士族的擁戴。司馬睿稱帝後,王敦因功進拜大將軍,掌握了東晉的軍權。
王導是東晉的最高行政長官,王敦則是最高軍事長官,司馬睿作為皇帝,凡事都要跟老王家的人商量著辦,難免有些憋屈。更何況,當時民間漸漸興起一種說法,叫作“王與馬,共天下”。
共治天下且不說,王氏竟然還排在司馬氏的前麵。這就讓司馬睿更加不可接受了。
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司馬睿還是琅琊王時和他登基稱帝後,對待王氏兄弟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東晉還沒建立多久,晉元帝就開始重用親信,謀劃削弱琅琊王氏的影響力。王導逐漸被疏遠,他自己倒似乎沒什麽意見,但是王敦已是大為不滿。
皇權與相權在悄悄角力,幸好他們都留有餘地,沒把事做絕。
公元321年,民族英雄祖逖死了。
祖逖在當世很有威望,在後世極富名聲。他青年時就和中山劉氏、西晉名臣劉琨互為知己,相約要在豪傑並起的天下亂世中幹出一番大事業。為達成這個遠大理想,祖逖喊上劉琨一起聞雞起舞,苦練文武藝。後來,劉琨官至司空,位居三公,而祖逖則被拜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也是一方封疆大吏。
有一次,祖逖率部渡長江而北伐。戰船行至中流,他眼望滔滔江水,念及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一時熱血湧動,豪情滿懷,拔出腰間長劍,敲著船楫高聲喝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他發誓如果不能平定中原,收複失地,就要像大江一樣有去無迴!這便是祖逖擊楫中流的故事。
毛主席雄詞《沁園春·長沙》雲: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即典出於此。
祖逖最終沒有平定中原,也沒有戰死沙場,如長江一樣有去無迴。他取得的功業並不算出眾,其威名之盛更在於他的豪言壯語和萬丈雄心。但王敦還是比較忌憚他。
魏晉朝人,對長得漂亮的有風度有雅量有作派的名士,總是容易抱有莫名的尊重,哪怕相互之間是死敵。
祖逖剛死,王敦就起兵了,打著討伐奸臣的名義。晉元帝當然不會傻乎乎地承認他的理由,當即下詔表示要親率三軍討逆。
然而尷尬的是,東晉的門閥士族並不堅定地站在晉元帝一邊。
比如東晉名臣、侍中、中書令溫嶠就對尚書左仆射周顗(yi)提出疑問:“大將軍這麽做一定有原因,應該不算過分吧?”至於王敦同父同母的嫡親哥哥、光祿勳王含,則更是毫不猶豫地投靠了王敦。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嘛!
那麽王敦起兵後,他的堂兄弟王導在幹什麽呢?
他每天天一亮,就帶著二十多位兄弟子侄來到宮門外下跪請罪領罰,這二十多人,很大可能包括青年王羲之。這是王導的大智慧之處:王敦在外雖然勢大,但王氏一族尚在京都,人在屋簷下,為免被誅滅九族,豈能不低頭?
晉元帝召見了他。王導叩首謝罪道:亂臣賊子曆朝皆有,但想不到今日竟然出在我們王氏家族之中。
晉元帝很有風度。他赤足走下龍輦,拉著王導的手說:兄弟啊,我正要托付一國之命於你,你怎麽能說這樣的話呢?於是下詔任命他為前鋒大都督,統率大軍平叛,又命右將軍周劄與劉隗分別守衛京都的兩大軍事要塞——石頭城和金城(今江蘇南京東北)。同時,晉元帝下詔命梁州刺史甘卓、廣州刺史陶侃分率本部兵馬,前後夾擊王敦。
請大家記住陶侃這個人,他的功業不在此時,而在不遠的將來。而且他有一個光耀後世的子孫後代,名叫陶潛。
用王家人來對付王家人,在軍事布局上也有守有攻,一切看起來很完美。但讓晉元帝猝不及防的是,當王敦兵抵建鄴時,右將軍周劄卻毫不猶豫地獻出石頭城,投降了。
一子錯,滿盤落索,布局再怎麽完美都成了空談。
京都門戶大開。眨眼間,王敦大軍成功殺入建鄴城。各路勤王兵馬無心戀戰,紛紛撤軍,陶侃也悄然退迴廣州。
晉元帝沒有法子了,隻能派人轉告王敦:如果你沒有忘掉朝廷,請馬上息兵。你要有其他打算,皇帝可以退居琅邪為你讓路。這話說得幾近卑躬屈膝,帝王的尊嚴已掉了一地。
隨後,他被王敦軟禁在宮中,失去了人身自由。
東晉建立不過五年,看起來就該到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王導再一次站出來救了他。
沒有明顯證據證明王導不想奪取政權,也沒有明顯證據證明王導想奪取政權。但評價一個人,他心裏怎麽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怎麽做?
《圍爐夜話》有聯雲: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什麽意思?寒門窮啊,想孝敬父母卻沒錢沒時間,所以不能苛責他們,隻要做到盡心盡力、問心無愧就行了。對於美女,正常男人總會忍不住偷瞄幾眼,心中難免浮想聯翩,這也沒關係,隻要能做到克己複禮,不動手動腳就是君子。
翻譯成另外一句話,似乎也沒錯: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從行跡上來看,王導一直在忠心護主,這就夠了,他是忠臣。王莽如果在篡漢之前死去,他定也是大忠臣、大聖人。
王導支持王敦殺佞臣、清君側,但反對他進一步篡權。其時,京都陷落,四方勸進,王敦本有機會登基稱帝,至不濟也可以另立他人,但是王導居然把他勸退迴武昌了。
這絕非兄弟情深如此簡單!
兩人必然做過一次促膝長談,王導深刻分析了內外局勢,內部士族群臣未能歸服,各懷心機;外部則有胡族隔江而據,虎視眈眈,最後得出結論:冒然廢立,必有亡族之禍。
於是,無論是晉元帝還是王敦,最終都沒有在權力鬥爭中把事做絕。雙方各退一步,我還你皇權,我還你實權,並沒有引起更大的禍事。但這隻能叫作沒有大的悔恨,不能視作大吉大利。
所謂元吉,在這裏不妨解讀為元帝吉祥,比較合乎情理。
晉元帝總算保護了帝位,無緣以開國之君兼職亡國之君。但在王敦之亂中,晉元帝感受到了莫大的羞辱,感受到了無力的絕望,羞憤交加之下,很快崩了。
司馬紹繼位,是為晉明帝。司馬睿隻為他選擇了一位輔政大臣,王導。
有此一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