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剝床以膚,兇。
床麵開始剝落,有兇險。
三國鼎立,魏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關於東漢末年至隋朝之間的這段曆史,斷代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很多人搞不明白。
我們可以記住幾個關鍵曆史事件:
漢獻帝劉協禪位、魏文帝曹丕登基,這是漢朝的終結,三國時代的開始。三國時代通常也可稱之為魏朝。
魏元帝曹奐禪位、晉武帝司馬炎登基,這是魏朝和三國時代的終結,西晉的開始。此時,東吳還沒有滅國。晉武帝發動的滅吳之戰,屬於西晉的統一戰爭。
晉湣帝司馬鄴被俘虜,西晉滅亡。兩年後,公元318年,晉元帝司馬睿登基,東晉開始。在時間上,西晉和東晉有兩年的斷層。
公元420年,晉恭帝司馬德文被廢,劉裕建立劉宋,中國進入南北朝時期。
魏朝、西晉、東晉和南北朝加起來,合稱魏晉南北朝。它的時間從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到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登基,曆時三百八十二年。
至於五胡十六國,可以視為中國曆史長河的一條支流。它從公元304年李雄建立成漢政權開始,到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結束,貫穿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曆時一百三十六年。
五胡十六國這段曆史,是胡族支流由北而南漸漸匯入中華民族幹流的演進史,一如清清漢江經陝西、過湖北、穿江漢,在武漢龜山之畔匯入滾滾長江。在近一個半世紀時間裏,從北方大亂,到北方統一,再到圖謀南北方大統一,民族大融合的進程緩慢、艱難而堅定。
實際上,在鮮卑族北魏國統一北方之前,有兩個胡族政權前赴後繼,一度短暫實現了對北方的統一。這兩個胡族政權一個是羯族石勒的後趙,一個是氐族苻堅的前秦。他們的統一故事已與西晉無關,而與東晉交織在一起。
石勒(274年—333年),本名匐勒,字世龍,並州上黨郡武鄉縣(今山西省境內)人,羯族人。
嚴格意義上來說,羯(jié)族不能被視為一個獨立民族。它隻是當時匈奴族的一個分支,是匈奴族建立的奴隸軍。所以,石勒的出身非常低微,但是他雄壯膽大,擅長騎射,在八王之亂的戰爭中漸漸脫穎而出,成為漢王劉淵部下的輔漢將軍、平晉王,並漸漸組成了一支相對獨立的軍事力量,為他以後建立後趙政權打下了堅實基礎。
劉淵和劉聰死後,劉淵的侄子劉曜登基,改漢為趙,史稱前趙。石勒成為劉曜帳下的大將,因實力日漸增長,漸漸受到劉曜的猜忌。石勒一怒之下,於公元319年以河內、魏郡、汲郡等十一郡和前封趙國、廣平、陽平、渤海等十三郡為疆域建立趙國,即位趙王,史稱後趙。
石勒用十年時間消滅前趙,攻略北方。至公元329年,除前涼張氏、代北鮮卑拓跋氏及遼西鮮卑慕容氏三個政權外,前趙的建國規模遠遠超過匈奴劉氏漢趙政權,幾乎占領了整個中國北方。
四年後,石勒病逝。統一北方的的接力棒交到了前秦苻堅手中。
前秦幾乎可算五胡十六國中最強大的國家,曆五世六帝,享國四十四年。其開國皇帝苻健在後趙政權中官至鎮軍將軍。公元351年,苻健建立前秦,定都長安,勤修政務,大興儒學,使百姓安居樂業,促進了關西地區胡族的漢化進程。
苻堅(338年-385年),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人,他是苻健的侄子,前秦的第三位帝王。他的帝位並非繼承得來,而是通過政變硬生生從苻生手裏搶來的。
苻生是苻健的兒子,自幼獨眼,飽受欺淩。這種人,心理多少有些變態,不幸的是,他的武力也很變態。據說他跑得比馬還要快,能徒手和猛獸格鬥,武力冠絕天下卻還不怕死,論領軍打仗是一頂一的好手。
但要論當皇帝,苻生就不合格了。他性情暴戾,視殺人如兒戲。即位當天,他就殺了右仆射段純。此後每當接見大臣,他都讓侍衛箭上弦、刀出鞘,準備好鐵鉗、鋼鋸等刑具,看誰不順眼就殺誰。這種一言不合就殺人的暴君,注定不得好死。
苻堅的政變出奇的順利,甚至連苻生的親衛都倒戈相助,兵不血刃就取得了勝利。
早從劉淵開始,五胡十六國在疆域上接近中原的同時,文化上也在向中原文明靠攏。實際上,我一直覺得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亂華之人,正是那些自詡中華文明正統的人。從殷商王朝開始,經周王朝、春秋戰國而至秦漢,中華文明在進步,在發展,經曆過一個平民化、世俗化然後重新精英化的輪迴後,終於再次提升到了一個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地步。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其結果是曲高活寡。儒家經學日益脫離實際,演變成為魏晉玄學,變成了士族、世家用以區別身份的門檻,變成了他們自我陶醉的本錢,進而固步自封,失去了本該有的蓬勃活力。
腐朽至極的文化,若不能浴火重生,便隻能無聲消亡。
相比起來,反而是胡族們一直在恭恭敬敬地向往著,滿懷憧憬地模仿著,小心翼翼地守護著,他們用血脈中的原始野性,賦予了中華文明新的血液和新的風氣。
所謂五胡亂華,其實打破了中原文明自我構建起的藩籬,消解了所謂血統的純粹和高貴。這種多元文化的交融,可以換成另外一種說法:雜交。在生物遺傳說上,雜誌是一種優化,對於文化傳承來說,同樣如此。
苻堅和他的前輩一樣,以漢文化的繼承者自居。他祭祀孔子等中華先賢,提倡儒學,興辦教育。在苻堅的支持下,前秦經學大盛,讓長安再次成為北方的文化中心,也為將來北魏的漢化改革打下了基礎。當時,從長安到域內各州府全都修了官道和驛亭,交通極其便利。時有歌謠雲:長安大街,楊槐蔥蘢;下馳華車,上棲鸞鳳;英才雲集,誨我百姓。已是一派承平氣象。
依托雄厚的國力,苻堅很快滅了前燕、仇池、前涼、代國等胡族政權,成功統一北方,於割據江南的東晉隔江相望。
相比羸弱的東晉,前秦看起來兵強馬壯,苻堅距離實現天下大一統似乎隻有一步之遙,但是他操之過急了。當時北方初定,各胡族尚未完全歸服,苻堅沒有等到國內局勢穩定便冒然出兵攻略東晉,本已埋下了禍根。
而他的東晉對手,卻偏偏是閑雅溫和而傑出的謝安。
淝水之戰,苻堅功敗垂成。前秦元氣大傷,鮮卑、羌等部族紛紛反叛。北方再次四分五裂。
苻堅最終死在羌族首領姚萇的手下。姚萇本是苻堅的部將,官至龍驤將軍,淝水之戰後自立為王。
公元385年,他俘虜苻堅,索要傳國玉璽。苻堅睜目怒喝道:五胡的曆數次序,沒有你這個羌人的名字。玉璽你是得不到的!
姚萇轉而要求苻堅禪位。苻堅再次大罵道:“禪代者,聖賢之事。姚萇叛賊,奈何擬之古人!”禪代是聖賢之事,你一個叛賊,沒有資格。
同年10月16日,苻堅被姚萇派人絞死。
第二年,姚萇登基稱帝,定都長安,史稱後秦。
床麵開始剝落,有兇險。
三國鼎立,魏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關於東漢末年至隋朝之間的這段曆史,斷代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很多人搞不明白。
我們可以記住幾個關鍵曆史事件:
漢獻帝劉協禪位、魏文帝曹丕登基,這是漢朝的終結,三國時代的開始。三國時代通常也可稱之為魏朝。
魏元帝曹奐禪位、晉武帝司馬炎登基,這是魏朝和三國時代的終結,西晉的開始。此時,東吳還沒有滅國。晉武帝發動的滅吳之戰,屬於西晉的統一戰爭。
晉湣帝司馬鄴被俘虜,西晉滅亡。兩年後,公元318年,晉元帝司馬睿登基,東晉開始。在時間上,西晉和東晉有兩年的斷層。
公元420年,晉恭帝司馬德文被廢,劉裕建立劉宋,中國進入南北朝時期。
魏朝、西晉、東晉和南北朝加起來,合稱魏晉南北朝。它的時間從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到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登基,曆時三百八十二年。
至於五胡十六國,可以視為中國曆史長河的一條支流。它從公元304年李雄建立成漢政權開始,到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結束,貫穿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曆時一百三十六年。
五胡十六國這段曆史,是胡族支流由北而南漸漸匯入中華民族幹流的演進史,一如清清漢江經陝西、過湖北、穿江漢,在武漢龜山之畔匯入滾滾長江。在近一個半世紀時間裏,從北方大亂,到北方統一,再到圖謀南北方大統一,民族大融合的進程緩慢、艱難而堅定。
實際上,在鮮卑族北魏國統一北方之前,有兩個胡族政權前赴後繼,一度短暫實現了對北方的統一。這兩個胡族政權一個是羯族石勒的後趙,一個是氐族苻堅的前秦。他們的統一故事已與西晉無關,而與東晉交織在一起。
石勒(274年—333年),本名匐勒,字世龍,並州上黨郡武鄉縣(今山西省境內)人,羯族人。
嚴格意義上來說,羯(jié)族不能被視為一個獨立民族。它隻是當時匈奴族的一個分支,是匈奴族建立的奴隸軍。所以,石勒的出身非常低微,但是他雄壯膽大,擅長騎射,在八王之亂的戰爭中漸漸脫穎而出,成為漢王劉淵部下的輔漢將軍、平晉王,並漸漸組成了一支相對獨立的軍事力量,為他以後建立後趙政權打下了堅實基礎。
劉淵和劉聰死後,劉淵的侄子劉曜登基,改漢為趙,史稱前趙。石勒成為劉曜帳下的大將,因實力日漸增長,漸漸受到劉曜的猜忌。石勒一怒之下,於公元319年以河內、魏郡、汲郡等十一郡和前封趙國、廣平、陽平、渤海等十三郡為疆域建立趙國,即位趙王,史稱後趙。
石勒用十年時間消滅前趙,攻略北方。至公元329年,除前涼張氏、代北鮮卑拓跋氏及遼西鮮卑慕容氏三個政權外,前趙的建國規模遠遠超過匈奴劉氏漢趙政權,幾乎占領了整個中國北方。
四年後,石勒病逝。統一北方的的接力棒交到了前秦苻堅手中。
前秦幾乎可算五胡十六國中最強大的國家,曆五世六帝,享國四十四年。其開國皇帝苻健在後趙政權中官至鎮軍將軍。公元351年,苻健建立前秦,定都長安,勤修政務,大興儒學,使百姓安居樂業,促進了關西地區胡族的漢化進程。
苻堅(338年-385年),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人,他是苻健的侄子,前秦的第三位帝王。他的帝位並非繼承得來,而是通過政變硬生生從苻生手裏搶來的。
苻生是苻健的兒子,自幼獨眼,飽受欺淩。這種人,心理多少有些變態,不幸的是,他的武力也很變態。據說他跑得比馬還要快,能徒手和猛獸格鬥,武力冠絕天下卻還不怕死,論領軍打仗是一頂一的好手。
但要論當皇帝,苻生就不合格了。他性情暴戾,視殺人如兒戲。即位當天,他就殺了右仆射段純。此後每當接見大臣,他都讓侍衛箭上弦、刀出鞘,準備好鐵鉗、鋼鋸等刑具,看誰不順眼就殺誰。這種一言不合就殺人的暴君,注定不得好死。
苻堅的政變出奇的順利,甚至連苻生的親衛都倒戈相助,兵不血刃就取得了勝利。
早從劉淵開始,五胡十六國在疆域上接近中原的同時,文化上也在向中原文明靠攏。實際上,我一直覺得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亂華之人,正是那些自詡中華文明正統的人。從殷商王朝開始,經周王朝、春秋戰國而至秦漢,中華文明在進步,在發展,經曆過一個平民化、世俗化然後重新精英化的輪迴後,終於再次提升到了一個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地步。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其結果是曲高活寡。儒家經學日益脫離實際,演變成為魏晉玄學,變成了士族、世家用以區別身份的門檻,變成了他們自我陶醉的本錢,進而固步自封,失去了本該有的蓬勃活力。
腐朽至極的文化,若不能浴火重生,便隻能無聲消亡。
相比起來,反而是胡族們一直在恭恭敬敬地向往著,滿懷憧憬地模仿著,小心翼翼地守護著,他們用血脈中的原始野性,賦予了中華文明新的血液和新的風氣。
所謂五胡亂華,其實打破了中原文明自我構建起的藩籬,消解了所謂血統的純粹和高貴。這種多元文化的交融,可以換成另外一種說法:雜交。在生物遺傳說上,雜誌是一種優化,對於文化傳承來說,同樣如此。
苻堅和他的前輩一樣,以漢文化的繼承者自居。他祭祀孔子等中華先賢,提倡儒學,興辦教育。在苻堅的支持下,前秦經學大盛,讓長安再次成為北方的文化中心,也為將來北魏的漢化改革打下了基礎。當時,從長安到域內各州府全都修了官道和驛亭,交通極其便利。時有歌謠雲:長安大街,楊槐蔥蘢;下馳華車,上棲鸞鳳;英才雲集,誨我百姓。已是一派承平氣象。
依托雄厚的國力,苻堅很快滅了前燕、仇池、前涼、代國等胡族政權,成功統一北方,於割據江南的東晉隔江相望。
相比羸弱的東晉,前秦看起來兵強馬壯,苻堅距離實現天下大一統似乎隻有一步之遙,但是他操之過急了。當時北方初定,各胡族尚未完全歸服,苻堅沒有等到國內局勢穩定便冒然出兵攻略東晉,本已埋下了禍根。
而他的東晉對手,卻偏偏是閑雅溫和而傑出的謝安。
淝水之戰,苻堅功敗垂成。前秦元氣大傷,鮮卑、羌等部族紛紛反叛。北方再次四分五裂。
苻堅最終死在羌族首領姚萇的手下。姚萇本是苻堅的部將,官至龍驤將軍,淝水之戰後自立為王。
公元385年,他俘虜苻堅,索要傳國玉璽。苻堅睜目怒喝道:五胡的曆數次序,沒有你這個羌人的名字。玉璽你是得不到的!
姚萇轉而要求苻堅禪位。苻堅再次大罵道:“禪代者,聖賢之事。姚萇叛賊,奈何擬之古人!”禪代是聖賢之事,你一個叛賊,沒有資格。
同年10月16日,苻堅被姚萇派人絞死。
第二年,姚萇登基稱帝,定都長安,史稱後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