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師卦的亂世紛爭,天下一統後就該開始治理國家了。治理國家需要賢臣輔佐,所以要君臣親善,共同治理天下,這就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八卦,比卦。
比,甲骨文字形是並排站著的兩個人,本義是靠近、並列或者挨著。比如白居易的名句: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後來引申出比較、比喻、比照的意思。比如蘇軾的名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大地之上百川爭流,流水浸潤著大地,這就是地上有水。大地與水親密無間,互相依存,草木因此欣欣向榮。古代的君王應該像這樣封建萬國,親近諸侯,治理萬民。
比卦的卦辭是: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兇,我們探本求源,認真地再次卜筮,這是吉利。隻要永遠堅守正道,就不會有災難。某種不安寧的狀態剛好出現,後來遇到的人兇險。
比卦六爻的爻辭分別是: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六三:比之匪人。
六四:外比之,貞吉。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上六:比之無首,兇。
比卦講述了孟子早年刻苦學習,壯年遊說諸侯,晚年著書立說的故事。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
孟子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孟母“有孚比之”,她先後搬了三次家,就為給孟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在孟母的不懈努力下,孟子最終成為子思的學生的學生。子思,是孔子的孫子,曾參的傳人。
孟子“比之自內”。他堅守正道,學習和繼承孔子的思想,又結合時代特征建構了自己的學說,並努力把儒家思想化為治世主張。
齊威王年間,齊國稷下學宮聲名遠播,孟子慕名來到齊國。當時,齊將田章背負著不孝的惡名,孟子“比之匪人”,和田章謹慎交遊,還很禮貌地和他相處。孟子在齊國宣揚他的仁政無敵思想未果,不久離開了齊國。
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孟子“外比之”,他走向了更大更廣闊的天地。他花了二十多年時間,先後遊曆齊、宋、滕、魏、魯等諸侯國,都未能見用。
公元前320年,孟子來到了魏國,這一年孟子已經五十三歲了。梁惠王接待了孟子,並客氣地詢問他:“老人家,你不遠千裏,肯定帶來了對我們國家有利的見解吧?”孟子“顯比”,他迴答說:大王何必言利,我們也可以談談仁義之道啊。他勸諫君王要以仁德治理國家,讓老百姓不再感到擔心和害怕。
但這並非梁惠王所關心的事。
當時魏國經常打敗仗,以前晉國何等強大?但是到了魏惠王時期,魏國往東敗給了齊國,魏惠王的長子戰死;往西被秦國搶去了七百裏土地;往南則經常被楚國折辱。由於秦國和齊國的不斷進逼,魏惠王“王用三驅,失前禽。”不得已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從此魏國又被稱為梁國,魏惠王又被稱為梁惠王。
梁惠王深以為恥,於是問孟子有什麽辦法?
梁惠王問之以術,孟子卻答之以道。他對梁惠王講了很多仁政治民的道理,說如果這樣做的話,“邑人不誡”。魏國的老百姓就是拿著木棒,也能夠抗擊強大的秦齊軍隊。
梁惠王無話可說。
第二年,梁惠王去世,梁襄王繼位,孟子“比之無首”。他對梁襄王的印象很不好,說他不像國君的樣子,於是離開了魏國。
孟子晚年迴到了自己的故鄉,在這裏傳道授業,著書立說,編寫出了儒家經典《孟子》。他在儒家的地位僅次於孔子,人稱“亞聖”,他的學說至今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他響亮喊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撐起了後世讀書人的脊梁。
比,甲骨文字形是並排站著的兩個人,本義是靠近、並列或者挨著。比如白居易的名句: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後來引申出比較、比喻、比照的意思。比如蘇軾的名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大地之上百川爭流,流水浸潤著大地,這就是地上有水。大地與水親密無間,互相依存,草木因此欣欣向榮。古代的君王應該像這樣封建萬國,親近諸侯,治理萬民。
比卦的卦辭是: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兇,我們探本求源,認真地再次卜筮,這是吉利。隻要永遠堅守正道,就不會有災難。某種不安寧的狀態剛好出現,後來遇到的人兇險。
比卦六爻的爻辭分別是: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六三:比之匪人。
六四:外比之,貞吉。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上六:比之無首,兇。
比卦講述了孟子早年刻苦學習,壯年遊說諸侯,晚年著書立說的故事。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
孟子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孟母“有孚比之”,她先後搬了三次家,就為給孟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在孟母的不懈努力下,孟子最終成為子思的學生的學生。子思,是孔子的孫子,曾參的傳人。
孟子“比之自內”。他堅守正道,學習和繼承孔子的思想,又結合時代特征建構了自己的學說,並努力把儒家思想化為治世主張。
齊威王年間,齊國稷下學宮聲名遠播,孟子慕名來到齊國。當時,齊將田章背負著不孝的惡名,孟子“比之匪人”,和田章謹慎交遊,還很禮貌地和他相處。孟子在齊國宣揚他的仁政無敵思想未果,不久離開了齊國。
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孟子“外比之”,他走向了更大更廣闊的天地。他花了二十多年時間,先後遊曆齊、宋、滕、魏、魯等諸侯國,都未能見用。
公元前320年,孟子來到了魏國,這一年孟子已經五十三歲了。梁惠王接待了孟子,並客氣地詢問他:“老人家,你不遠千裏,肯定帶來了對我們國家有利的見解吧?”孟子“顯比”,他迴答說:大王何必言利,我們也可以談談仁義之道啊。他勸諫君王要以仁德治理國家,讓老百姓不再感到擔心和害怕。
但這並非梁惠王所關心的事。
當時魏國經常打敗仗,以前晉國何等強大?但是到了魏惠王時期,魏國往東敗給了齊國,魏惠王的長子戰死;往西被秦國搶去了七百裏土地;往南則經常被楚國折辱。由於秦國和齊國的不斷進逼,魏惠王“王用三驅,失前禽。”不得已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從此魏國又被稱為梁國,魏惠王又被稱為梁惠王。
梁惠王深以為恥,於是問孟子有什麽辦法?
梁惠王問之以術,孟子卻答之以道。他對梁惠王講了很多仁政治民的道理,說如果這樣做的話,“邑人不誡”。魏國的老百姓就是拿著木棒,也能夠抗擊強大的秦齊軍隊。
梁惠王無話可說。
第二年,梁惠王去世,梁襄王繼位,孟子“比之無首”。他對梁襄王的印象很不好,說他不像國君的樣子,於是離開了魏國。
孟子晚年迴到了自己的故鄉,在這裏傳道授業,著書立說,編寫出了儒家經典《孟子》。他在儒家的地位僅次於孔子,人稱“亞聖”,他的學說至今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他響亮喊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撐起了後世讀書人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