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殷姓入手,一步步學習和了解了先秦曆史和諸子百家思想,也初步學習了《易經》的前七個卦象乾、坤、屯、蒙、需、訟、師。實際上,《易經》六十四卦是按順序排列的,有一個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剝複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鹹恆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我們如果對《易經》有興趣,可以先背卦序歌,對這本書形成一個大致了解。再深入一點學習,建議大家一個卦一個卦地背卦辭和爻辭。卦象、卦爻辭是《易經》的核心,背誦是很有必要的。當然,背卦爻辭的工作是很枯燥、很無趣的,需要耐住性子堅持。


    但是,學國學,背誦是基本功。如果我們不能對經典熟讀如流,又何談學深悟透呢?


    我們還可以結合每一卦的卦辭和爻辭,有意識地結合身邊事編故事。通過編寫故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易經》各卦的含義,了解《易經》中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陰陽平衡觀念以及和諧與變化的辯證思想,學會從事物的兩麵去看待和處理問題,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和寫作能力。


    至於《象》《彖》等易傳,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再去背一背看一看,無需強求。


    易傳十翼,是孔子對《易經》作的注。古往今來,有無數人為其作注,我們不必拘泥一家。


    等我們掌握了《易經》中看待事物變化的辯證思想後,就算學著用來卜筮問卦,也沒有什麽不好的。因為當我們采取這種儀式感去追問過去未來時,一定會有所感悟,有所啟發。就算一時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我們也能嚐試著探索一些不同的思路,或者尋求到一些心靈上的慰藉。


    我之前提到過,《道德經》和《論語》並不適合小孩子學。因為小孩子還是一張單純的白紙,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如果強行學習《道德經》和《論語》而方法不當,前者容易讓孩子變成看起來人畜無害、實則茶裏茶氣的綠茶,後者則容易讓孩子變成唯唯諾諾、避重就輕的討好型人格,得不償失。同樣的,《易經》也更適合成年人學習,因為小孩子容易誤入歧途,一開始就拿來卜卦算命,這就有些糟糕了。


    小孩子天真爛漫,他們學國學,更適合穿漢服、練書法、背詩詞,也可以結合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來了解中國社會風俗的變遷。當然,凡事因人而異,並非一成不變。


    如果孩子從小就對國學表現出濃厚興趣,願意深入學習,那麽我們不妨試著以《易經》六十四卦為線索,沿著時光的長河串講中國曆史。現在我就為大家打個小樣,嚐試著從比卦開始,用《易經》諸卦講一講秦漢之後的曆史故事吧!


    在展開講述之前,我先作三點解釋:


    一、我按卦序和時間順序,將每一卦對應一個特定的曆史時期,並根據卦爻辭的意思來梳理這個特定曆史時期發生的曆史事件,但限於體例不會深入展開講述。對某個特定曆史事件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翻閱相應書籍進一步了解,也可以期待我的下一本書。


    二、卦名是一卦之綱,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我將簡單解釋每一卦卦名用字的本義及引申義,以便與卦爻辭相互比照理解。同時,我會在每章之前列出每一卦卦辭、爻辭和象辭的原文及白話文翻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並背誦,否則可以直接略過這一部分,不影響閱讀。當然,還是建議大家能夠認真比照來讀,這樣做可以更好地了解曆史興衰,也能更好地理解卦爻辭含義。


    三、我會盡量全麵的標注曆史事件的發生時間,曆史人物的生卒年份,和曆史發生地的今昔地名對照,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國曆史和地理。對這部分不感興趣的朋友,同樣可以忽略不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