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仁被穩婆趕出來,在窗前的腳地上轉悠,又被端熱水的母親趕到院子裏。
他能夠理解母親的焦急,隻是他記得生兒子的時候,並沒有這麽慌急呀。
就是提前三天把老婆送到醫院裏,他和萍萍在待產室裏等呀、等呀。最後,已經等到兒子露頭了,護士才把萍萍推到產房裏,他透過玻璃窗看,僅僅隻用了半個小時,在醫生“加油、使勁”的催促聲中,兒子就出生了。
現在怎麽這麽難呢?
他聽著馬慧嫻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也不由急得滿頭大汗。
隻聽得廚房裏桃花拉風箱的聲音越發急促,母親猛地蹭開門簾一邊向台階下倒水一邊飛快的向廚房走,劉景仁分明看到那盆汙水的顏色是紅的。
母親從廚房出來,他趕緊上前去接盆,母親轉了個身躲過去,說:“哪個女人都要過這一道生死關,做男人的就是這個家的定心錘。穩穩坐著,沒事!”
他慌急的望望上房,搓搓手,又望了望漆黑的夜空,屋簷上獸脊的輪廓黑唿唿的壓下來,好像擇人而食的野獸。
他嘴裏輕聲的說:“放心,沒事的。放心,天塌不下來。”
終於——
“哇”,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聲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響了起來。
原來時光已是寅時了,遠遠近近的雞鳴聲此起彼伏。
“是個女兒,母子平安。”穩婆伸著血乎乎的手,撐開門簾說。
當他封了一封銀子、捆了一隻老母雞和兩個雞蛋送蔡姥姥離開以後,屋子裏已經收拾妥當。
他掀開門簾走進來,看到慧嫻頭上繃著紅圍巾正靠在被垛上休息,母親舀了一碗黃酒,加上兩個雞蛋,攪一攪,端到慧嫻麵前。
看到他進來,母親把碗放到書桌上,說:“來看看你女兒。”
慧嫻衝他淺淺一笑,蒼白的臉上有疲憊也有不安,“沒能給你生個兒子······”
女兒已經睡著,紅紫的圓臉上排列著許多皺紋,嘴唇不時輕輕舔動著,“女兒,我喜歡!你看,這骨相多像我。”
他輕輕碰了碰女兒的臉蛋,嬌小的女兒似乎一隻手都能抱起來,他端起小碗,要讓女兒喝口糖水。
母親笑了,一把奪過來放到桌子上說,“剛出生的小人,還不會吃喝,餓兩天沒事。”
“是這樣嗎?”他明知故問。
母親笑了,妻子也笑了。
看到剛出生的小女兒,劉景仁好像發現了一個新的天地,他摸摸女兒兩節指頭長的小小腳,又摸摸女兒細嫩的像果凍一樣的粉紅皮膚,小小心心的呆在屋子裏,舍不得出去。什麽漠南戰爭,什麽皇宮牽掛,都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
磨嘰到第3天,妻子說:“你再給女兒買幾身小衣吧。”他聽了幾次這種嘮叨,才不情不願的出來。
走到院子裏,天空是如此的蔚藍,一聲聲鴿哨在人家低矮的屋簷和樹梢間嘹亮的迴響,天井裏的石榴樹下長了幾叢喇叭花, 碧綠的葉子上趴著幾朵藍紫色的小喇叭。
一切都是如此新奇而美好。
廚房裏桃花正在和景智鬥嘴,“你又偷吃!”“讓我嚐一下,有什麽呢?”“你的手摸到我嘴上了。”·····“你再靠著我,你試試!”
劉景仁從上房下來,一步一步踱到東廂去。
剛進門就被景禮撞了個倒仰,“哥,你怎麽來了?”
“不溫書了?”劉景仁退了一步,問。
“今天得到鼓樓去,和幾個同窗會會文。”劉景禮放下肩上背著的大藍布包,開始收拾散落到地上的一摞文稿。
“那你能不能捎幾身小兒衣服?”劉景仁問。
“我哪裏懂得那個?”劉景禮一邊收拾一邊說,收拾完了,他把書稿在桌子上整了整,想把它塞到藍布包的外兜裏,可是怎麽也塞不進去。
無奈之下,他又從櫃子裏取了一個小包出來。
“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吧?反正你閑著也是閑著。”或許是怕冷落了這個哥哥,劉景禮忽然說。
“行。趁著休息的這幾天,我也到京城轉轉。”劉景仁想了一下,說。
“景智,準備車!我們要到鼓樓去。”劉景仁伸出頭來對著廚房吆喝了一句,想了想又說,“多準備幾兩銀子。”
劉景仁是隻管花錢的主,他的銀子一向都是由景智掌管,銀子沒了由景智向馬慧嫻領,至於說領多領少,他是不管的。
三個人好不容易擺脫了景信的糾纏,駕著馬車,沿崇文門到鼓樓去。
今天剛好燈市有集,從東安門的金魚胡同到東單牌樓南段,路兩邊擺滿了小商小販的貨攤,短短一段路,馬車走了將近小半個時辰。
快到文廟了,路上才清靜下來。馬車向東拐,沿著鼓樓東街走,繞著鼓樓轉了一個大圈兒,向南沿著一個無名街巷轉到廣化寺斜街。街道兩邊是一家挨一家不太高的兩層商鋪,街市上是熙熙攘攘的行人。
走到一家新番綢緞莊,劉景禮說:“到了,就在前麵。車停到這家後院,不要錢。”
劉景仁劉景禮兩個人下了馬車,等了一會兒。
劉景智從綢緞莊的偏門出來,三個人隨著人流往前走。
剛走過和記溫湯館,隻見八方客棧門前聚集了一堆人,三個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兒,急急忙忙往前走,劉景禮會文的同窗就住在這裏。
“窮鬼!沒銀子還想住店,做你的大頭夢!”一個尖利的聲音咒罵著,“拖了我一個月的住店銀,也不嫌害臊,還想考舉人呢,德行!”
三個人撥開人群,正看到一個60多歲的老婦人,身穿深藍鑲紫馬麵裙,頭戴珠翠,兩手叉腰,指著地上的兩個長衫客怒罵。
幾個夥計正一件一件把被子行李扔到兩個人身上。
樓上還有一個年輕的小子抱著幾本書砸下來。
旁邊一個深藍長衫的文士正對著老婦打恭作揖。“李嬸子,你且寬限他們幾天,應家小哥不正在擺攤賺錢嗎?”
“抄抄書信能賺幾個錢?要還我的住店錢,還不等到猴年馬月了?”那老婦嘴快如刀,“要不你先墊上?”
“我手頭緊,暫時挪騰不開。”
“手頭緊,你插什麽嘴!去,去!一邊去。”
老婦身後一個帶著四方壽山帽的老者一臉愁容,囁喏著,見縫插上一句,“且寬限他們幾天吧。”
“就你是活菩薩!沒有銀子,沒有銀子,我們娘幾個喝西北風去?”婦人轉身厲聲罵道,“你這個窩囊廢!成天在老娘耳邊聒噪,也不看看咱這小店能不能混下去?天天的柴米油鹽從哪裏來?······”
他能夠理解母親的焦急,隻是他記得生兒子的時候,並沒有這麽慌急呀。
就是提前三天把老婆送到醫院裏,他和萍萍在待產室裏等呀、等呀。最後,已經等到兒子露頭了,護士才把萍萍推到產房裏,他透過玻璃窗看,僅僅隻用了半個小時,在醫生“加油、使勁”的催促聲中,兒子就出生了。
現在怎麽這麽難呢?
他聽著馬慧嫻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也不由急得滿頭大汗。
隻聽得廚房裏桃花拉風箱的聲音越發急促,母親猛地蹭開門簾一邊向台階下倒水一邊飛快的向廚房走,劉景仁分明看到那盆汙水的顏色是紅的。
母親從廚房出來,他趕緊上前去接盆,母親轉了個身躲過去,說:“哪個女人都要過這一道生死關,做男人的就是這個家的定心錘。穩穩坐著,沒事!”
他慌急的望望上房,搓搓手,又望了望漆黑的夜空,屋簷上獸脊的輪廓黑唿唿的壓下來,好像擇人而食的野獸。
他嘴裏輕聲的說:“放心,沒事的。放心,天塌不下來。”
終於——
“哇”,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聲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響了起來。
原來時光已是寅時了,遠遠近近的雞鳴聲此起彼伏。
“是個女兒,母子平安。”穩婆伸著血乎乎的手,撐開門簾說。
當他封了一封銀子、捆了一隻老母雞和兩個雞蛋送蔡姥姥離開以後,屋子裏已經收拾妥當。
他掀開門簾走進來,看到慧嫻頭上繃著紅圍巾正靠在被垛上休息,母親舀了一碗黃酒,加上兩個雞蛋,攪一攪,端到慧嫻麵前。
看到他進來,母親把碗放到書桌上,說:“來看看你女兒。”
慧嫻衝他淺淺一笑,蒼白的臉上有疲憊也有不安,“沒能給你生個兒子······”
女兒已經睡著,紅紫的圓臉上排列著許多皺紋,嘴唇不時輕輕舔動著,“女兒,我喜歡!你看,這骨相多像我。”
他輕輕碰了碰女兒的臉蛋,嬌小的女兒似乎一隻手都能抱起來,他端起小碗,要讓女兒喝口糖水。
母親笑了,一把奪過來放到桌子上說,“剛出生的小人,還不會吃喝,餓兩天沒事。”
“是這樣嗎?”他明知故問。
母親笑了,妻子也笑了。
看到剛出生的小女兒,劉景仁好像發現了一個新的天地,他摸摸女兒兩節指頭長的小小腳,又摸摸女兒細嫩的像果凍一樣的粉紅皮膚,小小心心的呆在屋子裏,舍不得出去。什麽漠南戰爭,什麽皇宮牽掛,都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
磨嘰到第3天,妻子說:“你再給女兒買幾身小衣吧。”他聽了幾次這種嘮叨,才不情不願的出來。
走到院子裏,天空是如此的蔚藍,一聲聲鴿哨在人家低矮的屋簷和樹梢間嘹亮的迴響,天井裏的石榴樹下長了幾叢喇叭花, 碧綠的葉子上趴著幾朵藍紫色的小喇叭。
一切都是如此新奇而美好。
廚房裏桃花正在和景智鬥嘴,“你又偷吃!”“讓我嚐一下,有什麽呢?”“你的手摸到我嘴上了。”·····“你再靠著我,你試試!”
劉景仁從上房下來,一步一步踱到東廂去。
剛進門就被景禮撞了個倒仰,“哥,你怎麽來了?”
“不溫書了?”劉景仁退了一步,問。
“今天得到鼓樓去,和幾個同窗會會文。”劉景禮放下肩上背著的大藍布包,開始收拾散落到地上的一摞文稿。
“那你能不能捎幾身小兒衣服?”劉景仁問。
“我哪裏懂得那個?”劉景禮一邊收拾一邊說,收拾完了,他把書稿在桌子上整了整,想把它塞到藍布包的外兜裏,可是怎麽也塞不進去。
無奈之下,他又從櫃子裏取了一個小包出來。
“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吧?反正你閑著也是閑著。”或許是怕冷落了這個哥哥,劉景禮忽然說。
“行。趁著休息的這幾天,我也到京城轉轉。”劉景仁想了一下,說。
“景智,準備車!我們要到鼓樓去。”劉景仁伸出頭來對著廚房吆喝了一句,想了想又說,“多準備幾兩銀子。”
劉景仁是隻管花錢的主,他的銀子一向都是由景智掌管,銀子沒了由景智向馬慧嫻領,至於說領多領少,他是不管的。
三個人好不容易擺脫了景信的糾纏,駕著馬車,沿崇文門到鼓樓去。
今天剛好燈市有集,從東安門的金魚胡同到東單牌樓南段,路兩邊擺滿了小商小販的貨攤,短短一段路,馬車走了將近小半個時辰。
快到文廟了,路上才清靜下來。馬車向東拐,沿著鼓樓東街走,繞著鼓樓轉了一個大圈兒,向南沿著一個無名街巷轉到廣化寺斜街。街道兩邊是一家挨一家不太高的兩層商鋪,街市上是熙熙攘攘的行人。
走到一家新番綢緞莊,劉景禮說:“到了,就在前麵。車停到這家後院,不要錢。”
劉景仁劉景禮兩個人下了馬車,等了一會兒。
劉景智從綢緞莊的偏門出來,三個人隨著人流往前走。
剛走過和記溫湯館,隻見八方客棧門前聚集了一堆人,三個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兒,急急忙忙往前走,劉景禮會文的同窗就住在這裏。
“窮鬼!沒銀子還想住店,做你的大頭夢!”一個尖利的聲音咒罵著,“拖了我一個月的住店銀,也不嫌害臊,還想考舉人呢,德行!”
三個人撥開人群,正看到一個60多歲的老婦人,身穿深藍鑲紫馬麵裙,頭戴珠翠,兩手叉腰,指著地上的兩個長衫客怒罵。
幾個夥計正一件一件把被子行李扔到兩個人身上。
樓上還有一個年輕的小子抱著幾本書砸下來。
旁邊一個深藍長衫的文士正對著老婦打恭作揖。“李嬸子,你且寬限他們幾天,應家小哥不正在擺攤賺錢嗎?”
“抄抄書信能賺幾個錢?要還我的住店錢,還不等到猴年馬月了?”那老婦嘴快如刀,“要不你先墊上?”
“我手頭緊,暫時挪騰不開。”
“手頭緊,你插什麽嘴!去,去!一邊去。”
老婦身後一個帶著四方壽山帽的老者一臉愁容,囁喏著,見縫插上一句,“且寬限他們幾天吧。”
“就你是活菩薩!沒有銀子,沒有銀子,我們娘幾個喝西北風去?”婦人轉身厲聲罵道,“你這個窩囊廢!成天在老娘耳邊聒噪,也不看看咱這小店能不能混下去?天天的柴米油鹽從哪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