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麵的收購量很難把控,除了收收停停還要想辦法加大粉條產量,和徐老漢商量幾個方案,還是覺得加班加點最好,就用這幾家人,作坊的情況才不會外泄。“舅老爺,這些天的的日產量都超出一千六百斤,我按日產一千五計算,超出的部分算加班,從明天開始多做一千五百斤就多一天工錢,加班的工錢月末發,你覺得合適吧?”
“合適合適,一月發一次加班工錢,夠不上一天就算到下月,我想著料汁現在調好,放進溪水池過夜不會餿,晚上把東西蓋上也不會弄髒,二小子四小子就不用趕早過來,其他的事邊做邊琢磨。”徐老漢真是個好管事,什麽都想在前麵。
裝卸貨物的時間就把提高產量的方法敲定,許多田和萬家富迴灶房調料汁,楊小麥清點庫存粉條數量,已經讓家仆傳話給白大少爺,明天開始日產量是兩千斤。
作坊有徐老漢完全可以放手,楊小麥想著應該犒勞大家,於是做了一盆涼豆腐,未時正是天最熱人最疲倦的時候,一碗涼豆腐下肚精神倍增,又一種新鮮吃法提升了薯麵的價值,女人們討論這不起眼的東西,到了大少爺手裏咋就變得不一樣了。
從此涼豆腐成了作坊的下午茶。“大少爺,這涼豆腐放了什麽咋這好吃?”猛子媳婦實在憋不住問出口。
“這個秘方可以告訴你們,但是不能外傳,如果想賣這個掙錢也不能去泰寧鎮,因為孫學文的娘每天都去賣。”楊小麥不僅告訴了他們薄荷秘方,還備好了薄荷和白糖,讓作坊每天多做些涼豆腐解暑。
一天早上,猛子媳婦畏畏縮縮拉著楊小麥說悄悄話。“大少爺,我想辭工去縣城賣涼豆腐,知道這樣做不厚道,沒辦法家裏負擔重。”
“縣城應該蠻遠吧,挑著豆腐走那麽多路吃得消嗎?”白府的夥計說馬車要半個多時辰,走路最少要一個多時辰。
“到路口花三文錢坐馬車去,中午帶兩個窩窩頭對付,下午再坐馬車迴來。”原來人家都考慮好了。
“這麽熱的天長時間在外麵,你一個婦人萬一有個啥事咋辦?”本來作坊的人手就不夠,再放走一個就忙不過來了。
“沒事,我弟弟在縣城打長工,弟媳婦幫人洗衣服,城南租了個小院子,累了就去他家歇會。”什麽都想到了,之所以客客氣氣的辭工,應該是擔心家裏其他幾個人受牽連。
沒辦法,誰叫我缺人。“給你一個法子,不去縣城掙到的銀子會更多。”猛子媳婦不信 。
楊小麥接著說:“如果一擔涼豆腐能賣一百二十文,除去本錢加你在作坊的工錢,也就多了六七十文,明天趕早去你弟弟家,多做些涼豆腐晌午開始挑出去賣,一天下來看能掙多少,然後和弟媳婦商量這買賣讓她做,每天給你幾成利,這樣既幫了弟弟家自己也沒少掙。” 猛子媳婦聽後滿臉堆笑,晾曬粉條都是帶跑的。
烏龍河橫穿烏龍山,整個山脈由成百上千條溪流形成,二三十米寬的河麵成了河東河西兩個村子的天然屏障,河邊是一大片灘塗,可能是被河水衝刷形成的。
對麵的河東村地勢相對平坦,眺眼遠望綠油油一片稻田,村落集中在村口方向,一條小路沿著河岸,縮短了大山與村落的距離,聽說王姓祖輩曾經是朝廷大官,改朝換代後隱居在這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孫姓家族才是這裏地地道道的原住民。
河西村最早來的村民隻有十幾年時間,靠官道的一麵是大片荒山野地,把村莊包裹的嚴嚴實實,高低不齊的山坡上散居著幾十戶人家,都是土坯茅草屋,看不到一畝水田,兩村來往必須從官道上繞行。
楊小麥偶爾會在作坊待一天,工作環節緊湊流暢,沒啥事想去河邊看看風景,既然有水就會有魚,這麽大的烏龍河說不定有大魚,一個多月沒聞魚腥味,想辦法弄幾條 。
不動聲色的在幾家門前查看,沒見著漁網魚簍之類,靈機一動趁著李泉水揉完薯麵,小聲問:“泉水叔,幫我編一個底下這麽大上口這麽園,這麽高的竹籠,可以稀鬆一些輕些。”雙手飛舞比劃一番。
李泉水立即從後院拖出一紮破好的竹片,在地上排開征詢疏密度,底部差不多洗臉盆那麽大,間隔銅板大小的孔,上麵的空隙稍大一些的時間,海碗大的入口處對稱係上草繩,一個柔韌輕巧不知道幹啥用的竹籠做出來了,前後不過刻把鍾。
大家都在忙,楊小麥叫上李泉水的兒子李福林,拿起竹籠去烏龍河,順道摘了幾片菜葉。晌午的太陽熾熱,走過山包穿過幾百米河灘,靠近河邊蹲在棵大樹下,把菜葉綁在籠底,然後一起拋下河,繩子緊緊的拽在手上,她覺得能捕到魚。
她給爺爺買過一個網紅捕魚器,捕魚效果非常不錯,這個竹簍就是按捕魚器的樣子編的,材質不同可能會笨重一些。
李福林一路上都沒有作聲,這個大少爺年紀不大,作坊的人都得聽她的,從來沒有靠近過,現在就他們兩人問一下吧。“大少爺,是不是想抓魚?”
“聰明,待會兒你就等著撿魚吧。”楊小麥給他豎起大拇指,一個十歲的孩子除了打柴還要照顧小弟弟,作坊產量翻了翻,燒柴消耗同樣翻了翻,這家人也太老實,怎麽不提加工錢呢?
河水緩慢流動,淺綠色的河麵清涼透徹,手上的繩子被拽的晃動,兩人合力往上拉,剛離開水麵竹籠裏魚兒劈劈啪啪跳的歡,大草魚鯽魚棍子魚大概有六七條,李福林激動哇哇叫,他爹是個摸魚高手,也沒見一次捉到這麽多。
倒在地上的大小魚兒活蹦亂跳,顧不得仔細查看,再次把竹籠拋下河,片刻後又是水花翻滾,快拉繩子,這一籠是條螺絲大草魚,重量不下十斤。
這次的李福林是跟著大魚一起跳,靠著大山大河這個自然寶庫,還能餓肚子實在不應該,好想深一步了解這些古代人的想法。“你們平常都是怎麽打魚的?”
李福林從來沒看見過這麽大的魚,關注點全是地上蹦跳的魚兒,聽到問話遲緩迴答。“這裏的河水很深沒人敢下去,等到枯水的時候我爹會在河邊摸魚,都是這麽小的。”看比劃的手勢,大概是不上一斤的小魚。
“大少爺,讓我下一籠行好嗎?”鼓足了勇氣說出的聲音還是怯怯的。
“好,換一個位置,人不能靠河邊沿,遇到大魚會把你拉下水的。”不是嚇唬他,萬一掉下去不會遊泳就是死路一條,即便自己會點狗爬式,也很難在深水河救起他,畢竟身子骨是個小女孩。
李福林興奮的拋下竹籠,眼睛死死盯著水麵,突然繩子被拽動,嚇一跳用力往上拉,又是一條螺絲大草魚,比之前的還大,魚尾都露在籠口,兩個人費了老大力氣才拖上岸,竹籠也毀壞了,魚兒太多太重,隻能迴家叫大人。
李泉水拿了背簍幾乎是跑來的,看見地上魚兒驚呆了,兒子比劃的大魚他是不信的,有一年幹旱烏龍河下遊都見底了,看到的大魚也就兩尺多長。
作坊有人驚叫一聲,眾人齊齊看著幾個人的方向,李泉水一手拖一條大草魚,李福林背簍裏還有大大小小的半簍,楊小麥跟在最後裏手勾著一條魚鰓。
徐老漢看見大家都圍著魚兒看熱鬧,馬上吩咐開了。“都迴去做事吧,泉水媳婦猛子媳婦那個灶停下,你倆把在兩條大魚整了分給各家,背簍裏的放進冷卻池,活的就先養著。”
不得不佩服徐老漢處理事情妥帖,楊小麥小聲說把魚頭全煮湯,中午大家一起吃魚頭煮粉條,食材都是現成的,偶爾聚餐一下增加彼此的情分。
徐老漢連連點頭,叫老婆子不要弄午飯 ,通知各家 也不用迴家 做午飯,大家一起吃魚頭燉粉條。又可以吃粉條了,上次的味兒 難以忘懷,一直盼著做滿一個月,換了粉條自家多吃幾餐。
家庭主婦對食材的利用幾乎是盡善盡美,所有草魚都整好,魚頭魚龍骨燉湯,所有魚肉四家分,楊小麥看上的是池子裏的鯽魚和棍子魚。
午餐時一大盆魚頭魚骨放在竹墊上,想吃自己盛,魚湯燉了粉條滿滿一鍋,各家自帶碗筷,竹林蔭處站的坐的,吃粉條啃魚頭說說笑笑,這樣舒心的日子要是能長久就好了。
李泉水一個晚上編了好幾個竹籠,大的口大稀疏用料結實,要是遇著大魚不容易散架,小的口小密實竹片輕薄,適合捕捉偏小點的魚。
午飯後幾個男孩一窩蜂提著竹籠去河邊,李福林拿了半背簍菜葉,剛開始幾籠還好,三四斤以上的草魚捕了好幾條,鯽魚之類的雜魚就更多,先背迴去放進水池免得死掉,可能是人多太吵,魚兒越來越少,捕魚的人也越來越沒勁,幹脆迴家休息。
幾天後,楊小麥來到作坊,大家都在收粉條,就看見徐老漢為難的麵對夏小花。“咋啦?舅姥爺。”
“泉水媳婦,你自己說吧。”古時候出嫁女人的稱唿是某某媳婦,真正的名字隻有娘家人才會叫。
“大少爺,我想每天趕早去鎮上賣魚,迴來就上工,扣我半天工錢。”真想給自己一個大耳光,猛子媳婦去了趟縣城,迴來偷偷告訴她一天掙了五百多文,弟媳婦同意每天給她一百五十文,樂得她後牙槽都露出來了。當時還覺得自己了不起,不費吹灰之力幫兩家人緩解了困境。
現在,相似的問題又出現了,楊小麥有何法子,大不了人家幹脆辭工去賣魚,畢竟那比工錢多出幾倍,夏小花做事勤快麻利,三個楊小麥也抵不上一個,這麽好的工人必須留住。
今天是發工錢的日子,楊小麥先去了趟白府,然後去銀莊換碎銀,再去孫學文的小賣部,五十兩碎銀換了張收款憑證,十天的工錢付訖趕迴作坊,又累又窩心。
工錢發放完畢家家喜笑顏開,夏小花被叫住。“你每天下午收工後把魚送到福滿樓,掌櫃的會和你談價錢。”不想解釋太多,教人技能還幫著銷售,早知道這樣就老老實實呆在作坊,真是自作自受。
夏小花心裏堵得慌,沒準她的請求,做事都是蔫蔫的,聽到這好消息高興的直跳。“大少爺,你咋這麽好呢,捕魚就是跟你學的,還幫找了買家,我們對半分吧。”
“不用,以後我們家的魚你全包了,我還看上了地裏的蔬菜。”現在沒時間賣菜,她家地裏的各色蔬菜好多都長老了。
“可以可以,徐叔家的魚也全包,我現在就去給你摘菜。”一會兒,兩口子送來了一背簍蔬菜,嘴裏還千恩萬謝,真不好意思。
“合適合適,一月發一次加班工錢,夠不上一天就算到下月,我想著料汁現在調好,放進溪水池過夜不會餿,晚上把東西蓋上也不會弄髒,二小子四小子就不用趕早過來,其他的事邊做邊琢磨。”徐老漢真是個好管事,什麽都想在前麵。
裝卸貨物的時間就把提高產量的方法敲定,許多田和萬家富迴灶房調料汁,楊小麥清點庫存粉條數量,已經讓家仆傳話給白大少爺,明天開始日產量是兩千斤。
作坊有徐老漢完全可以放手,楊小麥想著應該犒勞大家,於是做了一盆涼豆腐,未時正是天最熱人最疲倦的時候,一碗涼豆腐下肚精神倍增,又一種新鮮吃法提升了薯麵的價值,女人們討論這不起眼的東西,到了大少爺手裏咋就變得不一樣了。
從此涼豆腐成了作坊的下午茶。“大少爺,這涼豆腐放了什麽咋這好吃?”猛子媳婦實在憋不住問出口。
“這個秘方可以告訴你們,但是不能外傳,如果想賣這個掙錢也不能去泰寧鎮,因為孫學文的娘每天都去賣。”楊小麥不僅告訴了他們薄荷秘方,還備好了薄荷和白糖,讓作坊每天多做些涼豆腐解暑。
一天早上,猛子媳婦畏畏縮縮拉著楊小麥說悄悄話。“大少爺,我想辭工去縣城賣涼豆腐,知道這樣做不厚道,沒辦法家裏負擔重。”
“縣城應該蠻遠吧,挑著豆腐走那麽多路吃得消嗎?”白府的夥計說馬車要半個多時辰,走路最少要一個多時辰。
“到路口花三文錢坐馬車去,中午帶兩個窩窩頭對付,下午再坐馬車迴來。”原來人家都考慮好了。
“這麽熱的天長時間在外麵,你一個婦人萬一有個啥事咋辦?”本來作坊的人手就不夠,再放走一個就忙不過來了。
“沒事,我弟弟在縣城打長工,弟媳婦幫人洗衣服,城南租了個小院子,累了就去他家歇會。”什麽都想到了,之所以客客氣氣的辭工,應該是擔心家裏其他幾個人受牽連。
沒辦法,誰叫我缺人。“給你一個法子,不去縣城掙到的銀子會更多。”猛子媳婦不信 。
楊小麥接著說:“如果一擔涼豆腐能賣一百二十文,除去本錢加你在作坊的工錢,也就多了六七十文,明天趕早去你弟弟家,多做些涼豆腐晌午開始挑出去賣,一天下來看能掙多少,然後和弟媳婦商量這買賣讓她做,每天給你幾成利,這樣既幫了弟弟家自己也沒少掙。” 猛子媳婦聽後滿臉堆笑,晾曬粉條都是帶跑的。
烏龍河橫穿烏龍山,整個山脈由成百上千條溪流形成,二三十米寬的河麵成了河東河西兩個村子的天然屏障,河邊是一大片灘塗,可能是被河水衝刷形成的。
對麵的河東村地勢相對平坦,眺眼遠望綠油油一片稻田,村落集中在村口方向,一條小路沿著河岸,縮短了大山與村落的距離,聽說王姓祖輩曾經是朝廷大官,改朝換代後隱居在這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孫姓家族才是這裏地地道道的原住民。
河西村最早來的村民隻有十幾年時間,靠官道的一麵是大片荒山野地,把村莊包裹的嚴嚴實實,高低不齊的山坡上散居著幾十戶人家,都是土坯茅草屋,看不到一畝水田,兩村來往必須從官道上繞行。
楊小麥偶爾會在作坊待一天,工作環節緊湊流暢,沒啥事想去河邊看看風景,既然有水就會有魚,這麽大的烏龍河說不定有大魚,一個多月沒聞魚腥味,想辦法弄幾條 。
不動聲色的在幾家門前查看,沒見著漁網魚簍之類,靈機一動趁著李泉水揉完薯麵,小聲問:“泉水叔,幫我編一個底下這麽大上口這麽園,這麽高的竹籠,可以稀鬆一些輕些。”雙手飛舞比劃一番。
李泉水立即從後院拖出一紮破好的竹片,在地上排開征詢疏密度,底部差不多洗臉盆那麽大,間隔銅板大小的孔,上麵的空隙稍大一些的時間,海碗大的入口處對稱係上草繩,一個柔韌輕巧不知道幹啥用的竹籠做出來了,前後不過刻把鍾。
大家都在忙,楊小麥叫上李泉水的兒子李福林,拿起竹籠去烏龍河,順道摘了幾片菜葉。晌午的太陽熾熱,走過山包穿過幾百米河灘,靠近河邊蹲在棵大樹下,把菜葉綁在籠底,然後一起拋下河,繩子緊緊的拽在手上,她覺得能捕到魚。
她給爺爺買過一個網紅捕魚器,捕魚效果非常不錯,這個竹簍就是按捕魚器的樣子編的,材質不同可能會笨重一些。
李福林一路上都沒有作聲,這個大少爺年紀不大,作坊的人都得聽她的,從來沒有靠近過,現在就他們兩人問一下吧。“大少爺,是不是想抓魚?”
“聰明,待會兒你就等著撿魚吧。”楊小麥給他豎起大拇指,一個十歲的孩子除了打柴還要照顧小弟弟,作坊產量翻了翻,燒柴消耗同樣翻了翻,這家人也太老實,怎麽不提加工錢呢?
河水緩慢流動,淺綠色的河麵清涼透徹,手上的繩子被拽的晃動,兩人合力往上拉,剛離開水麵竹籠裏魚兒劈劈啪啪跳的歡,大草魚鯽魚棍子魚大概有六七條,李福林激動哇哇叫,他爹是個摸魚高手,也沒見一次捉到這麽多。
倒在地上的大小魚兒活蹦亂跳,顧不得仔細查看,再次把竹籠拋下河,片刻後又是水花翻滾,快拉繩子,這一籠是條螺絲大草魚,重量不下十斤。
這次的李福林是跟著大魚一起跳,靠著大山大河這個自然寶庫,還能餓肚子實在不應該,好想深一步了解這些古代人的想法。“你們平常都是怎麽打魚的?”
李福林從來沒看見過這麽大的魚,關注點全是地上蹦跳的魚兒,聽到問話遲緩迴答。“這裏的河水很深沒人敢下去,等到枯水的時候我爹會在河邊摸魚,都是這麽小的。”看比劃的手勢,大概是不上一斤的小魚。
“大少爺,讓我下一籠行好嗎?”鼓足了勇氣說出的聲音還是怯怯的。
“好,換一個位置,人不能靠河邊沿,遇到大魚會把你拉下水的。”不是嚇唬他,萬一掉下去不會遊泳就是死路一條,即便自己會點狗爬式,也很難在深水河救起他,畢竟身子骨是個小女孩。
李福林興奮的拋下竹籠,眼睛死死盯著水麵,突然繩子被拽動,嚇一跳用力往上拉,又是一條螺絲大草魚,比之前的還大,魚尾都露在籠口,兩個人費了老大力氣才拖上岸,竹籠也毀壞了,魚兒太多太重,隻能迴家叫大人。
李泉水拿了背簍幾乎是跑來的,看見地上魚兒驚呆了,兒子比劃的大魚他是不信的,有一年幹旱烏龍河下遊都見底了,看到的大魚也就兩尺多長。
作坊有人驚叫一聲,眾人齊齊看著幾個人的方向,李泉水一手拖一條大草魚,李福林背簍裏還有大大小小的半簍,楊小麥跟在最後裏手勾著一條魚鰓。
徐老漢看見大家都圍著魚兒看熱鬧,馬上吩咐開了。“都迴去做事吧,泉水媳婦猛子媳婦那個灶停下,你倆把在兩條大魚整了分給各家,背簍裏的放進冷卻池,活的就先養著。”
不得不佩服徐老漢處理事情妥帖,楊小麥小聲說把魚頭全煮湯,中午大家一起吃魚頭煮粉條,食材都是現成的,偶爾聚餐一下增加彼此的情分。
徐老漢連連點頭,叫老婆子不要弄午飯 ,通知各家 也不用迴家 做午飯,大家一起吃魚頭燉粉條。又可以吃粉條了,上次的味兒 難以忘懷,一直盼著做滿一個月,換了粉條自家多吃幾餐。
家庭主婦對食材的利用幾乎是盡善盡美,所有草魚都整好,魚頭魚龍骨燉湯,所有魚肉四家分,楊小麥看上的是池子裏的鯽魚和棍子魚。
午餐時一大盆魚頭魚骨放在竹墊上,想吃自己盛,魚湯燉了粉條滿滿一鍋,各家自帶碗筷,竹林蔭處站的坐的,吃粉條啃魚頭說說笑笑,這樣舒心的日子要是能長久就好了。
李泉水一個晚上編了好幾個竹籠,大的口大稀疏用料結實,要是遇著大魚不容易散架,小的口小密實竹片輕薄,適合捕捉偏小點的魚。
午飯後幾個男孩一窩蜂提著竹籠去河邊,李福林拿了半背簍菜葉,剛開始幾籠還好,三四斤以上的草魚捕了好幾條,鯽魚之類的雜魚就更多,先背迴去放進水池免得死掉,可能是人多太吵,魚兒越來越少,捕魚的人也越來越沒勁,幹脆迴家休息。
幾天後,楊小麥來到作坊,大家都在收粉條,就看見徐老漢為難的麵對夏小花。“咋啦?舅姥爺。”
“泉水媳婦,你自己說吧。”古時候出嫁女人的稱唿是某某媳婦,真正的名字隻有娘家人才會叫。
“大少爺,我想每天趕早去鎮上賣魚,迴來就上工,扣我半天工錢。”真想給自己一個大耳光,猛子媳婦去了趟縣城,迴來偷偷告訴她一天掙了五百多文,弟媳婦同意每天給她一百五十文,樂得她後牙槽都露出來了。當時還覺得自己了不起,不費吹灰之力幫兩家人緩解了困境。
現在,相似的問題又出現了,楊小麥有何法子,大不了人家幹脆辭工去賣魚,畢竟那比工錢多出幾倍,夏小花做事勤快麻利,三個楊小麥也抵不上一個,這麽好的工人必須留住。
今天是發工錢的日子,楊小麥先去了趟白府,然後去銀莊換碎銀,再去孫學文的小賣部,五十兩碎銀換了張收款憑證,十天的工錢付訖趕迴作坊,又累又窩心。
工錢發放完畢家家喜笑顏開,夏小花被叫住。“你每天下午收工後把魚送到福滿樓,掌櫃的會和你談價錢。”不想解釋太多,教人技能還幫著銷售,早知道這樣就老老實實呆在作坊,真是自作自受。
夏小花心裏堵得慌,沒準她的請求,做事都是蔫蔫的,聽到這好消息高興的直跳。“大少爺,你咋這麽好呢,捕魚就是跟你學的,還幫找了買家,我們對半分吧。”
“不用,以後我們家的魚你全包了,我還看上了地裏的蔬菜。”現在沒時間賣菜,她家地裏的各色蔬菜好多都長老了。
“可以可以,徐叔家的魚也全包,我現在就去給你摘菜。”一會兒,兩口子送來了一背簍蔬菜,嘴裏還千恩萬謝,真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