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遠足
大唐:續寫貞觀打造錦繡盛唐 作者:腦洞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褚遂良懵了,他突然感覺自己好像勝任不了商部這個重要的崗位,關鍵是腦子相差的太多了啊。
天啊,驛站延用了幾百年,也沒人說還可以這樣用啊。
“褚卿,之前所說的稅務,也可以在驛站內完成,貨物直接在驛站內交割或轉賣。”
褚遂良想了好外,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在驛站內交割稅務怎麽收取?其二則是異地交割款項如何支付,畢竟貨物可以通過驛站,錢財不雙方現場交割都不放心啊。
“這個很簡單,第一個問題,首先是報稅,一般來說,貨物自產地出發時,就要根據價值、目的地報稅,納稅之後發放票據…”
李厥簡單的說了一下報稅、抵稅的概念,這玩意現在人理解起來確實有些困難。
“至於錢財,這就提到了另一個機構,那便是銀行,要貨的一方將錢存入銀行,發貨的一方將貨交給驛站物流,憑交稅的憑證,便可到本地的銀行兌換這筆錢,
銀行承擔著錢財的流程和擔保,貨未發出貨主拿不到錢,這樣雙方便都能放心。”
褚遂良麵上一喜,對啊,不過這銀行的具體職能又是啥。
放貸、攬儲、提供交易擔保,李厥甚至還把期貨的概念給說出來了,不要求現在就實施,隻是為了打開老褚的格局。
“太孫,您認為我們當務之急是什麽?”
“統一貨幣。”
大唐目前用於交易的除了銅錢,尚有部分區域用金銀或布帛。
雖然銅錢為大頭,但現在各地私鑄貨幣的現象很嚴重,雖然李二下令將銅幣的重量和含銅比例納入大唐律法,但市場流通的錢依舊是良莠不齊。
沒有統一的貨幣,設立銀行就是個笑話。
“知易行難,談何容易?”
李厥微一點頭道:“是啊,還得世家和勳貴的配合啊。”
驅散腦中負麵的情緒,李厥又和褚遂良聊了許多,這才讓對方離開。
接下來兩天的時間,李厥都在安排東宮的產業,朝堂上的事他不擔心,李二很多事比他考慮的更老道。
東宮之外的火藥作坊已經停工,這是李二的命令,還下了禁令,不準李厥再進去。
倒是宜春宮騰出來的地,被李厥一分為二,一半依舊用於研究,不少新東西便是從這裏弄出來的。
另一半,則是李厥為銀行所做的準備。
他來到此間,張柬之趕忙迎了過來,自從上次李貞輸了之後,李治就將對方送了過來。
“太孫。”
“情況熟悉的怎麽樣了?”
“您寫的綱要臣已經看完了,正在按此擴散,下一步便是培養人才。”
“地方選好了嗎?”
原本銀行之事,李厥是打算安排給狄仁傑來做的,但這不張柬之來了嘛。
自己的十個伴讀,除了長孫延其他人,李厥都想著放到地方曆練一下,好好的大才別給自己給關傻了。
未來狄仁傑負責治政,張柬之負責財政,嗯,至於自己,則負責帶著人征戰天下,看看這世界到底有沒有盡頭。
“臣想著五地同時啟動,暫定為長安、洛陽、並州、益州、揚州。”
李厥想了想,這五個城方現在算是大唐經濟的中心了,不過從這個劃分上來看,銀行的具體功能張柬之還是沒有吃透。
“增加兩個吧,一個是涼州,連結整個隴右道,而現今隴右道主產糧食、畜牧業,有不少大唐內地急需之物,你要記著有需求便有市場,
市場不活,便是政策或人員的不得力;
其二在泉州,作為主要的通海碼頭,來往商船頗多,我們不能隻顧著內陸的。”
“喏。”張柬之躬身答應。
進入製幣工坊,李厥看了眼剛製出來的幣。
對於錢幣的製造,李厥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他是想過做一個水壓機的,但過於異想天開了,一個加大水壓的強力泵他都搞不定,
不過他也提出了這個構思,讓研發部那邊慢慢弄吧。
研發部的人分為兩塊,一是李厥招募的一些,其二就是從原先憫孤院中挑選出來。
這次他製造了四種幣,分別是金幣,一幣的價值相當於以前的一貫,銀幣,一幣相當於一百文,還有就是大銅幣,相當於現在的十文,再就是小銅幣,與現在一文相當,
幣種的一麵寫著貞觀通寶,另一麵寫著幣值。
“太孫,臣不懂,為何要製造許多的劣質幣?”
沒錯,在製幣之初,李厥就令人做了不少的劣製幣,含銅量還不如現在的開元通寶。
李厥淡笑道:“暫時還沒到時候,以後我會告訴你的。”
從宜春宮出來,李厥便出了宮,去了一趟李象的府邸,叮囑大哥,他這段時間會很忙,沒時間陪母親,讓大嫂經常去東宮走動。
……
二月初六一早,一輛四輪的馬車穿過初開門的東市,自春明門出了城。
馬車並不奢華,相較之前的馬車也就稍大些。
城外三裏外,已經有二十餘人在此等候,個個打扮的行商一般,不僅如此,還有十餘輛挽馬拉著大車,車上堆滿了貨物。
到了此處,李厥跳下馬車,旁邊的一匹馬踱步來到了他的近前,將大頭伸到了李厥的麵前,伸舌頭想舔他,被李厥一把推開了,這就是他的坐騎。
這匹馬全身銀白色,但是四個蹄子居然是黑色,是真正的大宛良駒,李厥給它起名叫西門吹雪,是李二最早賞給他的馬駒中的一個,
算是和李厥一起長大,今年七歲,是一匹公馬,性子有些暴躁,除了李厥,平日裏也就無意敢近前。
“第一站洛陽,走吧。”
李厥也不再坐車,踩蹬上馬,對著眾人道。
相伴的除了薛仁貴,他還看到了幾個生麵孔,知曉定然是李二安排的。
有兩人讓他頗為注意,因為兩人的身形都很修長,並不壯實,但目光淩厲,頗有點不怒自威。
“你叫什麽?”他看向左邊一人問道。
“稟太孫…”
“出行在外,叫我…公子吧。”
“稟公子,某叫席君買。”
李厥想了想沒聽過,接著問道:“之前擔任何職?”
“左武衛中擔任果毅校尉一職。陛下榮寵,赦封男爵。”
李厥點點頭,看來身上有些功績,不然一個六品上的官職,是沒資格封爵的,他又看向右邊的問及。
“稟公子,某叫裴行儉,現在左驍衛府當職。”
“哦,是蘇定方的部屬。”
“喏,得蘇公不棄,收為徒。”
天啊,驛站延用了幾百年,也沒人說還可以這樣用啊。
“褚卿,之前所說的稅務,也可以在驛站內完成,貨物直接在驛站內交割或轉賣。”
褚遂良想了好外,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在驛站內交割稅務怎麽收取?其二則是異地交割款項如何支付,畢竟貨物可以通過驛站,錢財不雙方現場交割都不放心啊。
“這個很簡單,第一個問題,首先是報稅,一般來說,貨物自產地出發時,就要根據價值、目的地報稅,納稅之後發放票據…”
李厥簡單的說了一下報稅、抵稅的概念,這玩意現在人理解起來確實有些困難。
“至於錢財,這就提到了另一個機構,那便是銀行,要貨的一方將錢存入銀行,發貨的一方將貨交給驛站物流,憑交稅的憑證,便可到本地的銀行兌換這筆錢,
銀行承擔著錢財的流程和擔保,貨未發出貨主拿不到錢,這樣雙方便都能放心。”
褚遂良麵上一喜,對啊,不過這銀行的具體職能又是啥。
放貸、攬儲、提供交易擔保,李厥甚至還把期貨的概念給說出來了,不要求現在就實施,隻是為了打開老褚的格局。
“太孫,您認為我們當務之急是什麽?”
“統一貨幣。”
大唐目前用於交易的除了銅錢,尚有部分區域用金銀或布帛。
雖然銅錢為大頭,但現在各地私鑄貨幣的現象很嚴重,雖然李二下令將銅幣的重量和含銅比例納入大唐律法,但市場流通的錢依舊是良莠不齊。
沒有統一的貨幣,設立銀行就是個笑話。
“知易行難,談何容易?”
李厥微一點頭道:“是啊,還得世家和勳貴的配合啊。”
驅散腦中負麵的情緒,李厥又和褚遂良聊了許多,這才讓對方離開。
接下來兩天的時間,李厥都在安排東宮的產業,朝堂上的事他不擔心,李二很多事比他考慮的更老道。
東宮之外的火藥作坊已經停工,這是李二的命令,還下了禁令,不準李厥再進去。
倒是宜春宮騰出來的地,被李厥一分為二,一半依舊用於研究,不少新東西便是從這裏弄出來的。
另一半,則是李厥為銀行所做的準備。
他來到此間,張柬之趕忙迎了過來,自從上次李貞輸了之後,李治就將對方送了過來。
“太孫。”
“情況熟悉的怎麽樣了?”
“您寫的綱要臣已經看完了,正在按此擴散,下一步便是培養人才。”
“地方選好了嗎?”
原本銀行之事,李厥是打算安排給狄仁傑來做的,但這不張柬之來了嘛。
自己的十個伴讀,除了長孫延其他人,李厥都想著放到地方曆練一下,好好的大才別給自己給關傻了。
未來狄仁傑負責治政,張柬之負責財政,嗯,至於自己,則負責帶著人征戰天下,看看這世界到底有沒有盡頭。
“臣想著五地同時啟動,暫定為長安、洛陽、並州、益州、揚州。”
李厥想了想,這五個城方現在算是大唐經濟的中心了,不過從這個劃分上來看,銀行的具體功能張柬之還是沒有吃透。
“增加兩個吧,一個是涼州,連結整個隴右道,而現今隴右道主產糧食、畜牧業,有不少大唐內地急需之物,你要記著有需求便有市場,
市場不活,便是政策或人員的不得力;
其二在泉州,作為主要的通海碼頭,來往商船頗多,我們不能隻顧著內陸的。”
“喏。”張柬之躬身答應。
進入製幣工坊,李厥看了眼剛製出來的幣。
對於錢幣的製造,李厥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他是想過做一個水壓機的,但過於異想天開了,一個加大水壓的強力泵他都搞不定,
不過他也提出了這個構思,讓研發部那邊慢慢弄吧。
研發部的人分為兩塊,一是李厥招募的一些,其二就是從原先憫孤院中挑選出來。
這次他製造了四種幣,分別是金幣,一幣的價值相當於以前的一貫,銀幣,一幣相當於一百文,還有就是大銅幣,相當於現在的十文,再就是小銅幣,與現在一文相當,
幣種的一麵寫著貞觀通寶,另一麵寫著幣值。
“太孫,臣不懂,為何要製造許多的劣質幣?”
沒錯,在製幣之初,李厥就令人做了不少的劣製幣,含銅量還不如現在的開元通寶。
李厥淡笑道:“暫時還沒到時候,以後我會告訴你的。”
從宜春宮出來,李厥便出了宮,去了一趟李象的府邸,叮囑大哥,他這段時間會很忙,沒時間陪母親,讓大嫂經常去東宮走動。
……
二月初六一早,一輛四輪的馬車穿過初開門的東市,自春明門出了城。
馬車並不奢華,相較之前的馬車也就稍大些。
城外三裏外,已經有二十餘人在此等候,個個打扮的行商一般,不僅如此,還有十餘輛挽馬拉著大車,車上堆滿了貨物。
到了此處,李厥跳下馬車,旁邊的一匹馬踱步來到了他的近前,將大頭伸到了李厥的麵前,伸舌頭想舔他,被李厥一把推開了,這就是他的坐騎。
這匹馬全身銀白色,但是四個蹄子居然是黑色,是真正的大宛良駒,李厥給它起名叫西門吹雪,是李二最早賞給他的馬駒中的一個,
算是和李厥一起長大,今年七歲,是一匹公馬,性子有些暴躁,除了李厥,平日裏也就無意敢近前。
“第一站洛陽,走吧。”
李厥也不再坐車,踩蹬上馬,對著眾人道。
相伴的除了薛仁貴,他還看到了幾個生麵孔,知曉定然是李二安排的。
有兩人讓他頗為注意,因為兩人的身形都很修長,並不壯實,但目光淩厲,頗有點不怒自威。
“你叫什麽?”他看向左邊一人問道。
“稟太孫…”
“出行在外,叫我…公子吧。”
“稟公子,某叫席君買。”
李厥想了想沒聽過,接著問道:“之前擔任何職?”
“左武衛中擔任果毅校尉一職。陛下榮寵,赦封男爵。”
李厥點點頭,看來身上有些功績,不然一個六品上的官職,是沒資格封爵的,他又看向右邊的問及。
“稟公子,某叫裴行儉,現在左驍衛府當職。”
“哦,是蘇定方的部屬。”
“喏,得蘇公不棄,收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