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四十六章中國老師日本學生


    水河村。村公所。八路軍補充團團部。


    偵察排排長曹勇與於根山、政委、參謀長告別,準備前往林安縣縣城送信。吳參謀走進來報告:“團長、政委,林安縣日軍司令中川榮一派人來求見團長,還說有一封信一定要麵交團長。”


    “嗯?中川榮一派人來給我送信?”於根山感到疑惑不解。


    吳參謀:“是的。來人就在團部院外。團長,見不見他們?”


    於根山低頭沉默了片刻,抬起頭果斷地說:


    “見!吳參謀,把人帶進來。”


    “是。”吳參謀轉身快步走出團部。


    “中川榮一派人來送信意欲何為?”政委自言自語著。


    “中川榮一派人來送信準沒憋好屁,指不定他又想耍什麽鬼花招呢?咱們可得小心提防著點兒。”參謀長警覺地說。


    吳參謀帶著兩個頭戴禮帽、三十歲左右、一身中國商人打扮有些緊張慌亂的年輕男人走進團部,一起走到於根山、政委、參謀長和偵察排排長曹勇等人的麵前。吳參謀指著兩個年輕人說道:“團長,來人帶到,就是這兩個人。”


    兩個年輕人並腿立正,摘下禮帽向著於根山等人彎腰鞠躬。


    於根山等人看到這兩個年輕人標準的日本式鞠躬,立刻知道了眼前這兩個年輕人是日本軍人。


    團部裏的其他工作人員紛紛走過來圍觀。


    其中一個身材稍高一點的年輕人操著不太熟練流利的漢語問道:“請問,你們地哪位是於根山於團長?”


    “我就是。找我有什麽事兒?說吧。”


    高個年輕人從懷裏掏出一封信,畢恭畢敬雙手遞給於根山:


    “於團長閣下,這是大日本皇軍駐林安縣司令官中川榮一大隊長的信。你地,請收閱。我們等著,你地答複,迴去複命。”


    於根山接過信打開看了起來。信是用中文寫的,大概的內容是,中川榮一提議交換雙方被俘人員,請八路軍派人前往林安縣縣城日軍司令部,具體商談交換時間、地點等有關事宜。


    於根山看完後,把信交給政委和參謀長看。


    政委看完信向於根山點點頭表示同意:“團長,你來決定吧。”


    “好吧。我來決定。如果有不妥、不對的地方,請政委和參謀長修改補充,以防不測。”於根山扭臉對日軍信使嚴肅鄭重地說道:“你們迴去轉告中川榮一,明後天我軍會派代表前往林安縣你們的司令部,跟你們商談交換雙方被俘人員的具體細節。但是,你們日軍必須要絕對保證我軍代表和被俘人員的安全。否則,我軍將會采取必要的對應行動。你們聽明白了嗎?”


    “嗨!我地,大大地明白,我地,馬上地迴去複命。”


    “走吧。趕快迴去吧。”參謀長不耐煩地揮著手說。


    看著日軍信使走出團部院外後,於根山肯定地說:


    “陰謀!這絕對是個陰謀。”


    “是的。是個不折不扣的陰謀。”參謀長讚同地說。


    “團長,你準備怎麽應對這種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情況。我們要趕緊想辦法呀。”政委憂心忡忡地說道。


    “來,我們坐下研究商量一下。”眾人跟著於根山走到方桌邊坐下。眾人期待著看著於根山。


    於根山掏出煙鬥,裝上煙絲點著,狠狠地抽了一口說:


    “不管這件事兒是不是陰謀?不管是什麽樣的陰謀?我們都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麵做好交換雙方被俘人員的準備,一方麵要做好打仗的準備。政委、參謀長,你們說呢?”


    政委、參謀長一致同意於根山的提議。


    於根山:“參謀長、吳參謀,你們倆人盡快製定出交換和打仗的兩個方案出來。交換的前一天,把駐守在通玉河西的兩個團調都過來,加強這次行動的作戰力量。曹排長,你帶著一名通訊員明天上午出發,去林安縣縣城,你的身份是團政治部副主任。政委、參謀長,你們看這麽部署行不行啊?還有什麽補充意見?”


    政委、參謀長等人一致同意,也沒有補充意見。


    “哦,對了。還應該重新給中川榮一寫封信。最好能用日文寫。鄧俊生!”於根山大聲喊道。


    “到!”鄧俊生從圍觀的人群中快步走到於根山的麵前:


    “團長,有什麽指示?”


    “小鄧,你能用日文寫信嗎?”


    “能,沒問題。團長,你要給誰寫信啊?還要用日文?”


    “中川榮一。”


    “中川榮一?”鄧俊生心裏暗暗吃驚。


    林安縣縣城。隆慶街二十九號。方家大院。前院大客廳。


    “方先生,請講吧。”中川榮一態度誠懇地催促道。


    “好,好。我講。中川隊長,這上麵的漢字你都認識嗎?”


    “認識,這上麵的漢字我都認識。”中川榮一肯定地說。


    “嗯。你都認識我就好講了。在講解這首七絕詩之前,我要先給你講解清楚其中的幾個字。這首詩裏的伊字,指的是女子、女人,但在這首詩裏是特指妻子。聞,就是聽。漏轉,是中國古代的計時儀器,相當於現在的鍾表。這首詩,講的是一個淒美悲酸的愛情故事。一個男人離開故土,離開了自己深深愛戀著的妻子,遠走異鄉。在寂靜的深夜思念起妻子來,卻不知道自己迴家團聚的歸期。這時就會迴憶起與妻子離別時依依不舍、難舍難分、執手落淚、內心痛楚的情景。迴憶分別的時候聽到了漏轉滴水的聲音,更是加重了對妻子的思念。時常聽到漏轉滴水聲音的時候,就會使自己沉靜的心裏掀起強烈思念妻子的狂飆。中川隊長,這就是這首詩的全部內容。”


    中川榮一聽明白了這首詩的內容,聽懂了這首詩所內含的全部情感。他被這首七絕詩深深地感染了、強烈地震撼了。他覺得這首詩裏的男人就是他自己。聽得他雖然不至於傷心落淚,但心裏卻是酸酸的、眼眶裏有些潮濕。不由得想起了自己遠在日本的嬌美溫柔的妻子,還有調皮好動的兒子、安靜漂亮的女兒……


    “中川隊長,你聽明白了嗎?聽懂了嗎?還要不要我再給你講一講啊?”


    中川榮一低著頭眨著眼睛,努力地平複自己的心緒:


    “謝謝。謝謝方先生,我都聽明白了,也都聽懂了。”


    “中川隊長,現在你也是離開故土,別妻離子,遠在異鄉,幾年未歸吧。你想不想家呀?想不想你的妻子和孩子呀?聽我給你講解了這首七絕詩,有沒有什麽觸動和感悟啊?”


    聽了這首七絕詩,對中川榮一觸動很大,感悟也很多。但是,絕對不能說,更不能告訴被侵略、占領下的中國人。中川榮一避開方達先的問話,轉移話題說:“這首詩真好、真美。是誰寫的?”


    “這首詩是中國唐代大詩人秦少遊寫給同樣是詩人的妻子蘇小妹的,他的妻子是唐代大詩人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蘇東坡也各自迴了一首疊字迴文詩給秦少遊。成為詩壇經典和佳話。”


    “嗯,確實稱得上是詩詞經典。方先生,這幅楷書字也寫得好啊,是哪位書法大家寫的?”


    “哪裏說得上書法大家呀?這幾個字是我在酒後微醺淺醉時隨意塗抹的拙作。讓你見笑了。慚愧、慚愧。”


    “方先生謙虛了。中國文化真是了不起啊。內容深厚廣博。”


    “是的。從古至今,中國文化的起源、發展、升華、傳承,可以說是光耀大地,傳播四海,深深地影響和促進了中國周邊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與進步。不說那麽遠了,說點兒現實具體的吧。其實,靜止不動的建築也包含在中國文化裏麵。比如說我們中國非常普遍的四合院……”


    “嗯,中國的四合院很好、很漂亮,我很喜歡。”


    “哦?中川隊長喜歡四合院?為什麽?你懂四合院嗎?”


    “我當然懂得四合院了。顧名思義,四圍而合,就是四合院嘛。世代而居,幾世同堂,宗族聚集,合為大家。方先生,是這樣的吧。”中川榮一頗為自信、自得地說。


    哼哼哼。方達先輕輕地、不屑地笑了笑,想了想說道:


    “中川隊長,你說的隻是四合院的表象,卻不知、不懂四合院的內裏和深含其中的思想。”


    “哦?方先生,我又不明白、不懂啦?請賜教。”


    “不不不。中川隊長,你沒有全明白、全懂。你說的那些,我們中國幾歲的孩子都知道。我還是簡單地給你講講吧。中國的四合院,不僅僅是為了人們居住而建造的。四合院聚合了天人合一,家國同構的思想與文化元素,把兼容並蓄、包羅萬象的中國德、孝文化融於天、地、人、己的四合觀念中,恪守仁、義、禮、智、信五德。以和諧、中庸、謙遜、包容的態度,遵守法道自然、天下為公、人類大同的道義,以期達到天、地、人、己的四合境界。中川隊長,這才是中國四合院的真正內涵和正確解釋。”


    “哦。中國文化真是了不起啊!”


    “那是當然。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經天緯地、惠及世間。五千年啊,豈止了不起,應該說偉大之至”


    “偉大?!哼!現在的中國是貧窮落後農業國,我大日本帝國是先進強大的工業國。中國比日本落後了一百年,不能相提並論,不可同日而語。方先生,你有沒有什麽觸動和感悟啊?”


    “有啊。中川隊長,你說的確實如此。對我觸動很大,感悟更多。簡單一句話,落後就要挨打。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烽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爾茲海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爾茲海默並收藏抗戰烽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