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四十五章茶道茶儀高低立見
林安縣縣城。隆慶街二十九號。方家大院。前院大客廳。
方達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搖搖頭放下茶杯:“德祿。”
管家德祿應聲而入,走到方達先麵前:“老爺,您吩咐。”
“德祿,這水有點兒涼啦,換一壺開水來,再把茶葉拿來,我自己沏茶。”說完,方達先把兩個茶杯放進茶盤裏。
“是嘍。老爺,請稍等。”德祿端起茶盤離開客廳。
“中川隊長,你要喝淡茶還是要喝釅茶?”
“淡茶、釅茶都可以。方先生,你們中國不是有一句話叫做‘客隨主便’嗎?”
“唉!看來中川隊長對我們中國文化和茶禮茶儀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是嗎?方先生,我非常了解中國文化,包括茶文化,你怎麽能說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呐?你這麽說有什麽根據嗎?”
“有啊,當然有根據啦沒根據去怎麽敢亂說呐?。中川隊長,你剛才說喝淡茶、釅茶都可以,還說‘客隨主便’,這就說明你對中國文化,尤其是茶文化中的茶禮、茶儀一知半解。”
“我一知半解?方先生,請你解釋解釋可以嗎?”
“可以。我先不說茶禮、茶儀,就說‘客隨主便’吧,這句話,表明的是客人對主人的禮貌和謙讓。但這隻是一句話的前半句,後麵還有半句話呢。中川隊長,你知道是什麽嗎?”
“哦?‘客隨主便’的後麵還有半句話?這、這我就不知道了。方先生,那後半句是什麽?”
“後半句是‘主隨客意’,表示主人對客人的友好和尊重。”“哦。‘客隨主便,主隨客意’,才是完整的一句話。主客之
間相互客氣、彼此禮貌,原來如此。這麽說確實有道理。方先生,喝淡茶、喝釅茶隻是個人的口味不同,這裏麵有什麽茶文化、茶禮、茶儀可說啊?”
“有啊。中川隊長,不管是什麽品種的茶,喝淡茶、喝釅茶這裏麵的講究可大了。當然,你自己一個人喝淡茶、釅茶無所謂,隻要你自己喜歡就好。但是,你到我家來了,我請你喝茶,那就絕對不能淡茶、釅茶隨便地喝了。”
“願聞其詳,洗耳恭聽。方先生,請講。”
“好的。中川隊長,我給你上一堂中國茶禮、茶儀的知識普及課吧。以茶待客絕對不能過於清淡,淡茶是水茶,用來待客有慢待和驅客之意。但是,茶湯也不能過釅,過釅就不是茶湯而是茶粥了,用來待客會有不敬和示敵之嫌。所以,剛才我必須事先問清楚,你要喝淡茶還是喝釅茶,以免出現不必要的誤解。”
“哦,我明白了。方先生,如果我要喝淡茶你怎麽辦呐?”
“我會給你沏一壺比淡茶釅一點的,但又不是釅茶。”
“哦。如果我要喝釅茶呐?”
“那我就給你沏一壺比釅茶淡一些的,即不是淡茶也不是釅茶的茶水。讓你喝著覺得不談不釅,可口適中。這就是茶禮,也是待客的規矩。中川隊長,你們日本茶道有這些講究嗎?”
管家德祿端著茶盤走進客廳,身後跟著一個一手拎著黃銅開水壺、一手拿著茶葉盒的十幾歲小夥計。他們走到茶幾前放下各自手裏的東西後轉身離去。
“中川隊長,請稍等一會兒。”方達先沏好茶說。
“你剛才說的那種茶禮,我們日本茶道好像、好像沒有。方先生,中國的茶文化、茶禮、茶儀還有什麽講究嗎?”
“有啊,那講究可太多啦。中川隊長,我再給你說點最普通、最常見的吧,也是喝茶的禮節。我們中國人講究‘待客飲茶須半杯’,給客人倒滿杯茶表示不恭不敬。這跟喝酒正相反,待客喝酒必須倒滿杯酒。還有,‘待客飲茶後舉杯’,主人先端起茶杯自顧自地喝茶,這表示驅趕客人,這是很不禮貌的。這就是茶儀。還有,我們中國人喝茶不但講禮節,也要講究文化和意境的。”
“茶禮、茶儀我知道了。喝茶還要有意境?方先生,這怎麽講啊?”
“我們中國人喝茶,要一杯提神醒腦通泥丸;二杯通心徹肺潤肝腸;三杯兩腋生風似成仙。這就是意境,也是茶文化中的最高境界。”
“嗯,確實如此,方先生說得真好。不過,現在你這一把茶壺,兩個茶杯這麽簡單的茶具能喝出你所說的意境嗎?”
“當然可以。我這一把茶壺兩個茶杯看似簡單,卻決不簡單。中川隊長,中國人喝茶一定要有行、定、製、成、品這五個基本過程,每個過程都要恰到好處的適度,這個‘度’的拿捏把握,會影響到五個過程整體的‘度’的品質。喝茶有‘度’,是喝出來的,更是悟出來、參出來的,與佛教禪機有著某種聯係。所以,茶與佛又有密不可分的內在聯係。”
“嗯,嗯。哦,哦。”中川榮一不停地點頭。
一直站著的錢萬林聽得似懂非懂,但又深深佩服。
“不同季節要喝不同品種的茶,不同品種的茶要用不同溫度的水衝泡,這是有嚴格區分的。對身份不同的來客,要用不同品質、不同等級的茶葉招待。”
“是是是,對對對。”中川榮一不住地點頭表示讚同。
“喝茶,跟中醫中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些茶葉本身就是中藥,用這種茶葉沏茶可以防病治病,更可以健身養生。”
“是的,是的。”中川榮一又點頭。錢萬林也跟著點頭。
“我們中國人很早很早以前就認識到,茶有九德,這九德是,時、真、良、德……”
中川榮一聽得目瞪口呆,深深折服。他打斷方達先的話,擺擺手說:“好了好了。方先生,你不要一次講的太多,我記不住。”
“啊?不讓我說啦?這剛哪兒到哪兒啊?中川隊長,我們中國的茶禮、茶儀、茶藝、茶文化我就是給你說上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更不要說中國文化啦。”
“方先生,你剛才說的茶藝指的是什麽?”
“茶藝,說的是以種茶、摘茶、製茶、茶葉、喝茶為題而作畫、作詩、作曲的文化藝術活動和作品。其中以詩詞最多。”
“哦。是這樣的啊。方先生,我非常喜歡中國的古詩詞,也頗有研究和體會。”
“謝謝。中川隊長,謝謝你能喜歡我們中國璀璨深邃的古詩詞。但是,你未必能知道多少、能懂多少啊。”
“嗯?!方先生,你又是在貶低我嗎?”
“不敢不敢。中川隊長,我說的是實情啊。”
“實情?方先生,我們不妨試一試。請你說出一首詩詞,我來給你解析。怎麽樣啊?”中川榮一不服氣地說。
“嗯?也好。不試試,怎麽能知道你懂不懂、懂多少啊?中川隊長,在你身後的牆上就有一首詩詞,請你來鑒賞解析吧。”
“好啊。”中川榮一立刻起身,興致勃勃地走到客廳南牆前。牆上掛著一幅字,這幅字是由十幾個楷書字組成的直徑一尺的圓圈。中川榮一微微地仰起頭,認真仔細地看著,卻是如墜迷霧之中。“方先生,這?這用字組成的圓圈是詩嗎?”
方達先起身走到中川榮一的身邊,自豪而又肯定地說:
“當然,這就是一首詩,七絕。”
“不對不對。方先生,七絕詩的每一句是七個字,四句應該二十詩,這隻是迴文詩中的一種。詩的第一句的後半句是第二句的前半句,第二句的後半句又是第三句的前半句。以此類推。最後組成了一首完整規範的七言四句七絕詩。中川隊長,你聽明白了嗎?能聽懂嗎?”
“聽懂了一點,但是沒有完全聽懂。方先生,這首詩怎麽讀?應該從哪裏讀起啊?請方先生賜教。”中川榮一虛心地請教。
“好吧。我不讀跟你聽,你是永遠看不懂的。”方達先抬起右手,指著圓圈左上方的一個字,語調深沉略帶傷感地吟詠起來:
“靜思伊久阻歸期,久阻歸期憶別離,憶別離時聞漏轉,時聞漏轉靜思伊。”
聽罷,中川榮一似懂非懂、不懂裝懂、懵懵懂懂地大加稱讚:
“好啊!妙啊!真是好詩!方先生,請你給我講解講解,越詳細越好。請吧。”
“什麽亂七八糟的?真囉嗦。”錢萬林心裏不屑地嘀咕著。
“嗯?中川隊長,你讓我給你講解?不行不行。”
“為什麽不行?方先生,你是怕我聽不懂嗎?”
“那倒不是。我是怕,中川隊長,我怕你聽了我的講解以後你會傷心落淚。”
“什麽?我聽你講解這首詩會傷心落淚?笑話,這怎麽可能啊?方先生,你把我看得太脆弱了吧?如果你這樣認為,那今天你必須跟我講,還有詳細地講清楚,講到我完全聽懂了為止。”
“中川隊長,你這不是在強逼迫使我嗎?你的情緒會影響到我的情緒。在這種緊張不協調的情緒下,是講不出這首詩的內涵和意境的。”
“是嗎?那這樣好了。方先生,現在,我們把這裏當做教室,你把我當做你的學生,我把你當做我的老師。這種師生關係、這種輕鬆協調的情緒,你是不是就可以講解啦?”
“哎,這就對了嘛,這樣我就好講啦。”
第四十五章茶道茶儀高低立見
林安縣縣城。隆慶街二十九號。方家大院。前院大客廳。
方達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搖搖頭放下茶杯:“德祿。”
管家德祿應聲而入,走到方達先麵前:“老爺,您吩咐。”
“德祿,這水有點兒涼啦,換一壺開水來,再把茶葉拿來,我自己沏茶。”說完,方達先把兩個茶杯放進茶盤裏。
“是嘍。老爺,請稍等。”德祿端起茶盤離開客廳。
“中川隊長,你要喝淡茶還是要喝釅茶?”
“淡茶、釅茶都可以。方先生,你們中國不是有一句話叫做‘客隨主便’嗎?”
“唉!看來中川隊長對我們中國文化和茶禮茶儀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是嗎?方先生,我非常了解中國文化,包括茶文化,你怎麽能說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呐?你這麽說有什麽根據嗎?”
“有啊,當然有根據啦沒根據去怎麽敢亂說呐?。中川隊長,你剛才說喝淡茶、釅茶都可以,還說‘客隨主便’,這就說明你對中國文化,尤其是茶文化中的茶禮、茶儀一知半解。”
“我一知半解?方先生,請你解釋解釋可以嗎?”
“可以。我先不說茶禮、茶儀,就說‘客隨主便’吧,這句話,表明的是客人對主人的禮貌和謙讓。但這隻是一句話的前半句,後麵還有半句話呢。中川隊長,你知道是什麽嗎?”
“哦?‘客隨主便’的後麵還有半句話?這、這我就不知道了。方先生,那後半句是什麽?”
“後半句是‘主隨客意’,表示主人對客人的友好和尊重。”“哦。‘客隨主便,主隨客意’,才是完整的一句話。主客之
間相互客氣、彼此禮貌,原來如此。這麽說確實有道理。方先生,喝淡茶、喝釅茶隻是個人的口味不同,這裏麵有什麽茶文化、茶禮、茶儀可說啊?”
“有啊。中川隊長,不管是什麽品種的茶,喝淡茶、喝釅茶這裏麵的講究可大了。當然,你自己一個人喝淡茶、釅茶無所謂,隻要你自己喜歡就好。但是,你到我家來了,我請你喝茶,那就絕對不能淡茶、釅茶隨便地喝了。”
“願聞其詳,洗耳恭聽。方先生,請講。”
“好的。中川隊長,我給你上一堂中國茶禮、茶儀的知識普及課吧。以茶待客絕對不能過於清淡,淡茶是水茶,用來待客有慢待和驅客之意。但是,茶湯也不能過釅,過釅就不是茶湯而是茶粥了,用來待客會有不敬和示敵之嫌。所以,剛才我必須事先問清楚,你要喝淡茶還是喝釅茶,以免出現不必要的誤解。”
“哦,我明白了。方先生,如果我要喝淡茶你怎麽辦呐?”
“我會給你沏一壺比淡茶釅一點的,但又不是釅茶。”
“哦。如果我要喝釅茶呐?”
“那我就給你沏一壺比釅茶淡一些的,即不是淡茶也不是釅茶的茶水。讓你喝著覺得不談不釅,可口適中。這就是茶禮,也是待客的規矩。中川隊長,你們日本茶道有這些講究嗎?”
管家德祿端著茶盤走進客廳,身後跟著一個一手拎著黃銅開水壺、一手拿著茶葉盒的十幾歲小夥計。他們走到茶幾前放下各自手裏的東西後轉身離去。
“中川隊長,請稍等一會兒。”方達先沏好茶說。
“你剛才說的那種茶禮,我們日本茶道好像、好像沒有。方先生,中國的茶文化、茶禮、茶儀還有什麽講究嗎?”
“有啊,那講究可太多啦。中川隊長,我再給你說點最普通、最常見的吧,也是喝茶的禮節。我們中國人講究‘待客飲茶須半杯’,給客人倒滿杯茶表示不恭不敬。這跟喝酒正相反,待客喝酒必須倒滿杯酒。還有,‘待客飲茶後舉杯’,主人先端起茶杯自顧自地喝茶,這表示驅趕客人,這是很不禮貌的。這就是茶儀。還有,我們中國人喝茶不但講禮節,也要講究文化和意境的。”
“茶禮、茶儀我知道了。喝茶還要有意境?方先生,這怎麽講啊?”
“我們中國人喝茶,要一杯提神醒腦通泥丸;二杯通心徹肺潤肝腸;三杯兩腋生風似成仙。這就是意境,也是茶文化中的最高境界。”
“嗯,確實如此,方先生說得真好。不過,現在你這一把茶壺,兩個茶杯這麽簡單的茶具能喝出你所說的意境嗎?”
“當然可以。我這一把茶壺兩個茶杯看似簡單,卻決不簡單。中川隊長,中國人喝茶一定要有行、定、製、成、品這五個基本過程,每個過程都要恰到好處的適度,這個‘度’的拿捏把握,會影響到五個過程整體的‘度’的品質。喝茶有‘度’,是喝出來的,更是悟出來、參出來的,與佛教禪機有著某種聯係。所以,茶與佛又有密不可分的內在聯係。”
“嗯,嗯。哦,哦。”中川榮一不停地點頭。
一直站著的錢萬林聽得似懂非懂,但又深深佩服。
“不同季節要喝不同品種的茶,不同品種的茶要用不同溫度的水衝泡,這是有嚴格區分的。對身份不同的來客,要用不同品質、不同等級的茶葉招待。”
“是是是,對對對。”中川榮一不住地點頭表示讚同。
“喝茶,跟中醫中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些茶葉本身就是中藥,用這種茶葉沏茶可以防病治病,更可以健身養生。”
“是的,是的。”中川榮一又點頭。錢萬林也跟著點頭。
“我們中國人很早很早以前就認識到,茶有九德,這九德是,時、真、良、德……”
中川榮一聽得目瞪口呆,深深折服。他打斷方達先的話,擺擺手說:“好了好了。方先生,你不要一次講的太多,我記不住。”
“啊?不讓我說啦?這剛哪兒到哪兒啊?中川隊長,我們中國的茶禮、茶儀、茶藝、茶文化我就是給你說上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更不要說中國文化啦。”
“方先生,你剛才說的茶藝指的是什麽?”
“茶藝,說的是以種茶、摘茶、製茶、茶葉、喝茶為題而作畫、作詩、作曲的文化藝術活動和作品。其中以詩詞最多。”
“哦。是這樣的啊。方先生,我非常喜歡中國的古詩詞,也頗有研究和體會。”
“謝謝。中川隊長,謝謝你能喜歡我們中國璀璨深邃的古詩詞。但是,你未必能知道多少、能懂多少啊。”
“嗯?!方先生,你又是在貶低我嗎?”
“不敢不敢。中川隊長,我說的是實情啊。”
“實情?方先生,我們不妨試一試。請你說出一首詩詞,我來給你解析。怎麽樣啊?”中川榮一不服氣地說。
“嗯?也好。不試試,怎麽能知道你懂不懂、懂多少啊?中川隊長,在你身後的牆上就有一首詩詞,請你來鑒賞解析吧。”
“好啊。”中川榮一立刻起身,興致勃勃地走到客廳南牆前。牆上掛著一幅字,這幅字是由十幾個楷書字組成的直徑一尺的圓圈。中川榮一微微地仰起頭,認真仔細地看著,卻是如墜迷霧之中。“方先生,這?這用字組成的圓圈是詩嗎?”
方達先起身走到中川榮一的身邊,自豪而又肯定地說:
“當然,這就是一首詩,七絕。”
“不對不對。方先生,七絕詩的每一句是七個字,四句應該二十詩,這隻是迴文詩中的一種。詩的第一句的後半句是第二句的前半句,第二句的後半句又是第三句的前半句。以此類推。最後組成了一首完整規範的七言四句七絕詩。中川隊長,你聽明白了嗎?能聽懂嗎?”
“聽懂了一點,但是沒有完全聽懂。方先生,這首詩怎麽讀?應該從哪裏讀起啊?請方先生賜教。”中川榮一虛心地請教。
“好吧。我不讀跟你聽,你是永遠看不懂的。”方達先抬起右手,指著圓圈左上方的一個字,語調深沉略帶傷感地吟詠起來:
“靜思伊久阻歸期,久阻歸期憶別離,憶別離時聞漏轉,時聞漏轉靜思伊。”
聽罷,中川榮一似懂非懂、不懂裝懂、懵懵懂懂地大加稱讚:
“好啊!妙啊!真是好詩!方先生,請你給我講解講解,越詳細越好。請吧。”
“什麽亂七八糟的?真囉嗦。”錢萬林心裏不屑地嘀咕著。
“嗯?中川隊長,你讓我給你講解?不行不行。”
“為什麽不行?方先生,你是怕我聽不懂嗎?”
“那倒不是。我是怕,中川隊長,我怕你聽了我的講解以後你會傷心落淚。”
“什麽?我聽你講解這首詩會傷心落淚?笑話,這怎麽可能啊?方先生,你把我看得太脆弱了吧?如果你這樣認為,那今天你必須跟我講,還有詳細地講清楚,講到我完全聽懂了為止。”
“中川隊長,你這不是在強逼迫使我嗎?你的情緒會影響到我的情緒。在這種緊張不協調的情緒下,是講不出這首詩的內涵和意境的。”
“是嗎?那這樣好了。方先生,現在,我們把這裏當做教室,你把我當做你的學生,我把你當做我的老師。這種師生關係、這種輕鬆協調的情緒,你是不是就可以講解啦?”
“哎,這就對了嘛,這樣我就好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