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載德如願以償地去參加文會了,果然那個張大友待他十分熱情,因他老早就聽說喬載德的文章已到了火候,學道衙門主持的科考每年都評判他為優等,故而張大友寸步不離跟著他,一門心思討教做文章的學問。
喬載德平時很少出門,從來沒有同道中人對自己這麽敬重,因而也對他十分客氣,加之他又是個實誠人,在切磋文章時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倆很快就成了知己好友。
這個張大友專門邀請喬載德去家裏拜見了他父親,原來他在家排行老大,後麵幾個兄弟姊妹都是繼母生的,他小時候看盡了繼母的白眼,——正所謂“後娘的拳頭、夏天的日頭”。直到他長大進了學,繼母才稍微有了點好臉色。
然而她在錢財上卻仍看的緊,早早與他分家另過了。
如今他也隻守著幾畝薄地養活妻子和一雙兒女。
偶爾爹爹偷偷接濟他幾個,被繼母知道了必要鬧得雞飛狗跳才罷。
喬載德知道了張大友家裏的事,心裏很同情他,也斷不了接濟他幾個,張大友好生感激。
不久文會就散了,張大友非得要跟著他來家拜見高堂,進一步探討學問。喬載德隻好答應了,帶他見了父母,兩人一起在喬家撰寫應時文章。
喬向廷見張大友麵帶忠厚,對他也不見外,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他。
這時他心裏越發很佩服二兒媳的遠見了,覺得有了張大友伴考,兒子中舉那是遲早的事——最好能像中秀才時那樣一個榜首一個榜尾。
而讓喬向廷更加慶幸的事還在後頭呢!
有一天,張大友告訴他父子,他有個表姨夫,姓秦,十年前捐了個中書,如今在禮部供職,他在京城為官多年,肯定認識好些文章大家,甚而可能認識翰林院的人,要是能得到翰林的指點,那麽文章精進自不在話下,那麽秋闈就能榮登桂榜了。
喬向廷大喜過望,就讓載德和張大友拿著自己最得意的文章去托那個表舅引薦翰林投刺。
張大友也隻是那麽一說,沒想到喬家卻當真了,一時十分為難,說自從母親去世後,他家與這個姨夫走動的就少了,近些年來更是斷了來往的;再者,即便要去,自家囊中羞澀,連點盤纏也拿不出來,如何去得?
喬向廷望子成龍心切,便說道:“你這孩子太心實,既凡叫你去,豈有讓你出錢的理兒?所有的盤費你自不必操心。”
張大友大喜,忙說:“既然老伯這麽懇切,那我倆就去試試好了。隻是多年不上門,他那住址不知還可靠否?唉,這麽些年不來往了,卻在秋闈前去找他,頗有臨時抱佛腳的感覺,還不知人家會不會理咱呢?”
章子晗在旁說:“理不理咱,去試試就是了,不試怎麽知道?即便不讓進門,那就當你倆去天子腳下走一遭,以後進京做官時也就熟門熟路了。”
說得大家都笑了。
臨行前,章子晗悄悄告訴大哥和大友,要他倆晚兩天再走,然後她獨自跑迴娘家,把她父母原想資助親家翁入股的那二百兩銀子拿了來,又悄悄讓老田從櫃上湊了六十兩,換了幾張銀票,當著張大友的麵讓大哥揣上,以便去京裏作為贄見之禮。
喬載德在這些事上不太在行,再三推三拖四地不肯拿,章子晗說:“進京一趟,求人辦事,這是事關自家前程的大事,哪能倆肩膀扛著個頭去?再說,兩手空空,親戚麵上也不好看。”
他這才答應了。章子晗還囑咐說:“這個六十兩的給咱表姨夫,那個二百兩的給翰林,十兩是盤纏。見麵多說好話,叫人家實心實意地幫咱指點指點。”
喬載德就像個孩子一樣一一答應著。
然後魏鐵擔去雇了車馬來,臨上車,章子晗又跑出來叮囑道:“大哥,依我的主意,莫不如先去城裏見見舅舅,三年前鬧義和拳時,他和那個洋大夫是去過京城的,對那裏熟些。”
喬載德正因自己對前路茫然而忐忑呢,聽了這主意,一下就定了心神,帶著張大友奔省城來了。
他兄弟二人來到舅舅家裏,見醫館裏忙得不可開交,喬載德心裏又顧慮舅舅是否能脫開身了。
當他把這事前後說了一遍後,陳青桐想也沒想就答應了,說:“嗯,這是大事,我和喬治醫生自然要陪你倆去走一遭。醫館裏的事,隻好讓你妗子多辛苦幾天了——她如今也已是個女華佗了,奔著她來的人不少。”
就這麽著,一行四人就上了路,曉行夜宿,迤邐到了京城,先找個客店住下,然後去張大友表姨夫家裏拜訪。
誰料時過境遷,他家親戚果然已搬了家,把張大友急得什麽似的。
陳青桐笑笑,說道:“不妨事,他既凡在禮部供職,那咱就去禮部大堂找他。”
張大友吐吐舌頭,說:“表姨夫迴鄉探親時,我曾聽他說過,禮部衙門可是在皇城裏頭。那豈能是咱平頭百姓能涉足的地方?”
陳青桐又笑笑,指著喬治說:“咱是平頭百姓不假,進不得那地方。他可是‘洋大人’,他哪裏也去得!”
張大友與喬載德點頭會意。
喬治在陳家待久了,也學得麵慈心軟,早就沒了耀武揚威的派頭了,反而在心裏打怵。
陳青桐給他打氣說:“你想想那些官差來咱醫館裏是怎樣的做派來?前些年差點要了我的命。”
喬治想起那些往事,對官差就氣不打一處來,登時挺起胸脯,帶著三人去皇城根了。
那些官吏經過了庚子之亂,果然對洋人怕得要死,一個個點頭哈腰的,問一答十,很快就打聽到了秦中書的住址,這時喬載德不由得又佩服起弟媳章子晗的精明來。
四人見秦中書,他對喬治也是恭敬有加。
聽張大友說明了來意,他說道:“諸位來的好巧,我才剛結識了一個盟弟,姓範,曆盡艱辛才中了舉,好在會試一舉成名,中了進士,經殿試後分到翰林院任編修,他可是當今的鴻儒,是位老編修了,若與他探討學問,必有進益。”
四人大喜,忙托他引薦。
喬載德想起帶來的贄見之禮,忙將那五十兩銀票雙手奉上,秦中書說什麽也不收。
喬載德執意要他留下,秦中丞再三說:“知己親戚,不必見外。再說我這外甥自幼喪母,家計艱難,我還倒有心濟補他幾個,怎好收你們的錢?”
陳青桐見他決意不收,隻得給喬載德使眼色,喬載德這才不再強了。
傍晚,秦中書領著眾人拐彎抹角,去拜會他盟弟範編修,不知穿過了多少寬窄不一的胡同,才到了範編修的家,原來他也是租住的民房,那是一個嘈雜的四合院,他僅住在西側的廂房裏,裏麵陳設簡陋,除桌椅床鋪之外,家徒四壁。
喬載德不料他一個堂堂的翰林,竟然混得如此潦倒,不由得想起老師胡先生以前說的一句話:“翰林院裏的官兒,都是清貴之品,將來若不入閣,放了外任不是主考就是學政。”此時他倒是盼著這位翰林早些入閣,要麽盡快求放外任罷了。
聽秦中書說,他這位盟弟如今隻身在京為官,妻子兒女都在老家務農,是以他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對於衣食起居是極不在意的。
喬載德心中十分敬佩,忙獻上贄見之禮。
範翰林看著他手中那張花花綠綠的銀票,大為詫異,問秦中書:“不知仁兄引薦諸位,意欲何為?”
秦中書忙說明來意,並讓喬、張二位各取出文章來請範編修指教。這範編修乃是個飽學之士,此時已知二位是攜文前來投刺的,便接過文章來,卻對那銀票正眼也不瞧。
他先看了張大友的,頻頻點頭,張大友心中竊喜;他又拿起喬載德的文章來讀,初始看得很快,漸漸慢下來了,邊讀邊沉思,不時還折迴複讀一段,最後竟擊節朗誦起來。
眾人都忐忑不安地等著他評判,見他終於讀完了,忙問二人所作若何。
範編修掂著手裏的文章,拍案叫道:“好文,好文!像這等奇文,所設之問振聾發聵,所陳之策切中時弊,頗有排山倒海、氣貫長虹之勢,且通篇筆酣墨飽,行文樸實無華,決不做無病呻吟之語,實乃警世奇文!寧不令人拍案叫絕?我不及也。佩服,佩服!”
原來喬載德在文中多用了其弟喬載智的觀念,意在革除弊政、振興中華,是以文筆犀利,橫掃千軍。
範翰林說:“眼下我大清屢遭外夷欺淩,亟需閣下這等有識之士,運起如櫞巨筆,喚醒朝野大眾,力挽狂瀾,扭轉乾坤。愚以為,似閣下如此老道的文筆,今年乙科必中無疑!”
一番話,說得四位很是振奮。
張大友一直盼著他對自己的文章也誇讚幾句,眼巴巴地看著他,範編修看見了張大友的眼光,也說了幾句文從字順、筆下生輝的話。張大友心中也很欣慰,忙說:“請大人多多指教,後學小子不勝感激。”
範翰林便從喬載德的文章入手,說此文讀來發人深思,文風厚重,然指陳時弊有失婉轉,若再稍加潤色則可謂盡善盡美矣;又說張大友的文章花團錦簇,美則美矣,然有失於不夠質樸,若能蕙質蘭心那就更好了。
他說的很委婉,然而他倆也由此都知了各自的不足之處。
範編修又傳授了他倆許多起承轉合之法,其精妙縝密處堪稱超凡入聖,此時喬載德和張大友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麽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喬載德為表謝意,忙又獻上那銀票,不料範翰林卻正色道:“在下一人在京,花銷不大,俸祿已能自足;且鄙人從不屑交遊於士大夫中,亦無禮尚往來之說。家中妻兒亦自耕自給,不置產業。我夫妻常說: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積之何用?望諸位包涵,勿奪我誌!”
喬載德聽了,不由得心生敬意,又重新打量了一下這位窮翰林,但見他清臒的臉龐透著倔強,深邃的眼神透著篤定,便也不好奪這位君子的操守了。
陳青桐要請他出去飲幾杯,範編修也不去,隻煩請東廂房一個老倉頭來煮了幾碗青菜豆腐飯,請大家吃了。
飯後又沏了一壺幹棒子茶,青桐歎道:“天下做官的,要都能如此,那該多好啊!唉,我逗留京中行醫時聽人說,太後老佛爺西狩時,因走的倉促,諸事未備,沿途隻能坐牛車,還時常餓肚子呢。那時,她雖貴為太後,也親曆了無錢寸步難行的老話,沿途誰給他一口吃的誰就是好人,誰能給她送點銀子誰就是好官。迴來後,她對施舍過她的人都大加封賞,管他什麽好人孬人呢。”
範編修說:“唉,生而為人,各行其道也就是了。我在京做官,一心效法翰林院出身的兩位前輩,力爭做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秦中書在旁邊聽了,說:“賢弟乃高潔之士,所敬仰者必定仰之彌高,請問是哪兩位前賢?”
範編修說:“一位是曾老夫子,人稱半個聖人了,那是不消說的。一位是當朝李中堂,他老人家前年才剛辭世,那是大廈將傾賴其柱其間的人物!他們二位都講求經世致用的學問,為國為民操勞一生,居功至偉。我也見賢思齊,惜乎慚鳧企鶴,望塵莫及。”
秦中書說:“以我看來,後一位卻比不得賢弟清貧樂道的氣節。”
範編修道:“何以言之?”
秦中書說:“豈不聞坊間有一副絕妙楹聯嗎?道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因李中堂是合肥人,上聯就譏諷他肥了自己、瘦了天下;下聯是譏諷戶部翁尚書的,因為他是常熟人,身居司農之位,卻屍位素餐、無所事事,以致於世間的土地都荒蕪了。”
範編修說道:“唉,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嘛。李中堂雖在清廉操守上稍有不足,可如今天下艱危,正是靠他獨立支持,我大清才得以續命這些年。我最敬他海戰後渡海談判時寸步不讓的氣節。那倭國獅子大開口,張口要三億兩,還要割遼東、台灣和澎湖列島,是李中堂毫不退讓,與他們錙銖必較,以至於東瀛人行不齒行徑,行刺中堂大人,他臉上挨了一槍,當場昏厥過去。據知情人透露,就因這一槍,日本人怕的要死,因此役也是倭國掏空了家底硬打下來的,若和談不成,大清舉全國之力卷土重來,則其本土不保矣,因此隻好減少了一億兩賠款。李中堂蘇醒之後,還不依呢,必要再減兩千萬兩。可這時太後老佛爺發電來了,囑咐隻要不打仗就行,日本人要什麽,就答應什麽!恰好這封電報被倭國人截獲了,他們由此看到了大清的底線,於是一口咬住兩億兩、割三地不鬆口。老佛爺在背後催促,倭國人在前麵逼迫,李中堂無奈,隻得代簽了《馬關條約》。這下老佛爺又能苟安了,自然歡喜,可李中堂卻又做了替罪羊,被國人罵做賣國賊。辛醜年,老佛爺借義和團‘刀槍不入’的神功向世界各國宣戰時,八國聯軍攻占了北京,她也讓李中堂去跟洋人媾和,李中堂寸步不讓,又是她發電:‘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李中堂不得不遵照她的懿旨,代簽了《辛醜條約》,他再次被世人罵做賣國賊。唉,他老人家心裏是多麽的委屈而且無奈啊,以致於轉過年來就薨了。在下供職於宮廷,這些內情我都洞悉!”
說完,涕淚滿襟。大家聽了,也都感慨不已。
眾人談至深夜,方才散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喬載德平時很少出門,從來沒有同道中人對自己這麽敬重,因而也對他十分客氣,加之他又是個實誠人,在切磋文章時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倆很快就成了知己好友。
這個張大友專門邀請喬載德去家裏拜見了他父親,原來他在家排行老大,後麵幾個兄弟姊妹都是繼母生的,他小時候看盡了繼母的白眼,——正所謂“後娘的拳頭、夏天的日頭”。直到他長大進了學,繼母才稍微有了點好臉色。
然而她在錢財上卻仍看的緊,早早與他分家另過了。
如今他也隻守著幾畝薄地養活妻子和一雙兒女。
偶爾爹爹偷偷接濟他幾個,被繼母知道了必要鬧得雞飛狗跳才罷。
喬載德知道了張大友家裏的事,心裏很同情他,也斷不了接濟他幾個,張大友好生感激。
不久文會就散了,張大友非得要跟著他來家拜見高堂,進一步探討學問。喬載德隻好答應了,帶他見了父母,兩人一起在喬家撰寫應時文章。
喬向廷見張大友麵帶忠厚,對他也不見外,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他。
這時他心裏越發很佩服二兒媳的遠見了,覺得有了張大友伴考,兒子中舉那是遲早的事——最好能像中秀才時那樣一個榜首一個榜尾。
而讓喬向廷更加慶幸的事還在後頭呢!
有一天,張大友告訴他父子,他有個表姨夫,姓秦,十年前捐了個中書,如今在禮部供職,他在京城為官多年,肯定認識好些文章大家,甚而可能認識翰林院的人,要是能得到翰林的指點,那麽文章精進自不在話下,那麽秋闈就能榮登桂榜了。
喬向廷大喜過望,就讓載德和張大友拿著自己最得意的文章去托那個表舅引薦翰林投刺。
張大友也隻是那麽一說,沒想到喬家卻當真了,一時十分為難,說自從母親去世後,他家與這個姨夫走動的就少了,近些年來更是斷了來往的;再者,即便要去,自家囊中羞澀,連點盤纏也拿不出來,如何去得?
喬向廷望子成龍心切,便說道:“你這孩子太心實,既凡叫你去,豈有讓你出錢的理兒?所有的盤費你自不必操心。”
張大友大喜,忙說:“既然老伯這麽懇切,那我倆就去試試好了。隻是多年不上門,他那住址不知還可靠否?唉,這麽些年不來往了,卻在秋闈前去找他,頗有臨時抱佛腳的感覺,還不知人家會不會理咱呢?”
章子晗在旁說:“理不理咱,去試試就是了,不試怎麽知道?即便不讓進門,那就當你倆去天子腳下走一遭,以後進京做官時也就熟門熟路了。”
說得大家都笑了。
臨行前,章子晗悄悄告訴大哥和大友,要他倆晚兩天再走,然後她獨自跑迴娘家,把她父母原想資助親家翁入股的那二百兩銀子拿了來,又悄悄讓老田從櫃上湊了六十兩,換了幾張銀票,當著張大友的麵讓大哥揣上,以便去京裏作為贄見之禮。
喬載德在這些事上不太在行,再三推三拖四地不肯拿,章子晗說:“進京一趟,求人辦事,這是事關自家前程的大事,哪能倆肩膀扛著個頭去?再說,兩手空空,親戚麵上也不好看。”
他這才答應了。章子晗還囑咐說:“這個六十兩的給咱表姨夫,那個二百兩的給翰林,十兩是盤纏。見麵多說好話,叫人家實心實意地幫咱指點指點。”
喬載德就像個孩子一樣一一答應著。
然後魏鐵擔去雇了車馬來,臨上車,章子晗又跑出來叮囑道:“大哥,依我的主意,莫不如先去城裏見見舅舅,三年前鬧義和拳時,他和那個洋大夫是去過京城的,對那裏熟些。”
喬載德正因自己對前路茫然而忐忑呢,聽了這主意,一下就定了心神,帶著張大友奔省城來了。
他兄弟二人來到舅舅家裏,見醫館裏忙得不可開交,喬載德心裏又顧慮舅舅是否能脫開身了。
當他把這事前後說了一遍後,陳青桐想也沒想就答應了,說:“嗯,這是大事,我和喬治醫生自然要陪你倆去走一遭。醫館裏的事,隻好讓你妗子多辛苦幾天了——她如今也已是個女華佗了,奔著她來的人不少。”
就這麽著,一行四人就上了路,曉行夜宿,迤邐到了京城,先找個客店住下,然後去張大友表姨夫家裏拜訪。
誰料時過境遷,他家親戚果然已搬了家,把張大友急得什麽似的。
陳青桐笑笑,說道:“不妨事,他既凡在禮部供職,那咱就去禮部大堂找他。”
張大友吐吐舌頭,說:“表姨夫迴鄉探親時,我曾聽他說過,禮部衙門可是在皇城裏頭。那豈能是咱平頭百姓能涉足的地方?”
陳青桐又笑笑,指著喬治說:“咱是平頭百姓不假,進不得那地方。他可是‘洋大人’,他哪裏也去得!”
張大友與喬載德點頭會意。
喬治在陳家待久了,也學得麵慈心軟,早就沒了耀武揚威的派頭了,反而在心裏打怵。
陳青桐給他打氣說:“你想想那些官差來咱醫館裏是怎樣的做派來?前些年差點要了我的命。”
喬治想起那些往事,對官差就氣不打一處來,登時挺起胸脯,帶著三人去皇城根了。
那些官吏經過了庚子之亂,果然對洋人怕得要死,一個個點頭哈腰的,問一答十,很快就打聽到了秦中書的住址,這時喬載德不由得又佩服起弟媳章子晗的精明來。
四人見秦中書,他對喬治也是恭敬有加。
聽張大友說明了來意,他說道:“諸位來的好巧,我才剛結識了一個盟弟,姓範,曆盡艱辛才中了舉,好在會試一舉成名,中了進士,經殿試後分到翰林院任編修,他可是當今的鴻儒,是位老編修了,若與他探討學問,必有進益。”
四人大喜,忙托他引薦。
喬載德想起帶來的贄見之禮,忙將那五十兩銀票雙手奉上,秦中書說什麽也不收。
喬載德執意要他留下,秦中丞再三說:“知己親戚,不必見外。再說我這外甥自幼喪母,家計艱難,我還倒有心濟補他幾個,怎好收你們的錢?”
陳青桐見他決意不收,隻得給喬載德使眼色,喬載德這才不再強了。
傍晚,秦中書領著眾人拐彎抹角,去拜會他盟弟範編修,不知穿過了多少寬窄不一的胡同,才到了範編修的家,原來他也是租住的民房,那是一個嘈雜的四合院,他僅住在西側的廂房裏,裏麵陳設簡陋,除桌椅床鋪之外,家徒四壁。
喬載德不料他一個堂堂的翰林,竟然混得如此潦倒,不由得想起老師胡先生以前說的一句話:“翰林院裏的官兒,都是清貴之品,將來若不入閣,放了外任不是主考就是學政。”此時他倒是盼著這位翰林早些入閣,要麽盡快求放外任罷了。
聽秦中書說,他這位盟弟如今隻身在京為官,妻子兒女都在老家務農,是以他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對於衣食起居是極不在意的。
喬載德心中十分敬佩,忙獻上贄見之禮。
範翰林看著他手中那張花花綠綠的銀票,大為詫異,問秦中書:“不知仁兄引薦諸位,意欲何為?”
秦中書忙說明來意,並讓喬、張二位各取出文章來請範編修指教。這範編修乃是個飽學之士,此時已知二位是攜文前來投刺的,便接過文章來,卻對那銀票正眼也不瞧。
他先看了張大友的,頻頻點頭,張大友心中竊喜;他又拿起喬載德的文章來讀,初始看得很快,漸漸慢下來了,邊讀邊沉思,不時還折迴複讀一段,最後竟擊節朗誦起來。
眾人都忐忑不安地等著他評判,見他終於讀完了,忙問二人所作若何。
範編修掂著手裏的文章,拍案叫道:“好文,好文!像這等奇文,所設之問振聾發聵,所陳之策切中時弊,頗有排山倒海、氣貫長虹之勢,且通篇筆酣墨飽,行文樸實無華,決不做無病呻吟之語,實乃警世奇文!寧不令人拍案叫絕?我不及也。佩服,佩服!”
原來喬載德在文中多用了其弟喬載智的觀念,意在革除弊政、振興中華,是以文筆犀利,橫掃千軍。
範翰林說:“眼下我大清屢遭外夷欺淩,亟需閣下這等有識之士,運起如櫞巨筆,喚醒朝野大眾,力挽狂瀾,扭轉乾坤。愚以為,似閣下如此老道的文筆,今年乙科必中無疑!”
一番話,說得四位很是振奮。
張大友一直盼著他對自己的文章也誇讚幾句,眼巴巴地看著他,範編修看見了張大友的眼光,也說了幾句文從字順、筆下生輝的話。張大友心中也很欣慰,忙說:“請大人多多指教,後學小子不勝感激。”
範翰林便從喬載德的文章入手,說此文讀來發人深思,文風厚重,然指陳時弊有失婉轉,若再稍加潤色則可謂盡善盡美矣;又說張大友的文章花團錦簇,美則美矣,然有失於不夠質樸,若能蕙質蘭心那就更好了。
他說的很委婉,然而他倆也由此都知了各自的不足之處。
範編修又傳授了他倆許多起承轉合之法,其精妙縝密處堪稱超凡入聖,此時喬載德和張大友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麽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喬載德為表謝意,忙又獻上那銀票,不料範翰林卻正色道:“在下一人在京,花銷不大,俸祿已能自足;且鄙人從不屑交遊於士大夫中,亦無禮尚往來之說。家中妻兒亦自耕自給,不置產業。我夫妻常說: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積之何用?望諸位包涵,勿奪我誌!”
喬載德聽了,不由得心生敬意,又重新打量了一下這位窮翰林,但見他清臒的臉龐透著倔強,深邃的眼神透著篤定,便也不好奪這位君子的操守了。
陳青桐要請他出去飲幾杯,範編修也不去,隻煩請東廂房一個老倉頭來煮了幾碗青菜豆腐飯,請大家吃了。
飯後又沏了一壺幹棒子茶,青桐歎道:“天下做官的,要都能如此,那該多好啊!唉,我逗留京中行醫時聽人說,太後老佛爺西狩時,因走的倉促,諸事未備,沿途隻能坐牛車,還時常餓肚子呢。那時,她雖貴為太後,也親曆了無錢寸步難行的老話,沿途誰給他一口吃的誰就是好人,誰能給她送點銀子誰就是好官。迴來後,她對施舍過她的人都大加封賞,管他什麽好人孬人呢。”
範編修說:“唉,生而為人,各行其道也就是了。我在京做官,一心效法翰林院出身的兩位前輩,力爭做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秦中書在旁邊聽了,說:“賢弟乃高潔之士,所敬仰者必定仰之彌高,請問是哪兩位前賢?”
範編修說:“一位是曾老夫子,人稱半個聖人了,那是不消說的。一位是當朝李中堂,他老人家前年才剛辭世,那是大廈將傾賴其柱其間的人物!他們二位都講求經世致用的學問,為國為民操勞一生,居功至偉。我也見賢思齊,惜乎慚鳧企鶴,望塵莫及。”
秦中書說:“以我看來,後一位卻比不得賢弟清貧樂道的氣節。”
範編修道:“何以言之?”
秦中書說:“豈不聞坊間有一副絕妙楹聯嗎?道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因李中堂是合肥人,上聯就譏諷他肥了自己、瘦了天下;下聯是譏諷戶部翁尚書的,因為他是常熟人,身居司農之位,卻屍位素餐、無所事事,以致於世間的土地都荒蕪了。”
範編修說道:“唉,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嘛。李中堂雖在清廉操守上稍有不足,可如今天下艱危,正是靠他獨立支持,我大清才得以續命這些年。我最敬他海戰後渡海談判時寸步不讓的氣節。那倭國獅子大開口,張口要三億兩,還要割遼東、台灣和澎湖列島,是李中堂毫不退讓,與他們錙銖必較,以至於東瀛人行不齒行徑,行刺中堂大人,他臉上挨了一槍,當場昏厥過去。據知情人透露,就因這一槍,日本人怕的要死,因此役也是倭國掏空了家底硬打下來的,若和談不成,大清舉全國之力卷土重來,則其本土不保矣,因此隻好減少了一億兩賠款。李中堂蘇醒之後,還不依呢,必要再減兩千萬兩。可這時太後老佛爺發電來了,囑咐隻要不打仗就行,日本人要什麽,就答應什麽!恰好這封電報被倭國人截獲了,他們由此看到了大清的底線,於是一口咬住兩億兩、割三地不鬆口。老佛爺在背後催促,倭國人在前麵逼迫,李中堂無奈,隻得代簽了《馬關條約》。這下老佛爺又能苟安了,自然歡喜,可李中堂卻又做了替罪羊,被國人罵做賣國賊。辛醜年,老佛爺借義和團‘刀槍不入’的神功向世界各國宣戰時,八國聯軍攻占了北京,她也讓李中堂去跟洋人媾和,李中堂寸步不讓,又是她發電:‘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李中堂不得不遵照她的懿旨,代簽了《辛醜條約》,他再次被世人罵做賣國賊。唉,他老人家心裏是多麽的委屈而且無奈啊,以致於轉過年來就薨了。在下供職於宮廷,這些內情我都洞悉!”
說完,涕淚滿襟。大家聽了,也都感慨不已。
眾人談至深夜,方才散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