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書說到,喬大乖正在喬向廷大門口放刁撒潑,喬大乖正罵他是單支獨戶呢,就見村口大路上來了兩輛大車,來人見了喬老頭,納頭便拜。


    你道來者是誰?原來正是喬向廷的大哥、三哥迴老家尋親來了。雖然過去了六七年,但骨肉至親之間,大家一眼就能認出來。


    喬老頭撫摸著兩個孩子的頭,抽抽噎噎地哭起來。兩個漢子也抱著老爹的腿,放聲大哭。


    喬向廷也認出來了,疾步迎上前,跪下給兩個哥哥磕頭,兄弟三人也抱頭痛哭。


    哭了一陣,兩個哥哥掀開車篷簾布,家口一個個從車上下來了,磕頭認親。


    眾鄉鄰見了,也都是故人重逢,紛紛打招唿,一時熱鬧起來。有的跑進門裏報信,有的則幫著搬行李,有的幫著卸車拴馬。


    依蓮也早迎出來,大家相見,皆大歡喜。


    喬老頭領著眾人來在上房,兒孫們偎著老人坐了,女眷由依蓮陪著到後堂就坐。


    兩個哥哥說:“嗬,要不是在村口遇見親人,就算到了家門口也不敢進,多麽齊整的四合院啊,小五兄弟掙下了好大家業!”


    喬老頭笑盈盈地說:“這都是托佛祖保佑,拜親家所賜,我老來得福。如今小五兩口子孝順自不必說,難得你們兄弟也都平平安安地迴來。從今兒起,我死了也瞑目了。”說完,笑臉上卻又掛了淚花。


    鄰居說:“老爺子是高興壞了,說這話都沾了蜜汁兒,卻偏要品品自家淚珠兒也是不是甜的。你老如今高堂安坐,已像個老君封了,享福就是了,可別淨說些什麽睜眼閉眼的話。如今孩子們都迴來看您了,您老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哩,還有一千年的福等著你去享呢!”


    喬老頭聽了,趕緊說:“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活那麽大歲數,肯定成精了,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說得大家都笑了。


    幾個孫子一個個報著姓名,喬老頭一時也記不住,隻是嗬嗬笑著點頭。


    原來,那次出去逃難,大哥三哥去了關東,二哥四哥去了漠北。臨分別時,大家都約好了三年後再見地方和日期。弟兄們思鄉心切,便約好今年農閑時都迴老家探親,不料天變得早,漠北大雪飄飄,千裏冰封,道路難行,隻好由關東一路先迴來了。


    喬老頭念佛道:“阿彌陀佛,好在有佛菩薩保佑,大人孩子都平安,這就算是萬幸了!”


    鄰家女人早趕過來幫著依蓮收拾飯菜,忙活一陣,整治停當,男人們便在前廳吃酒,女人在後堂用飯。


    喬老頭讓老魏招唿鄉親們也都落坐,大家開懷暢飲起來。


    老魏見兩壇米酒即將告罄,便說他用剛才麻布裏的錢去沽酒。


    他剛出門,就見喬大乖正在牆角那裏探頭探腦的,他健步走過去,一把抓住他的後脖頸,喝道:“你小子,是窮瘋了吧?敢來這裏胡鬧,你也不問問老爺我這對拳頭答應不答應。你還說俺東家是單支獨苗嗎?這迴可瞧見了,人家弟兄五個呢,家家都人丁興旺的。要說打架,人家七狼八虎也排得出來,你和你弟弟算個球?不信你叫他來,看我不把你倆的腦袋揪下來,夾褲襠裏才怪!”


    把喬大乖嚇得簌簌發抖,連聲說:“不敢了,是小人瞎了眼。以後再也不來找事了,求大哥放過我吧。”


    老魏狠狠踹了他屁股一腳,把他踹得滾了一個跟頭,帽子也滾掉了,他也不敢反抗,好容易爬起來,撿起破氈帽,灰溜溜滴逃跑了。


    喬大乖就像一條挨了打的狗,一瘸一拐地去喬慕貴家裏訴苦,旺業卻說他爹沒迴家,喬大乖心想:“這一準又是去鎮子上快活去了。他娘的,這雜種就像一頭種豬,做醜事還不避人呢。”


    他氣哼哼地迴到家裏,見自己的老婆正低頭擦抹桌案,他對她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他老婆見他沒好氣,也不敢吱聲,隻殷勤地去給他倒了茶來。


    他突然想起席底下那塊玉佩來,忙掀開席去找,哪還有蹤影?問女人,女人也不知道。這時他才知道喬慕貴比自己奸滑多了,臨走前早順手摸走了。


    喬大乖懊惱不已,這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他越想越氣,突然一把薅住老婆的頭發,先扇了她幾個耳光,聊以懲處她讓自己當王八的過錯,然後撕破了她的衣裳,掐住她的脖子,一邊蹂躪她,一邊惡狠狠地說:“媽的,老子不用別人幫忙,照樣把你弄得要死要活……”


    他發泄完了,女人也被蹂躪得麵目全非了。


    喬大乖雖然背後恨喬慕貴,但當麵卻仍不敢與他碰硬較真。


    不久,喬慕貴又來他家了,原來他真結交了道上的田三爺,田三爺帶他打家劫舍,幹了一票大的,這下他發財了,抽大煙就不愁了,仍去喬大乖家裏鬼混。


    喬大乖是見錢眼開的人,為了錢寧可舍棄女人,兩人臭味相投,融洽得很。


    歲月如梭,展眼又一個深冬。


    這天早晨,漫天大雪,人們都起得很晚。可喬老頭一家人卻早早就起來了,從喬老頭起,連喬向廷和老魏,一個個都背一隻糞筐,出牆圍子去拾糞。喬老頭向西,喬向廷向東,老魏向南,扇麵一樣鋪開。三人迴來時,都能背半筐人畜糞便來,堆在西牆外馬糞堆上。


    這天老魏出去的早,卻很快就迴來了,恰好東家還沒走,他有點驚恐地說:“東家,不好了,外地來了一夥流民,正往咱村裏來。我路上聽他們嘰喳說,要到咱村來吃大戶。嚇得我也顧不上拾糞了,麻利地跑迴來報信兒。東家,你可得早拿主意,別遭壞人搶了!”


    喬向廷和爹爹聽了,一下緊張起來。喬向廷問:“哪裏來的?是逃荒要飯的嗎?”


    老魏說:“聽口音不像本地人,看著像是逃荒的,得有三五十人。我看他們不止要飯,說要吃大戶,怕是說搶就搶。”


    喬向廷想了想說:“先別慌。你去找孫騾子和劉猴子,讓他倆先召集起巡更的人來,把牆圩子的門關嚴實,把那幾杆鳥銃也搬上牆。我這就去找族長商議,也許是逃荒路過的人,賞他們一口飽飯吃也就是了。任誰,隻要餓著肚皮,殺人的心都有。”


    喬老頭聽了,也忙囑咐:“先告訴上牆把守的人,千萬別亂開火,鳥銃可不是玩的,人命關天呢!”


    老魏說:“知道了,放心吧。”然後匆匆走了。


    喬向廷來到族長家裏,趕巧李老四也被雪擱在嶽父家裏了,他倆聽喬向廷說了這事,心下也吃了一驚。


    李老四道:“幸虧小哥來說此事。不知老泰山可曉得其中利害?連日來官府檄文邸報不斷,不是東鄉遭搶,就是西鄉被劫,先說是長毛殘餘,又說是撚子餘孽,再說是山賊土匪,也沒個定論;老百姓甚而說是官兵扮匪渾水摸魚的呢。不論撚子、山賊,他們都裝扮成流民,事先探路踩點,然後暗地裏下手。來的這些人身份不明,不得不防。我這裏有一份告示,是團練捎來要我曉諭各處村坊,加緊防備的。我還未曾著手去辦呢,就在這裏遇見了流民。”


    說著從懷裏掏出一份文告,遞給喬廣善。喬向廷也湊過去看了一眼,是同治三年秋發的告示,下麵蓋著縣衙鮮紅的大印。


    喬廣善看了,說:“事不宜遲,現去召集莊丁,看看如何防備。”


    喬向廷說:“我已打發人告訴孫騾子等人,關了圩子門,把鳥統也搬到牆上去了。”


    李老四叫進老田來,說了前因後果,支使他說:“你們村的喬廣亨家也是大戶,你去告訴他,說都去祠堂議事。”


    老田答應一聲走了。


    喬廣善自言自語地說:“我覺得要真是饑民,總要籌集些錢,哪怕是施些粥飯,先讓他們吃飽肚子再說。”


    喬向廷說聲:“是呀,即便是長毛、撚子,原本也都是些窮苦人,活不下去了才起事的,但凡有口飯吃,誰肯造反?被打散了之後,更是可憐人,天下再沒有容身之處。可他們也是人,也要活下去啊!”喬廣善點點頭,讓他去告知開染坊的喬向寬,還有幾家富戶,都到祠堂裏集合,商量個應對之法。


    老田跑到喬廣亨家,家人來喜卻說老爺不在家,他受不了太太的絮叨,帶著新娘進城躲清靜去了。老田又問喬慕財,來喜說他忙生意,也不在家。來喜說隻有二少爺喬慕貴是個閑人,迴家過年來了,可人雖迴家來了,卻總不見他的影子。


    老田早聽說喬慕貴跟那個喬大乖打得火熱,這麽說來他一準在他家呢。於是他自作主張就去到喬大乖家找人。


    喬慕貴果然在喬大乖家住下了,此時三人還在睡老虎大覺呢。老田哐哐砸門,喬大乖罵咧咧地問:“是誰砸門,報喪咋的?”


    老田此時多了個心眼,他也不說來找誰誰誰,隻說:“今兒村裏有事,族長叫告知各家,凡當家主事的人,都到祠堂裏議事呢。”


    喬大乖一聽到這個信兒,倒是有些高興,他很少進祠堂的,沒成想這迴族長這麽看重自己,“還真是背後一有靠山,自然腰杆粗呢,這些日子我跟少東家好成一個頭,今兒就有人來請我去祠堂議事。”他想。


    他趕緊迴屋叫起喬慕貴來,把這事說了,喬慕貴也早渴望能代替家族出頭理事。兩人都興衝衝的,便讓女人幫著穿戴起來,身上都煥然一新,一起到祠堂來了。


    卻見祠堂大門緊閉,兩人在雪地裏嗬手跺腳地等了一會兒,才見族長、李老四跟著喬向廷和喬向寬趕來,拿鑰匙的老蒼頭也疾步跑來開了門。喬慕貴忙上前給族長和地保行禮,幾個人到祠堂大廳裏落座,孟達禮等人和幾個上了年紀的老人也陸續來到了。


    喬向廷把老魏遇到三五十人的事說了,並說聽他們商量著要來吃大戶,不得不防。李老四又掏出官府告示念了一遍。


    喬慕貴聽了,連聲說:“哈哈,來得正好,現有官府告示,這些刁民即便不是撚子,也是流寇。依我說,就此穩住他們,著人告訴團練,請官府差人捉拿。眼下官府搜捕撚子,都搜紅了眼,抓住一個,就有一個的賞銀。哈哈,也是該著咱爺們發財,這三五十人,少說也能得幾百兩雪花銀,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橫財!”


    喬大乖也附和著叫好。


    喬廣善清了清嗓子,問地保的意思。李老四說:“依著官府辦差的常例,喬二少爺說的是正理兒。官差們是慣於誣良為盜的,有多少冤死的百姓,都頂替撚子的名,由官府捉了,拿人頭去邀功請賞,達官貴人的紅頂子多是用鮮血染成的。今兒來的三五十人,要說拿了他也不冤,光天化日之下,竟結夥流竄,哪能不讓官府起疑?對於反賊,官府是寧錯一千、勿漏一人的。”


    喬廣善沉吟不語,那幾位老者也不吱聲。


    喬向廷隻一心讓大家湊些錢糧,接濟流民,便說:“我覺得先不要操之過急,雖然他們結夥來到咱們村裏,但不見得就能攻進來,現已關了圍子大門,牆上也有人守著,他們進不來,自然走了。再說也得盤問明白,是敵是友,然後才好應對。以在下之見,無論如何,總得預備點粥飯,他們頂著風雪走路,忍饑挨餓,天可憐見讓他們來到咱村裏,先讓他們吃口熱飯再說。”


    喬廣善說聲“好”。


    李老四說:“小哥自是好心,然而小心官府起疑,通匪可是殺頭的罪名呢!”


    大家心下駭然,都默不作聲。


    喬廣善想了想,說:“既然恁地,還是小心為妙,請大家都到牆圩子上看看再說。”


    大家來到圩子牆上,隻見下麵聚了一夥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概四十餘口,都背著鋪蓋卷兒,衣衫襤褸,有戴帽子的,有光頭的,有拄拐的,有推獨輪車的,車上多是老人孩子,有的則隻背著一領破席。他們來到圍牆門外,大概疲敝已極,不約而同地坐臥在雪地上,有幾個壯年就往牆上麵喊:“開門啊,給口飯吃!”聽聲音也是極虛弱的。


    李老四衝下問:“你們是哪裏來的?幹什麽的?”


    下麵迴說:“西鄉的,逃荒來的。”


    李老四說:“西鄉沒有荒,咋不在家好好過日子,流竄到這方幹什麽?”


    下麵說:“受了蝗災,沒有吃的。再加上匪盜遍地,官兵來剿匪時中了埋伏,曾格林沁親王也被殺了,官府惱羞成怒,官兵就民匪不分,既抓丁,又搶糧,剿不著匪就拿老百姓頂數,割了人頭硬說是撚子。在當地活不下去了,才到這裏討口吃的。可憐可憐吧,老人孩子就要餓死了!”


    喬大乖因走過的地方多,便喊:“這十裏八鄉的,村子多的是,到別處去要飯去!”


    下麵說:“別的村也去過了,大多不讓進門。鎮子上有個叫做張大戶的大財主,更狠心,二話不說就放箭,射死了俺好幾個老鄉。有幾個走散了的,也沒個照應,許是死了。求求你們,可憐可憐俺吧,給口飯吃!”


    人群裏傳來女人和孩子的哭泣聲來。


    喬向廷於心不忍,便挨近喬廣善說:“叔,我看著這夥人也不像壞人,就是些逃難的,莫不如讓他們進來,接濟他們兩口飯吃,也不至於餓死了人。”


    喬廣善也動了情,剛要叫人打開圩子門,李老四說:“慢著!鎮子上的張大戶我知道,那是大姐夫的本家,是遠近有名的大財主,神通廣大的,縣尊大人也曾在他家裏歇過馬。他家哪能缺一口吃的?莫不是看出其中有詐?再說就算不是撚子流寇,要是讓這四五十號人湧進來,不拘到誰家逮著什麽吃什麽,就像蝗蟲過境一般,誰能禁得住?依我說,不如拒之門外,跟他們對峙。”


    喬慕貴也說:“是呀是呀,我家父兄都在外,家裏男丁少,要是恰好衝進我家裏去,那可要命了!決不能讓他們進來,咱隻要不開門,他們餓急了,自然到別處去找吃的,誰會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喬大乖也說:“嗯嗯,餓也餓走了!”


    喬廣善想了一會兒,歎一口氣,隻好勸下麵到別處去。


    雙方僵持了幾個時辰,看看太陽過午了,天色漸漸灰暗下來,鵝毛大雪又飄下來,上麵的人都覺得寒氣逼人。李老四勸嶽父及老人們迴家靜坐,圍牆上由他和喬向廷、喬向寬、喬慕貴、喬大乖、孫騾子、劉猴子等人盯著。


    喬慕貴站不了片時,也覺得寒氣逼人,渾身打顫顫,便叫喬大乖替他盯著,他卻溜到喬大乖家裏抱著女人取暖去了。


    下麵的哭泣聲斷斷續續,卻越發虛弱起來,就像從地底下鑽出來的。喬向廷請李老四也迴去歇著,他巴不得一聲,便叮囑絕不許開門,違者以通匪論處!然後抱膀縮脖,跑迴族長家去了。幾家殷實人家也禁受不住苦寒,陸陸續續迴家了。


    喬向廷見狀,就叫過喬大乖、孫騾子、劉猴子來,囑咐他們先安撫住下麵的窮人,他和老魏迴家取些吃食來。


    到家裏他把這事前後一說,他爹也覺得應先給逃荒的人一些吃的,餓死了人事大。


    喬向廷讓依蓮用大鍋熬小米粥,又央請鄰家女人來幫著和麵蒸饃。


    兩個時辰過去,他家做好了粥飯,他和老魏套好了馬車,用六七個水桶盛了粥,用三個大籠篦子盛了熱氣騰騰的大饃饃,抬到圍牆上,喬向廷向下喊著:“下麵的老少爺們聽著,俺這是個小村,村裏也多是小門小戶的,進來也沒多少油水。俺迴去商量了一下,幾戶人家湊米湊麵做了點吃的,請大家喝點稀的暖暖肚子。下麵送下去幾桶粥,裏頭有瓢,大家慢慢喝。”


    牆下麵一陣騷動,一些大人竟然也哭起來,紛紛跪下衝上磕頭。喬向廷不忍看這場麵,背過臉去了。


    老魏和孫騾子、劉猴子用纖繩往下縋送吃的,逃荒的人由年長者掌瓢,給大家往破碗裏分粥。幾個孩子顧不得粥燙,饑不擇食地往下咽,一時又被燙得哇哇大哭。


    喬向廷在上麵喊著:“慢點喝,慢點喝!”


    大人們轉動著碗,轉不了幾圈,一碗粥就被吞下肚去,然後一個個舔著碗底。


    喬向廷等他們肚裏有了食,緩了緩,然後才讓人把桶提上來,又把饅頭送下去。


    幾個老人見有白麵大饃饃,一下跪在地上,一邊衝上磕頭,一邊嚎啕大哭,說上天保佑善人長命百歲。然後,又哭著給大家分饃饃,並再三吆喝別一氣都吃了,容易撐死人呢;有些人就迴應:“知道,還得留著點當路上的口糧呢。”


    饒是這樣,也有些人也囫圇吞咽,隻噎得翻白眼兒。喬向廷又讓老魏幾個丟下了幾捆幹麥秸,讓大家在門洞裏避風寒,將就著過一夜。


    依蓮和鄰家嬸子、嫂子們連夜包了幾籠包子,約有二三百個,又熬了米粥。


    第二天早晨,又往牆圩子外送下了包子和粥飯,眾人飽餐一頓,千恩萬謝地走了。


    風平浪靜之後,村裏的人也都誇喬向廷家裏是積善之家;還有說他心存大智慧的,不動聲色就化解了幹戈。


    喬老頭聽了這些話,正合了自己行善的本心,心下大慰,覺得一切越發順遂如意起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炊煙笠民之滄桑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筆煊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筆煊章並收藏炊煙笠民之滄桑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