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對察哈爾部的滲透計劃
崇禎大明:我朱由檢絕不上吊 作者:問煙不是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3章 對察哈爾部的滲透計劃
過了一會兒後,李邦華率先迴答道:“迴稟陛下,欲從南海諸多國家搞糧,就需要先有龐大的船隊才行”
“而如今朝廷恐怕除了登州和東江鎮有些艦船以外,其他沿海地方恐怕是找不出如此大規模的艦船來了,就算是將民間船隻集中起來,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大海不比內河,一般船隻很難跨海航行”
看得出,李邦華似乎對此,顯得不是那麽有信心。
這也正常,想靠海運來解決糧食問題,目前看來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畢竟這糧食可不比絲綢陶器什麽的,隻需要那麽幾大船就能夠帶來非常不錯的利潤,一趟用個幾月甚至大半年的時間也無妨。
但如今所說的可是糧食,是吃的糧食。
幾船十幾船的根本就不頂什麽用,沒看漕運來運糧都是按照百船來計數的嗎。
再加上海運那邊兒的距離也不知遠了多少,其航程也大大延長,其中不確定性實在太多,有些各種疑慮實屬正常。
於是朱由檢便問道:“可是,接下來我大明糧食不足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不瞞李侍郎,今年或者最遲明年,遼東一定會發生一場大戰,說不定現在都已經開始發生了,隻是消息還沒有傳迴來,若是沒有足夠的存糧,我們就始終難以大規模的進軍北上,永遠處於挨打的一方”
“若是沒有敢於北上的軍隊也就罷了,可如今明明有著足夠強大的軍隊,到時卻沒有糧食支持北上的話,那朕可真的是徹夜難眠了”
之前遼東軍戰鬥力如何朱由檢不清楚,但是這孫承宗去往遼東也有些日子了,想必遼東很快就能有一支敢於建奴野戰的大軍了。
李邦華緊皺著眉頭說道:“可是陛下,一時間想要籌集那麽多的艦船肯定是有不少難度”
“難度肯定是有的”
朱由檢點點頭道:“不過就算是再困難,問題該解決還是得解決呀,難不成就一直放任不管嗎”
說著又看向另一旁的王體乾問道:“王公公可有想到什麽辦法嗎?”
王體乾輕聲說道:“迴稟陛下,算算日子,孫雲鶴應該在幾日前就已經抵達福建了,若是順風而行的話,說不定此時已經和那鄭芝龍搭上話了”
朱由檢自然明白王體乾的意思,是想用鄭芝龍等海賊力量來運糧嗎。
王體乾再繼續道:“陛下,此事急不來,更何況當前一些人的家中是留有餘糧的,實在不行我們還能行特殊之事堅持一些時間,所以至少我們也還有不少的時間來籌備此事”
“鄭芝龍那邊自然是能用則用,而我們的當務之急應當是加強天津和登州的艦船建設”
“特別是登州府,有袁老巡撫在,老奴相信此事定當不是問題,隻需撥出足夠的銀子即可”
朱由檢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王公公言之有理,鄭芝龍目前確實是指望不上,但登州那邊兒確實可以再加強”
袁可立絕對是靠得住的,不管是對明忠心還是本領能力來說,都非常的讓人放心。
於是朱由檢看向身旁的徐應元說道:“徐大伴,等迴宮後就擬旨吧,令登州巡撫袁可立盡最大力度的擴大艦船建造,所需錢兩讓他們盡快擬個章程上來”
徐應元連忙迴答道:“是,陛下,奴婢都記下了”
如今船多一點兒總不是壞事,不但可以用來運糧,還可以運兵去騷擾遼東,就算是將來收複遼東的時候也能出不少力,怎麽看都劃算。
反正當前內帑有錢,花就完了。
此時朱由檢還想著,看以後有沒有機會讓大明艦隊打到西方去呢,他可是記得在崇禎十年還是十一年的時候,西蠻葡萄牙人還進攻過大明沿海地帶呢。
隻可惜當時的崇禎皇帝可沒空來過問此事,一句知道了就算是完事了。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可是華夏子孫們的優良傳統。
待說完這糧食之事後,朱由檢又問道:“王公公,關於察哈爾部的滲透計劃,都給薊鎮那邊布置好了嗎?”
......
......
薊州鎮,三屯。
洪承疇便將總兵府安置在這裏,如今他抵達薊鎮也有小幾個月了。
他到此的第一要務便是巡視白馬關、虎頭山、黃鬆峪等重要關口地方。
至於巡視結果嘛,自然是不太好的,
雖然他早已經知道此邊鎮士卒毫無鬥誌,一個個看起來無精打采的,但是等真正目睹這一切的時候,心中還是難免的感到有些憤怒。
很難想象,若是真有那麽一天,建奴從這些地方突然冒出來的話,僅憑這些歪瓜裂棗又如何能應對呢,這裏走出去後可是直逼京師呀。
很顯然,陛下是高瞻遠矚的,不管是多此一舉也好還是早有預料也罷,早做打算總是不會錯的。
於是二話不說,洪承疇便挨個關口的開始整治。
如今薊鎮記錄在冊的總兵力大致在八萬左右,九邊之中除了遼東以外,就屬這裏士卒最多了,另外還有宣府和大同兩大邊鎮比之也要差一點點。
可這也僅僅隻是記錄在冊的數目,根據洪承疇的親自審查發現,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空額,另外還有不少老弱病殘,所有關口真正有戰鬥力的士卒加起來不到四萬。
整治期間也遇到過不少麻煩,比如參將的不聽話,被清除老弱士卒們的聚集鬧事等等。
還好有徐文輔帶著的禦林軍隨行,不然可沒有這麽順利。
禦林軍往哪兒一站,武舉人吳三桂在往哪兒一立,事情基本上也就擺平了。
軍隊嘛,本就是這樣不講理的地方,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
憑著洪承疇的精心謀劃,在幾番折騰下來,如今的他在薊鎮也算是初具威望了。
總兵府廳堂內,洪承疇正在觀閱著從京城傳來的密信。
幾息之後,他順手便將此信件交給了一旁的徐文輔。
徐文輔接過一看,原來是說讓他們暗中出手,將察哈爾部各部挑撥得四分五裂。
大概也就是搞拉攏、搞分化這一套。
恰時洪承疇不禁發出感慨道:“我當初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點呢,到底是紫禁城傳來的分析呀,可真是深謀遠慮”
他剛才一眼就看出了此策的妙處,如此可以用最小的成本來解決這個大麻煩。
徐文輔在看完信件後問道:“可是洪總兵,我們應當如何來拉攏分化他們呢”
“這一支可是成吉思汗的直屬後裔,此時恐怕不是那麽容易就能夠辦到吧”
“此一時彼一時嘛”
洪承疇微笑著搖搖頭道:“若是放在三五年前,機會確實不大,因為他們也擁有著輝煌的曆史和強大的實力”
“但現在情況可不一樣了,這幾年經過建奴幾番征討,察哈爾部早已是外強中幹敗絮其中”
“時至今日,脫離林丹汗而轉投建奴或喀爾喀部者不知幾何,整個察哈爾部早已是人心惶惶了”
“所以徐公公認為,在這樣的情況條件下,我們能辦成此事嗎?”
不得不說,這封密信一下子給洪承疇打開了思路。
僅僅隻在片刻之間,他的腦海中便冒出無數條尚且可議的計劃。
徐文輔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洪總兵的意思是說,這林丹汗就快要完了?”
“依洪總兵之說法,這察哈爾部亦然是到了危急存亡之際嗎?”
洪承疇笑說道:“隨著建奴的崛起,受影響的不僅僅是我們大明,還有蒙古的這些部落”
“而這一代大汗誌大才疏,總想著要重鑄蒙古昔日榮光”
“但結果呢,先是被建奴的努爾哈赤教訓,後又被新上任的黃台吉收拾,如此焉能不敗”
徐文輔一邊兒聽著一邊兒點著頭,洪承疇說的這些話他有的聽懂了,有的沒太聽懂。
關於概念性的東西沒太聽明白,但他聽明白的是,人心不再穩固的察哈爾部,隨時都有分崩離析的可能。
這種感覺就像是,王朝要亡了,下麵兒人都在開始找退路了。
該投的投,該降的降,那邊兒福利好,就往那邊兒跑。
於是徐文輔連忙問道:“洪總兵,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如今徐文輔比之在京城的時候,已經成長了許多了,就在這幾個月的時間,比他在宮中待十年還要成長得多。
無他,在這些日子裏,他都已經親手宰了兩三個參將或者遊擊將軍了,又帶著禦林軍強行鎮壓了幾個關口士卒的炸營兵變。
這些兵變雖然看起來聲勢頗大,但實際上也沒死多少人,主要是一些當官的死得比較多,而且洪承疇又對這些事情早有計劃,所以那些為一己私利而不顧大義的參將營官們,很快就浮法了。
或許徐文輔也沒有想到,他在來到邊鎮以後,異族人沒有殺得了一個,自己人卻是幹掉了不少。
更沒有想到的是,洪承疇這文官模樣的人,下手竟然這麽狠,說殺就殺,一點兒情麵也不留,這也打破了他對文官的一貫認知。
同時他也學到了不少,要不說人家一來就能當總兵呢,那確實是需要本事的。
這一刻的他,忽然感覺,他在紫禁城待著純粹就是在浪費時間。
也恨自己當初沒能多讀些書,否則那兒會像現在這樣,學識是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呢。
不過沒關係,現在他也不過才三十歲,今後還有的是成長的空間,如今的他每日就隻睡兩個時辰。
此時洪承疇正揉搓著下巴,低著頭深深思索著。
之前大明對於這些蒙古部落的態度,一向比較惡劣,所以一直以來少有蒙古人前來投靠我們,而且大明也不屑於這些人的投靠。
但是為了避免邊關之禍,以及馬匹牛羊等牲,又不得不開啟了貿易據點以及市賞,現在看來,這些政策都需要改一改了。
如今正值漠南和遼東動亂之際,能多拉攏一些力量歸於大明,同時又能削弱敵人的力量,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片刻後,洪承疇迴答道:“徐公公,其實此事說來也簡單,並不如我們想象得那般困難”
“隻需要給予他們與我大明子民一樣的待遇,那麽就不怕他們不來投靠,當然這隻是後麵需要安排的事情”
“至於前麵的安排嘛,還是需要先從那些部落首領以及林丹汗直屬萬戶開始下手”
“信上不是寫著,陛下會特批給我們三十萬兩的活動經費嗎,我們就用這些錢來拉攏他們,我相信陛下那邊也一定就是這個意思”
此時洪承疇的腦子裏,已經在開始計劃著今後該如何收拾察哈爾部了。
上次那批市賞,就是從他的手中送出去的,他一直視此為奇恥大辱。
徐文輔不禁問道:“所以,咱們又要去給他們送錢?”
“哈哈哈!”
洪承疇摸著胡須大笑道:“不過許些錢財而已,咱們看上的,可是他們的整個部落,與之相比,這些錢財又算得了什麽呢”
於是徐文輔又學到了什麽叫做,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的道理,而且還是親身經曆的那種,印象極為深刻,恐怕他這輩子都忘不了。
“對了”
洪承疇突然想起了什麽,連聲問道:“徐公公,之前你帶禦林軍前去平亂的時候,吳三桂此人表現如何呐”
徐文輔迴憶片刻,答道:“吳三桂此人倒是很不錯,年輕氣盛又進退有度,孔武有力又騎射精湛,將來一定是個鎮守一方的好苗子呀”
“怎麽,洪總兵是想再給他加加擔子嗎?”
“這倒沒有”
洪承疇搖搖頭道:“目前一個營官的位子已經很適合他了,說起來他恐怕是整個大明最年輕的營官吧”
徐文輔疑惑的問道:“所以洪總兵你提起吳三桂是什麽意思?”
洪承疇歎息的說道:“不可否認吳三桂的確是大才,可謂是文武雙全,隻可惜到了現在才注意到,吳三桂這個人的優點是很識時務,缺點就是太過於識時務”
“想要重用此人的話,就必須擁有能夠壓製他的力量,否則的話必遭其反噬”
“等今後有機會的話,還需提醒陛下慎用此人”
“這吳三桂呀,或許不是那麽好用”
過了一會兒後,李邦華率先迴答道:“迴稟陛下,欲從南海諸多國家搞糧,就需要先有龐大的船隊才行”
“而如今朝廷恐怕除了登州和東江鎮有些艦船以外,其他沿海地方恐怕是找不出如此大規模的艦船來了,就算是將民間船隻集中起來,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大海不比內河,一般船隻很難跨海航行”
看得出,李邦華似乎對此,顯得不是那麽有信心。
這也正常,想靠海運來解決糧食問題,目前看來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畢竟這糧食可不比絲綢陶器什麽的,隻需要那麽幾大船就能夠帶來非常不錯的利潤,一趟用個幾月甚至大半年的時間也無妨。
但如今所說的可是糧食,是吃的糧食。
幾船十幾船的根本就不頂什麽用,沒看漕運來運糧都是按照百船來計數的嗎。
再加上海運那邊兒的距離也不知遠了多少,其航程也大大延長,其中不確定性實在太多,有些各種疑慮實屬正常。
於是朱由檢便問道:“可是,接下來我大明糧食不足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不瞞李侍郎,今年或者最遲明年,遼東一定會發生一場大戰,說不定現在都已經開始發生了,隻是消息還沒有傳迴來,若是沒有足夠的存糧,我們就始終難以大規模的進軍北上,永遠處於挨打的一方”
“若是沒有敢於北上的軍隊也就罷了,可如今明明有著足夠強大的軍隊,到時卻沒有糧食支持北上的話,那朕可真的是徹夜難眠了”
之前遼東軍戰鬥力如何朱由檢不清楚,但是這孫承宗去往遼東也有些日子了,想必遼東很快就能有一支敢於建奴野戰的大軍了。
李邦華緊皺著眉頭說道:“可是陛下,一時間想要籌集那麽多的艦船肯定是有不少難度”
“難度肯定是有的”
朱由檢點點頭道:“不過就算是再困難,問題該解決還是得解決呀,難不成就一直放任不管嗎”
說著又看向另一旁的王體乾問道:“王公公可有想到什麽辦法嗎?”
王體乾輕聲說道:“迴稟陛下,算算日子,孫雲鶴應該在幾日前就已經抵達福建了,若是順風而行的話,說不定此時已經和那鄭芝龍搭上話了”
朱由檢自然明白王體乾的意思,是想用鄭芝龍等海賊力量來運糧嗎。
王體乾再繼續道:“陛下,此事急不來,更何況當前一些人的家中是留有餘糧的,實在不行我們還能行特殊之事堅持一些時間,所以至少我們也還有不少的時間來籌備此事”
“鄭芝龍那邊自然是能用則用,而我們的當務之急應當是加強天津和登州的艦船建設”
“特別是登州府,有袁老巡撫在,老奴相信此事定當不是問題,隻需撥出足夠的銀子即可”
朱由檢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王公公言之有理,鄭芝龍目前確實是指望不上,但登州那邊兒確實可以再加強”
袁可立絕對是靠得住的,不管是對明忠心還是本領能力來說,都非常的讓人放心。
於是朱由檢看向身旁的徐應元說道:“徐大伴,等迴宮後就擬旨吧,令登州巡撫袁可立盡最大力度的擴大艦船建造,所需錢兩讓他們盡快擬個章程上來”
徐應元連忙迴答道:“是,陛下,奴婢都記下了”
如今船多一點兒總不是壞事,不但可以用來運糧,還可以運兵去騷擾遼東,就算是將來收複遼東的時候也能出不少力,怎麽看都劃算。
反正當前內帑有錢,花就完了。
此時朱由檢還想著,看以後有沒有機會讓大明艦隊打到西方去呢,他可是記得在崇禎十年還是十一年的時候,西蠻葡萄牙人還進攻過大明沿海地帶呢。
隻可惜當時的崇禎皇帝可沒空來過問此事,一句知道了就算是完事了。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可是華夏子孫們的優良傳統。
待說完這糧食之事後,朱由檢又問道:“王公公,關於察哈爾部的滲透計劃,都給薊鎮那邊布置好了嗎?”
......
......
薊州鎮,三屯。
洪承疇便將總兵府安置在這裏,如今他抵達薊鎮也有小幾個月了。
他到此的第一要務便是巡視白馬關、虎頭山、黃鬆峪等重要關口地方。
至於巡視結果嘛,自然是不太好的,
雖然他早已經知道此邊鎮士卒毫無鬥誌,一個個看起來無精打采的,但是等真正目睹這一切的時候,心中還是難免的感到有些憤怒。
很難想象,若是真有那麽一天,建奴從這些地方突然冒出來的話,僅憑這些歪瓜裂棗又如何能應對呢,這裏走出去後可是直逼京師呀。
很顯然,陛下是高瞻遠矚的,不管是多此一舉也好還是早有預料也罷,早做打算總是不會錯的。
於是二話不說,洪承疇便挨個關口的開始整治。
如今薊鎮記錄在冊的總兵力大致在八萬左右,九邊之中除了遼東以外,就屬這裏士卒最多了,另外還有宣府和大同兩大邊鎮比之也要差一點點。
可這也僅僅隻是記錄在冊的數目,根據洪承疇的親自審查發現,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空額,另外還有不少老弱病殘,所有關口真正有戰鬥力的士卒加起來不到四萬。
整治期間也遇到過不少麻煩,比如參將的不聽話,被清除老弱士卒們的聚集鬧事等等。
還好有徐文輔帶著的禦林軍隨行,不然可沒有這麽順利。
禦林軍往哪兒一站,武舉人吳三桂在往哪兒一立,事情基本上也就擺平了。
軍隊嘛,本就是這樣不講理的地方,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
憑著洪承疇的精心謀劃,在幾番折騰下來,如今的他在薊鎮也算是初具威望了。
總兵府廳堂內,洪承疇正在觀閱著從京城傳來的密信。
幾息之後,他順手便將此信件交給了一旁的徐文輔。
徐文輔接過一看,原來是說讓他們暗中出手,將察哈爾部各部挑撥得四分五裂。
大概也就是搞拉攏、搞分化這一套。
恰時洪承疇不禁發出感慨道:“我當初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點呢,到底是紫禁城傳來的分析呀,可真是深謀遠慮”
他剛才一眼就看出了此策的妙處,如此可以用最小的成本來解決這個大麻煩。
徐文輔在看完信件後問道:“可是洪總兵,我們應當如何來拉攏分化他們呢”
“這一支可是成吉思汗的直屬後裔,此時恐怕不是那麽容易就能夠辦到吧”
“此一時彼一時嘛”
洪承疇微笑著搖搖頭道:“若是放在三五年前,機會確實不大,因為他們也擁有著輝煌的曆史和強大的實力”
“但現在情況可不一樣了,這幾年經過建奴幾番征討,察哈爾部早已是外強中幹敗絮其中”
“時至今日,脫離林丹汗而轉投建奴或喀爾喀部者不知幾何,整個察哈爾部早已是人心惶惶了”
“所以徐公公認為,在這樣的情況條件下,我們能辦成此事嗎?”
不得不說,這封密信一下子給洪承疇打開了思路。
僅僅隻在片刻之間,他的腦海中便冒出無數條尚且可議的計劃。
徐文輔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洪總兵的意思是說,這林丹汗就快要完了?”
“依洪總兵之說法,這察哈爾部亦然是到了危急存亡之際嗎?”
洪承疇笑說道:“隨著建奴的崛起,受影響的不僅僅是我們大明,還有蒙古的這些部落”
“而這一代大汗誌大才疏,總想著要重鑄蒙古昔日榮光”
“但結果呢,先是被建奴的努爾哈赤教訓,後又被新上任的黃台吉收拾,如此焉能不敗”
徐文輔一邊兒聽著一邊兒點著頭,洪承疇說的這些話他有的聽懂了,有的沒太聽懂。
關於概念性的東西沒太聽明白,但他聽明白的是,人心不再穩固的察哈爾部,隨時都有分崩離析的可能。
這種感覺就像是,王朝要亡了,下麵兒人都在開始找退路了。
該投的投,該降的降,那邊兒福利好,就往那邊兒跑。
於是徐文輔連忙問道:“洪總兵,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如今徐文輔比之在京城的時候,已經成長了許多了,就在這幾個月的時間,比他在宮中待十年還要成長得多。
無他,在這些日子裏,他都已經親手宰了兩三個參將或者遊擊將軍了,又帶著禦林軍強行鎮壓了幾個關口士卒的炸營兵變。
這些兵變雖然看起來聲勢頗大,但實際上也沒死多少人,主要是一些當官的死得比較多,而且洪承疇又對這些事情早有計劃,所以那些為一己私利而不顧大義的參將營官們,很快就浮法了。
或許徐文輔也沒有想到,他在來到邊鎮以後,異族人沒有殺得了一個,自己人卻是幹掉了不少。
更沒有想到的是,洪承疇這文官模樣的人,下手竟然這麽狠,說殺就殺,一點兒情麵也不留,這也打破了他對文官的一貫認知。
同時他也學到了不少,要不說人家一來就能當總兵呢,那確實是需要本事的。
這一刻的他,忽然感覺,他在紫禁城待著純粹就是在浪費時間。
也恨自己當初沒能多讀些書,否則那兒會像現在這樣,學識是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呢。
不過沒關係,現在他也不過才三十歲,今後還有的是成長的空間,如今的他每日就隻睡兩個時辰。
此時洪承疇正揉搓著下巴,低著頭深深思索著。
之前大明對於這些蒙古部落的態度,一向比較惡劣,所以一直以來少有蒙古人前來投靠我們,而且大明也不屑於這些人的投靠。
但是為了避免邊關之禍,以及馬匹牛羊等牲,又不得不開啟了貿易據點以及市賞,現在看來,這些政策都需要改一改了。
如今正值漠南和遼東動亂之際,能多拉攏一些力量歸於大明,同時又能削弱敵人的力量,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片刻後,洪承疇迴答道:“徐公公,其實此事說來也簡單,並不如我們想象得那般困難”
“隻需要給予他們與我大明子民一樣的待遇,那麽就不怕他們不來投靠,當然這隻是後麵需要安排的事情”
“至於前麵的安排嘛,還是需要先從那些部落首領以及林丹汗直屬萬戶開始下手”
“信上不是寫著,陛下會特批給我們三十萬兩的活動經費嗎,我們就用這些錢來拉攏他們,我相信陛下那邊也一定就是這個意思”
此時洪承疇的腦子裏,已經在開始計劃著今後該如何收拾察哈爾部了。
上次那批市賞,就是從他的手中送出去的,他一直視此為奇恥大辱。
徐文輔不禁問道:“所以,咱們又要去給他們送錢?”
“哈哈哈!”
洪承疇摸著胡須大笑道:“不過許些錢財而已,咱們看上的,可是他們的整個部落,與之相比,這些錢財又算得了什麽呢”
於是徐文輔又學到了什麽叫做,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的道理,而且還是親身經曆的那種,印象極為深刻,恐怕他這輩子都忘不了。
“對了”
洪承疇突然想起了什麽,連聲問道:“徐公公,之前你帶禦林軍前去平亂的時候,吳三桂此人表現如何呐”
徐文輔迴憶片刻,答道:“吳三桂此人倒是很不錯,年輕氣盛又進退有度,孔武有力又騎射精湛,將來一定是個鎮守一方的好苗子呀”
“怎麽,洪總兵是想再給他加加擔子嗎?”
“這倒沒有”
洪承疇搖搖頭道:“目前一個營官的位子已經很適合他了,說起來他恐怕是整個大明最年輕的營官吧”
徐文輔疑惑的問道:“所以洪總兵你提起吳三桂是什麽意思?”
洪承疇歎息的說道:“不可否認吳三桂的確是大才,可謂是文武雙全,隻可惜到了現在才注意到,吳三桂這個人的優點是很識時務,缺點就是太過於識時務”
“想要重用此人的話,就必須擁有能夠壓製他的力量,否則的話必遭其反噬”
“等今後有機會的話,還需提醒陛下慎用此人”
“這吳三桂呀,或許不是那麽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