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沒幾年的時間裏,人民公社化就快結束的時候,農村那地方基本上也就放開了管製,一九七七年又恢複了高考,一九七八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向祖國大地的各個地方,農村裏麵的人都開始人心思動了。孩子都想著考個好大學,光耀門楣;大人都想著怎樣賺到錢迴家,實現那種富貴還鄉的夢想,這或許也是幾千年來,儒家文化所孕育的最深刻的國人求富求達的基因。以前是越窮越光榮,現在各個地方都傳來的消息,變成了越富越光榮。


    阿成的三舅聽同村的幾個人說可以出去搞些生意做,那樣能掙點錢,有錢了就能改善家裏的生活條件了,那年月農村人經商是不常見的,你能看到有人走街串巷賣個小孩子玩的撥浪鼓或者糖葫蘆什麽的,很多人都還會有之前那種“投機倒把”和“倒爺”的想法,莫說是出去經商了,誰都知道經商能掙錢,可是所有人也都害怕,怕被再安上什麽不好的名號,那時候阿成的三舅他們幾個說經商是為了好聽點,但其實就是外出務工的,就跟咱們今天說的打工一族是一樣的,三舅當時也想改善一下家裏的經濟條件,誰都不想一輩子都是農民,畢竟守著一畝三分地兒,雖然能有個溫飽,但也達不到富裕的地步,這也不是個事兒。


    同村人有人聽說很多外莊人外出闖蕩的,掙了大錢,這像是一個引子一樣,引得其他聽到的人都心裏養養,人一旦有了想法,這想法是耐不住的,你摁都摁不下去,尤其都還是年輕的人,都覺得自己是這這個世界的脊梁,能夠扛過這個世界所有的磨難而實現自己夢想的青年人,我想這這也是年輕人能夠創造世界的一個因素吧。


    阿成的三舅耐不住同村幾個人的相勸,那幾個人還跟三舅年齡相差都不大,其中就有國振,還有峰軍。國振正好是光頭,後來和貴枝結了婚,別人都說他的這光頭,怕不是當年他娘給他治病時候,反而治的靈光了吧,他那光頭反而變成了誇他的理由,其實國振一直都是挺聰明的小夥子的,隻不過這些年別人的譏笑和嘲諷讓他選擇了沉默罷了,他覺得誇自己也好,損自己也罷,都不如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這才是關鍵的。


    峰軍是個“小叼墨嘴”,“叼墨嘴”是河南方言,字麵意思就是嘴裏叼了墨,從這字麵意思你大概也能猜出來個一二,其實就是說一個人會說話,尤其是還能說出來帶有文采或者道理的話。前麵加一個“小”字,“小叼墨嘴”,這是對一個人的讚美和認同。


    對比國振和峰軍,阿成的三舅相對來講就顯得老實本分許多了,沒有什麽特長,想法也很簡單些,畢竟有阿成的姥姥和姥爺在那裏操勞著,阿成的三舅就少了很多在各個方麵的曆練。


    就這樣三舅跟著國振和峰軍就出去了一趟,三舅出門那天姥姥和姥爺給三舅煮了好多雞蛋,農村人說七不出門,八不迴家,都信這個東西,查了黃曆吉日,才出的門。阿成姥姥和姥爺也把家裏的錢給三舅一部分,當做路上的路費用,姥姥和姥爺還特意叮囑讓他路上省著點花,三舅告別家人,用厚實的大麻袋裝上一床被子還有一點洗漱用品就和國振、峰軍一起出發了。


    那趟外出是阿成的三舅這輩子出的最遠的一次門,目的地是四川,對於一個從來沒有出過那個豫南鄉間的人,這輩子一出門也是去了更大的地方,當然阿成的三舅坐的火車,也是他人生第一次坐的,阿成的三舅說火車上有免費的開水,乘務員看著都挺神氣的,穿著製服,筆挺筆挺的,一看就像個官爺。三舅給小時候的阿成講這些的時候,眼神裏還是掩飾不住的羨慕不已的樣子,仿佛那個穿著筆挺的乘務員就在他跟前一樣。那也許是阿成的三舅這輩子看到的少有的幾個穿正裝製服之類的的人了,至少那些人是在他的眼裏是個當官的存在。


    就這樣火車坐了一天又一夜,三個人也是輪流看著行李,你睡一會兒換他睡一會兒,他睡一會兒再換你睡一會兒,那年月,無論是火車上還是汽車上,到處都是貼著的“小心扒手”的字樣,丟東西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盡量看著自己的行李。


    下了火車,不認識字的三舅跟著倆同鄉走,跟著國振和峰軍跟的是寸步不離,畢竟是出門在外,三舅也隻能信任他們倆了。


    出了火車站,阿成的三舅三人又搭乘長途大巴,長途大巴又換成了老鄉的牛車,老鄉是個趕牛車的大爺,那時候稱唿說是老鄉,感覺上會比較親切些,其實相對那個大爺來講,阿成的三舅這三人根本不是趕牛大爺的老鄉的。


    阿成的三舅:“說那趕牛車的老人說的話我是一點兒也聽不懂,嘰哩哇啦的給我們說了一大堆,好在那時候民風淳樸啊,我們又是手勢上的肢體動作解釋的給那個老人家說,那趕牛車的老人好像聽懂了我們要坐一段他的車的意思,就這樣讓我們坐上了他的牛車。”


    後來牛車到達了四川的一個小山村裏麵,三舅他們提前下了車,為了表示感謝,他們每人給那個老大爺倆雞蛋,老大爺不收,他們都是硬塞給那個趕牛車的老大爺車上的,之後三人就給老大爺揮手走了。他們三人下了牛車,按照趕牛大爺指點的,該咋走,他們三人都車上默默記下了,於是尋著那個地址又走了一段崎嶇的山路,山路上麵都是大大小小的石頭,那路也都是彎彎繞繞的。


    在一個路口終於遇到了要來接應的老鄉,幾句寒暄之後,老鄉在前麵帶路,走在最前麵,阿成三舅三人在老鄉後麵跟著,快晌午的時候,他們三人下的那輛長途大巴車,到下牛車的時候估摸著都有四點多了,等到他們到工作的地方的時候,天已摸黑了,這一路上,除了在火車上喝了點水,吃了點幹饅頭,這時候三人都已經餓壞了,趕緊坐下來吃了點從家裏帶的雞蛋和饅頭,又接了些山水喝了一下,山水很涼,還帶有一種像是堿麵的味兒。


    阿成的三舅後來講,他們工作的地方四麵都是山,山多的很呦~,他們到了那地方才知道,在那邊就是砸石頭的,吃住都在山裏麵,山裏都是搭著的帆布帳篷,帆布帳篷裏麵是木板床,木板床的下麵就是用石頭鋪的平一點兒的地。


    阿成的三舅他們三個人到了地方,先是把自己枕頭被子鋪好,自己的衣服也都從包裏掏出來放好地方,帶路的那個老鄉看他們三個都收拾好自己行李的時候,叫上三個人說是熟悉一下周圍環境,就這樣圍著那個砸石頭的工地轉了一圈,四周是都是山,阿成的三舅說,那時候才知道自己老家住的地方是真的好啊,都是平坦的地麵,那地方都是高高底底的石頭,有時候一步不小心就可能崴著腳,幸虧都是三個年輕人,就這三舅也有時候不小心還是有踩空的時候,有時候那石頭塊都讓你不知道該咋樣下腳下去。那個老鄉之後又帶三舅、國振還有峰軍三人一起去看了砸石場的工地食堂,讓他們記得晚上來這邊吃飯,晚上吃飯的時間都是吹口哨的,聽到吹口哨時候就可以去了,特意叮囑都別去晚了,去晚了就沒飯吃了。還說了飯菜不太好吃,說都是出門在外的,要是覺得不好吃就將就一下。


    三舅說:“當天下午那個老鄉帶俺仨看完那個采石場之後就說要忙了,之後他就走了,當天安排先讓俺們三個休息休息,有空也可以周邊轉轉,但是不要走太遠,怕俺們三個迷路了,不好找迴來,還特意叮囑俺們三個要晚上記得去食堂吃飯,帶上自己的碗筷子,那時候幸虧帶了一副碗筷在身上,要不是隻能把石頭砸個舀子當碗了。俺們仨人那天轉完就迴去住的地方躺下休息了,誰還有那盡頭去轉悠啊,都人生地不熟的地兒,這一路上奔波累的都成啥了,沒心情去看山了,那會兒我隻想著還得老家好啊,這掙錢真不容易。到晚上時候,國振說聽到有人吹哨子,仨人趕緊拿上飯碗筷子去食堂打飯,那飯都是一桶一桶的裝著,晚上吃的窩窩頭和鹹菜,喝的是清湯,這跟老家的飯也差不多,看起來這四川發展的也不咋樣。”


    三舅說他當時就是這樣想的,他以為打工能吃上白麵饃饃,可是打工也吃的是窩窩頭,有點出乎意料的,不過好點的是,好在當時還有鹹菜,三舅說那鹹菜自己之前都沒吃過,國振和峰軍也說沒吃過。那時候啥都缺,誰有那麽多鹽巴去醃鹹菜啊,買鹽的錢都是省吃儉用省來的錢才買的鹽巴。就那樣,三個人,當晚一人就炫了三碗,三人相當於吃了九碗飯,那時候誰也不管那麽多了,先吃飽飯再說別的,也不知道明天幹活累不累呢,不吃飽飯別明天沒力氣,這一晚上,得把之前坐車受的那個顛簸的罪,得使勁兒給它攢迴來。以前都覺得外麵這好那好啊,這一次一出門,才知道,真是金窩銀窩也不如自己的狗窩,還是老家好啊,以前都覺得汽車好啊,什麽火車好啊,想著啥子時候能坐上火車,結果有一天坐上火車了,就再也不想那玩意兒了,除了看看人頭,還有就是看看那些穿製服的人之外,其他的啥也沒了,就是覺得累困累困的。


    那晚三人吃完飯,迴去洗洗碗筷,放好東西,相互嘮嘮嗑,有孩子的嘮孩子,沒孩子的嘮這一路上看到的,都相互交流一下,像是交換心得一樣,聊完就休息了。三舅後來說,那晚山裏的風嗚嗚的像是吹口哨,其他人都睡著的時候他起夜,晚上山裏是真的冷啊。


    到那邊的第二天,那個領路的老鄉工友老早就去喊他們仨人,這就開始了工地上砸石頭了,每個人發了一個小工具包,那包是帆布的,像是電影裏麵的大打仗的那種小單肩包,裏麵是錘子鉗子之類的,三人還每人發了一個大一點的砸石頭的大鐵錘,說是不能丟了,一人一個,丟了要扣錢的,一說這話,誰都不敢弄丟那定西了。砸石頭的步驟是,技術工會先把石頭鑽上眼,那些小眼連成一排成一條線,每個小眼裏麵放上炸藥麵兒,用一根引線引著給它炸開,引線很長,都是專業的技術工去點燃那根引線,要炸石頭的時候都是扯著嗓門喊一句“炸山嘍~炸山嘍~”,這樣喊是為了提醒工友們趕緊避開,到安全地帶去。


    另外三舅講,據說也是為了提醒那些山間的孤魂野們,可能這時候他們也在附近雲遊,別打擾了他們,再說中國那麽大,指不定在哪朝哪代有人在這裏沒了命的啥的,相當於也是提個醒,畢竟作為人嘛,還是要有敬畏之心的,這東西寧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砸石頭的那些天裏,三舅偶爾和國振、峰軍一起去山上摘些棗子吃,那時候歇息的時候,他們三人就去山裏麵轉轉,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都是三個人一起去,相互之間有個照應。三舅說那裏的山棗子又大又甜,是真的甜,青色的都很甜,甜到心裏麵的那種。在咱老家都是吃紅棗,青棗吃著都不咋甜的,再說青棗都認為是不熟的棗子,沒人去吃,他們沒想到這四川的青棗都能這麽甜。


    阿成小時候聽三舅講這些的時候,當時正好看到自己哥哥的課本,那課本裏麵有一篇文章是魯迅的,課文裏麵有魯迅說“膠菜”那一段,阿成心裏默默的想,這就是物以稀為貴吧。再到高中時候阿成學習了文科班,那時候有一次上地裏課,是講解的一個地方的特產,那地方的特產是山裏的,具體是什麽不記得了,問的問題為什這種特產那麽甜,而給出的標準答案是“晝夜溫差大,利於糖分積累”。阿成想來,三舅當時說的那山上的棗兒能夠那麽甜是不是也是這個原因呢。


    多年之後,阿成又偶然間在大學圖書館查看到了些三舅那年月物質條件匱乏的情況,阿成才體會到那時候三舅講述的第一晚在那砸石頭的工地吃飯之後洋溢在他那臉上的笑容是為了什麽,那就著鹹菜都能炫三碗飯的幸福,是為了有一口飯吃,就是這麽的淳樸和真實,當時三舅給阿成講的一些東西,不是當時的阿成所能理解的,畢竟阿成生活的年代已經不再是為了吃喝發愁的時代了,這時候的發展狀態,已經是有模有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成和三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圖並收藏阿成和三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