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新成一策
扶蘇思來想去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誰有可能在背地裏對自己懷恨在心,晃了晃腦袋不再多想,繼續開始工作。
畢竟手頭上的可是件開天辟地的大事,可不能有所疏漏,隨著扶蘇塗塗改改不停,一篇嶄新的奏疏終於出爐。
扶蘇看著眼前的辛苦成果,再三檢查了數遍之後,心中仍是覺得不甚妥當,可以自己眼光看來也實在再無更改餘地,於是扶蘇隻得拿著蘇紙邁出總編室,向著主編室行去。
“篤、篤。”將主編室房門輕敲兩聲後,扶蘇聽到了張蒼的迴應:“進!”
扶蘇推門而入,看見張蒼正埋首於案間工作,案上的蘇紙堆積如山,饒是張蒼身材高大,卻也隻給來訪者留出來一個腦袋。
看見是來者是扶蘇,張蒼連忙將自己高大的身軀從雜亂的位置上艱難挪起,對著扶蘇拱手作揖:“總編事務繁雜,今日怎的得閑來尋吾?”
扶蘇聽後心中不由得泛起些許訕訕之意,自己的工作還真當不起張蒼的這“繁雜”二字,至少和張蒼這個主編相比是遠遠不如的。
不過扶蘇也知道,張蒼確實很忙,畢竟擔起了很多不屬於他自己的工作,因此也不在客套上浪費時間,而是單刀直入:
“今日來尋張兄,是愚弟新進偶得一策,欲要上奏父皇,隻是愚弟畢竟入朝未久,對於政事尚且不曾有所熟諳,特來請張兄斧正一二。”
“哦?是何良策?快快讓為兄飽覽一二。”張蒼聽了扶蘇的話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因為扶蘇在發明活字、雕版印刷術後已經沉寂了許久未有新物產出。
雖說張蒼也知道這才是正常情況,想要如扶蘇之前一般數月之間屢有變革之物發明才是不切實際,但心中總是存了幾分期待,誰讓是這位不能以常人揣測的長公子呢?
“是有關選賢舉能之事,張兄一看便知。”扶蘇將手中蘇紙遞給張蒼,又繼續補充道:
“吾大秦並吞六國,一統海內,成百年未有之大業,然各地六國舊貴複起之心不死,不得不防,而僅以吾秦國之官吏,牧守天下之地,卻是時有捉襟見肘。
父皇為求安撫人心,不得不委任些許降臣暫為牧守,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便說那暴卒的會稽假守殷通,以楚人之身而監楚地之民,難說其心如何。
不然豈會在父皇傳旨令其歸於鹹陽述職後離奇死於私宅之內?縱使在這邸報署內,文吏之缺也是愈發明顯,得父皇恩典從各署抽調方可無虞。
吾得父皇所允,開辦邸報一署後對其中內情方才略有所知,為人臣子自當為君分憂,因此苦思數日,終於草成一察舉征辟之法,隻是不知是否可行,特來請張兄斧正。”
張蒼將蘇紙雙手接過,細細閱覽,嘴上倒是也不停:“總編行事屢屢切中當今之世痛點,能有如此長公子,真是大秦之幸也。”
扶蘇隻是笑笑,連連擺手謙虛:“不過是僥幸罷了,有一二妙想不足誇耀,若是無有父皇英明群臣效力,這大秦長公子又能如何?”
張蒼聞得扶蘇此言也不好再行褒揚,隻是在內心暗暗感慨:“長公子最為難得的還是這謙虛之性,毫不自滿,遠超同歲之人呐!”
然後便認真審閱起扶蘇遞來的蘇紙,隻是張蒼越讀便越是心驚,待到整卷看完,更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不出一言以對。
一旁的扶蘇眼見張蒼如此作態,心中更是略有不安,不由得自我懷疑:“難道還是有些超越這時代局限了?不應該啊,西漢前期的境況明明應該與現在差不了太多。”
“張兄,張兄?”眼見張蒼久久不語,扶蘇不得不輕聲唿喊以將其從沉思的狀況中喚醒:“可是愚弟此策太過不切實際?”
“不曾!不曾!長公子所言之事乃治國良策,更是大大應吾大秦當前所急,又怎會不切實際?隻是在下一時為長公子宏圖所懾服,一時失神而已!”
張蒼在扶蘇的唿喊下迴過神來,麵上的失神之色也轉為激動:“此策一解當前官吏匱乏之窘境,更是建立起長久向中央輸送人才的渠道,如何不切實際?如何不為良策?”
扶蘇忐忑不安的心思終於隨著張蒼飛沫四濺的言語安定下來,但仍是不免心存疑慮:“張兄謬讚了,愚弟入朝未久,此策當有疏漏之處罷?”
“細細說來,卻也是有一二不當之處,不過隻是在細微之處,比如長公子在策中所提,以每郡地域所轄而薦才能,可吾秦郡之中,也有那地域廣袤而人丁稀疏之地。
如那漁陽、右北平等邊郡苦寒之地,若是僅以地域所薦,未必能有所收獲;再如潁川、河內等郡,其地雖小,卻是人丁興旺,屢出才智過人之輩。
長公子以郡之大小擬定每年所薦人才,卻是未免有所不當,不若以每郡人口之數多少而定歲薦份額,如此方可因地製宜。”
張蒼敏銳地發現了扶蘇這察舉征辟製的不妥之處,但還是對其策大加褒揚:“不過此種皆是細枝末節而已,有此察舉征辟之製,朝內再無乏人可用之憂。”
扶蘇聽了張蒼的話大受鼓舞,臉上終於泛起喜色:“張兄所言甚是,此處確實是愚弟思慮不周所致,愚弟這便刪改,隻是若他處並無大礙,吾便要獻策於父皇矣!”
言語之間,扶蘇便迫不及待地抄起張蒼案上筆墨進行修改,又是勾畫刪改一番,其實張蒼指出來的毛病扶蘇並不是不知道。
隻是既然要來向張蒼求教,總不能將一副完美無缺的答卷就此呈現出來,這不符合扶蘇本身未曾於地方理政的背景,因此故意留了一點尾巴。
不過扶蘇對自己這“察舉征辟製”的擔心也是實實在在的。
因為此時畢竟沒有經曆過楚漢相爭,很多世卿世祿的家族仍在官僚政治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察舉製這種明顯破壞其根基的事情,扶蘇也有所憂慮。
隻是以張蒼的表現來看,他似乎並沒有太過擔心這一點,不知是因為其一時震驚沒有考慮到,還是對嬴政有著足夠的信心。
“善!如此治國良策,長公子理應早些將其獻於陛下,早一日將其落實,便早一日緩解吾大秦所急,長公子快快去罷!”
張蒼麵色激動,言語之間竟是有了逐客之意,扶蘇也隻好苦笑兩聲,轉身步出主編室。
看著扶蘇的身影漸行漸遠,張蒼臉上的激動之色也逐漸平息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臉深思:
“從蘇紙到活字、雕版印刷二術,再到如今的察舉征辟之製,這大秦長公子殿下,究竟是真的偶有巧思,還是步步為營?
如此一來,自姬周八百年來之卿族士大夫們世世把持之官僚爵位,怕不是要生驚天之巨變了!”
扶蘇思來想去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誰有可能在背地裏對自己懷恨在心,晃了晃腦袋不再多想,繼續開始工作。
畢竟手頭上的可是件開天辟地的大事,可不能有所疏漏,隨著扶蘇塗塗改改不停,一篇嶄新的奏疏終於出爐。
扶蘇看著眼前的辛苦成果,再三檢查了數遍之後,心中仍是覺得不甚妥當,可以自己眼光看來也實在再無更改餘地,於是扶蘇隻得拿著蘇紙邁出總編室,向著主編室行去。
“篤、篤。”將主編室房門輕敲兩聲後,扶蘇聽到了張蒼的迴應:“進!”
扶蘇推門而入,看見張蒼正埋首於案間工作,案上的蘇紙堆積如山,饒是張蒼身材高大,卻也隻給來訪者留出來一個腦袋。
看見是來者是扶蘇,張蒼連忙將自己高大的身軀從雜亂的位置上艱難挪起,對著扶蘇拱手作揖:“總編事務繁雜,今日怎的得閑來尋吾?”
扶蘇聽後心中不由得泛起些許訕訕之意,自己的工作還真當不起張蒼的這“繁雜”二字,至少和張蒼這個主編相比是遠遠不如的。
不過扶蘇也知道,張蒼確實很忙,畢竟擔起了很多不屬於他自己的工作,因此也不在客套上浪費時間,而是單刀直入:
“今日來尋張兄,是愚弟新進偶得一策,欲要上奏父皇,隻是愚弟畢竟入朝未久,對於政事尚且不曾有所熟諳,特來請張兄斧正一二。”
“哦?是何良策?快快讓為兄飽覽一二。”張蒼聽了扶蘇的話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因為扶蘇在發明活字、雕版印刷術後已經沉寂了許久未有新物產出。
雖說張蒼也知道這才是正常情況,想要如扶蘇之前一般數月之間屢有變革之物發明才是不切實際,但心中總是存了幾分期待,誰讓是這位不能以常人揣測的長公子呢?
“是有關選賢舉能之事,張兄一看便知。”扶蘇將手中蘇紙遞給張蒼,又繼續補充道:
“吾大秦並吞六國,一統海內,成百年未有之大業,然各地六國舊貴複起之心不死,不得不防,而僅以吾秦國之官吏,牧守天下之地,卻是時有捉襟見肘。
父皇為求安撫人心,不得不委任些許降臣暫為牧守,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便說那暴卒的會稽假守殷通,以楚人之身而監楚地之民,難說其心如何。
不然豈會在父皇傳旨令其歸於鹹陽述職後離奇死於私宅之內?縱使在這邸報署內,文吏之缺也是愈發明顯,得父皇恩典從各署抽調方可無虞。
吾得父皇所允,開辦邸報一署後對其中內情方才略有所知,為人臣子自當為君分憂,因此苦思數日,終於草成一察舉征辟之法,隻是不知是否可行,特來請張兄斧正。”
張蒼將蘇紙雙手接過,細細閱覽,嘴上倒是也不停:“總編行事屢屢切中當今之世痛點,能有如此長公子,真是大秦之幸也。”
扶蘇隻是笑笑,連連擺手謙虛:“不過是僥幸罷了,有一二妙想不足誇耀,若是無有父皇英明群臣效力,這大秦長公子又能如何?”
張蒼聞得扶蘇此言也不好再行褒揚,隻是在內心暗暗感慨:“長公子最為難得的還是這謙虛之性,毫不自滿,遠超同歲之人呐!”
然後便認真審閱起扶蘇遞來的蘇紙,隻是張蒼越讀便越是心驚,待到整卷看完,更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不出一言以對。
一旁的扶蘇眼見張蒼如此作態,心中更是略有不安,不由得自我懷疑:“難道還是有些超越這時代局限了?不應該啊,西漢前期的境況明明應該與現在差不了太多。”
“張兄,張兄?”眼見張蒼久久不語,扶蘇不得不輕聲唿喊以將其從沉思的狀況中喚醒:“可是愚弟此策太過不切實際?”
“不曾!不曾!長公子所言之事乃治國良策,更是大大應吾大秦當前所急,又怎會不切實際?隻是在下一時為長公子宏圖所懾服,一時失神而已!”
張蒼在扶蘇的唿喊下迴過神來,麵上的失神之色也轉為激動:“此策一解當前官吏匱乏之窘境,更是建立起長久向中央輸送人才的渠道,如何不切實際?如何不為良策?”
扶蘇忐忑不安的心思終於隨著張蒼飛沫四濺的言語安定下來,但仍是不免心存疑慮:“張兄謬讚了,愚弟入朝未久,此策當有疏漏之處罷?”
“細細說來,卻也是有一二不當之處,不過隻是在細微之處,比如長公子在策中所提,以每郡地域所轄而薦才能,可吾秦郡之中,也有那地域廣袤而人丁稀疏之地。
如那漁陽、右北平等邊郡苦寒之地,若是僅以地域所薦,未必能有所收獲;再如潁川、河內等郡,其地雖小,卻是人丁興旺,屢出才智過人之輩。
長公子以郡之大小擬定每年所薦人才,卻是未免有所不當,不若以每郡人口之數多少而定歲薦份額,如此方可因地製宜。”
張蒼敏銳地發現了扶蘇這察舉征辟製的不妥之處,但還是對其策大加褒揚:“不過此種皆是細枝末節而已,有此察舉征辟之製,朝內再無乏人可用之憂。”
扶蘇聽了張蒼的話大受鼓舞,臉上終於泛起喜色:“張兄所言甚是,此處確實是愚弟思慮不周所致,愚弟這便刪改,隻是若他處並無大礙,吾便要獻策於父皇矣!”
言語之間,扶蘇便迫不及待地抄起張蒼案上筆墨進行修改,又是勾畫刪改一番,其實張蒼指出來的毛病扶蘇並不是不知道。
隻是既然要來向張蒼求教,總不能將一副完美無缺的答卷就此呈現出來,這不符合扶蘇本身未曾於地方理政的背景,因此故意留了一點尾巴。
不過扶蘇對自己這“察舉征辟製”的擔心也是實實在在的。
因為此時畢竟沒有經曆過楚漢相爭,很多世卿世祿的家族仍在官僚政治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察舉製這種明顯破壞其根基的事情,扶蘇也有所憂慮。
隻是以張蒼的表現來看,他似乎並沒有太過擔心這一點,不知是因為其一時震驚沒有考慮到,還是對嬴政有著足夠的信心。
“善!如此治國良策,長公子理應早些將其獻於陛下,早一日將其落實,便早一日緩解吾大秦所急,長公子快快去罷!”
張蒼麵色激動,言語之間竟是有了逐客之意,扶蘇也隻好苦笑兩聲,轉身步出主編室。
看著扶蘇的身影漸行漸遠,張蒼臉上的激動之色也逐漸平息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臉深思:
“從蘇紙到活字、雕版印刷二術,再到如今的察舉征辟之製,這大秦長公子殿下,究竟是真的偶有巧思,還是步步為營?
如此一來,自姬周八百年來之卿族士大夫們世世把持之官僚爵位,怕不是要生驚天之巨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