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清茗先生顧知期?”陳三妹驚奇道。
“你不知道清茗先生的名頭?”這迴輪到周慶年驚奇了。
他以為,陳允和陳明在無憂堂讀書,還拜在了顧知期門下,想來是清楚清茗先生的名頭來曆的,不想她卻是不知的。不過也難怪,就是他自己,也是後來陳允與他通信,他才知道無憂堂的顧知期就是大名鼎鼎的清茗先生,曾以大三元的成績中了進士卻在最後關頭棄了殿試,而後又以一篇《關中賦》名震天下……
見陳三妹搖頭,周慶年又道:“我拜訪過顧先生,此人雖不從政,到卻心係百姓,又身靠世家大族,若能說動他出麵說幾句話,想來汪知縣是能放在心上考量一二的。”
“身靠世家大族?”陳三妹眯著眼問,若是真的,她得罪了吳豈憂等人,豈不是真的得罪了貴人?
周慶年道:“京城合安侯府顧家,隻是顧先生離家多年,外界傳言顧先生與京城顧家嫡支早已貌合神離。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畢竟頂著世家大族的麵,就是知縣大人也該給幾分薄麵。”
隻是,連他們都沒有十全把握的事,顧知期是否會願意淌這趟渾水呢?也是愁人!
“明天我給你個好東西,到時你把那個東西送給他,保證他一定會很滿意。若他滿意了,你在曉之以情,說不定還真就把他給請動了呢。”
陳三妹說著,眼睛突然彎了起來,他可太知道顧知期的愛好了,讀書育人他愛,可他更愛鑽研一些新的東西。
“好,聽你的。”周慶年笑著,很是希望著樣有商有量的日子能多一點。
待鍋裏番薯散出一陣陣香氣的時候,天色算是徹底黑了下來。陳三妹才點好煤油燈,院外便傳來了二郎的喊聲。
“哇,好香,三姐,你煮番薯了啊。”
二郎聞著香,也顧不得還在下著雨便掙脫陳喜富的懷抱朝著廚房跑來。
“你屬狗的啊,這麽老遠就聞到味。”
陳三妹戳了戳二郎那顆圓滾滾的腦袋。正說著,陳喜富,張氏,二妹和大郎也進屋來了。
“叔父,嬸子。”周慶年見人來,立即起身見了禮。
“呀,慶年呐。瞧我這記性,咱就把這事給忘了呢,還沒吃吧,孩他娘,快給慶年做些吃的,這大老遠的來了……”
陳喜富說著,急急跑去看菜籃子裏都有些什麽好菜。
“你個老不死的,咋會把這茬給忘了呢?你說一聲,這不我就早早迴來做飯了,看咱這多失禮。”張氏一邊說,一邊就拿著菜盆去舀米。
“行了,都別忙活了,咱今晚就吃這個將就將就了得了。”陳三妹說著,將鍋裏煮熟的鮮新番薯舀了出來,香甜的味道一下子便在屋裏肆溢開。
“那怎麽行,這傳出去不得讓人笑話了,慶年可是貴客呢。”
張氏接了話,竟是像不再與陳三妹慪氣一般,自然得讓陳三妹覺得前幾天與張氏的互不理采不過一場大夢。
“嬸子別客氣,咱哪裏就是什麽貴客了,都是自家人,都聽三妹的。”
周慶年笑著說,語氣溫和,讓人如浴春風。
周慶年是什麽人呢,才十五歲便以案首考中秀才,這樣的青年才俊前途可謂一片坦蕩。而今卻還能對她說都是自家人這種話,怎能不叫張氏心裏熨燙發熱呢!
雖說兩家早已定親,可畢竟隻是換過更貼並沒有下過定,兩姓之好的事也並非板上定釘。加之年初周慶年考中,周家宴席沒有請他們,張氏嘴上雖然沒有說什麽,但心裏卻覺得周陳兩家的親事怕早晚得黃了。
而今周慶年不但來了陳家,且又是這樣的態度,張氏又覺得這門親事又可以了。
“哎喲,行了啊,我的親娘,就這麽著了,要款待日後有的是機會,今兒咱還有要事說。”陳三妹說。
見陳三妹和周慶年堅持,陳喜富和張氏隻得作罷。而後眾人皆去洗漱,隻有陳三妹和周慶年留在廚房吃鮮甜的番薯。
“三姐,我也想吃。”
二郎臨走,還不忘咽著口水眼巴巴的看著陳三妹。
“惡死鬼投胎的啊你,大伯家飯菜不夠你吃飽?”陳三妹邊罵著,還是挑了個大的番薯塞到二郎手裏。
“大嫂子會拿眼睛瞪人,我,我沒吃飽。”
二郎丟了句話,拿著熱乎乎的番薯便跑了出去。這話說出來,自然引來了陳喜富一陣斥責,家醜不外揚,何況還是在未來女婿跟前。陳家的臉麵,可真算是丟盡了。
以李碧雲那刻薄的性子,能做出來這樣的事陳三妹一點也不意外,她看了一眼正在剝番薯皮的周慶年,見他對二郎的話置若罔聞,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笑什麽?”周慶年問。
“你還真是善解人意納。”
陳三妹打趣般的笑了起來,卻是真覺得他是真的善解人意。若換做其他人,聽到別家的醜事,多少會有幾分不一樣的表現,可他到好,竟若無其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有什麽的。”
周慶年說著,到是把剝好的番薯先放到了陳三妹的碗中。她一愣,這舉動完全出乎意料,秀才老爺親自剝的番薯啊……
收拾妥當,眾人在新屋客廳落坐。二妹泡來了茶水,二郎則窩在張氏的懷裏昏昏欲睡。
陳三妹一早便和周慶年商量好,他們推廣番薯種植的事由周慶年來講,畢竟嘛,秀才老爺的話總比她這個丫頭片子的話有分量得多,也更有信服力。
當然,周慶年講,也隻是講了個大概,至於其中的風險,周慶年和陳三妹並不打算說出來。擔驚受怕的事他們兩個擔著就是了,不必讓那麽多人都跟著寢食難安。
“叔父,對於移植扡插的農桑之事就得仰仗您和家中大伯和小叔了。”
周慶年說著,便起身向陳喜富行了個禮。
“這是自然的,放心吧,這種慧民的大事,我肯定會幹好,你隻管放心交給我便是。”陳喜富有些激動的拍了拍胸脯保證。
在縣裏的那些話,他也聽的真切,當時還疑惑著三妹為何匆匆忙忙迴家,原來是為了這事呢。不過這兩孩子厚道仁義,是兩個好孩子。
陳喜富很是欣慰的看著周慶年和陳三妹,多好的孩子啊。
“爹,這些天可有得忙,若成了事,來來往往上咱家來的人定然是不會少的。咱老陳家不管有啥事,可都得先放一放,緩一緩,免得讓人看了咱老陳家的笑話。”
陳三妹便說,便看著陳喜富的臉色,她從田裏迴來聽到的聲音可不隻是便宜老娘的聲音,那不堪入耳的爭吵聲她也是聽到了幾句的。
“你不知道清茗先生的名頭?”這迴輪到周慶年驚奇了。
他以為,陳允和陳明在無憂堂讀書,還拜在了顧知期門下,想來是清楚清茗先生的名頭來曆的,不想她卻是不知的。不過也難怪,就是他自己,也是後來陳允與他通信,他才知道無憂堂的顧知期就是大名鼎鼎的清茗先生,曾以大三元的成績中了進士卻在最後關頭棄了殿試,而後又以一篇《關中賦》名震天下……
見陳三妹搖頭,周慶年又道:“我拜訪過顧先生,此人雖不從政,到卻心係百姓,又身靠世家大族,若能說動他出麵說幾句話,想來汪知縣是能放在心上考量一二的。”
“身靠世家大族?”陳三妹眯著眼問,若是真的,她得罪了吳豈憂等人,豈不是真的得罪了貴人?
周慶年道:“京城合安侯府顧家,隻是顧先生離家多年,外界傳言顧先生與京城顧家嫡支早已貌合神離。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畢竟頂著世家大族的麵,就是知縣大人也該給幾分薄麵。”
隻是,連他們都沒有十全把握的事,顧知期是否會願意淌這趟渾水呢?也是愁人!
“明天我給你個好東西,到時你把那個東西送給他,保證他一定會很滿意。若他滿意了,你在曉之以情,說不定還真就把他給請動了呢。”
陳三妹說著,眼睛突然彎了起來,他可太知道顧知期的愛好了,讀書育人他愛,可他更愛鑽研一些新的東西。
“好,聽你的。”周慶年笑著,很是希望著樣有商有量的日子能多一點。
待鍋裏番薯散出一陣陣香氣的時候,天色算是徹底黑了下來。陳三妹才點好煤油燈,院外便傳來了二郎的喊聲。
“哇,好香,三姐,你煮番薯了啊。”
二郎聞著香,也顧不得還在下著雨便掙脫陳喜富的懷抱朝著廚房跑來。
“你屬狗的啊,這麽老遠就聞到味。”
陳三妹戳了戳二郎那顆圓滾滾的腦袋。正說著,陳喜富,張氏,二妹和大郎也進屋來了。
“叔父,嬸子。”周慶年見人來,立即起身見了禮。
“呀,慶年呐。瞧我這記性,咱就把這事給忘了呢,還沒吃吧,孩他娘,快給慶年做些吃的,這大老遠的來了……”
陳喜富說著,急急跑去看菜籃子裏都有些什麽好菜。
“你個老不死的,咋會把這茬給忘了呢?你說一聲,這不我就早早迴來做飯了,看咱這多失禮。”張氏一邊說,一邊就拿著菜盆去舀米。
“行了,都別忙活了,咱今晚就吃這個將就將就了得了。”陳三妹說著,將鍋裏煮熟的鮮新番薯舀了出來,香甜的味道一下子便在屋裏肆溢開。
“那怎麽行,這傳出去不得讓人笑話了,慶年可是貴客呢。”
張氏接了話,竟是像不再與陳三妹慪氣一般,自然得讓陳三妹覺得前幾天與張氏的互不理采不過一場大夢。
“嬸子別客氣,咱哪裏就是什麽貴客了,都是自家人,都聽三妹的。”
周慶年笑著說,語氣溫和,讓人如浴春風。
周慶年是什麽人呢,才十五歲便以案首考中秀才,這樣的青年才俊前途可謂一片坦蕩。而今卻還能對她說都是自家人這種話,怎能不叫張氏心裏熨燙發熱呢!
雖說兩家早已定親,可畢竟隻是換過更貼並沒有下過定,兩姓之好的事也並非板上定釘。加之年初周慶年考中,周家宴席沒有請他們,張氏嘴上雖然沒有說什麽,但心裏卻覺得周陳兩家的親事怕早晚得黃了。
而今周慶年不但來了陳家,且又是這樣的態度,張氏又覺得這門親事又可以了。
“哎喲,行了啊,我的親娘,就這麽著了,要款待日後有的是機會,今兒咱還有要事說。”陳三妹說。
見陳三妹和周慶年堅持,陳喜富和張氏隻得作罷。而後眾人皆去洗漱,隻有陳三妹和周慶年留在廚房吃鮮甜的番薯。
“三姐,我也想吃。”
二郎臨走,還不忘咽著口水眼巴巴的看著陳三妹。
“惡死鬼投胎的啊你,大伯家飯菜不夠你吃飽?”陳三妹邊罵著,還是挑了個大的番薯塞到二郎手裏。
“大嫂子會拿眼睛瞪人,我,我沒吃飽。”
二郎丟了句話,拿著熱乎乎的番薯便跑了出去。這話說出來,自然引來了陳喜富一陣斥責,家醜不外揚,何況還是在未來女婿跟前。陳家的臉麵,可真算是丟盡了。
以李碧雲那刻薄的性子,能做出來這樣的事陳三妹一點也不意外,她看了一眼正在剝番薯皮的周慶年,見他對二郎的話置若罔聞,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笑什麽?”周慶年問。
“你還真是善解人意納。”
陳三妹打趣般的笑了起來,卻是真覺得他是真的善解人意。若換做其他人,聽到別家的醜事,多少會有幾分不一樣的表現,可他到好,竟若無其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有什麽的。”
周慶年說著,到是把剝好的番薯先放到了陳三妹的碗中。她一愣,這舉動完全出乎意料,秀才老爺親自剝的番薯啊……
收拾妥當,眾人在新屋客廳落坐。二妹泡來了茶水,二郎則窩在張氏的懷裏昏昏欲睡。
陳三妹一早便和周慶年商量好,他們推廣番薯種植的事由周慶年來講,畢竟嘛,秀才老爺的話總比她這個丫頭片子的話有分量得多,也更有信服力。
當然,周慶年講,也隻是講了個大概,至於其中的風險,周慶年和陳三妹並不打算說出來。擔驚受怕的事他們兩個擔著就是了,不必讓那麽多人都跟著寢食難安。
“叔父,對於移植扡插的農桑之事就得仰仗您和家中大伯和小叔了。”
周慶年說著,便起身向陳喜富行了個禮。
“這是自然的,放心吧,這種慧民的大事,我肯定會幹好,你隻管放心交給我便是。”陳喜富有些激動的拍了拍胸脯保證。
在縣裏的那些話,他也聽的真切,當時還疑惑著三妹為何匆匆忙忙迴家,原來是為了這事呢。不過這兩孩子厚道仁義,是兩個好孩子。
陳喜富很是欣慰的看著周慶年和陳三妹,多好的孩子啊。
“爹,這些天可有得忙,若成了事,來來往往上咱家來的人定然是不會少的。咱老陳家不管有啥事,可都得先放一放,緩一緩,免得讓人看了咱老陳家的笑話。”
陳三妹便說,便看著陳喜富的臉色,她從田裏迴來聽到的聲音可不隻是便宜老娘的聲音,那不堪入耳的爭吵聲她也是聽到了幾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