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朗很詫異。
公子禪出城不過兩日,迴來時整個氣勢都不一樣了。不止公子不一樣,就連楊戲和傅燦都渾身殺氣。
“這仨人、打架去了?”向朗胡亂琢磨,完全不得要領。他也不想想,倆書生帶個娃娃去打架,那不是送人頭麽?
“向公,這一趟出城屬下可開了眼——”傅燦見到向朗,憋了一路的話匣子終於打開來,劈裏啪啦把溪頭村的見聞從頭到尾講了一遍。
向朗才知公子是去探查民情了,心裏又感激又慚愧。自己到醴陵八個多月,派出去的督導讓人家懟的懟退的退,碰了一鼻子灰,他都沒下去實地調查一下。公子來此屁股都還沒坐熱,便親自下鄉聽迴實信來,這差距不服不行啊。
“如此說來,黃宣等人涉嫌隱匿田產,且誤導村民與官府對抗證據確鑿。”向朗沉默一會兒,給出了自己的結論。
“正是。這兩條任哪一條都是滅門抄家之罪。”楊戲熟知律法,給出了專業意見。
“既如此,何不將其拿下付有司審問?”傅燦早就巴不得立刻動手,聽到這話更加激動。
“不可!”一直沒有表態的劉禪提高了嗓門,阻止傅燦接著講下去。向朗當然知道這絕不是抓來一審的事,但他也想聽劉禪的見解,因此沒有作聲。
傅燦追問:“為何?依律行事,有何不可?”
劉禪歎了口氣,示意楊戲拉傅燦坐下,待他情緒稍稍緩和,解釋道:“黃宣不比普通鄉紳。一者在此為官多年,根深蒂固;二者此人善於鑽營,在官場、在農莊口碑皆好、人人稱善,貿然動他,隻會引起騷亂;三者秋糧未收,不宜生事。”
劉禪的理由當然很充分,傅燦雖不情願卻也無話可說,但嘴裏還在小聲嘟囔:“莫非便隻能便宜了他!”
“自然不是!”
輕描淡寫的四個字,令在場三人來了精神。向朗、楊戲和傅燦都聽出公子禪要出大招了。楊戲和傅燦對劉禪的認識隻停留在傳聞階段,但向朗卻是親眼見識過的,心中立刻充滿期待。
劉禪還是沒有表情,就像陳述一件尋常的往事,語氣平緩:“黃宣並非一般的地主。他收起租來毫不手軟,卻並不擺出一副兇神惡煞的麵孔。非但不兇,遇有災禍還慷慨解囊。平日裏和善可親,對上對下做得滴水不漏。比如對抗新政,明明是這班地主不樂意,卻以地租之名使喚農戶出來攪局。無論官府用不用強製手段,倒黴的都不會是他們。這頭腦不簡單呢。”
“誰說不是。”傅燦深有體會,想想這幾個月的工作,忽然有種泄了氣的感覺。
“對付這等人,動手之前得先扒掉他的偽裝。”
“啊?”
三人異口同聲喊了起來。這句話太讓人意外,但轉念一想又確實是這個理。
傅燦再次興奮起來,瞪圓了眼問:“卻不知如何讓他露出馬腳。”
“這個嘛,不急,也不是一兩下便能做到。首先要改變農戶對官府的印象。不如就從秋收入手,好好做一篇文章。”
“秋收?!”
秋收不就是收莊稼麽?這能做什麽文章?楊戲與傅燦互相看看,沒明白公子的意思。
向朗問:“公子之意是借秋收收買民心,斷了黃宣借民鬧事的後路?”
劉禪鬆弛下來,咯咯笑兩聲,對著向朗伸出大拇指:“向先生果然老辣。不過不是收買,而是感化。先生規劃一下,將三縣的城防軍、皂隸以及各級官員組織起來,到各村田間地頭去,幫助農民一起收割。除了出人出力,還可為其提供餐飲、藥物以及運輸等便利。”
“這——,嗯——,好——,妙!”
向朗嗯嗯啊啊,連用了四個感歎詞才琢磨出劉禪這建議的味道。他從政多年,可從沒聽過官府替農民幹活的事。但細細一品鑒,正因為史無前例,才更能打動人心呀。
楊戲跟著讚歎:“荊州民風醇厚,溪頭村可見一斑。若以禮待之,百姓定會感佩,再來抗拒官府就不好意思了。”
傅燦張著大嘴,隻會在一旁點頭了。心中暗想原來傳聞都是真的,公子果然是神人。默默拍了一通劉禪的馬屁後,也把自己的見解講了出來:“如此非但能爭取民意,還可獲知真實的收成情況,免了被黃宣等人虛報,一舉兩得!”
“沒錯!”
劉禪給了傅燦一個大大的肯定。他有些意外,傅燦這人一路上心直口快,竟也有這等急智。能想到這層,可見此人也不是尋常角色。
唉!說來慚愧!以孔明師父的洞察力,沒點本事怎會派到此地?還是我這做徒弟的過於孟浪了。
計劃有了,執行便無須劉禪這個總設計師勞神了。向朗、楊戲,包括傅燦都能獨當一麵。當然,楊戲和傅燦隻需操心醴陵的事,向朗還得同步指揮茶陵與攸縣,擔子更重。但是比起此前沒頭蒼蠅一般,現在有了行動方向,他這心裏也不再慌亂。
放下政務,劉公子的心立刻飛到師姐身上。醴陵縣設立縣醫館,靜怡便帶著她產科的人來此建設這時代的首家產房。這位師姐隻比自己大著幾歲,也還是個娃娃。偏偏個性極其要強,到醴陵之後一聲苦也沒叫過,一個求助也沒找過,所有的事都自己扛,其中艱辛可想而知。別說是仲景師父,劉禪這做師弟的也心疼得要命。因此這邊剛送走向朗,便一刻不停趕到醫館,跟誰也沒打招唿。
縣醫館與產科、產房都是劉禪的建議,但具體工作卻是張機領導的醫掾在做。醫館設在集市旁,是一套完全獨立的建築。內有八間房舍,中央圍成個露天的院落,既能保證采光,又能在此加工晾曬藥材。
正麵兩間是診室與藥房,在此看診抓藥。右手的三間是內外科的操作間以及庫房,需要時也可用作臨時病房。左手一間是產房,最後麵兩間大的則是宿舍。整個醫館配屬六名醫者,連同茶陵、攸縣的醫館共十八名,全部都是醫學院首批畢業的學生。產房暫時隻有醴陵縣有,靜怡與招收來的三個穩婆便在此工作,一邊應付接生,一邊總結技術、編寫教學內容。
由於沒打招唿,因此到醫館時誰也沒在意劉禪。坐堂的醫生名叫孟莞,也是劉禪的師弟。他正給人把脈,抬頭忽見娃娃師兄走了進來。孟莞愣了好一陣子,以為自己眼拙看錯了。
劉禪也認出了孟莞,見他捏呆呆盯著自己,便主動上去打招唿。
“孟師弟,在此坐堂可還習慣?”
孟莞這才確定,這人真是師兄。就要起身行禮,卻被劉禪喝住,示意他先給人診脈。孟莞臉頰微紅,急忙把病瞧了便來招唿劉禪。
“師兄,你怎麽上這兒來了?”
“為新政而來,順便看看醫館的情況。你們怎麽樣?師姐呢?聽師父說產房辦的不順利,可有此事?”
孟莞不敢隱瞞,點頭迴答:“醫館尚可。師姐那邊帶著穩婆,一手一腳好容易將產房搞成,什麽取暖、清洗、消毒,各種設施一應俱全。誰料搞好了卻不見產婦上門。這兩日師姐都在找原因,我想幫忙也不知從何入手。唉!師兄來了最好,你定有辦法。”
“嗯!你接著坐堂,我去看看師姐,先了解下情況。”
“諾。”
穿過前廳便是庭院,院中擺滿了木撐,上麵架著竹笸籮,鋪著各種藥材。左側的產房裏,一個小女生正和三名婦女探討著什麽。劉禪遠遠望去,那背影正是自己的師姐。他未敢出聲,輕輕走到屋外聽裏麵講些什麽。
“姑娘,以咱們的經驗,從頭次陣痛到分娩這時間可不固定,那都是因人而異。有些順暢的個把時辰便生了,不順的、尤其是頭一胎,折騰個對時也不是沒有。若產婦在家感覺到痛了再往這裏趕,多半要誤事。”
“話是這麽說。可咱們就這一間產房,若不等有了征兆便進來,誰知多久才生?萬一其他人緊急,難道再把人搬出去?”
……
“唉,好容易建成的產房,到頭來還得上門接生,這不是白費力氣麽?”
……
三個穩婆與靜怡在房內絞纏,說的人聽的人都在歎氣。房外的劉禪大致明白了,由於無法準確預估產期,產房難以精準接收待產婦。來早了浪費資源,來晚了不趕趟,因此沒法開張。
這還真是個難題。
“師姐,師姐!我來看你啦!”
搞清楚了師姐的困境,劉公子便扯著嗓子嚷嚷起來。在醴陵縣衙的那股子霸氣蕩然無存,這一刻他又成了那個整日跟師姐拌嘴的淘氣包。
房內的靜怡忽然呆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轉過頭來見外麵真是師弟,唰地一下又轉迴頭去,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內心的喜悅瞬間從心底洋溢到臉龐,把那一臉愁雲衝得無影無蹤。再轉過身,臉上已是一片燦爛。
“阿鬥!何時來的?”靜怡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還是不敢相信師弟真的來了。
“來了兩日,去縣衙交代完公事便來看你了。”望著靜怡越發瘦削的臉龐、微微深陷的大眼眶,劉禪心裏更加難受。師姐隻大自己三歲,擱在後世剛剛要上小學。可觀她的神情,仿佛比年齡大著十歲,完全是成年人的樣子。
她正是需要嗬護的年紀呀,為了治病救人在這縣城裏嘔心瀝血,孩子不像孩子、女人不像女人,這一切都隻因為自己當初提出這產科的構想。
“我對師姐的關心真的夠嗎?”劉禪在心裏問自己,越問越覺得自責,眼眶漸漸開始泛紅。
靜怡已完全不似當初的潑辣,見師弟眼神難過,便給他一個無比和藹的笑顏,小聲說道:“剛一見麵就哭鼻子,還真長不大。先別忙流淚,來,帶你看看我們建的產房。”
——
這是劉禪這輩子第一次走進產房。
月姨生產的那次他隻在屋外待過,壓根沒見到裏麵的情況。再說了,那種臨時布置出來的地方嚴格來講也不能叫產房。
此刻這間屋子已有了後世醫院的影子。
地板擦得光亮,牆壁、門窗、屋頂全都刷成了白色,寬鬆暢快,完全沒有逼仄的感覺。房簷上開了透氣孔,確保房間內的空氣流動。產架、矮床等一應器具也是白色,木架上擺放著水瓶、藥瓶、剪刀、紗布等器具,另一側則是應急的藥物,都用白綢遮擋住灰塵。
四麵的牆壁、房梁上設置許多燭台,全點亮了整個屋子必如白晝一般亮堂。牆角設一暖爐,煙囪沿著角落伸出簷頂,既可以取暖也可以燒水。
一根大梁上還卷著一塊巨大的簾布。劉禪好奇,問這是幹啥的,靜怡解釋道,是怕生產期間產婦需要救治,醫生又不便入內,便可放下簾布,隻把產婦的手伸出來給醫生號脈。
“師姐,你可真厲害。這產房建得太好了!”劉禪由衷感佩。靜怡可從沒見過現代病房是啥樣,能將各種細節考慮得如此周全,足見她有多用心。
劉禪再一次動容,難以想象師姐為了這間房吃過多少苦頭。
三個穩婆一直站在旁邊不敢迴話,顯然是懼怕劉禪的身份。可聽見他誇這產房,忍不住插進嘴來:“公子說得是。為了建這產房,姑娘沒日沒夜地熬。我們這些婆子還有那些工匠,沒有一個熬得過她。唉,你看這小臉,眼瞅著就瘦下去了。”
靜怡被穩婆說得有些羞赧,紅著臉衝她們擺手:“罷了罷了,過去的事莫提。三位姆姆,今日不聊了,你們迴去歇著,我跟師弟說會兒話。”
“諾。”
穩婆們識趣地離開,留下兩個孩子獨處。靜怡拉著劉禪坐下,給他弄了杯熱茶,兩人邊喝邊說。
“阿鬥,你來得正好。方才你也聽到了,這產房建好了,可產婦上門卻成了難題。我們幾個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辦法,你得幫我!”
師姐很少這樣直接求助,劉禪知道這都是為了產婦,故也收了戲謔,認認真真思考一陣,緩緩道:“辦法倒是有,隻是得慢慢來。”
“呀!我就知道,你主意最多了!有何辦法,快說!”聽聞有戲,靜怡忽然激動起來,一瞬間又有了刁蠻小姑娘的樣子。
劉禪端著茶杯淺嚐一口,咧嘴笑笑:“師姐莫急,此事交給我。你隻管照顧好自己,要是醫生都病倒了,那患者指望誰去?”
“撲哧”一聲,靜怡終於還是被逗樂。不知為何,隻要有師弟在,再大的困難也沒法令人發愁。心情放鬆下來,小姑娘又有了嬌羞的模樣。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倦了,靜怡忽然一歪腦袋靠在劉禪那尙不寬厚的背上,眯起眼睛喃喃道:“好吧,有你在,我可省心了。”
公子禪出城不過兩日,迴來時整個氣勢都不一樣了。不止公子不一樣,就連楊戲和傅燦都渾身殺氣。
“這仨人、打架去了?”向朗胡亂琢磨,完全不得要領。他也不想想,倆書生帶個娃娃去打架,那不是送人頭麽?
“向公,這一趟出城屬下可開了眼——”傅燦見到向朗,憋了一路的話匣子終於打開來,劈裏啪啦把溪頭村的見聞從頭到尾講了一遍。
向朗才知公子是去探查民情了,心裏又感激又慚愧。自己到醴陵八個多月,派出去的督導讓人家懟的懟退的退,碰了一鼻子灰,他都沒下去實地調查一下。公子來此屁股都還沒坐熱,便親自下鄉聽迴實信來,這差距不服不行啊。
“如此說來,黃宣等人涉嫌隱匿田產,且誤導村民與官府對抗證據確鑿。”向朗沉默一會兒,給出了自己的結論。
“正是。這兩條任哪一條都是滅門抄家之罪。”楊戲熟知律法,給出了專業意見。
“既如此,何不將其拿下付有司審問?”傅燦早就巴不得立刻動手,聽到這話更加激動。
“不可!”一直沒有表態的劉禪提高了嗓門,阻止傅燦接著講下去。向朗當然知道這絕不是抓來一審的事,但他也想聽劉禪的見解,因此沒有作聲。
傅燦追問:“為何?依律行事,有何不可?”
劉禪歎了口氣,示意楊戲拉傅燦坐下,待他情緒稍稍緩和,解釋道:“黃宣不比普通鄉紳。一者在此為官多年,根深蒂固;二者此人善於鑽營,在官場、在農莊口碑皆好、人人稱善,貿然動他,隻會引起騷亂;三者秋糧未收,不宜生事。”
劉禪的理由當然很充分,傅燦雖不情願卻也無話可說,但嘴裏還在小聲嘟囔:“莫非便隻能便宜了他!”
“自然不是!”
輕描淡寫的四個字,令在場三人來了精神。向朗、楊戲和傅燦都聽出公子禪要出大招了。楊戲和傅燦對劉禪的認識隻停留在傳聞階段,但向朗卻是親眼見識過的,心中立刻充滿期待。
劉禪還是沒有表情,就像陳述一件尋常的往事,語氣平緩:“黃宣並非一般的地主。他收起租來毫不手軟,卻並不擺出一副兇神惡煞的麵孔。非但不兇,遇有災禍還慷慨解囊。平日裏和善可親,對上對下做得滴水不漏。比如對抗新政,明明是這班地主不樂意,卻以地租之名使喚農戶出來攪局。無論官府用不用強製手段,倒黴的都不會是他們。這頭腦不簡單呢。”
“誰說不是。”傅燦深有體會,想想這幾個月的工作,忽然有種泄了氣的感覺。
“對付這等人,動手之前得先扒掉他的偽裝。”
“啊?”
三人異口同聲喊了起來。這句話太讓人意外,但轉念一想又確實是這個理。
傅燦再次興奮起來,瞪圓了眼問:“卻不知如何讓他露出馬腳。”
“這個嘛,不急,也不是一兩下便能做到。首先要改變農戶對官府的印象。不如就從秋收入手,好好做一篇文章。”
“秋收?!”
秋收不就是收莊稼麽?這能做什麽文章?楊戲與傅燦互相看看,沒明白公子的意思。
向朗問:“公子之意是借秋收收買民心,斷了黃宣借民鬧事的後路?”
劉禪鬆弛下來,咯咯笑兩聲,對著向朗伸出大拇指:“向先生果然老辣。不過不是收買,而是感化。先生規劃一下,將三縣的城防軍、皂隸以及各級官員組織起來,到各村田間地頭去,幫助農民一起收割。除了出人出力,還可為其提供餐飲、藥物以及運輸等便利。”
“這——,嗯——,好——,妙!”
向朗嗯嗯啊啊,連用了四個感歎詞才琢磨出劉禪這建議的味道。他從政多年,可從沒聽過官府替農民幹活的事。但細細一品鑒,正因為史無前例,才更能打動人心呀。
楊戲跟著讚歎:“荊州民風醇厚,溪頭村可見一斑。若以禮待之,百姓定會感佩,再來抗拒官府就不好意思了。”
傅燦張著大嘴,隻會在一旁點頭了。心中暗想原來傳聞都是真的,公子果然是神人。默默拍了一通劉禪的馬屁後,也把自己的見解講了出來:“如此非但能爭取民意,還可獲知真實的收成情況,免了被黃宣等人虛報,一舉兩得!”
“沒錯!”
劉禪給了傅燦一個大大的肯定。他有些意外,傅燦這人一路上心直口快,竟也有這等急智。能想到這層,可見此人也不是尋常角色。
唉!說來慚愧!以孔明師父的洞察力,沒點本事怎會派到此地?還是我這做徒弟的過於孟浪了。
計劃有了,執行便無須劉禪這個總設計師勞神了。向朗、楊戲,包括傅燦都能獨當一麵。當然,楊戲和傅燦隻需操心醴陵的事,向朗還得同步指揮茶陵與攸縣,擔子更重。但是比起此前沒頭蒼蠅一般,現在有了行動方向,他這心裏也不再慌亂。
放下政務,劉公子的心立刻飛到師姐身上。醴陵縣設立縣醫館,靜怡便帶著她產科的人來此建設這時代的首家產房。這位師姐隻比自己大著幾歲,也還是個娃娃。偏偏個性極其要強,到醴陵之後一聲苦也沒叫過,一個求助也沒找過,所有的事都自己扛,其中艱辛可想而知。別說是仲景師父,劉禪這做師弟的也心疼得要命。因此這邊剛送走向朗,便一刻不停趕到醫館,跟誰也沒打招唿。
縣醫館與產科、產房都是劉禪的建議,但具體工作卻是張機領導的醫掾在做。醫館設在集市旁,是一套完全獨立的建築。內有八間房舍,中央圍成個露天的院落,既能保證采光,又能在此加工晾曬藥材。
正麵兩間是診室與藥房,在此看診抓藥。右手的三間是內外科的操作間以及庫房,需要時也可用作臨時病房。左手一間是產房,最後麵兩間大的則是宿舍。整個醫館配屬六名醫者,連同茶陵、攸縣的醫館共十八名,全部都是醫學院首批畢業的學生。產房暫時隻有醴陵縣有,靜怡與招收來的三個穩婆便在此工作,一邊應付接生,一邊總結技術、編寫教學內容。
由於沒打招唿,因此到醫館時誰也沒在意劉禪。坐堂的醫生名叫孟莞,也是劉禪的師弟。他正給人把脈,抬頭忽見娃娃師兄走了進來。孟莞愣了好一陣子,以為自己眼拙看錯了。
劉禪也認出了孟莞,見他捏呆呆盯著自己,便主動上去打招唿。
“孟師弟,在此坐堂可還習慣?”
孟莞這才確定,這人真是師兄。就要起身行禮,卻被劉禪喝住,示意他先給人診脈。孟莞臉頰微紅,急忙把病瞧了便來招唿劉禪。
“師兄,你怎麽上這兒來了?”
“為新政而來,順便看看醫館的情況。你們怎麽樣?師姐呢?聽師父說產房辦的不順利,可有此事?”
孟莞不敢隱瞞,點頭迴答:“醫館尚可。師姐那邊帶著穩婆,一手一腳好容易將產房搞成,什麽取暖、清洗、消毒,各種設施一應俱全。誰料搞好了卻不見產婦上門。這兩日師姐都在找原因,我想幫忙也不知從何入手。唉!師兄來了最好,你定有辦法。”
“嗯!你接著坐堂,我去看看師姐,先了解下情況。”
“諾。”
穿過前廳便是庭院,院中擺滿了木撐,上麵架著竹笸籮,鋪著各種藥材。左側的產房裏,一個小女生正和三名婦女探討著什麽。劉禪遠遠望去,那背影正是自己的師姐。他未敢出聲,輕輕走到屋外聽裏麵講些什麽。
“姑娘,以咱們的經驗,從頭次陣痛到分娩這時間可不固定,那都是因人而異。有些順暢的個把時辰便生了,不順的、尤其是頭一胎,折騰個對時也不是沒有。若產婦在家感覺到痛了再往這裏趕,多半要誤事。”
“話是這麽說。可咱們就這一間產房,若不等有了征兆便進來,誰知多久才生?萬一其他人緊急,難道再把人搬出去?”
……
“唉,好容易建成的產房,到頭來還得上門接生,這不是白費力氣麽?”
……
三個穩婆與靜怡在房內絞纏,說的人聽的人都在歎氣。房外的劉禪大致明白了,由於無法準確預估產期,產房難以精準接收待產婦。來早了浪費資源,來晚了不趕趟,因此沒法開張。
這還真是個難題。
“師姐,師姐!我來看你啦!”
搞清楚了師姐的困境,劉公子便扯著嗓子嚷嚷起來。在醴陵縣衙的那股子霸氣蕩然無存,這一刻他又成了那個整日跟師姐拌嘴的淘氣包。
房內的靜怡忽然呆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轉過頭來見外麵真是師弟,唰地一下又轉迴頭去,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內心的喜悅瞬間從心底洋溢到臉龐,把那一臉愁雲衝得無影無蹤。再轉過身,臉上已是一片燦爛。
“阿鬥!何時來的?”靜怡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還是不敢相信師弟真的來了。
“來了兩日,去縣衙交代完公事便來看你了。”望著靜怡越發瘦削的臉龐、微微深陷的大眼眶,劉禪心裏更加難受。師姐隻大自己三歲,擱在後世剛剛要上小學。可觀她的神情,仿佛比年齡大著十歲,完全是成年人的樣子。
她正是需要嗬護的年紀呀,為了治病救人在這縣城裏嘔心瀝血,孩子不像孩子、女人不像女人,這一切都隻因為自己當初提出這產科的構想。
“我對師姐的關心真的夠嗎?”劉禪在心裏問自己,越問越覺得自責,眼眶漸漸開始泛紅。
靜怡已完全不似當初的潑辣,見師弟眼神難過,便給他一個無比和藹的笑顏,小聲說道:“剛一見麵就哭鼻子,還真長不大。先別忙流淚,來,帶你看看我們建的產房。”
——
這是劉禪這輩子第一次走進產房。
月姨生產的那次他隻在屋外待過,壓根沒見到裏麵的情況。再說了,那種臨時布置出來的地方嚴格來講也不能叫產房。
此刻這間屋子已有了後世醫院的影子。
地板擦得光亮,牆壁、門窗、屋頂全都刷成了白色,寬鬆暢快,完全沒有逼仄的感覺。房簷上開了透氣孔,確保房間內的空氣流動。產架、矮床等一應器具也是白色,木架上擺放著水瓶、藥瓶、剪刀、紗布等器具,另一側則是應急的藥物,都用白綢遮擋住灰塵。
四麵的牆壁、房梁上設置許多燭台,全點亮了整個屋子必如白晝一般亮堂。牆角設一暖爐,煙囪沿著角落伸出簷頂,既可以取暖也可以燒水。
一根大梁上還卷著一塊巨大的簾布。劉禪好奇,問這是幹啥的,靜怡解釋道,是怕生產期間產婦需要救治,醫生又不便入內,便可放下簾布,隻把產婦的手伸出來給醫生號脈。
“師姐,你可真厲害。這產房建得太好了!”劉禪由衷感佩。靜怡可從沒見過現代病房是啥樣,能將各種細節考慮得如此周全,足見她有多用心。
劉禪再一次動容,難以想象師姐為了這間房吃過多少苦頭。
三個穩婆一直站在旁邊不敢迴話,顯然是懼怕劉禪的身份。可聽見他誇這產房,忍不住插進嘴來:“公子說得是。為了建這產房,姑娘沒日沒夜地熬。我們這些婆子還有那些工匠,沒有一個熬得過她。唉,你看這小臉,眼瞅著就瘦下去了。”
靜怡被穩婆說得有些羞赧,紅著臉衝她們擺手:“罷了罷了,過去的事莫提。三位姆姆,今日不聊了,你們迴去歇著,我跟師弟說會兒話。”
“諾。”
穩婆們識趣地離開,留下兩個孩子獨處。靜怡拉著劉禪坐下,給他弄了杯熱茶,兩人邊喝邊說。
“阿鬥,你來得正好。方才你也聽到了,這產房建好了,可產婦上門卻成了難題。我們幾個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辦法,你得幫我!”
師姐很少這樣直接求助,劉禪知道這都是為了產婦,故也收了戲謔,認認真真思考一陣,緩緩道:“辦法倒是有,隻是得慢慢來。”
“呀!我就知道,你主意最多了!有何辦法,快說!”聽聞有戲,靜怡忽然激動起來,一瞬間又有了刁蠻小姑娘的樣子。
劉禪端著茶杯淺嚐一口,咧嘴笑笑:“師姐莫急,此事交給我。你隻管照顧好自己,要是醫生都病倒了,那患者指望誰去?”
“撲哧”一聲,靜怡終於還是被逗樂。不知為何,隻要有師弟在,再大的困難也沒法令人發愁。心情放鬆下來,小姑娘又有了嬌羞的模樣。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倦了,靜怡忽然一歪腦袋靠在劉禪那尙不寬厚的背上,眯起眼睛喃喃道:“好吧,有你在,我可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