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四,卓膺的人發現了曹軍的運輸部隊,足有牛車百輛。運載的主要是重型攻城器械,還有少量的糧食。一支三百人的護衛部隊負責安保,領軍的將領姓郝名昭,太原人,是太原郡新近選送的軍官。
郝昭也是運氣不佳,第一次執行重要任務就遇上了劫匪。魏延的手段幹脆果決,占住兩側高地,先以硬弩射殺領頭的役牛,趁敵軍阻滯之際,兩側高地同時放箭,最大限度地殺傷敵人。
此次配裝了十支軍械司新製的複合弩,可拆卸、易攜帶、射程遠、威力大。十弩齊發,那老牛如何受得了?哞的一聲翻倒過去,把車連同車上的貨物一起掀翻在地。
曹軍還沒反應過來,緊隨其後的幾部車子也遭到了攻擊,翻倒的車輛阻塞住道路,隊伍頓時亂成一團。
郝昭做夢也想不到在自家腹地運個貨居然也會中埋伏,片刻後才反應過來,大喊有蟊賊,喝令部隊結陣應戰。
其實不用下令,那負責押運的士卒已本能地取出盾牌湊在一起,勉強形成一道屏障。
民夫們在盾牌的掩護下先行撤退,對此攻防雙方都沒意見。老百姓不應成為戰爭的犧牲品,這是一條底線。即便現實中常常被突破,但底線依然是底線!無論是誰,膽敢越過這條線,那都應當被稱作畜生抓去砍頭。
人可以徹,車輛卻撤不了。那上麵載著的與其說是物資,倒不如說是郝昭的前途。
郝昭當然不肯輕易放棄。他抱著一絲僥幸指揮手下苦苦支撐,希望等對方箭放得差不多時予以反擊。
驚喜隨後就到!
箭雨過後,還有投石!
這當然也是軍械司的傑作。這種便攜式的投石器是在黃月英的圖紙上進一步改進而來,機身設置了標尺,命中率大大提高。但僅能發射拳頭大小的石塊,用於攻堅威力不足,打單兵卻是足夠了。
曹軍被徹底打懵。又是箭射又是石砸,挨了半天揍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郝昭心知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遂命自己的小隊長帶人全力攻克左側高地,占領製高點挽迴敗局。
想法是好的,可惜現實很殘酷。
不等曹軍強攻,山上的敵人已攻了下來。抬眼望去,密密麻麻地全都是人,估摸著是自己的好幾倍。運輸隊這些家夥本也不是主力,平日裏運個貨押個車,幾時見過這搏命的氣勢?讓人遠攻一陣已經泄了氣,再等到山上的下來,看清楚那一張張猙獰恐怖的麵孔,哪還有絲毫戰意?
眼看部下丟了兵器四散潰逃,郝昭連聲嚇阻,卻收效甚微。潰軍之所以被稱為潰軍,絕不是喊幾句口號就能治好的。郝昭急眼了,開始拔刀砍人,可這非但不能阻止潰退,反讓手下離得更遠、跑得更快。
整個過程也就是一眨眼,魏延可不會給郝昭思想動員的時間。看看大勢已去,郝昭雖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隻得帶幾個意誌堅定的親隨向西逃竄,跑迴隨縣再想辦法。
魏延的進攻完全做到了穩準狠。但他卻沒時間得意,迅速打掃完戰場、補充過給養,便將那一地的物資連同車輛一起點了,率領部隊迅速轉移。
——
隨縣縣令姓胡名質、字文德,安定胡氏之後。父親名叫胡敏,舉家遷居壽春,在淮泗一帶頗有名氣。
胡質性格深沉、好思索,與蔣濟為友。蔣濟出使許都麵見曹操,操問起胡敏後人,蔣濟曰有子名質,規模大略不及於父,至於精良綜事過之。意思是說胡質在大的格局和戰略規劃上不如他爹,但在處理繁雜精細的事務方麵超越乃父。
曹操果用蔣濟之言,征胡質為頓丘令。胡質欣然赴任,因為官清廉、屢破奇案贏得一片讚譽,官聲甚好。於是曹操親自安排,把他調到隨縣協調後勤工作,然後準備左遷南陽郡,擔任決曹掾掾主。
郝昭講述完戰鬥經過,胡質還以為自己聽力出了問題。連朝廷大軍的輜重都有人敢搶,這世道是亂成啥樣了?聽這描述,這些人行動起來極為專業,不像單純的土匪。但若說是正規軍,他們又是如何繞過合肥的十幾萬大軍跑到這兒來的?
誰能這麽幹?誰敢這麽幹?還有王法嗎?
胡質心中的呐喊旁人可聽不到。無論如何,這是個新的軍情。在搞清楚狀況之前,胡縣令立刻做了以下防範措施:首先關閉城門、加強警戒;然後派快馬向周圍縣府及六安的曹仁報告預警;最後命令縣內的男丁全部來署衙畫押報到,隨時準備征用。
郝昭差不多已成光杆司令,對此胡質也愛莫能助。隨縣不在邊境,縣內隻有一百多號縣兵以及數十個衙役。這些人拿起刀槍來說好聽是武裝力量,放下刀跟老百姓也沒多大區別。平時維持個治安還行,上戰場打仗?那想都不用想。
郝昭對此也沒報過希望。就縣兵這個素質,還不如他的押運部隊呢,他才看不上。現在的麻煩是丟了物資和部隊如何迴去交差。萬一上麵怪罪,來個軍法從事,死得豈非太冤了些?
幸運的是這群賊人來得快去得也快。胡質關了三天城門,不見任何動靜。派人出城探查,根本找不到賊人的影子。若非那遺留在道路上被焚燒的車輛殘骸,任誰都會覺得是郝昭在撒謊亦或是他見了鬼。
眼巴前算是安全了,可不代表以後也安全。這夥人來去無蹤,那可比賴著不走更嚇人。縣城自持力有限,不可能永遠封閉,若開了城門,誰知道他們啥時候又殺迴來?
想來想去,還是得派大軍清理掉這個隱患。否則整條運輸線都無法動彈,這物資還怎麽往前線運?想到此,胡質急忙修書一封,命快馬加急送去宛城,交南陽郡守定奪。
南陽郡郡守名叫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他是西漢禦史大夫杜延年的後代,經荀彧舉薦歸附曹操。在杜畿的時代,他隻是眾多人才之中很普通的一個。但若以曆史的眼光來看,這個人其實很不簡單。
他有個兒子叫杜預,後來接替羊祜都督荊州,是滅吳的前線指揮官;還有個後代叫杜甫,後世稱為詩聖,一生創作詩歌無數,流傳者超過1500首,成為新中國廣大中小學生揮之不去的夢魘。
扯遠了。
且說杜畿收到胡質的公文,看完內容嚇了一跳。按照文中的描述,這夥人必然是正規軍無疑。丞相與東吳交戰,敵軍若能大搖大擺進入南陽郡腹地,那可是天大的事。
杜畿不敢怠慢,立刻修書,同時向曹操和曹丕報告,並著手組織部隊,做好調動的準備。
得知有敵軍在隨縣附近活動,曹丞相立刻火冒三丈。自己領著十來萬人在這裏一口一口地攻營拔寨,怎麽老家讓人給偷了?孫權這娃兒當真有些邪門,也沒聽說他有部隊調動,這人是從腦門上飛過去的麽?
既然補給線遇襲,那就不能得過且過了。後勤無小事,任何疏漏都可能關係到大軍存亡。曹操可不會犯袁紹在官渡犯的錯。當即下令虎豹騎向隨縣進軍,盡快找到這支神秘的偷襲部隊,消滅它。
曹休領了命令,二話不說,抬腿就走。
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種神出鬼沒的襲擾者通常人數不多但行蹤不定,你去找他是找不到的。為了盡快鎖定敵軍的位置,曹休將虎豹騎以百人為單位分成小隊,散布在後勤路線上,互相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旦其中一支遭遇到敵人,可立刻快馬通知附近的友軍,一層一層傳遞下去,就能快速重新集結,鉗製住對方。
辦法雖好,不過也得對手配合才行。虎豹騎從六安出發,沿著道路向西搜索,走了十天,沒找到任何線索。就連曹休都開始懷疑會不會是情報有誤了。畢竟這裏是我軍後方,敵人在此補給困難,快打快走才符合常理。這麽久不見動靜,這太反常了。
曹休的懷疑並非沒有道理,但這恰恰是魏延想要的效果。首戰告捷後,他便帶著部隊向東潛行,進入到大別山區。這裏溝穀交錯地形複雜,山中森林遍布、水源充沛,部隊可以靠打獵獲取食物,也無須擔心暴露位置。
魏延準確地把握到了曹軍的心理,極動之後跟著是極靜,利用巨大的行動落差給敵人造成一種錯覺,誘使敵軍再次鬆懈下來,為自己創造新的機會。
果然,虎豹騎到了隨縣一無所獲,曹休隻得上報未發現敵情。曹操不禁疑惑,一支千人的部隊規模雖不大,可站在地上也是一大坨,怎麽可能消失的無影無蹤呢?莫非襲擊自己的真的隻是些山匪,搶完得手便迴家過年了?
不止曹丞相這樣想,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想法。唯一一個持不同意見的是郝昭,他可是麵對麵跟這群人戰鬥過的,確定那不是匪徒。越是找不到越危險,不把他們搜出來,迴頭還得吃大虧。
不過這時的郝昭人微言輕,他的意見根本到不了曹丞相的麵前。不要說丞相,就是曹休這個年紀相仿的宗族將領都懶得聽他囉嗦。
於是剿匪部隊重新迴到前線,去配合張遼掃清合肥城外圍的吳軍據點,為圍困合肥做最後的準備。
荊州軍人雖貓在山裏,消息卻還在正常地傳遞。魏延的部隊中有一支小分隊不幹別的,就負責與夜梟保持聯係,隨時獲得最新的情報。
曹軍的一切動向都在魏延的掌握之下,這個難得的盲區正是他一直等待著的機會。
六安城外,不到一裏的地方是曹軍的草料場。這裏屯放著大軍戰馬的草飼料,每十日向合肥前線補充一次。由於隻有馬料沒有糧食,因此沒人關注到它,隻有三四十個老卒在此照看。
魏延便將打擊目標鎖定在了這裏。
七月三十,月末。夜晚昏暗得仿佛是被墨汁塗抹過一般,倘沒有了照明設備人就生生變成了睜眼瞎。曹軍繃緊的神經早已放鬆下來,這樣的夜,除了睡覺還有啥事可幹呢?
鄧忠親自帶隊摸進草料場,不出意外地,老卒們早已進入了夢鄉,連個巡夜的都沒有。隻在營門掛起兩隻燈籠,警告陌生人不要入內。
這警告當然阻止不了鄧忠,反為他指明了方向。草料場的情況早已被夜梟查得清清楚楚,一百名訓練多日的戰士熟門熟路,進了營門直接就把曹軍休息的營帳圍了起來。
鄧忠第一個動手,其他人有樣學樣,將裏麵的人殺得幹幹淨淨。可憐那些老卒睡得昏昏沉沉,還沒明白是咋迴事便一起丟了性命。
“準備點火!”
鄧忠簡潔地下達了命令,戰士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皮囊,去各個草料垛澆上火油,一把火全給它點著。
幹草和油的組合,正是火焰最佳的伴侶。火勢一旦燃起,便瞬間爆發,唿地騰上半空,把原本漆黑的夜晚照亮了半邊天。
鄧忠的人點完火立刻撤走,離開光線的照射範圍,重新隱沒在黑暗之中。
六安城內直接亂了營。那火燒得通天也似,城裏的人哪還坐得住?曹仁二話不說,立刻集合部隊出城,一部分負責警戒,一部分負責滅火。
這是相當正常的反應,正好落入魏延的算計之中。此刻他正帶著部隊隱蔽在去草料場的道路兩側,隻等出城救援的隊伍。
曹仁率領著三千親兵,心急火燎地往失火地點趕。倒也不是他托大,根據送來的情報,即便後方存在著一支搞破壞的敵軍隊伍,人數也並不太多。曹仁自信這三千人足夠應付。
可他忽略了天時。
此刻除了燃燒著的草料場,城外到處是一片漆黑。曹仁帶著部隊趕路當然要打火把,可這一來他就成了絕佳的射擊目標。魏延首先發難,挽起隨身攜帶的短弓,一箭射向曹仁麵門。其他戰士紛紛跟著放箭,道路兩側忽然箭飛如雨,更不知藏著多少敵人。
饒是曹仁久經陣仗,風聲一掃,他那驚人的直覺便先於大腦發出指令。人在馬上急忙扭肩,堪堪躲過致命的一箭。命是保住了,但那支箭卻牢牢紮進了肩窩,疼得曹子孝呲牙咧嘴,“窟嗵”一聲從馬上摔落地麵。
郝昭也是運氣不佳,第一次執行重要任務就遇上了劫匪。魏延的手段幹脆果決,占住兩側高地,先以硬弩射殺領頭的役牛,趁敵軍阻滯之際,兩側高地同時放箭,最大限度地殺傷敵人。
此次配裝了十支軍械司新製的複合弩,可拆卸、易攜帶、射程遠、威力大。十弩齊發,那老牛如何受得了?哞的一聲翻倒過去,把車連同車上的貨物一起掀翻在地。
曹軍還沒反應過來,緊隨其後的幾部車子也遭到了攻擊,翻倒的車輛阻塞住道路,隊伍頓時亂成一團。
郝昭做夢也想不到在自家腹地運個貨居然也會中埋伏,片刻後才反應過來,大喊有蟊賊,喝令部隊結陣應戰。
其實不用下令,那負責押運的士卒已本能地取出盾牌湊在一起,勉強形成一道屏障。
民夫們在盾牌的掩護下先行撤退,對此攻防雙方都沒意見。老百姓不應成為戰爭的犧牲品,這是一條底線。即便現實中常常被突破,但底線依然是底線!無論是誰,膽敢越過這條線,那都應當被稱作畜生抓去砍頭。
人可以徹,車輛卻撤不了。那上麵載著的與其說是物資,倒不如說是郝昭的前途。
郝昭當然不肯輕易放棄。他抱著一絲僥幸指揮手下苦苦支撐,希望等對方箭放得差不多時予以反擊。
驚喜隨後就到!
箭雨過後,還有投石!
這當然也是軍械司的傑作。這種便攜式的投石器是在黃月英的圖紙上進一步改進而來,機身設置了標尺,命中率大大提高。但僅能發射拳頭大小的石塊,用於攻堅威力不足,打單兵卻是足夠了。
曹軍被徹底打懵。又是箭射又是石砸,挨了半天揍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郝昭心知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遂命自己的小隊長帶人全力攻克左側高地,占領製高點挽迴敗局。
想法是好的,可惜現實很殘酷。
不等曹軍強攻,山上的敵人已攻了下來。抬眼望去,密密麻麻地全都是人,估摸著是自己的好幾倍。運輸隊這些家夥本也不是主力,平日裏運個貨押個車,幾時見過這搏命的氣勢?讓人遠攻一陣已經泄了氣,再等到山上的下來,看清楚那一張張猙獰恐怖的麵孔,哪還有絲毫戰意?
眼看部下丟了兵器四散潰逃,郝昭連聲嚇阻,卻收效甚微。潰軍之所以被稱為潰軍,絕不是喊幾句口號就能治好的。郝昭急眼了,開始拔刀砍人,可這非但不能阻止潰退,反讓手下離得更遠、跑得更快。
整個過程也就是一眨眼,魏延可不會給郝昭思想動員的時間。看看大勢已去,郝昭雖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隻得帶幾個意誌堅定的親隨向西逃竄,跑迴隨縣再想辦法。
魏延的進攻完全做到了穩準狠。但他卻沒時間得意,迅速打掃完戰場、補充過給養,便將那一地的物資連同車輛一起點了,率領部隊迅速轉移。
——
隨縣縣令姓胡名質、字文德,安定胡氏之後。父親名叫胡敏,舉家遷居壽春,在淮泗一帶頗有名氣。
胡質性格深沉、好思索,與蔣濟為友。蔣濟出使許都麵見曹操,操問起胡敏後人,蔣濟曰有子名質,規模大略不及於父,至於精良綜事過之。意思是說胡質在大的格局和戰略規劃上不如他爹,但在處理繁雜精細的事務方麵超越乃父。
曹操果用蔣濟之言,征胡質為頓丘令。胡質欣然赴任,因為官清廉、屢破奇案贏得一片讚譽,官聲甚好。於是曹操親自安排,把他調到隨縣協調後勤工作,然後準備左遷南陽郡,擔任決曹掾掾主。
郝昭講述完戰鬥經過,胡質還以為自己聽力出了問題。連朝廷大軍的輜重都有人敢搶,這世道是亂成啥樣了?聽這描述,這些人行動起來極為專業,不像單純的土匪。但若說是正規軍,他們又是如何繞過合肥的十幾萬大軍跑到這兒來的?
誰能這麽幹?誰敢這麽幹?還有王法嗎?
胡質心中的呐喊旁人可聽不到。無論如何,這是個新的軍情。在搞清楚狀況之前,胡縣令立刻做了以下防範措施:首先關閉城門、加強警戒;然後派快馬向周圍縣府及六安的曹仁報告預警;最後命令縣內的男丁全部來署衙畫押報到,隨時準備征用。
郝昭差不多已成光杆司令,對此胡質也愛莫能助。隨縣不在邊境,縣內隻有一百多號縣兵以及數十個衙役。這些人拿起刀槍來說好聽是武裝力量,放下刀跟老百姓也沒多大區別。平時維持個治安還行,上戰場打仗?那想都不用想。
郝昭對此也沒報過希望。就縣兵這個素質,還不如他的押運部隊呢,他才看不上。現在的麻煩是丟了物資和部隊如何迴去交差。萬一上麵怪罪,來個軍法從事,死得豈非太冤了些?
幸運的是這群賊人來得快去得也快。胡質關了三天城門,不見任何動靜。派人出城探查,根本找不到賊人的影子。若非那遺留在道路上被焚燒的車輛殘骸,任誰都會覺得是郝昭在撒謊亦或是他見了鬼。
眼巴前算是安全了,可不代表以後也安全。這夥人來去無蹤,那可比賴著不走更嚇人。縣城自持力有限,不可能永遠封閉,若開了城門,誰知道他們啥時候又殺迴來?
想來想去,還是得派大軍清理掉這個隱患。否則整條運輸線都無法動彈,這物資還怎麽往前線運?想到此,胡質急忙修書一封,命快馬加急送去宛城,交南陽郡守定奪。
南陽郡郡守名叫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他是西漢禦史大夫杜延年的後代,經荀彧舉薦歸附曹操。在杜畿的時代,他隻是眾多人才之中很普通的一個。但若以曆史的眼光來看,這個人其實很不簡單。
他有個兒子叫杜預,後來接替羊祜都督荊州,是滅吳的前線指揮官;還有個後代叫杜甫,後世稱為詩聖,一生創作詩歌無數,流傳者超過1500首,成為新中國廣大中小學生揮之不去的夢魘。
扯遠了。
且說杜畿收到胡質的公文,看完內容嚇了一跳。按照文中的描述,這夥人必然是正規軍無疑。丞相與東吳交戰,敵軍若能大搖大擺進入南陽郡腹地,那可是天大的事。
杜畿不敢怠慢,立刻修書,同時向曹操和曹丕報告,並著手組織部隊,做好調動的準備。
得知有敵軍在隨縣附近活動,曹丞相立刻火冒三丈。自己領著十來萬人在這裏一口一口地攻營拔寨,怎麽老家讓人給偷了?孫權這娃兒當真有些邪門,也沒聽說他有部隊調動,這人是從腦門上飛過去的麽?
既然補給線遇襲,那就不能得過且過了。後勤無小事,任何疏漏都可能關係到大軍存亡。曹操可不會犯袁紹在官渡犯的錯。當即下令虎豹騎向隨縣進軍,盡快找到這支神秘的偷襲部隊,消滅它。
曹休領了命令,二話不說,抬腿就走。
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種神出鬼沒的襲擾者通常人數不多但行蹤不定,你去找他是找不到的。為了盡快鎖定敵軍的位置,曹休將虎豹騎以百人為單位分成小隊,散布在後勤路線上,互相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旦其中一支遭遇到敵人,可立刻快馬通知附近的友軍,一層一層傳遞下去,就能快速重新集結,鉗製住對方。
辦法雖好,不過也得對手配合才行。虎豹騎從六安出發,沿著道路向西搜索,走了十天,沒找到任何線索。就連曹休都開始懷疑會不會是情報有誤了。畢竟這裏是我軍後方,敵人在此補給困難,快打快走才符合常理。這麽久不見動靜,這太反常了。
曹休的懷疑並非沒有道理,但這恰恰是魏延想要的效果。首戰告捷後,他便帶著部隊向東潛行,進入到大別山區。這裏溝穀交錯地形複雜,山中森林遍布、水源充沛,部隊可以靠打獵獲取食物,也無須擔心暴露位置。
魏延準確地把握到了曹軍的心理,極動之後跟著是極靜,利用巨大的行動落差給敵人造成一種錯覺,誘使敵軍再次鬆懈下來,為自己創造新的機會。
果然,虎豹騎到了隨縣一無所獲,曹休隻得上報未發現敵情。曹操不禁疑惑,一支千人的部隊規模雖不大,可站在地上也是一大坨,怎麽可能消失的無影無蹤呢?莫非襲擊自己的真的隻是些山匪,搶完得手便迴家過年了?
不止曹丞相這樣想,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想法。唯一一個持不同意見的是郝昭,他可是麵對麵跟這群人戰鬥過的,確定那不是匪徒。越是找不到越危險,不把他們搜出來,迴頭還得吃大虧。
不過這時的郝昭人微言輕,他的意見根本到不了曹丞相的麵前。不要說丞相,就是曹休這個年紀相仿的宗族將領都懶得聽他囉嗦。
於是剿匪部隊重新迴到前線,去配合張遼掃清合肥城外圍的吳軍據點,為圍困合肥做最後的準備。
荊州軍人雖貓在山裏,消息卻還在正常地傳遞。魏延的部隊中有一支小分隊不幹別的,就負責與夜梟保持聯係,隨時獲得最新的情報。
曹軍的一切動向都在魏延的掌握之下,這個難得的盲區正是他一直等待著的機會。
六安城外,不到一裏的地方是曹軍的草料場。這裏屯放著大軍戰馬的草飼料,每十日向合肥前線補充一次。由於隻有馬料沒有糧食,因此沒人關注到它,隻有三四十個老卒在此照看。
魏延便將打擊目標鎖定在了這裏。
七月三十,月末。夜晚昏暗得仿佛是被墨汁塗抹過一般,倘沒有了照明設備人就生生變成了睜眼瞎。曹軍繃緊的神經早已放鬆下來,這樣的夜,除了睡覺還有啥事可幹呢?
鄧忠親自帶隊摸進草料場,不出意外地,老卒們早已進入了夢鄉,連個巡夜的都沒有。隻在營門掛起兩隻燈籠,警告陌生人不要入內。
這警告當然阻止不了鄧忠,反為他指明了方向。草料場的情況早已被夜梟查得清清楚楚,一百名訓練多日的戰士熟門熟路,進了營門直接就把曹軍休息的營帳圍了起來。
鄧忠第一個動手,其他人有樣學樣,將裏麵的人殺得幹幹淨淨。可憐那些老卒睡得昏昏沉沉,還沒明白是咋迴事便一起丟了性命。
“準備點火!”
鄧忠簡潔地下達了命令,戰士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皮囊,去各個草料垛澆上火油,一把火全給它點著。
幹草和油的組合,正是火焰最佳的伴侶。火勢一旦燃起,便瞬間爆發,唿地騰上半空,把原本漆黑的夜晚照亮了半邊天。
鄧忠的人點完火立刻撤走,離開光線的照射範圍,重新隱沒在黑暗之中。
六安城內直接亂了營。那火燒得通天也似,城裏的人哪還坐得住?曹仁二話不說,立刻集合部隊出城,一部分負責警戒,一部分負責滅火。
這是相當正常的反應,正好落入魏延的算計之中。此刻他正帶著部隊隱蔽在去草料場的道路兩側,隻等出城救援的隊伍。
曹仁率領著三千親兵,心急火燎地往失火地點趕。倒也不是他托大,根據送來的情報,即便後方存在著一支搞破壞的敵軍隊伍,人數也並不太多。曹仁自信這三千人足夠應付。
可他忽略了天時。
此刻除了燃燒著的草料場,城外到處是一片漆黑。曹仁帶著部隊趕路當然要打火把,可這一來他就成了絕佳的射擊目標。魏延首先發難,挽起隨身攜帶的短弓,一箭射向曹仁麵門。其他戰士紛紛跟著放箭,道路兩側忽然箭飛如雨,更不知藏著多少敵人。
饒是曹仁久經陣仗,風聲一掃,他那驚人的直覺便先於大腦發出指令。人在馬上急忙扭肩,堪堪躲過致命的一箭。命是保住了,但那支箭卻牢牢紮進了肩窩,疼得曹子孝呲牙咧嘴,“窟嗵”一聲從馬上摔落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