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迴援部隊如期到達指定位置,中軍也準時進入許都。但他們還是晚了一步,張遼已放棄合肥退守壽春,淮泗一線岌岌可危。
雖說上了東吳的當,但曹操卻不能因此責備張遼。在完全失去情報、被十倍之敵困於孤城的情況下,他能重創敵人並把部隊完整地帶出來,這已經是不得了的戰績了。
曹孟德心中五味雜陳。
丟了襄陽、又丟了合肥,這是官渡之戰後自己經曆的最大的危機。即便赤壁大敗也沒有慌過的曹丞相,因為丟了這兩座城真的慌了。
劉備、孫權,這兩個對手越來越強橫,橫到自己不得不傾盡全力來對付。若不能在這裏把這股氣勢壓下去,那幾十年的奮鬥怕是真有可能毀於一旦。
能忍嗎?這怎麽忍?!
心慌歸心慌,既到了首都,還是得先去麵聖。
皇宮裏的那個皇帝如今就是吃吃喝喝,跟坐牢也沒啥兩樣。即便如此,曹操也得展示出起碼的尊重。盡管漢帝與曹丞相早已過了蜜月期、且彼此都心照不宣,但朝廷的臉麵還是必須維持的。
見過皇帝,說完那些沒營養的客套話,曹操辭駕出宮,一刻不停迴到相府,召集謀士商討下一步的計劃。
——
長安,漢王朝曾經的國都。在此之前,它也是西周的兩京之地。秦始皇的鹹陽宮距此數十裏,若非被項羽一炬而焚,也不知高皇帝還會不會在此重建都城。
這裏是關中平原的腹地,北麵是雄奇的渭水,西、南皆是巍峨的秦嶺。向東經渭南、華陰便是潼關天塹,把這一塊龍興寶地緊緊地鎖在懷中。
秦王憑此掃六合,漢祖因之成帝業。
寶地歸寶地,龍興歸龍興。如今的關中早已麵目全非。
作為曾經的國都,長安有過的璀璨與輝煌,都在董卓以來的曆次戰亂中消失萎頓、一去不返。人口十去其九,田舍五不存一,白骨處處、荒野叢叢,哪還有一點繁華的影子?
城市中心是府衙的所在,這裏是長安城為數不多還有人氣的地方。曹操大軍雖然退走,但馬超和韓遂並未真正解除危機。潼關還在曹操手上,隻要願意,中原大軍隨時可以再次進入關中。要阻擋這股力量,馬韓二人心裏沒底。
因此今晚的慶功宴與其說是慶祝勝利,倒不如說是謀劃將來。既如此,鳳雛先生自然便是宴會最要緊的貴賓,被安排在上首的位置。
幾輪酒過後,馬超韓遂開始點擊搜索按鍵。馬超尚算禮貌,起身先施一禮,道:“先生智計卓絕,一舉鎖定關中勝局,超等不勝感激。如蒙不棄,還請多留些時日,助我等在此站穩腳跟。”
韓遂立刻跟上:“孟起此言最妙。天高路遠,先生難得來一趟,怎好就走?不如多待些日子,也讓我等盡盡地主之誼,又可多受教誨,豈不美哉?”
美哉是美哉,不過美的可不是龐統。以鳳雛的智力,怎會聽不出這倆軍閥的弦外之音?這無非是怕曹操再來心裏沒底,因此要留自己在此壯膽。
龐士元輕輕笑一下,沒說好也沒說不好,隻就事論事:“兩位將軍盛情,龐某惶恐。諸公可以放心,曹操此去一時半會迴不來了。公等正可趁此機會專心發展,以圖將來。”
韓遂也不希望曹操迴來,但僅憑龐統搖搖舌頭他怎肯輕信?那腦袋搖的像個撥浪鼓也似:“曹操雖然退兵,然主力未失,如何就能斷定不會再來?”
“嘿嘿”,龐士元幹笑兩聲,拿起酒杯喝了一口,慢條斯理地解釋道:“曹軍匆忙東撤,必是朝中出了大事。能讓曹丞相十萬精銳往迴趕的,恕統冒昧,除了我主與吳侯便也沒旁人了。此必是荊州或江東向北用兵、中原震動,使操不得不退。既如此,又豈是輕易能夠化解的?諸公可以放心,未來一至二載,關中再無大戰。”
眾將聽罷紛紛點頭,暗暗佩服龐統的才智。馬超還是不太放心,皺眉又問:“曹賊勢大,左將軍與吳侯未必能敵。萬一平息了東麵之事,難保不會卷土重來。”
這話也算合理,大老粗們再次點頭,又來看龐統怎樣應答。
龐統還是笑笑:“將軍大可安心。曹操勢大不假,但孫劉亦非泛泛之輩。赤壁之時,聯軍不過數萬,不及曹軍一半,尚能大破之。況今日兵精糧足、船堅斧利、銳不可當?操不戰則已,戰必難分勝負。焉得餘力西顧?”
“如是,我等如何動作?”韓遂問到正題,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酒菜,認認真真等著聽龐統的高見。
“關中荒廢日久、人煙稀薄,倘從西涼徙民至此,一則遷延時日、耗費太巨,二則曹軍再來恐毀於一旦。是故關中之地隻可軍屯,不可久駐。”
“軍屯?!”底下的人睜圓了眼睛,仿佛第一次聽到這個詞。西涼軍成分複雜,有涼州邊軍、羌兵、匈奴兵等等。羌和匈奴是遊牧民族,種地不是本行。涼州邊軍多為世兵製,祖祖輩輩幹的就是打仗的活,改行種地隻怕也不容易。
對這些職業軍人而言,上戰場拚命可以二話不說就走。可要讓他們拾起鋤頭下地種田?拜托!那是個什麽玩意兒?你不會是在搞笑吧?
龐統當然明白西涼軍的問題,對眾人這個反應毫不驚奇。他隻是平靜地說出自己的方案,接受不接受那就不關他的事了。畢竟,龐統的老板是劉備,可不是馬超韓遂。
“部隊一分為二,一半訓練警戒,防備曹軍襲擾;一半開荒蓄耕,解決軍糧問題。如有結餘,還可與西域或巴蜀通商。曹軍再來,或戰或走皆可,可謂萬無一失。”
“若實在不願屯田,亦可將主力撤往涼州。隻留少量騎兵在此監視中原,使關中成為西涼之屏障。此統所獻上下二策,如何抉擇,全在二位將軍。”
主意出完,龐士元也不耽擱了。管你什麽盛情相邀,老子拍拍屁股就要走人。馬超韓遂苦留不住,重禮答謝人家又分文不取。沒奈何,隻得敲鑼打鼓禮遇出境。
還是來時的那一隊人,還是來時的那一條路,龐統帶著他的小隊頭也不迴地返迴荊州。這一來一迴時間不長,卻深刻地改變了曆史。不止挽救了西涼的割據政權,更讓天下的局勢重新撲朔迷離起來。
——
許都這裏,關於局勢的討論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相府內爭執了半天,意見基本分為兩派。一派主張立即發兵合肥,趁東吳立足未穩,迅速控製淮泗,確保徐州安全;另一派則主張先奪迴襄陽,解除許都的威脅,再徐徐東進,趕走孫權。
曹操聽了半天,各有各的理,一時難以決斷。正猶豫時,忽然從人影裏瞥見沉默的荀彧。
哈!這事還真問得著他!
荀氏乃潁川大族,在中原地區影響巨大。孫劉威脅中原,荀彧必不願看到,因此不怕他三心二意。
自從金鬥調理過後,荀文若的情緒已與初時無二。曹操不知這是真的還是裝的,反正他自己得裝出一副無事人的樣子,讓這人繼續待在自己的幕僚隊伍之中。
潁川荀氏是得罪不起的,不能幫忙你就幫個閑,總比放出去一天到晚看不著踏實。
荀彧見曹丞相發問,優雅地順了順胡須,終於開了口:“襄陽依漢水之險,城池又極其堅固,攻城實乃下策。城中勳貴如蔡氏、蒯氏皆已遷至許都,難為內應。反觀劉備,托公子劉琦之名據荊州有時,深得民心。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於彼,攻之必敗,不可輕動也。”
“孫權新得合肥,人心未附。淮泗一帶易攻難守,利於騎兵展開。徐州乃東疆之門戶,一旦有失,中原、河北震動,丞相安得所歸?彧之愚見,當東重西輕。以重兵圍攻合肥、擇一悍將穩固漢水,同時堅守潼關以防馬超,是為萬全之策。”
論奇謀詭計,賈詡堪稱翹楚。但說到戰略規劃,那就是荀彧的長項了。一番論證講完,爭論便止住了。人家荀令君已經說得這麽明白了,要是再有人嚷嚷先打襄陽,那豈不是自取其辱?
程昱本就主張打合肥,聽荀彧這樣講更加有了底氣,立刻高聲附和:“荀公之言是也。馬超貪婪寡義、素無遠謀,不足為慮;劉備陰取襄陽,必先穩固城防,難以北進。惟有合肥乃北方之要衝,關係大局。丞相當盡速發兵,不給孫權準備之機。”
“但合肥亦是堅城,今東吳大軍進入,又有水路確保補給,我軍若強攻,隻怕損失巨大。”發出質疑的是荀彧的族侄荀攸,他倒不是反對打合肥,隻是習慣了對困難先做出充分的評估。
一陣默然過後,曹操又有些動搖。轉向賈詡問:“公等各有其理,還請文和為我一決。”
賈詡像是沒接收到丞相的客氣,一如既往的冷靜:“孫權巧取合肥,難以久守。丞相不須疑慮,先東後西,逐個擊破,乃為上策。”
曹丞相遂下決心,令夏侯淵進駐新野、支援樊城。其餘部隊以徐晃為前部、曹仁為中部、許褚為後部,起大軍十五萬,即刻發兵合肥。樂進、典滿守壽春,李典移防下相。張遼率部突擊濡須口,幹擾敵水上通道,配合大軍行動。
——
另一邊,東吳雖得了城池,但日子並不好過。張遼轉移前做足了準備,把城裏能破壞的全破壞了,隻給魯肅留下一座空城。吳軍士兵進城後連一塊不漏雨的房頂都找不到,簡直苦不堪言。
可即便是苦日子也沒能安穩兩天。曹操大軍東進的消息很快傳入城中,江東諸將無不震驚。雖說這些從死人堆裏滾出來的漢子們還不至於害怕,但曹軍在地麵上的強大統治力大家心裏有數。和這樣的部隊作戰,換成誰都得掂量掂量。
人家若當真傾盡全力猛攻,東吳拚了命最多也就打個兩敗俱傷,實在落不上什麽好。
孫權不懼怕曹操,但讓他放著劉備不用自己去硬拚,吳侯顯然還沒傻到這種程度。這個時候他便又想起聯盟的好處來了。
“我江東跟曹操拚命,荊州也不能閑著。”這就是孫權此刻真實的想法。本著不用白不用,白用誰不用的原則,江東的信使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公安的旅途。
對孫權而言,這世上啥都能吃,就是虧不能吃。
關羽的部隊在拿下合肥後立刻轉迴江陵。江東諸將對此沒得抱怨。當他們忙著堵截張遼的時候,是荊州軍一改常態,攀入城中打開城門奪取了合肥。魯都督入城都還是人家給開的門,你讓他們還能說啥呢?
曹操來了,關羽走了;合肥拿了,麻煩也到了。東吳精英們原指望搶個金元寶,等到手了才發現元寶雖是元寶,可卻是糊滿了屎的元寶。
現在抓也不是、丟也不是,當真尷尬到了極點。
——
局勢瞬息萬變,政治嗅覺敏感的人都聞到了味兒。
公安城,孔明正式上書,陳述未來政軍工作的重點。簡單說就是北麵守住、東麵看住、向南深耕、向西發展。這一戰略調整在集團內部獲得通過,為配合新的部署,荊州的部隊開始了大換防。
關羽從江陵調往襄陽,負責漢水防線;霍峻全權接管江陵,與在公安駐防的張飛一北一南卡住長江通道;魏延、黃忠襄陽之戰立了頭功,除卻封賞,兩支部隊向西轉移,進駐武陵郡。交替與蠻寨聯訓,繼續做攻略巴蜀的準備。
外麵天下大亂,劉禪這裏卻是順風順水。
公安的“楚苑流觴”與長沙的“潭香醉飲”兩家飯館都在穩步推進。劉禪特意起了兩個跨時代的名號,以此吸引關注、擴大知名度。
鑒於將軍府晚宴上孫夫人的亮眼表現,小劉公子別出心裁,把兩家店的經營委托給了小後媽,開業後按實際收益拿提成。
這可給了整日悶在府中的孫夫人一個天大的驚喜!
孫尚香雖未開過酒樓,但見慣上流社交,高端大氣上檔次對她完全不是問題。這兩間店本就為了展示,因此從菜品到經營風格都前所未有,孫夫人雖貴為郡主,幹這件事非但不覺得跌麵子,還有種莫名的新鮮刺激。
接到任命,孫夫人立刻領著紅纓行使起權力來。從門店裝修到員工配置,所有環節都要親自過問,那一絲不苟的勁頭還真不像個小姑娘,活脫脫就是個現代的女企業家。
看這幹勁兒,怕是以後連劉禪這個創始人也得靠邊站、再也插不上嘴了。
雖說上了東吳的當,但曹操卻不能因此責備張遼。在完全失去情報、被十倍之敵困於孤城的情況下,他能重創敵人並把部隊完整地帶出來,這已經是不得了的戰績了。
曹孟德心中五味雜陳。
丟了襄陽、又丟了合肥,這是官渡之戰後自己經曆的最大的危機。即便赤壁大敗也沒有慌過的曹丞相,因為丟了這兩座城真的慌了。
劉備、孫權,這兩個對手越來越強橫,橫到自己不得不傾盡全力來對付。若不能在這裏把這股氣勢壓下去,那幾十年的奮鬥怕是真有可能毀於一旦。
能忍嗎?這怎麽忍?!
心慌歸心慌,既到了首都,還是得先去麵聖。
皇宮裏的那個皇帝如今就是吃吃喝喝,跟坐牢也沒啥兩樣。即便如此,曹操也得展示出起碼的尊重。盡管漢帝與曹丞相早已過了蜜月期、且彼此都心照不宣,但朝廷的臉麵還是必須維持的。
見過皇帝,說完那些沒營養的客套話,曹操辭駕出宮,一刻不停迴到相府,召集謀士商討下一步的計劃。
——
長安,漢王朝曾經的國都。在此之前,它也是西周的兩京之地。秦始皇的鹹陽宮距此數十裏,若非被項羽一炬而焚,也不知高皇帝還會不會在此重建都城。
這裏是關中平原的腹地,北麵是雄奇的渭水,西、南皆是巍峨的秦嶺。向東經渭南、華陰便是潼關天塹,把這一塊龍興寶地緊緊地鎖在懷中。
秦王憑此掃六合,漢祖因之成帝業。
寶地歸寶地,龍興歸龍興。如今的關中早已麵目全非。
作為曾經的國都,長安有過的璀璨與輝煌,都在董卓以來的曆次戰亂中消失萎頓、一去不返。人口十去其九,田舍五不存一,白骨處處、荒野叢叢,哪還有一點繁華的影子?
城市中心是府衙的所在,這裏是長安城為數不多還有人氣的地方。曹操大軍雖然退走,但馬超和韓遂並未真正解除危機。潼關還在曹操手上,隻要願意,中原大軍隨時可以再次進入關中。要阻擋這股力量,馬韓二人心裏沒底。
因此今晚的慶功宴與其說是慶祝勝利,倒不如說是謀劃將來。既如此,鳳雛先生自然便是宴會最要緊的貴賓,被安排在上首的位置。
幾輪酒過後,馬超韓遂開始點擊搜索按鍵。馬超尚算禮貌,起身先施一禮,道:“先生智計卓絕,一舉鎖定關中勝局,超等不勝感激。如蒙不棄,還請多留些時日,助我等在此站穩腳跟。”
韓遂立刻跟上:“孟起此言最妙。天高路遠,先生難得來一趟,怎好就走?不如多待些日子,也讓我等盡盡地主之誼,又可多受教誨,豈不美哉?”
美哉是美哉,不過美的可不是龐統。以鳳雛的智力,怎會聽不出這倆軍閥的弦外之音?這無非是怕曹操再來心裏沒底,因此要留自己在此壯膽。
龐士元輕輕笑一下,沒說好也沒說不好,隻就事論事:“兩位將軍盛情,龐某惶恐。諸公可以放心,曹操此去一時半會迴不來了。公等正可趁此機會專心發展,以圖將來。”
韓遂也不希望曹操迴來,但僅憑龐統搖搖舌頭他怎肯輕信?那腦袋搖的像個撥浪鼓也似:“曹操雖然退兵,然主力未失,如何就能斷定不會再來?”
“嘿嘿”,龐士元幹笑兩聲,拿起酒杯喝了一口,慢條斯理地解釋道:“曹軍匆忙東撤,必是朝中出了大事。能讓曹丞相十萬精銳往迴趕的,恕統冒昧,除了我主與吳侯便也沒旁人了。此必是荊州或江東向北用兵、中原震動,使操不得不退。既如此,又豈是輕易能夠化解的?諸公可以放心,未來一至二載,關中再無大戰。”
眾將聽罷紛紛點頭,暗暗佩服龐統的才智。馬超還是不太放心,皺眉又問:“曹賊勢大,左將軍與吳侯未必能敵。萬一平息了東麵之事,難保不會卷土重來。”
這話也算合理,大老粗們再次點頭,又來看龐統怎樣應答。
龐統還是笑笑:“將軍大可安心。曹操勢大不假,但孫劉亦非泛泛之輩。赤壁之時,聯軍不過數萬,不及曹軍一半,尚能大破之。況今日兵精糧足、船堅斧利、銳不可當?操不戰則已,戰必難分勝負。焉得餘力西顧?”
“如是,我等如何動作?”韓遂問到正題,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酒菜,認認真真等著聽龐統的高見。
“關中荒廢日久、人煙稀薄,倘從西涼徙民至此,一則遷延時日、耗費太巨,二則曹軍再來恐毀於一旦。是故關中之地隻可軍屯,不可久駐。”
“軍屯?!”底下的人睜圓了眼睛,仿佛第一次聽到這個詞。西涼軍成分複雜,有涼州邊軍、羌兵、匈奴兵等等。羌和匈奴是遊牧民族,種地不是本行。涼州邊軍多為世兵製,祖祖輩輩幹的就是打仗的活,改行種地隻怕也不容易。
對這些職業軍人而言,上戰場拚命可以二話不說就走。可要讓他們拾起鋤頭下地種田?拜托!那是個什麽玩意兒?你不會是在搞笑吧?
龐統當然明白西涼軍的問題,對眾人這個反應毫不驚奇。他隻是平靜地說出自己的方案,接受不接受那就不關他的事了。畢竟,龐統的老板是劉備,可不是馬超韓遂。
“部隊一分為二,一半訓練警戒,防備曹軍襲擾;一半開荒蓄耕,解決軍糧問題。如有結餘,還可與西域或巴蜀通商。曹軍再來,或戰或走皆可,可謂萬無一失。”
“若實在不願屯田,亦可將主力撤往涼州。隻留少量騎兵在此監視中原,使關中成為西涼之屏障。此統所獻上下二策,如何抉擇,全在二位將軍。”
主意出完,龐士元也不耽擱了。管你什麽盛情相邀,老子拍拍屁股就要走人。馬超韓遂苦留不住,重禮答謝人家又分文不取。沒奈何,隻得敲鑼打鼓禮遇出境。
還是來時的那一隊人,還是來時的那一條路,龐統帶著他的小隊頭也不迴地返迴荊州。這一來一迴時間不長,卻深刻地改變了曆史。不止挽救了西涼的割據政權,更讓天下的局勢重新撲朔迷離起來。
——
許都這裏,關於局勢的討論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相府內爭執了半天,意見基本分為兩派。一派主張立即發兵合肥,趁東吳立足未穩,迅速控製淮泗,確保徐州安全;另一派則主張先奪迴襄陽,解除許都的威脅,再徐徐東進,趕走孫權。
曹操聽了半天,各有各的理,一時難以決斷。正猶豫時,忽然從人影裏瞥見沉默的荀彧。
哈!這事還真問得著他!
荀氏乃潁川大族,在中原地區影響巨大。孫劉威脅中原,荀彧必不願看到,因此不怕他三心二意。
自從金鬥調理過後,荀文若的情緒已與初時無二。曹操不知這是真的還是裝的,反正他自己得裝出一副無事人的樣子,讓這人繼續待在自己的幕僚隊伍之中。
潁川荀氏是得罪不起的,不能幫忙你就幫個閑,總比放出去一天到晚看不著踏實。
荀彧見曹丞相發問,優雅地順了順胡須,終於開了口:“襄陽依漢水之險,城池又極其堅固,攻城實乃下策。城中勳貴如蔡氏、蒯氏皆已遷至許都,難為內應。反觀劉備,托公子劉琦之名據荊州有時,深得民心。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於彼,攻之必敗,不可輕動也。”
“孫權新得合肥,人心未附。淮泗一帶易攻難守,利於騎兵展開。徐州乃東疆之門戶,一旦有失,中原、河北震動,丞相安得所歸?彧之愚見,當東重西輕。以重兵圍攻合肥、擇一悍將穩固漢水,同時堅守潼關以防馬超,是為萬全之策。”
論奇謀詭計,賈詡堪稱翹楚。但說到戰略規劃,那就是荀彧的長項了。一番論證講完,爭論便止住了。人家荀令君已經說得這麽明白了,要是再有人嚷嚷先打襄陽,那豈不是自取其辱?
程昱本就主張打合肥,聽荀彧這樣講更加有了底氣,立刻高聲附和:“荀公之言是也。馬超貪婪寡義、素無遠謀,不足為慮;劉備陰取襄陽,必先穩固城防,難以北進。惟有合肥乃北方之要衝,關係大局。丞相當盡速發兵,不給孫權準備之機。”
“但合肥亦是堅城,今東吳大軍進入,又有水路確保補給,我軍若強攻,隻怕損失巨大。”發出質疑的是荀彧的族侄荀攸,他倒不是反對打合肥,隻是習慣了對困難先做出充分的評估。
一陣默然過後,曹操又有些動搖。轉向賈詡問:“公等各有其理,還請文和為我一決。”
賈詡像是沒接收到丞相的客氣,一如既往的冷靜:“孫權巧取合肥,難以久守。丞相不須疑慮,先東後西,逐個擊破,乃為上策。”
曹丞相遂下決心,令夏侯淵進駐新野、支援樊城。其餘部隊以徐晃為前部、曹仁為中部、許褚為後部,起大軍十五萬,即刻發兵合肥。樂進、典滿守壽春,李典移防下相。張遼率部突擊濡須口,幹擾敵水上通道,配合大軍行動。
——
另一邊,東吳雖得了城池,但日子並不好過。張遼轉移前做足了準備,把城裏能破壞的全破壞了,隻給魯肅留下一座空城。吳軍士兵進城後連一塊不漏雨的房頂都找不到,簡直苦不堪言。
可即便是苦日子也沒能安穩兩天。曹操大軍東進的消息很快傳入城中,江東諸將無不震驚。雖說這些從死人堆裏滾出來的漢子們還不至於害怕,但曹軍在地麵上的強大統治力大家心裏有數。和這樣的部隊作戰,換成誰都得掂量掂量。
人家若當真傾盡全力猛攻,東吳拚了命最多也就打個兩敗俱傷,實在落不上什麽好。
孫權不懼怕曹操,但讓他放著劉備不用自己去硬拚,吳侯顯然還沒傻到這種程度。這個時候他便又想起聯盟的好處來了。
“我江東跟曹操拚命,荊州也不能閑著。”這就是孫權此刻真實的想法。本著不用白不用,白用誰不用的原則,江東的信使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公安的旅途。
對孫權而言,這世上啥都能吃,就是虧不能吃。
關羽的部隊在拿下合肥後立刻轉迴江陵。江東諸將對此沒得抱怨。當他們忙著堵截張遼的時候,是荊州軍一改常態,攀入城中打開城門奪取了合肥。魯都督入城都還是人家給開的門,你讓他們還能說啥呢?
曹操來了,關羽走了;合肥拿了,麻煩也到了。東吳精英們原指望搶個金元寶,等到手了才發現元寶雖是元寶,可卻是糊滿了屎的元寶。
現在抓也不是、丟也不是,當真尷尬到了極點。
——
局勢瞬息萬變,政治嗅覺敏感的人都聞到了味兒。
公安城,孔明正式上書,陳述未來政軍工作的重點。簡單說就是北麵守住、東麵看住、向南深耕、向西發展。這一戰略調整在集團內部獲得通過,為配合新的部署,荊州的部隊開始了大換防。
關羽從江陵調往襄陽,負責漢水防線;霍峻全權接管江陵,與在公安駐防的張飛一北一南卡住長江通道;魏延、黃忠襄陽之戰立了頭功,除卻封賞,兩支部隊向西轉移,進駐武陵郡。交替與蠻寨聯訓,繼續做攻略巴蜀的準備。
外麵天下大亂,劉禪這裏卻是順風順水。
公安的“楚苑流觴”與長沙的“潭香醉飲”兩家飯館都在穩步推進。劉禪特意起了兩個跨時代的名號,以此吸引關注、擴大知名度。
鑒於將軍府晚宴上孫夫人的亮眼表現,小劉公子別出心裁,把兩家店的經營委托給了小後媽,開業後按實際收益拿提成。
這可給了整日悶在府中的孫夫人一個天大的驚喜!
孫尚香雖未開過酒樓,但見慣上流社交,高端大氣上檔次對她完全不是問題。這兩間店本就為了展示,因此從菜品到經營風格都前所未有,孫夫人雖貴為郡主,幹這件事非但不覺得跌麵子,還有種莫名的新鮮刺激。
接到任命,孫夫人立刻領著紅纓行使起權力來。從門店裝修到員工配置,所有環節都要親自過問,那一絲不苟的勁頭還真不像個小姑娘,活脫脫就是個現代的女企業家。
看這幹勁兒,怕是以後連劉禪這個創始人也得靠邊站、再也插不上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