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襲濡須口!”


    張遼滿是飯粒的嘴巴裏擠出這五個字,把李典樂進嚇了一跳。二人忘了答話,都在第一時間低頭彎腰去那地圖上摸索,想要確定剛才不是幻聽。


    張遼猛灌一口水,把嘴裏的飯吞咽幹淨了,才詳細地解釋起來。


    “敵軍勢大,硬拚必守合肥不住。丞相主力遠在關西,周圍又無援軍,如之奈何?今吳主屯於後方,隻有後備軍駐守。我若盡派精銳,趁夜繞過吳軍營寨,突襲吳侯大營,倘能活捉孫權,大事定矣。縱然不能,亦可使合肥之敵無心戀戰、撤軍迴援,則合肥之危自解。”


    這真是膽大包天的計劃!


    先不論這辦法能不能奏效,李樂二人首先不得不佩服主將的膽略。八千對八萬,本就敵我懸殊,現在還要盡出主力去奔襲敵軍的大本營。一旦失敗,那就是全軍覆沒的後果。再說了,本來兵力就不夠,主力再去突襲,合肥城咋辦?誰來守呢?


    李典首先想到這個問題,皺眉發問:“我軍兵力本已不足,若分兵突襲濡須口,去少了難以奏效,去多了誰來守城?萬一拿不住孫權,這邊又丟了城池,豈非自取滅亡?”


    樂進也是滿腦子的驚愕。大家都是久經陣仗的人,其中的風險心知肚明。弄好了皆大歡喜,萬一一個弄不好,局麵可就無法收拾了。


    張遼點點頭,歎了口氣:“吾亦知此計兇險,故思慮良久,難以下定決心。形勢如此,若不用險,合肥必落入東吳之手。”


    說罷,張遼放下飯碗,用手指著地圖說出自己的想法:“各縣援軍已達千餘人,還有滿伯寧那裏派出的部隊不日將到。曼成將軍便率領這些部隊,再召集城中百姓換上軍裝往來於城頭,借以迷惑城下之敵。我親率兩千騎兵在前,文謙領四千步兵隨後,趁夜繞過逍遙津,直插濡須口。濡須至此二百裏,一日兩夜便可到達,趁孫權不備突然襲營,無論拿不拿的到他,打完立刻迴轉。縱不勝,亦可動搖敵軍軍心,未必不能成功!”


    聽完全部計劃,李典樂進沉默了。風險雖然大,但正如張遼所言,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拚一拚還有一線希望,不拚就是必死之局。


    “將軍身為主將,不可輕易犯險。突襲之責,還是末將與樂將軍前去為妥。萬一不利,將軍仍可在合肥堅守待援,免致速敗。”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李典同意了這個方案,隻是稍作修改,主動承擔起偷襲的責任。


    樂進點頭稱是,張遼卻擺了擺手:“曼成智勇兼備,足以守禦合肥。奔襲濡須口風險極高,我身為主將若不親往,誰肯拚死殺敵?向日丞相於官渡,得許攸之計偷襲烏巢,便是親率精騎,偽著袁軍軍服,一擊而定。今日之事,如法炮製,張遼何惜此身?二位速做準備,事不宜遲。”


    “領命!”李樂二人迴答得非常響亮,轉身離去,滿懷激烈。


    有個奮不顧身的領導,部下自然也能殺身成仁。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月華初上,夜冷如冰。十二月的淮泗地區氣溫著實不怎麽友好,一個不留神,興許就飄下雪來。


    就是這樣的寒夜,合肥城內的曹軍卻無法躲在被窩裏安睡。兩千騎兵與四千步兵幾乎是城中的全部精銳,此刻已全副武裝,打著東吳的旗號,靜靜地集結在甕城內,等待主將的命令。


    “出發!”張遼與樂進、李典做了最後的交接,一揮手,低聲下達了命令。


    他的兩千騎兵是第一波突襲部隊,故而首先出城,按照預設的路線,沿吳軍營寨二十裏開外的一條弧線悄悄地繞過去,然後朝東南方向直插下去。


    樂進的步兵隨後出城,一麵行軍一麵警戒,避免吳軍主力過早發現自己的意圖。


    李典則把剩餘的部隊召集起來,連同充數的百姓重新編隊分配任務,讓他們輪班日夜不停地在城頭活動,多打火把燈籠,以此吸引東吳的注意,掩護張樂二人的行動。


    如此不顧後果的行動,別說吳軍,就是曹軍自個兒也沒誰能夠猜到。東吳的營寨裏還在有條不紊地做著攻城的各種準備,殊不知敵人的刀鋒已經劃過臉頰掃向了脖頸。


    ——


    張遼的前鋒部隊在吳侯大寨以外十餘裏的位置隱蔽下來,一麵與後方的樂進聯係,一麵派出斥候偵察吳軍的動靜。


    吳軍沒有動靜。


    吳侯孫權每天躲在大帳裏吃了睡、睡了吃,坐等前方傳迴重創曹軍的戰報。好說不說,所謂好的不靈壞的靈,他這一等,曹軍的戰報沒等來,倒把曹軍給等來了。


    樂進的部隊於一日後趕上。這一整天張遼沒幹別的,一直在觀察敵營。這孫權的確不是帶兵的料,在前方前方拉胯,躲後方後方鬆弛。張遼和樂進一合計,決定當晚發動進攻。


    是夜二更,曹軍穿著吳軍的軍裝、打著吳軍的旗號,開始了痛揍吳軍的工作。


    攻擊首先由張遼發起。


    兩千騎兵人銜枚馬去鈴,連馬蹄都裹上一層麻布,借著夜色悄無聲息地靠近孫權的營門。守門的士兵還在打瞌睡,朦朧之中看見一隊人馬到了近前,還沒開口問話,底下冷箭發來,登時便了了帳。


    同伴想要喊叫,無奈對方動作太快,又一輪射擊終結了預警。


    寨門被順利打開,張遼的騎兵沒有立刻喊殺,而是分作兩股,一股繞到上風處,潑灑引火之物,點火燒營;另一股則整頓隊形,悄悄向中軍的位置摸去。


    “前方何人?站下了!”


    就在張遼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一陣雷霆似的吼聲在前方響起。原來是負責警衛任務的周泰察覺到異常,喊了這麽一嗓子。


    黑夜之中,周泰的吼聲異常響亮,讓孫權的衛戍部隊提高了警惕,紛紛提盾執刀,列成戰鬥隊形。


    張遼暗叫一聲可惜,這才大喝一聲“殺啊”,指揮隊伍把速度加了起來。


    “唿唿啦啦——”


    遠處的營房被曹軍順利點著,唿喊著蔓延開來。東吳將士們毫無思想準備,頓時陷入混亂之中。一時間四麵都是喊殺聲,既搞不清出了啥事,更不知道敵人已經殺入營中。


    樂進埋伏在大寨的另一邊。看見火起,吳軍一片混亂,便也亮出家夥,挑開寨門,高喊著殺進敵營。


    孫權從睡夢中“刷”得驚起,連一句啥情況都沒問,便本能地去穿上盔甲拿上兵器,衝出營帳來。


    帳外張遼與周泰的部隊已經交上了手。衛戍營沒有長武器,應對騎兵的辦法不多,隻能用人和盾牌硬扛。但這種便攜式的圓盾擋個弓箭還行,對於騎兵的長矛衝鋒可就起不到啥效果了。


    “撲哧——,撲哧——”


    盡管孫權的警衛營拚死抵抗,盡管周泰勇不可擋,但人力畢竟有窮,如何能與奔馳的戰馬抗衡?連續幾個突擊,陣型便被衝得四零八落,地上躺滿了中槍倒地的戰士。


    周泰憑一己之力還在苦苦支撐。轉身搏殺之際,餘光瞥見跑出營帳的孫權。情急之下,朝著敵軍刺來的長槍迎身而上,先一側肩躲開槍頭,接著用腋窩夾住槍杆,腰間猛然用力,“誇”地一聲將那馬上執槊的曹軍士兵生生別下馬來。


    這一下反擊雖然強橫,卻也成功地引起了曹軍的注意。借著微弱的營火,張遼漸漸看清了周泰那標誌性的巨大身形以及他身後孫權那標誌性的紅胡子。


    “得來全不費工夫!”


    張遼大喜過望,立刻指揮部隊放棄其他目標,集中力量向孫權的方向進攻,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戰鬥。


    “殺!”


    喊殺聲從曹軍和吳軍的陣營同時響起。孫權的出現就像一針興奮劑,令兩邊的戰士一齊嗨到了頭頂。


    曹軍重新結陣,不顧一切地衝殺過來。隻要能夠到孫權,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值得。同樣的,周泰和他剩下不多的弟兄也殺紅了眼。每個人心裏都明白,一旦在這裏失敗,吳侯便兇多吉少,戰爭的勝負也就定了。


    “砰!砰!砰!”


    抱著必死決心的勇士們碰撞在一起,金屬交纏發出刺耳的嘯叫,甲胄被利刃刺穿,戰馬被戰刀劈倒,一陣陣殺戮伴著哀嚎此起彼伏,雙方的戰士都在用自己的生命賭吳侯孫權的命運。


    “主公快走!”


    周泰深知己方堅持不了多久,無奈大聲提醒孫權趕緊逃命。


    吳侯帶兵不怎麽樣,但孫堅的兒子又豈會是個孬種?他抬頭看看四周,整個大營到處都在廝殺,便是逃跑也不知道哪裏安全。索性把心一橫,抽出佩劍,加入到衛戍營的戰鬥之中。


    邊揮劍邊大聲笑罵:“江東孫氏,何來逃跑的子孫?”


    無論吳侯在此前的戰鬥中犯過多少錯誤,你都無法否定這個人超越常人的勇氣和擔當。他畢竟十一歲就跟著兄長孫策四處曆練,十七歲便接下內憂外患的江東基業,開始撐起這東南的半壁江山。


    即使麵對曹操那不可一世的數十萬大軍,年輕的吳侯也沒有眨過一下眼睛。從接過大印的那一刻他就暗暗叮囑自己,任何人,可以拿走他的命,卻絕不允許拿走他的驕傲。


    “殺!”


    殘存的衛戍營將士被點燃了。自周泰以下,每個人都開始了與敵同歸於盡的不要命的打法。曹軍被這突如其來的反撲弄得有點懵神,一不小心被人打了一波小反擊,戰線退迴來不少。


    張遼怎會允許吳軍翻盤?看看己方氣勢受挫,他也不著慌,擎起鐵槍親自縱馬衝了過來。他身後的親兵見狀,也都架起了槍,跟著主將一起撲上。


    眼看雙方即將再次血拚,黑夜之中忽然響起一片號角聲。雄渾的長音在黑暗中盤旋,預示著戰局又有了新的變化。


    “文遠兄,一別經年,兄之風采不減。”


    渾厚的男中音從遠處傳來,聲音充滿了力量感。走到近光處,一個高大的人影漸漸閃現,紅麵長髯、蠶眉鳳目,不是關羽關雲長是誰?


    “雲長!?”


    張遼腦中蹦出這兩個字,卻怎麽也蹦不出這人出現在這裏、出現在此刻的原由。稍一愣神,關羽的部隊已切了進來,擋在吳軍與曹軍之間,形成一道屏障。


    “關某奉主公之命,領七千馬步軍援助吳侯,同取合肥。本以為要到城下才得見兄台,不意在此碰上。文遠兄,今日之事,各為其主,但須死戰可也。”


    “哼!”


    張遼哼了一聲,沒有迴應關羽的叫陣。突襲已無可能,他的當務之急是趕緊撤退,免得被反應過來的孫劉聯軍包了餃子。


    “誇踏誇蹋誇蹋——”


    隨著張文遠撥轉馬頭,曹軍將士們也紛紛掉頭,跟隨主將撤出了吳寨。樂進那邊收到信號也同步後撤,向預先定好的集結地點轉移。


    吳軍沒有追擊。


    一場混戰過後,東吳大營死傷慘重,哪有餘力去追?清點完戰損,劫後餘生的吳侯才有時間請剛剛救了自己的關雲長帳內敘話。


    “偶遭曹軍偷襲,幸得將軍趕到。”孫權這個客套話說得相當客套——絕口不提剛剛被人救了性命,卻來強調對方現在才到,足見吳侯對左將軍的不滿。


    關羽心中不快,礙於主公的麵子不好發作,隻冷冷作答:“江陵距此數千裏,水路輾轉不易,遲來之責還請見諒。”


    孫權的心情糟透了。被張遼兩次偷襲得手固然令人氣餒,但被劉備的人救了性命更加令吳侯介懷。見關雲長麵色不睦,心知話不投機,僵了片刻,還是孫權主動開口緩和:“將軍遠來疲憊,請先迴營休息,有事明日再敘。”


    “遵命!”


    送走了關羽,孫權卻不能休息。他先去看望受傷的士卒,再去檢查防衛情況。周泰拚了半晚上的命,好在隻受些輕傷,無甚關礙。看過周泰的傷勢,吳侯內心稍安,囑咐部下加強警戒,才又迴到帳中休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闕三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吃就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吃就胖並收藏漢闕三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