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劉封拜別了父親,急匆匆趕迴部隊去了。劉禪則被老爹拉著一起跑去府衙上班。
府衙議事廳內,荊州的骨幹們齊聚一堂。黃月英雖是女流,但作為工掾的二把手也獨坐一席。劉禪跟著劉備進來,眾人紛紛施禮。黃月英見到阿鬥憐惜地拉住他,小聲埋怨:“你這孩子,非要摻和那些打打殺殺的事。你被蠻寨擄走的時候可把我們嚇壞了,幸得平安無事。”
比起孫夫人,黃月英對劉禪的感情更像是母愛。劉禪心頭一暖,給了月姨一個燦爛的笑臉。
“嘿嘿,月姨你是了解我的。我去到摩柯寨被嚇壞的是誰還不一定呢。那沙摩柯讓我嚇得眼睛都綠了,壓根不用擔心!”
聽他說的有趣,黃月英與旁邊的李譔一起笑出聲來。
今天人這麽齊並非偶然。
其時已是歲末,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不單是為了聚會,更重要是規劃未來一年的工作安排。
劉禪雖然還是列席會議,但在大家眼中的分量卻是今非昔比。就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裏,他倡導成立了醫掾、組建出軍醫隊伍的雛形;指導工掾改進工藝,弄出了蒸餾設備及新的造紙和印刷術,還有個龍骨水車壓在箱底沒有開動;推動新文化運動,製定標點符號與橫版書寫的新文格式;主持軍隊改革,並親曆演習,還順手搞了個蠻漢同盟。
即或是成年人,想做成其中的一件都難上加難。而所有這些加在一起,卻被這個娃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全部實現了。若非事實擺在那裏,這話說給誰誰能信?更不用說他還幫助張仲景平息了長沙的瘟疫,以及多數人仍不知情的許都營救行動。
荊州的上層社會流傳公子禪得天命已經有段時間了。從甘夫人夢吞北鬥開始,劉禪這不長的生平被坊間傳的越來越神。這件事劉備與諸葛亮、龐統也有耳聞,但沒人覺得這是壞事,故而隨他去了。
會議正式開始,諸葛亮作為政務第一把手首先發言:“稟主公。赤壁以來,四郡之地休養生息,已一年有餘矣。各掾統計之數現已報上,四郡原有人民14萬戶、60餘萬人,經長沙大疫歿者4千餘人。其後息民繕兵,人口略有恢複,現計62萬4千,其青壯者14萬餘。原有存糧160萬石,錢2億枚;現存糧265萬石,錢1億。”
孔明匯報完政務,龐統接著匯報軍務:“赤壁之後,我軍經數次整合,現有士卒6萬3千人。其中關羽部馬步軍1萬、霍峻部水軍1萬、輔匡部支援軍5千駐守於江陵,所支用皆江陵供給。張飛部1萬馬步軍沿長江南岸布防,魏延、黃忠部各8千步軍於城郊駐紮,訓練、屯田亦近一年。公安周邊由廖化部3千城防軍與趙雲部3千近衛軍拱衛,可保無虞。另有糜芳部後備軍5千與陳到部特種軍1千為機動。雖曹軍複來,亦可與之一戰。”
聽完兩位軍師的匯報,自左將軍以下,所有人都安心了不少。這一年雖起起伏伏經曆了許多困難,但畢竟還是撐過來了。如今要糧有糧、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與當初寄寓江夏求救東吳時的落魄已不可同日而語。
大家都在聽,隻有劉禪拿著他的小本子在記。劉備瞥見,側目問兒子:“禪兒,汝不聽二位師父之言,在寫什麽?”
劉禪聞言放下本子,作揖迴答:“稟父親,孩兒在記錄兩位師父的話。”
此言一出,堂前響起一片讚歎。孔明與龐統亦不住點頭,對這個徒弟的認真很是滿意。
玄德對這個兒子也越來越看重,忍不住側過身問他:“如孔明、士元所言,荊州錢糧、軍馬已初具規模。今後如何發展,你可有見解?”
見主公詢問公子的意見,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劉禪身上。這孩子幹了那麽多驚世駭俗的事,在場的人都對他充滿了期待。
劉禪不緊不慢地轉過頭,先看了一眼群臣,而後轉迴來迴答劉備:“曹操雖敗於赤壁,元氣未損。現統北方八州之地,數十萬大軍,為我最大之威脅。我雖初具規模,然荊州四戰之地,與曹、孫爭衡,實力依舊不逮,仍需積蓄民力、整飭武備。至於發展大計,事關國計民生,非同小可。諸位先生皆荊州之良實,司於其職久矣。為政之事,當聽諸公之灼見。禪稚嫩,不敢妄語。”
這番話落地,令許多人大跌眼鏡。以公子禪那個風頭無兩的行情,遇到主公正式問政,那還不得大談特談?可這娃娃倒好,一如既往地出人意料,居然主動縮了迴去。
就連諸葛亮也沒想到,這徒弟年止四歲,卻已懂得收斂鋒芒了。
劉備卻未多想。本來嘛,拿國家大事去問個四歲的孩子就跟鬧著玩也沒啥兩樣,像劉禪這樣一問三不知最正常不過。
“吾兒言之有理,既如此,還請諸公暢所欲言。”
左將軍定了調,各部門負責人便挨個把過去一年的工作總結一番,再對新一年做了目標展望,偶爾遇到有人抬杠還要吵一吵。會開到中午,議程尚未過半,一群人索性就在堂上湊合過午飯,接著幹到傍晚才散會。
眾人散去,堂內隻剩下劉備父子與孔明、龐統四人。劉備才走到兒子跟前拿過他的本子打開看看記了些啥。
不看則已,一看嚇了一跳。
隻見各種數據被分類列成表格,整個四郡方方麵麵的情況一目了然。既有靜態的數量,也有動態的趨勢。
表格下麵還寫著幾行字:
首要任務:增加人口;
辦法:降低養育成本——1、增產糧食,2、減免稅賦。
……
見劉備神情有異,諸葛亮與龐統也湊了過來。看過這份筆記,三人都是一陣沉默。
“禪兒,你既有治郡之法,適才何故不言?”孔明問道。
“是啊,早上問你怎麽不說呢?”劉備也覺得奇怪。
劉禪仰起頭,咧嘴笑笑:“滿座都是各掾主事,我這年紀,若非將軍之子的身份,焉能與諸位大人同坐一堂?再不知天高地厚,信口開河,將置群賢於何地?況天下之事,需天下人共為之。與其越粗代庖,不如與人同勉,是為妥當。”
“哈哈哈……”
孩子一席話,說得龐統哈哈大笑:“主公,孔明,禪兒這孩子可是要超過我這老師了。這孩子,未來可期呀——”
劉備樂得心花怒放,臉上卻不動聲色,擺著手直謙虛:“他一個幼子,哪當得起士元這話。”
龐統忽然正色道:“主公以為我是在揶揄?”
說罷,從袖筒中取出一冊竹簡遞給劉備和諸葛亮。
“此乃張存以禪兒的演習總結為藍本寫的一份治軍計劃。簡單說來,建議以第三軍、第四軍與五溪蠻混訓,單獨製定訓練標準,將這兩支軍打造成專業的山地部隊。擴編工掾,組建軍械司,專職研發生產各種軍械。加倍訓練量,適當縮編二線部隊。營設偵察隊,十人左右;屯設醫務兵,一至二人。士卒日增口糧三兩,表現優異者另設賞銀獎勵,官兵一致。”
聽龐統講了一大堆,左將軍有點沒緩過勁兒來,呆呆地望著鳳雛先生問:“這是、禪兒的主意?”
劉禪趕忙接話:“孩兒不過寫了幾句總結,此張軍師之策。”
這一份治軍計劃,涵蓋了從訓練、後勤、作戰、獎懲製度各個方麵的內容。若非龐統點破,誰會想到卻是劉禪打的草稿?
孔明對這孩子愈發喜愛,又拉著他問關於增加人口的具體措施。
劉禪趕忙行個禮迴答:“稟師父,自桓靈以來,人口逐年銳減,已成我大漢頭號隱患。就拿耕地來說,長沙郡與武陵郡境內的洞庭湖平原,可耕地何止千萬畝?便養活百萬、千萬人亦不在話下。然今人民稀少,所耕種者隻區區45萬畝,實乃九牛一毛。”
孔明點了點頭,並不像龐統方才那麽激動,輕輕迴了句:“但我們如今隻有這麽多人,隻能收這麽多糧,短期內恐怕難有改觀。”
劉備也跟著點頭:“是啊,若人口一下子多起來,糧食卻又不夠吃了,奈何?”
劉禪笑了,心想我那個水車不是已經放在工掾了嗎?你們不記得了?
“爹,二位師父。人不可能一下多起來,但地卻是已經擺在那裏的。所以我們首先要關注的不是人口,而是如何用現在這14萬壯勞力產出更多的糧食來。”
“這、這卻難。”龐統皺著眉頭加入了討論:“這一個人種3畝地已是極限,地再多,人力畢竟有窮。”
“士元師父說的是。人力有窮,所以需要借力。”
孔明聽明白了,搖著羽扇笑問:“借力?莫不是用耕牛?”
劉禪立刻點頭:“師父英明。民間有諺語,十畝田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若官府出資大量蓄養耕牛,再低價或免費供給農戶使用,就以目下14萬耕夫來計算,耕地麵積可有一百幾十萬畝,產量至少擴至現在的兩到三倍。倘如此,明年存糧便可有800萬石,還怕人多麽?”
“多少?”劉備讓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不由破口驚唿。
孔明與龐統沒有接話,與劉備一樣全神貫注盯著劉禪,聽他繼續說:“南方河流湖泊眾多,水源充沛。我們可大量修建水車,建設蓄水灌溉等基礎設施,如此即便遇到旱期也不會影響產出。”
“嗯”,孔明嗯了一聲,又問:“那這增產後麵寫的減稅又是何意?”
“我大漢的丁稅,按每戶每年200錢、壯丁300錢、老弱120錢收取,似此生的多了要繳的稅也多,那誰還敢生?若能將這些稅錢免除,農戶手裏又有了餘糧,誰還不會多生多養?如此這般,數年之後這人口不就恢複了嗎?”
“去年府庫支出甚巨,淨耗錢一億。這裏又是給士卒漲口糧加軍餉,又是蓄養耕牛,又是建造灌溉設施,若再把丁稅免了,隻怕不到夏天,府庫便空了。如何還能撐滿一年?”
劉禪聞言暗暗點頭,心想諸葛亮畢竟是諸葛亮,算起賬來明明白白的。
“師父說的是,若單純地免了丁稅,那邊又增加了開支,這虧空自然支撐不了多久。”
見這孩子把這麽嚇人的話說的如此平靜,左將軍不禁著急:“既如此,你還出這主意?”
劉禪嘴角一揚,信心十足地安慰老爹:“所以咱們就得增開副業,搞一搞賺錢的生意,好把這裏的虧空給它填平。”
“啊?”劉備、諸葛亮、龐統都愣住了,沒人知道劉禪說的副業是啥意思。
劉禪也不賣關子,繼續解釋:“爹,去崇山之前大舅公便與我談過。這防水布、印書都是掙錢的買賣。隻要保密措施跟上,天下獨此一家別無分號,還怕掙不到錢麽?還有酒精,除了可以醫用,亦可勾兌生產出高純度的飲用酒,若製成了將其投到全國的貴族圈裏去,這錢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到時隻怕非但不用收丁稅,官府還能拿出錢來獎勵生娃多的百姓呢!”
“哈!”劉備聞言簡直快跳起來了。他自起兵以來,就是在赤壁劫了曹老板一票大的、訛了孫老板幾票小的,手頭剛有點積蓄這花的就比掙的多了。現在突然有人給描繪出條一夜暴富的路子,老頭哪還能憋住勁兒呢?
“高純度酒?當真做得出?”龐統一向好酒,聽說有這玩意兒,那潑天的財富也不放在眼裏了。這一點與左將軍卻是截然不同。
劉禪也知道這位師傅的脾性,遂先許了諾:“士元師傅,待製成了,弟子先給師父送些品嚐。”
“好!好!哈哈哈哈……”
想到自己將成為世上第一個喝到高度酒的人,龐統這個興奮勁又上頭了,把身旁的主公也忘了個幹淨。
劉備與孔明雖不好酒,但聽他二人說的玄乎,也忍不住神往起來,嘴裏不禁生出津涎。劉備搖頭暗想,當年青梅煮酒,曹操與我說望梅止渴之事猶似在眼前。不想今天我這兒子還能讓人望酒生津,隻怕也不比曹操遜色多少。
諸葛孔明則還是麵含微笑、輕搖羽扇,心想士元你還是別高興的太早。若這酒真製成了,隻怕到不了你嘴,都得先讓翼德劫了去。
府衙議事廳內,荊州的骨幹們齊聚一堂。黃月英雖是女流,但作為工掾的二把手也獨坐一席。劉禪跟著劉備進來,眾人紛紛施禮。黃月英見到阿鬥憐惜地拉住他,小聲埋怨:“你這孩子,非要摻和那些打打殺殺的事。你被蠻寨擄走的時候可把我們嚇壞了,幸得平安無事。”
比起孫夫人,黃月英對劉禪的感情更像是母愛。劉禪心頭一暖,給了月姨一個燦爛的笑臉。
“嘿嘿,月姨你是了解我的。我去到摩柯寨被嚇壞的是誰還不一定呢。那沙摩柯讓我嚇得眼睛都綠了,壓根不用擔心!”
聽他說的有趣,黃月英與旁邊的李譔一起笑出聲來。
今天人這麽齊並非偶然。
其時已是歲末,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不單是為了聚會,更重要是規劃未來一年的工作安排。
劉禪雖然還是列席會議,但在大家眼中的分量卻是今非昔比。就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裏,他倡導成立了醫掾、組建出軍醫隊伍的雛形;指導工掾改進工藝,弄出了蒸餾設備及新的造紙和印刷術,還有個龍骨水車壓在箱底沒有開動;推動新文化運動,製定標點符號與橫版書寫的新文格式;主持軍隊改革,並親曆演習,還順手搞了個蠻漢同盟。
即或是成年人,想做成其中的一件都難上加難。而所有這些加在一起,卻被這個娃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全部實現了。若非事實擺在那裏,這話說給誰誰能信?更不用說他還幫助張仲景平息了長沙的瘟疫,以及多數人仍不知情的許都營救行動。
荊州的上層社會流傳公子禪得天命已經有段時間了。從甘夫人夢吞北鬥開始,劉禪這不長的生平被坊間傳的越來越神。這件事劉備與諸葛亮、龐統也有耳聞,但沒人覺得這是壞事,故而隨他去了。
會議正式開始,諸葛亮作為政務第一把手首先發言:“稟主公。赤壁以來,四郡之地休養生息,已一年有餘矣。各掾統計之數現已報上,四郡原有人民14萬戶、60餘萬人,經長沙大疫歿者4千餘人。其後息民繕兵,人口略有恢複,現計62萬4千,其青壯者14萬餘。原有存糧160萬石,錢2億枚;現存糧265萬石,錢1億。”
孔明匯報完政務,龐統接著匯報軍務:“赤壁之後,我軍經數次整合,現有士卒6萬3千人。其中關羽部馬步軍1萬、霍峻部水軍1萬、輔匡部支援軍5千駐守於江陵,所支用皆江陵供給。張飛部1萬馬步軍沿長江南岸布防,魏延、黃忠部各8千步軍於城郊駐紮,訓練、屯田亦近一年。公安周邊由廖化部3千城防軍與趙雲部3千近衛軍拱衛,可保無虞。另有糜芳部後備軍5千與陳到部特種軍1千為機動。雖曹軍複來,亦可與之一戰。”
聽完兩位軍師的匯報,自左將軍以下,所有人都安心了不少。這一年雖起起伏伏經曆了許多困難,但畢竟還是撐過來了。如今要糧有糧、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與當初寄寓江夏求救東吳時的落魄已不可同日而語。
大家都在聽,隻有劉禪拿著他的小本子在記。劉備瞥見,側目問兒子:“禪兒,汝不聽二位師父之言,在寫什麽?”
劉禪聞言放下本子,作揖迴答:“稟父親,孩兒在記錄兩位師父的話。”
此言一出,堂前響起一片讚歎。孔明與龐統亦不住點頭,對這個徒弟的認真很是滿意。
玄德對這個兒子也越來越看重,忍不住側過身問他:“如孔明、士元所言,荊州錢糧、軍馬已初具規模。今後如何發展,你可有見解?”
見主公詢問公子的意見,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劉禪身上。這孩子幹了那麽多驚世駭俗的事,在場的人都對他充滿了期待。
劉禪不緊不慢地轉過頭,先看了一眼群臣,而後轉迴來迴答劉備:“曹操雖敗於赤壁,元氣未損。現統北方八州之地,數十萬大軍,為我最大之威脅。我雖初具規模,然荊州四戰之地,與曹、孫爭衡,實力依舊不逮,仍需積蓄民力、整飭武備。至於發展大計,事關國計民生,非同小可。諸位先生皆荊州之良實,司於其職久矣。為政之事,當聽諸公之灼見。禪稚嫩,不敢妄語。”
這番話落地,令許多人大跌眼鏡。以公子禪那個風頭無兩的行情,遇到主公正式問政,那還不得大談特談?可這娃娃倒好,一如既往地出人意料,居然主動縮了迴去。
就連諸葛亮也沒想到,這徒弟年止四歲,卻已懂得收斂鋒芒了。
劉備卻未多想。本來嘛,拿國家大事去問個四歲的孩子就跟鬧著玩也沒啥兩樣,像劉禪這樣一問三不知最正常不過。
“吾兒言之有理,既如此,還請諸公暢所欲言。”
左將軍定了調,各部門負責人便挨個把過去一年的工作總結一番,再對新一年做了目標展望,偶爾遇到有人抬杠還要吵一吵。會開到中午,議程尚未過半,一群人索性就在堂上湊合過午飯,接著幹到傍晚才散會。
眾人散去,堂內隻剩下劉備父子與孔明、龐統四人。劉備才走到兒子跟前拿過他的本子打開看看記了些啥。
不看則已,一看嚇了一跳。
隻見各種數據被分類列成表格,整個四郡方方麵麵的情況一目了然。既有靜態的數量,也有動態的趨勢。
表格下麵還寫著幾行字:
首要任務:增加人口;
辦法:降低養育成本——1、增產糧食,2、減免稅賦。
……
見劉備神情有異,諸葛亮與龐統也湊了過來。看過這份筆記,三人都是一陣沉默。
“禪兒,你既有治郡之法,適才何故不言?”孔明問道。
“是啊,早上問你怎麽不說呢?”劉備也覺得奇怪。
劉禪仰起頭,咧嘴笑笑:“滿座都是各掾主事,我這年紀,若非將軍之子的身份,焉能與諸位大人同坐一堂?再不知天高地厚,信口開河,將置群賢於何地?況天下之事,需天下人共為之。與其越粗代庖,不如與人同勉,是為妥當。”
“哈哈哈……”
孩子一席話,說得龐統哈哈大笑:“主公,孔明,禪兒這孩子可是要超過我這老師了。這孩子,未來可期呀——”
劉備樂得心花怒放,臉上卻不動聲色,擺著手直謙虛:“他一個幼子,哪當得起士元這話。”
龐統忽然正色道:“主公以為我是在揶揄?”
說罷,從袖筒中取出一冊竹簡遞給劉備和諸葛亮。
“此乃張存以禪兒的演習總結為藍本寫的一份治軍計劃。簡單說來,建議以第三軍、第四軍與五溪蠻混訓,單獨製定訓練標準,將這兩支軍打造成專業的山地部隊。擴編工掾,組建軍械司,專職研發生產各種軍械。加倍訓練量,適當縮編二線部隊。營設偵察隊,十人左右;屯設醫務兵,一至二人。士卒日增口糧三兩,表現優異者另設賞銀獎勵,官兵一致。”
聽龐統講了一大堆,左將軍有點沒緩過勁兒來,呆呆地望著鳳雛先生問:“這是、禪兒的主意?”
劉禪趕忙接話:“孩兒不過寫了幾句總結,此張軍師之策。”
這一份治軍計劃,涵蓋了從訓練、後勤、作戰、獎懲製度各個方麵的內容。若非龐統點破,誰會想到卻是劉禪打的草稿?
孔明對這孩子愈發喜愛,又拉著他問關於增加人口的具體措施。
劉禪趕忙行個禮迴答:“稟師父,自桓靈以來,人口逐年銳減,已成我大漢頭號隱患。就拿耕地來說,長沙郡與武陵郡境內的洞庭湖平原,可耕地何止千萬畝?便養活百萬、千萬人亦不在話下。然今人民稀少,所耕種者隻區區45萬畝,實乃九牛一毛。”
孔明點了點頭,並不像龐統方才那麽激動,輕輕迴了句:“但我們如今隻有這麽多人,隻能收這麽多糧,短期內恐怕難有改觀。”
劉備也跟著點頭:“是啊,若人口一下子多起來,糧食卻又不夠吃了,奈何?”
劉禪笑了,心想我那個水車不是已經放在工掾了嗎?你們不記得了?
“爹,二位師父。人不可能一下多起來,但地卻是已經擺在那裏的。所以我們首先要關注的不是人口,而是如何用現在這14萬壯勞力產出更多的糧食來。”
“這、這卻難。”龐統皺著眉頭加入了討論:“這一個人種3畝地已是極限,地再多,人力畢竟有窮。”
“士元師父說的是。人力有窮,所以需要借力。”
孔明聽明白了,搖著羽扇笑問:“借力?莫不是用耕牛?”
劉禪立刻點頭:“師父英明。民間有諺語,十畝田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若官府出資大量蓄養耕牛,再低價或免費供給農戶使用,就以目下14萬耕夫來計算,耕地麵積可有一百幾十萬畝,產量至少擴至現在的兩到三倍。倘如此,明年存糧便可有800萬石,還怕人多麽?”
“多少?”劉備讓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不由破口驚唿。
孔明與龐統沒有接話,與劉備一樣全神貫注盯著劉禪,聽他繼續說:“南方河流湖泊眾多,水源充沛。我們可大量修建水車,建設蓄水灌溉等基礎設施,如此即便遇到旱期也不會影響產出。”
“嗯”,孔明嗯了一聲,又問:“那這增產後麵寫的減稅又是何意?”
“我大漢的丁稅,按每戶每年200錢、壯丁300錢、老弱120錢收取,似此生的多了要繳的稅也多,那誰還敢生?若能將這些稅錢免除,農戶手裏又有了餘糧,誰還不會多生多養?如此這般,數年之後這人口不就恢複了嗎?”
“去年府庫支出甚巨,淨耗錢一億。這裏又是給士卒漲口糧加軍餉,又是蓄養耕牛,又是建造灌溉設施,若再把丁稅免了,隻怕不到夏天,府庫便空了。如何還能撐滿一年?”
劉禪聞言暗暗點頭,心想諸葛亮畢竟是諸葛亮,算起賬來明明白白的。
“師父說的是,若單純地免了丁稅,那邊又增加了開支,這虧空自然支撐不了多久。”
見這孩子把這麽嚇人的話說的如此平靜,左將軍不禁著急:“既如此,你還出這主意?”
劉禪嘴角一揚,信心十足地安慰老爹:“所以咱們就得增開副業,搞一搞賺錢的生意,好把這裏的虧空給它填平。”
“啊?”劉備、諸葛亮、龐統都愣住了,沒人知道劉禪說的副業是啥意思。
劉禪也不賣關子,繼續解釋:“爹,去崇山之前大舅公便與我談過。這防水布、印書都是掙錢的買賣。隻要保密措施跟上,天下獨此一家別無分號,還怕掙不到錢麽?還有酒精,除了可以醫用,亦可勾兌生產出高純度的飲用酒,若製成了將其投到全國的貴族圈裏去,這錢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到時隻怕非但不用收丁稅,官府還能拿出錢來獎勵生娃多的百姓呢!”
“哈!”劉備聞言簡直快跳起來了。他自起兵以來,就是在赤壁劫了曹老板一票大的、訛了孫老板幾票小的,手頭剛有點積蓄這花的就比掙的多了。現在突然有人給描繪出條一夜暴富的路子,老頭哪還能憋住勁兒呢?
“高純度酒?當真做得出?”龐統一向好酒,聽說有這玩意兒,那潑天的財富也不放在眼裏了。這一點與左將軍卻是截然不同。
劉禪也知道這位師傅的脾性,遂先許了諾:“士元師傅,待製成了,弟子先給師父送些品嚐。”
“好!好!哈哈哈哈……”
想到自己將成為世上第一個喝到高度酒的人,龐統這個興奮勁又上頭了,把身旁的主公也忘了個幹淨。
劉備與孔明雖不好酒,但聽他二人說的玄乎,也忍不住神往起來,嘴裏不禁生出津涎。劉備搖頭暗想,當年青梅煮酒,曹操與我說望梅止渴之事猶似在眼前。不想今天我這兒子還能讓人望酒生津,隻怕也不比曹操遜色多少。
諸葛孔明則還是麵含微笑、輕搖羽扇,心想士元你還是別高興的太早。若這酒真製成了,隻怕到不了你嘴,都得先讓翼德劫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