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去了長沙,劉禪則開始了另一種學習生涯。當然,除了寫字這種功夫活,啟蒙課程對於曾經的學霸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龐統和諸葛亮輪流執教,每人一天。可這個三歲學生的學習速度實在是讓人咋舌。認字基本是一遍過,聽說完全沒有障礙。讀寫速度相對正常,但也都是當天完成,從不拖過夜。
孔明性格嚴謹還好,就是按部就班地教;龐統可不管那麽多,劉禪學得快,他就教的快,不過二十來天就開始挑著《論語》這種經學的內容來講了。
對於習慣了現代印刷書籍的劉禪,讀這些手抄的竹簡其實也不輕鬆。沒有標點符號,光斷句就得費不少功夫。劉禪幹脆私底下偷偷把標點給它畫上,再看起來就順眼多了。
這日輪到孔明上課,教的是通行的啟蒙讀本《急就篇》。這是西漢元帝時的黃門令史遊寫的一本童蒙讀物,以三言、四言、七言韻句寫成,其中三言、四言隔句押韻,七言每句押韻。
內容則涵蓋了姓氏、飲食、服飾、器物、音樂、植物、動物、宮室、律法、臣民等等各個方麵的內容,由於實用性強、知識麵廣,既能作識字課本又能作常識課本,使得教學事半功倍,因此一經麵世就迅速推廣開來。
這本書全書編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姓氏名字”,共編錄了396個單字姓,每3字一句,句意貫通;第二部分講“器服百物”,介紹了400多種器物、100多種動植物、60多種人體器官、70多種疾病以及藥物的名稱;第三部分講“文學法理”,介紹官職名稱和法理知識。
目前的進度,劉禪已經學完了第一部分,今天孔明要考察一下學習成果,要他將所學當堂背誦一遍。
“唉——”劉禪心裏歎了口氣,暗想:“不管是兩千年前還是兩千年後,學語文果然都得背課文,一點兒進步都沒有……”
想歸想,嘴上卻不敢怠慢,一旦走神師父的戒尺可是要打手心的。於是起身站直了,背著雙手開始背誦:“
急就奇觚與眾異,羅列諸物名姓字。
分別部居不雜廁,用日約少誠快意。
勉力務之必有喜,請道其章:
宋延年,鄭子方。衛益壽,史步昌。
周千秋,趙孺卿。爰展世,高辟兵。
……”
通篇背完,一字不差。孔明心中暗暗點頭,臉上卻不露聲色,道:“背得不錯,迴去默寫一遍,後日交來我看。”
劉禪躬身答一聲諾,坐下聽孔明接著講言物篇:“
錦繡縵(糸毛)離雲爵,乘風縣鍾華洞樂。
……”
講完了課,孔明讓劉禪抄寫課文,他自己則接著擬定新的職務安排。這份職務草案孔明已經擬了半個多月,所有的工作裏麵,人事是牽扯最廣、影響最深的。涉及到能力、資曆、背景、專業素養、個性、私人關係等各個方麵。孔明當然希望一開始就組建一個高效和諧的官僚機構,因此做這個方案格外謹慎,多方考察,不厭其煩。
大的框架應該說已經差不多了,個別人員需不需要調整他還在斟酌。以孔明的個性,事情不做得十拿九穩是不會拿去給劉備過目的。
孔明在案頭斟酌了一會兒,抬頭看到劉禪握著幾乎跟他小臂一樣長的毛筆專心抄寫,不禁微笑。輕輕走到他身後,看寫得如何。
這一看孔明卻怔住了,隻見這孩子的課文上畫著許多不認識的符號,將原本隻有文字的文章劃分成若幹小段。仔細觀察,這些符號雖形狀各異,似乎又包含著某種邏輯。至少按照他的劃法,讀起斷句來方便通順得多。
“禪兒,你這課文上畫的是什麽?”孔明覺得新奇,忍不住問道。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會而學、不知而問,雖是師父問徒弟,孔明卻隻是覺得好奇,絲毫不覺得有啥不好意思。
“師父,弟子讀斷句讀得費力,就自己畫了一套符號標注在上麵,再讀起來便容易多了。弟子給它起名叫作標點符號。”
劉禪昧著良心又開始了胡謅。
“標點符號?”這名字孔明第一次聽到,甚覺新鮮,於是指著出現次數最多的這個形如蝌蚪的符號問:“這個符號是何意?”
“這是逗號,表示一個整句中間的停頓。”
“那這個圈呢?是何含義?”
“這是句號,表示一個整句結束。”
……
孔明又驚又喜,竟沒忍住挨個問了個遍。全部問清之後拿起劉禪的課文,對照著自己的版本左右翻看,越看越震驚。這些符號書寫簡單,意義明確,若用在文章中,可以大大降低閱讀難度、減少歧義。才思敏捷的孔明立刻預感到,這小東西可能是個足以改變世界的大發明!
孔明很少這麽激動,也很少這麽失態,說話都有些大舌頭了:“禪兒!先別抄課文了。快!把這些符號都給師父寫出來,把含義和用法寫在後麵。哦!對了,你才剛學寫字,這樣,你說,為師來寫。”
孔明迫不及待地讓徒弟把所有的標點符號一一羅列出來,寫完還意猶未盡,自己又看了好幾遍,直到把不明白的地方全搞清楚了,每一個注釋都寫完整了,才小心收起。
寫完這些,激動勁兒還沒過去,孔明蹲下來抱著劉禪的雙臂說:“禪兒,你知道你畫的這些符號有多要緊嗎?若推行開來,能夠大大加快閱讀速度,還能夠杜絕歧義,真了不起,真太好了啊!”
劉禪當然知道標點符號的好處,但是這些符號是配合現代漢語的書寫習慣設計的,而在這個時代,用在從右到左看的豎版文章裏,多少還是有點水土不服。
自己畫一畫方便閱讀是一迴事,想要改變整個時代的文字閱讀習慣這可就是另外一迴事了。這裏麵涉及到大量的人員培訓、文檔更新、普及程度等問題,可不是一兩個人或者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
對此他可從來沒有過幻想,所以也沒拿給別人看過。
現在孔明抄了去,看樣子還打算推而廣之,劉禪索性一咬牙,把從左到右的現代書寫方式以及段落的概念一並跟孔明講了。孔明聽罷,將信將疑,畢竟隻聽這孩子說,缺少直觀的感受。
於是孔明決定親自做個實驗,按照劉禪說的格式將這《急就篇》重新抄寫一遍。寫完之後,與原文對照一看,孔明驚呆了。
新格式寫出的文章結構清晰、層次分明,讀起來省時省力、賞心悅目,與舊版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孔明罕見地仰天大笑,竟一把將劉禪緊緊抱住,把剛剛進來的夫人黃月英嚇了一大跳。
“夫君!你……你這是……你沒事吧?”自從嫁給諸葛亮,丈夫啥時候都是一副沉穩幹練、深不可測的樣子,像這樣喜不自勝她可是頭一迴碰上。
見夫人進來,孔明發覺失態,頓時紅了臉。不好意思地放開劉禪,對夫人解釋道:“月英,快來看!這是禪兒想到的行文格式與斷句符號,這樣寫出的文章讀起來是否舒服多了?”
說罷,孔明將兩種格式的課文擺在一起,一邊讓黃月英對照著看,一邊解釋段落以及標點的含義。黃月英何等聰明?聽過一遍就記住了,邊看邊點頭,越看越喜歡。
文章看完,輪不到孔明抱孩子了,黃月英跑去抱起劉禪,激動萬分:“阿鬥!這些你都是怎麽想出來的?你才多大呀?怎麽這麽厲害?你知道這有多方便嗎?今後再謄寫文章,可就不會出錯了。這可是天大的發明啊,簡直比墨子還厲害!”
劉禪心裏歎了口氣,看這個樣子,這標點符號想不拿出來推廣都不行了。我知道這是好東西,但是不知道一直這樣開掛會不會折壽?
心裏明鏡似的,嘴上卻隻能瞎編:“月姨,我看見那些字碼作一堆就頭暈,讀著讀著就睡著做了個夢。夢裏一個白胡子老先生教我畫上這些符,他說這就不暈了。我醒來就試著畫了畫,還真不暈了,這才把課文都給畫上了。”
雖說是胡編亂造、宣揚迷信,但那也比說我這是穿越曆史劇容易讓人接受吧?不管在哪個年代,神話都比腦洞聽起來合理得多!
這一迴,連不怎麽相信鬼神之說的孔明也不得不認可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了。像這種劃時代的變革,別說是個剛學字的孩子,就是找一堆博學鴻儒來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
孔明邊點頭邊看這兩篇課文,對黃月英說:“夫人,你照顧禪兒。我得去找士元、季常來商討此事。若能盡快推廣,對提高政務和授學效率都大有裨益。”
說罷,孔明就扔下老婆和徒弟出門了。黃月英看著劉禪,笑道:“阿鬥,你可真行!月姨我可是頭一次見你師父這麽激動。你立了這麽大的功勞,主公可得好好獎勵你。”
劉禪雖取了大名,黃月英卻還是管他叫阿鬥。劉禪非但不見怪,反覺得親切,笑答:“爹不喜歡讀書,他才不會獎勵我。”
“哈哈哈,你這娃娃,居然笑話你爹不好讀書……”黃月英被劉禪逗得差點笑岔氣。
劉禪見月姨高興,從懷裏掏出張仲景給的繪本,問道:“月姨,仲景師父臨走給了我這個繪本,囑我好好研習。我自己看了許久,很多地方都看不懂,你能給我講講不?”
黃月英湊臉過來,見是《神農本草經》,自己家裏也有,她也是讀過的。但畫的這麽詳盡的本草經她卻是頭一次見,也不由暗暗佩服張仲景。
孩子好學,大人哪能不教?黃月英滿口答應,兩人就在堂前指導起來。
龐統和諸葛亮輪流執教,每人一天。可這個三歲學生的學習速度實在是讓人咋舌。認字基本是一遍過,聽說完全沒有障礙。讀寫速度相對正常,但也都是當天完成,從不拖過夜。
孔明性格嚴謹還好,就是按部就班地教;龐統可不管那麽多,劉禪學得快,他就教的快,不過二十來天就開始挑著《論語》這種經學的內容來講了。
對於習慣了現代印刷書籍的劉禪,讀這些手抄的竹簡其實也不輕鬆。沒有標點符號,光斷句就得費不少功夫。劉禪幹脆私底下偷偷把標點給它畫上,再看起來就順眼多了。
這日輪到孔明上課,教的是通行的啟蒙讀本《急就篇》。這是西漢元帝時的黃門令史遊寫的一本童蒙讀物,以三言、四言、七言韻句寫成,其中三言、四言隔句押韻,七言每句押韻。
內容則涵蓋了姓氏、飲食、服飾、器物、音樂、植物、動物、宮室、律法、臣民等等各個方麵的內容,由於實用性強、知識麵廣,既能作識字課本又能作常識課本,使得教學事半功倍,因此一經麵世就迅速推廣開來。
這本書全書編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姓氏名字”,共編錄了396個單字姓,每3字一句,句意貫通;第二部分講“器服百物”,介紹了400多種器物、100多種動植物、60多種人體器官、70多種疾病以及藥物的名稱;第三部分講“文學法理”,介紹官職名稱和法理知識。
目前的進度,劉禪已經學完了第一部分,今天孔明要考察一下學習成果,要他將所學當堂背誦一遍。
“唉——”劉禪心裏歎了口氣,暗想:“不管是兩千年前還是兩千年後,學語文果然都得背課文,一點兒進步都沒有……”
想歸想,嘴上卻不敢怠慢,一旦走神師父的戒尺可是要打手心的。於是起身站直了,背著雙手開始背誦:“
急就奇觚與眾異,羅列諸物名姓字。
分別部居不雜廁,用日約少誠快意。
勉力務之必有喜,請道其章:
宋延年,鄭子方。衛益壽,史步昌。
周千秋,趙孺卿。爰展世,高辟兵。
……”
通篇背完,一字不差。孔明心中暗暗點頭,臉上卻不露聲色,道:“背得不錯,迴去默寫一遍,後日交來我看。”
劉禪躬身答一聲諾,坐下聽孔明接著講言物篇:“
錦繡縵(糸毛)離雲爵,乘風縣鍾華洞樂。
……”
講完了課,孔明讓劉禪抄寫課文,他自己則接著擬定新的職務安排。這份職務草案孔明已經擬了半個多月,所有的工作裏麵,人事是牽扯最廣、影響最深的。涉及到能力、資曆、背景、專業素養、個性、私人關係等各個方麵。孔明當然希望一開始就組建一個高效和諧的官僚機構,因此做這個方案格外謹慎,多方考察,不厭其煩。
大的框架應該說已經差不多了,個別人員需不需要調整他還在斟酌。以孔明的個性,事情不做得十拿九穩是不會拿去給劉備過目的。
孔明在案頭斟酌了一會兒,抬頭看到劉禪握著幾乎跟他小臂一樣長的毛筆專心抄寫,不禁微笑。輕輕走到他身後,看寫得如何。
這一看孔明卻怔住了,隻見這孩子的課文上畫著許多不認識的符號,將原本隻有文字的文章劃分成若幹小段。仔細觀察,這些符號雖形狀各異,似乎又包含著某種邏輯。至少按照他的劃法,讀起斷句來方便通順得多。
“禪兒,你這課文上畫的是什麽?”孔明覺得新奇,忍不住問道。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會而學、不知而問,雖是師父問徒弟,孔明卻隻是覺得好奇,絲毫不覺得有啥不好意思。
“師父,弟子讀斷句讀得費力,就自己畫了一套符號標注在上麵,再讀起來便容易多了。弟子給它起名叫作標點符號。”
劉禪昧著良心又開始了胡謅。
“標點符號?”這名字孔明第一次聽到,甚覺新鮮,於是指著出現次數最多的這個形如蝌蚪的符號問:“這個符號是何意?”
“這是逗號,表示一個整句中間的停頓。”
“那這個圈呢?是何含義?”
“這是句號,表示一個整句結束。”
……
孔明又驚又喜,竟沒忍住挨個問了個遍。全部問清之後拿起劉禪的課文,對照著自己的版本左右翻看,越看越震驚。這些符號書寫簡單,意義明確,若用在文章中,可以大大降低閱讀難度、減少歧義。才思敏捷的孔明立刻預感到,這小東西可能是個足以改變世界的大發明!
孔明很少這麽激動,也很少這麽失態,說話都有些大舌頭了:“禪兒!先別抄課文了。快!把這些符號都給師父寫出來,把含義和用法寫在後麵。哦!對了,你才剛學寫字,這樣,你說,為師來寫。”
孔明迫不及待地讓徒弟把所有的標點符號一一羅列出來,寫完還意猶未盡,自己又看了好幾遍,直到把不明白的地方全搞清楚了,每一個注釋都寫完整了,才小心收起。
寫完這些,激動勁兒還沒過去,孔明蹲下來抱著劉禪的雙臂說:“禪兒,你知道你畫的這些符號有多要緊嗎?若推行開來,能夠大大加快閱讀速度,還能夠杜絕歧義,真了不起,真太好了啊!”
劉禪當然知道標點符號的好處,但是這些符號是配合現代漢語的書寫習慣設計的,而在這個時代,用在從右到左看的豎版文章裏,多少還是有點水土不服。
自己畫一畫方便閱讀是一迴事,想要改變整個時代的文字閱讀習慣這可就是另外一迴事了。這裏麵涉及到大量的人員培訓、文檔更新、普及程度等問題,可不是一兩個人或者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
對此他可從來沒有過幻想,所以也沒拿給別人看過。
現在孔明抄了去,看樣子還打算推而廣之,劉禪索性一咬牙,把從左到右的現代書寫方式以及段落的概念一並跟孔明講了。孔明聽罷,將信將疑,畢竟隻聽這孩子說,缺少直觀的感受。
於是孔明決定親自做個實驗,按照劉禪說的格式將這《急就篇》重新抄寫一遍。寫完之後,與原文對照一看,孔明驚呆了。
新格式寫出的文章結構清晰、層次分明,讀起來省時省力、賞心悅目,與舊版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孔明罕見地仰天大笑,竟一把將劉禪緊緊抱住,把剛剛進來的夫人黃月英嚇了一大跳。
“夫君!你……你這是……你沒事吧?”自從嫁給諸葛亮,丈夫啥時候都是一副沉穩幹練、深不可測的樣子,像這樣喜不自勝她可是頭一迴碰上。
見夫人進來,孔明發覺失態,頓時紅了臉。不好意思地放開劉禪,對夫人解釋道:“月英,快來看!這是禪兒想到的行文格式與斷句符號,這樣寫出的文章讀起來是否舒服多了?”
說罷,孔明將兩種格式的課文擺在一起,一邊讓黃月英對照著看,一邊解釋段落以及標點的含義。黃月英何等聰明?聽過一遍就記住了,邊看邊點頭,越看越喜歡。
文章看完,輪不到孔明抱孩子了,黃月英跑去抱起劉禪,激動萬分:“阿鬥!這些你都是怎麽想出來的?你才多大呀?怎麽這麽厲害?你知道這有多方便嗎?今後再謄寫文章,可就不會出錯了。這可是天大的發明啊,簡直比墨子還厲害!”
劉禪心裏歎了口氣,看這個樣子,這標點符號想不拿出來推廣都不行了。我知道這是好東西,但是不知道一直這樣開掛會不會折壽?
心裏明鏡似的,嘴上卻隻能瞎編:“月姨,我看見那些字碼作一堆就頭暈,讀著讀著就睡著做了個夢。夢裏一個白胡子老先生教我畫上這些符,他說這就不暈了。我醒來就試著畫了畫,還真不暈了,這才把課文都給畫上了。”
雖說是胡編亂造、宣揚迷信,但那也比說我這是穿越曆史劇容易讓人接受吧?不管在哪個年代,神話都比腦洞聽起來合理得多!
這一迴,連不怎麽相信鬼神之說的孔明也不得不認可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了。像這種劃時代的變革,別說是個剛學字的孩子,就是找一堆博學鴻儒來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
孔明邊點頭邊看這兩篇課文,對黃月英說:“夫人,你照顧禪兒。我得去找士元、季常來商討此事。若能盡快推廣,對提高政務和授學效率都大有裨益。”
說罷,孔明就扔下老婆和徒弟出門了。黃月英看著劉禪,笑道:“阿鬥,你可真行!月姨我可是頭一次見你師父這麽激動。你立了這麽大的功勞,主公可得好好獎勵你。”
劉禪雖取了大名,黃月英卻還是管他叫阿鬥。劉禪非但不見怪,反覺得親切,笑答:“爹不喜歡讀書,他才不會獎勵我。”
“哈哈哈,你這娃娃,居然笑話你爹不好讀書……”黃月英被劉禪逗得差點笑岔氣。
劉禪見月姨高興,從懷裏掏出張仲景給的繪本,問道:“月姨,仲景師父臨走給了我這個繪本,囑我好好研習。我自己看了許久,很多地方都看不懂,你能給我講講不?”
黃月英湊臉過來,見是《神農本草經》,自己家裏也有,她也是讀過的。但畫的這麽詳盡的本草經她卻是頭一次見,也不由暗暗佩服張仲景。
孩子好學,大人哪能不教?黃月英滿口答應,兩人就在堂前指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