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隊伍一路浩浩蕩蕩返迴新野,陳到則派出驍騎衛提前趕迴,通知眾人準備迎接。徐庶收到消息喜不自勝,馬上請來糜竺、孫乾、蔣琬三人,共同商議如何準備。


    雖說是原路返迴,但玄德的心情卻已是天壤之別。這一路上與孔明夫婦聊天,劉備發現不光孔明才幹卓絕,孔明這位相貌平平的夫人竟也是見識不凡、遠超常人。尤其對於墨子木甲術如數家珍。


    “內子不善女工,卻對墨家《城守》二十一篇癡迷不已,木甲之術,亮略知皮毛,不及內子十之一二。”孔明誇起老婆來還有些不好意思。


    “木甲之術用於生產可以節省民力、提高產量;用於軍事可以增強戰力、減少傷亡;用於民生可以便捷生活、怡情適趣,女工豈能與之相提並論。左將軍,他日你若能裂土分疆,月英為你督造器械,定能造福一方。”黃月英顯然不打算藏拙,甚至還有點小炫耀。


    孔明聞言隻有苦笑,劉備卻很認真地點頭:“好,一言為定,待吾占州據縣,便請諸葛夫人督造器具。使我豐衣足食,兵強民富。”


    “一言為定!”


    就這樣一路說說笑笑,隊伍終於到了新野。城門外,徐庶等人已經在列隊相迎。關雲長的第一旅兩千士兵在左,張翼德的第二旅兩千士兵在右,各執兵刃,肅立於官道兩側。關平劉封的後備營則與廖化的駐防軍一起,在新野城頭遍立旌旗,擂鼓助陣。


    徐庶則與糜竺、簡雍等文官一道,立於城門前等候。趙雲拍馬來到劉備車駕前,在馬上行過軍禮,道:“報主公,徐軍師領新野軍民迎主公車駕入城,恭喜主公拜得大賢。”


    “善,入城。”


    “諾。”趙雲勒轉馬頭,對著城門高喊:“主公入城!”


    於是兩旁的軍士各行軍禮,文官們分作兩列,躬身而拜。劉備拉著諸葛亮的手,坐著馬車緩緩進城。黃月英見如此陣仗,躲在馬車裏噤聲不語。孔明則對劉備說:“主公其禮太甚,亮何可當之?”


    劉備撫著孔明道:“高祖築台拜韓信而有天下,迎大賢之禮,寧奢勿陋。”


    說罷,吩咐趙雲招喚女眷安頓好黃月英,劉備自己則拉著孔明與跟上來的徐庶等人一一見麵。


    城外關羽和張飛收攏部隊、合兵一處。兩人相視苦笑。張飛搖著大腦袋低聲說:“兄長,一個書呆子,主公擺出這樣大的場麵毋寧太過?”


    關羽眯著丹鳳眼,冷冷迴道:“徐軍師屢獻奇策,未有此等禮遇。此人初至,寸功未立,其無過乎?”


    “我看那諸葛亮年紀輕輕,能有多少本事?竟能使主公如此看重,實在古怪。”


    “罷了,主公行事自有道理,我等聽命便是。速速收軍迴營,再來赴宴。”


    關張二人一路嘀咕著帶迴了部隊,新野城下孔明與一班文人則互相行禮,十分熱絡。


    “孔明,別來無恙,總算把你盼來了!”徐庶迎上,大笑不止。


    孔明亦笑:“主公在新野,多賴元直嘔心瀝血。亮此來,願與兄共盡綿薄。”


    劉備看著這兩個智囊心中歡喜,拉著孔明一一介紹同僚:“孔明,此糜竺糜子仲,現任將軍長史;此簡雍簡憲和,現任廷掾;此孫乾孫公佑,現任將軍掾屬;此潘濬潘承明,現任功曹;此蔣琬蔣公琰,現任將軍主簿。此皆忠信良實之輩,隨備日久,可堪大用。”


    說罷,劉備又對眾人道:“這位便是南陽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先生。日前流民入籍之策,便出自孔明之手。大賢至此,大業有望,諸公當群策群力,共建功業。”


    隨後一片寒暄聲響起,最後一個上前打招唿的蔣琬異常興奮,拉著孔明的衣袖,就像個小迷弟看到愛豆一般樂不可支:“孔明先生,先生奇策,使新野翻天覆地,琬實施數月,受益匪淺。若能得先生教誨,幸甚至哉。”


    孔明連忙還禮道:“雕蟲小計,貽笑大方。公琰親力施為,乃見實效,化腐朽為神奇,勝亮多矣。若能與公琰各補長短,亮之幸也。”


    劉備見認識的差不多了,擺擺衣袖道:“既然諸公都已見過,便同去大堂赴宴,為孔明接風。”


    是夜,新野縣衙重開盛宴,不過與上一次聚賢盛會不同,這次的規模小了許多,但菜品的質量卻提高了不少。除了沒有樂師,規格都在前次之上。在座都是劉備身邊有分量的部下,大家也不客氣,劉備說一聲請,就開始吃喝聊天,熱鬧起來。


    孔明與徐庶坐在緊靠劉備的席位,劉備怕孔明新來認生,與徐庶頻頻勸酒。張飛本就有意見,又見主公對孔明倍加殷勤,心中更加不滿。再加上多喝了幾杯上了頭,忍不住開口調侃:“孔明先生,某涿郡匹夫,粗知義理。聞臥龍可安天下,故有一事請教。”


    劉備眉頭一皺,一聽就知道張飛是在惹事,當即正色道:“今日為孔明接風,隻談風月,勿談國事。翼德,汝醉矣。”


    張飛張了張嘴,想頂兩句。但看劉備眼神又有點膽怯,把話咽了迴去。反倒是孔明笑道:“亮在隆中時,聞張翼德每臨陣必身先士卒,勇冠三軍,常懷感佩。將軍何問,願聞其祥。”


    “主公,這可是孔明先生讓我問的,我問得問不得?”張飛是蹬鼻子上臉,劉備沒他辦法,隻好點頭。


    “嘿嘿,某在涿郡屠豬賣狗,偶拾一問。今有雉兔同籠,上有頭三十五,下有足九十四,問雉兔幾何?”


    劉備差點把一口酒噴出來。心說行啊老張,你這是喝多了呢還是喝的不夠多?你個殺豬的問問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事得瑟得瑟就算了,你倒好,把刀子省了,直接開始算上了。


    劉備立刻瞪眼:“翼德,此間皆經綸濟世之才,汝以數術刁難,無禮太甚!”


    不料孔明想也不想,隨即笑答:“哈。張將軍,這有何難?有頭三十五,非雉即兔。若盡為雉,則足七十。今足多廿四,此兔多雉二足之故。故有兔十二,有雉廿三。”


    眾人見孔明脫口即答,吃了一驚,紛紛心算,果然是三十五頭,九十四足,不禁暗暗欽佩孔明之智。張飛本想刁難孔明,不想反讓孔明露了臉,當即訕訕而笑,撓著頭閉嘴不語了。


    孔明卻舉杯遙敬張飛:“昔日知將軍之勇,今日知將軍之智。主公有將才若此,大事必定。”


    堂前響起一片掌聲,張飛也不好意思地端起酒杯迴敬孔明。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一片和諧之聲,這一場歡迎晚宴最後總算完美收官。


    次日一早,劉備帶著甘夫人與仨娃來見孔明,準備兩家共進早餐。黃月英看到若蟬若娟,喜歡的不得了,上來就抱,抱住就親。等再看到阿鬥這個肉球,更是一番萌操作沒完。


    阿鬥瞪著眼珠看看孔明夫婦,突然嘎嘎笑了起來。心想史書說諸葛亮是個大帥哥,娶個老婆卻不好看,今日一見,誠不欺我。中國的曆史,還真靠譜!


    早飯畢,玄德便拉上孔明來到徐庶房中,先拜見了徐母,三人才上茶落座,開始討論接下來的部署。


    徐庶道:“襄陽今被蔡瑁接管,新野已成孤子。轉移江陵必須要開始運籌了。”


    孔明這才知道原來徐庶已經在江陵布局,對徐庶是既欽佩又讚賞。


    劉備問道:“果如軍師所言,事不宜遲,我這就命人準備。”


    “不可。”孔明與徐庶同時發聲阻攔劉備,而後又同時發笑。劉備不解,忙問為何。


    徐庶看看孔明道:“既然你我所見相同,那便由孔明為主公解釋吧。”


    孔明笑道:“主公,我們若此時行動,豈瞞得過襄陽?一旦事敗,江陵有了準備,我將進退失據。若被人前後夾擊,我軍危矣。”


    劉備聞言點頭:“正是,正是。大軍過江目標明顯,輜重轉運耗費時日,焉能瞞過襄陽。那要如何才繞得過去?”


    徐庶道:“主公稍安勿躁,我們隻須稍作準備,等曹軍到時便可脫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闕三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吃就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吃就胖並收藏漢闕三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