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造亂開始,中原地區便禍亂不斷。許多人為了活命不得不向南方遷徙,荊州就成了最大的接收地。
荊州轄下設有八郡,分別為北部的南陽郡、南郡、江夏君、章陵郡與南部的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總麵積與益州並列為漢王朝最大的兩個州。
這裏地處長江中遊,有著交錯的水網和富饒的漢江平原。北臨中州,南接百越,西通巴蜀,東連吳會,是真正的九省通衢之地。交通便利、物產豐富、人口密集、民風彪悍,又是理想的征兵征糧之所。
同大漢的其他州郡一樣,荊州的資源也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土地、糧食、錢財、勞力、知識、輿論都被他們壟斷,形成了一股足以決定天下走勢的龐大力量。
荊州最大的七個世家是蔡、龐、蒯、馬、習、黃、楊。世家之間往來通婚,早已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這也就是劉表不得不向蔡瑁妥協的原因。
然而北方來的大量移民打破了原有的平衡,這當然會引起本地人的不快。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十幾年來劉表作為荊州牧都對這一群體不聞不問。隻要他們不鬧事,就是天下太平。
幾十萬人聽起來數字龐大,分散到各個郡縣也就沒有那麽離譜。而且由於連年戰爭人口數量銳減,因此到處都有無主地可供耕種。但是由於沒有合法的身份,流民們在無主地上的生產生活得不到官方的保護。雖然不用交稅,但地頭蛇們要的更多。而這筆錢大都進了本地氏族的口袋。
多數時候流民都會選擇忍讓,畢竟是來逃難的,能糊口便可以滿足。當然也有不肯忍受的,結果要麽上山當強盜要麽直接造反。這時本地氏族就會毫不留情地予以鎮壓,例如劉備剛剛替劉表鎮壓的張武、陳孫的叛亂。
但今年的情況變了。
新野縣的告示突然貼滿了縣內大大小小的村落,所有流民隻要去縣城登記備案,便可正式入籍。以後隻需按照十抽一的比例交糧,再不用忍受本地氏族的盤剝。
這一舉措帶來的影響有多震撼?隻要看看附近幾個縣的流民紛紛遷來新野擠占該縣的無主地就能明白了。蔣琬與潘濬各領一撥人,一撥負責登記造冊,一撥負責實地核查,整整忙了三個月才基本完成入籍工作,將所有賬冊整理清點完畢。
聚賢盛筵過去了十多天,軍師徐庶才帶著趙雲將母親接迴到新野,一來就看到新政正進行得風生水起。
徐庶不明就裏,立刻來找劉備了解情況。待劉備講完事情的經過,徐庶不禁暗暗豎起大拇指。
“孔明之見識畢竟比我高明!”這是他由衷的想法。
對這項政策徐庶當然絕對讚成,另外還提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將細則一一完善以便落實。例如分區設立裏保,安排軍官下沉,在當地抽取青壯組建、訓練民兵武裝,負責本地日常治安等。
當然,除此之外,他也正式地向劉備推薦了孔明。
縣府偏廳,當蔣琬和潘濬捧著賬冊來匯報的時候,徐庶正與劉備討論如何讓孔明出山的問題。
劉備本想讓徐庶出麵邀請孔明,畢竟二人交情不淺,但徐庶卻斷然拒絕了:“孔明之才十倍於我,此等人隻可邀之,不可召之。欲得其效力,主公須親往臥龍崗誠心相顧,否則絕無可能。”
“世之大賢,禮當如此。隻怕孔明嫌棄我實力太弱不肯出山,為之奈何?”
“孔明誌向甚大。昔日在草廬相聚,乃指庶與石廣元、孟公威曰,卿三人仕進可至郡守刺史。吾問其所至,乃笑而不答,隻自比管仲樂毅。此等胸襟,遑論將軍之新野,即或劉景升之荊襄也未必能動其心。主公,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等人不可利誘,隻能以誠相待。願主公懷下士之心,行吐哺之禮,則可金誠所至,金石為開。”
徐庶一番話說的劉備心動,還想再問,蔣琬與潘濬進來打斷了二人。隻見蔣琬興奮之色溢於言表,賬冊還沒放好就急著開口:“主公,流民入籍之事已見成效,我二人特來複命。”
“公琰、承明,辛苦。快快入座,來人,速速看茶。”
劉備招唿二人坐下,吩咐下人端上兩杯茶水,叫他們邊喝邊說。蔣琬卻顧不得喝茶,繼續他的匯報:“入籍之計實在玄妙。新野原有民一萬七千戶、九萬餘人,入籍後新增兩萬兩千戶、十一萬人,總計約四萬戶。丈量耕地五十萬畝,以十稅一計,每年可得糧三十萬石。”
“多、多少?”蔣琬報出的數字嚇了劉備一跳。30萬石糧食夠5萬大軍吃上一年。要是早用此計,自己也是今非昔比了吧?
“主公,新政雖好,卻不宜張揚。流民自附近縣湧入新野,必招致荊襄不快,不如適可而止。”潘濬的冷靜令在場的三人對他刮目相看,徐庶笑道:“恭喜主公再得兩位賢才,二公早晚必為肱骨之臣。不如就由兩位負責此事,不出一年新野必有大治。”
劉備難得笑的如此燦爛,拉著蔣琬的手說:“得兩位相助,備之萬幸。那日公琰問此計何人所獻,因堂上人多耳雜,故未明告。此乃南陽諸葛孔明之策,人稱臥龍先生。”
蔣琬雖聽說過孔明的名號卻不認識,但憑這一條計策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接著就問:“孔明才比蕭曹,主公宜召之,若為他人所用,誠為憾事。”
“此事我與軍師正在商議,自有主張。公等且用心於新政,此亦關乎成敗。”劉備說罷,蔣琬潘濬便適時退下了。
玄德轉身對徐庶道:“軍師方才之言甚善。明日待我備妥禮物,便親自去求見孔明。”
徐庶點點頭,不忘先給劉備打個預防針:“若孔明推辭,主公亦無須氣餒。他如不來,主公再去,二次不來,又去三次。如此早晚必來。”
聽到堂堂的徐軍師竟給自己出了這麽個“流氓”主義,劉備忍不住笑出聲來,再與徐庶閑聊幾句,便轉入內堂去告知甘夫人了。
內堂此時也是一片笑聲。
從盛宴過後,若蟬和若娟兩姐妹每天必須得到母親的臥室來跟阿鬥玩耍。阿鬥現在已經會咯咯發笑,還會抓著姐姐的手咿呀咿呀地兒語,正是最好玩的時候。
當然沒有人知道這個咿呀學語的孩子其實心裏啥都明白。想到眼前這兩個漂亮可愛的小姑娘可能被作為戰利品送給別人,阿鬥的心裏就直泛酸。
“就算隻是夢,老子也不願意看到這一幕。”阿鬥揣著最狠的念頭,做著最萌的動作。劉若蟬正把他舉到頭頂,用腦門頂著他的肚皮輕輕地在顛他。頭發摩擦著粉嫩的皮膚,又酥又癢。
劉若娟站在一旁伸出雙手護著弟弟,心裏在擔心姐姐失手摔了孩子,眼裏看到的卻是這小屁孩一會兒皺著眉頭裝酷,一會兒咯咯大笑賣萌,惹得她也笑個不停,完全沒辦法保護了。
歡笑聲中,劉備進來了。自從有了阿鬥,這間屋子裏的笑聲就沒停止過。劉備甚至已經有了條件反射,隻要一靠近這裏就忍不住咧嘴嘿嘿。
“父親,快管管姐姐吧。別把阿鬥頂壞了。”劉若娟笑得直不起腰來,還不忘向父親求助。
劉備見狀趕忙從女兒手裏接過阿鬥,對著孩子擠眉弄眼了一會兒,交給甘夫人抱起。
“明日要去臥龍崗一趟,晚上迴不來了。”
“妾知矣。將軍路上多加小心。”
阿鬥心說這是要三顧茅廬吧,趕緊去,不抓緊把諸葛亮請來大夥都得完蛋。
“啊!啊!”
隻見甘夫人懷裏的阿鬥掙紮著伸出腳丫,一邊使勁兒往衝著劉備踢,一邊啊啊地叫個不停,又引得眾人一陣哄笑。
荊州轄下設有八郡,分別為北部的南陽郡、南郡、江夏君、章陵郡與南部的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總麵積與益州並列為漢王朝最大的兩個州。
這裏地處長江中遊,有著交錯的水網和富饒的漢江平原。北臨中州,南接百越,西通巴蜀,東連吳會,是真正的九省通衢之地。交通便利、物產豐富、人口密集、民風彪悍,又是理想的征兵征糧之所。
同大漢的其他州郡一樣,荊州的資源也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土地、糧食、錢財、勞力、知識、輿論都被他們壟斷,形成了一股足以決定天下走勢的龐大力量。
荊州最大的七個世家是蔡、龐、蒯、馬、習、黃、楊。世家之間往來通婚,早已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這也就是劉表不得不向蔡瑁妥協的原因。
然而北方來的大量移民打破了原有的平衡,這當然會引起本地人的不快。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十幾年來劉表作為荊州牧都對這一群體不聞不問。隻要他們不鬧事,就是天下太平。
幾十萬人聽起來數字龐大,分散到各個郡縣也就沒有那麽離譜。而且由於連年戰爭人口數量銳減,因此到處都有無主地可供耕種。但是由於沒有合法的身份,流民們在無主地上的生產生活得不到官方的保護。雖然不用交稅,但地頭蛇們要的更多。而這筆錢大都進了本地氏族的口袋。
多數時候流民都會選擇忍讓,畢竟是來逃難的,能糊口便可以滿足。當然也有不肯忍受的,結果要麽上山當強盜要麽直接造反。這時本地氏族就會毫不留情地予以鎮壓,例如劉備剛剛替劉表鎮壓的張武、陳孫的叛亂。
但今年的情況變了。
新野縣的告示突然貼滿了縣內大大小小的村落,所有流民隻要去縣城登記備案,便可正式入籍。以後隻需按照十抽一的比例交糧,再不用忍受本地氏族的盤剝。
這一舉措帶來的影響有多震撼?隻要看看附近幾個縣的流民紛紛遷來新野擠占該縣的無主地就能明白了。蔣琬與潘濬各領一撥人,一撥負責登記造冊,一撥負責實地核查,整整忙了三個月才基本完成入籍工作,將所有賬冊整理清點完畢。
聚賢盛筵過去了十多天,軍師徐庶才帶著趙雲將母親接迴到新野,一來就看到新政正進行得風生水起。
徐庶不明就裏,立刻來找劉備了解情況。待劉備講完事情的經過,徐庶不禁暗暗豎起大拇指。
“孔明之見識畢竟比我高明!”這是他由衷的想法。
對這項政策徐庶當然絕對讚成,另外還提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將細則一一完善以便落實。例如分區設立裏保,安排軍官下沉,在當地抽取青壯組建、訓練民兵武裝,負責本地日常治安等。
當然,除此之外,他也正式地向劉備推薦了孔明。
縣府偏廳,當蔣琬和潘濬捧著賬冊來匯報的時候,徐庶正與劉備討論如何讓孔明出山的問題。
劉備本想讓徐庶出麵邀請孔明,畢竟二人交情不淺,但徐庶卻斷然拒絕了:“孔明之才十倍於我,此等人隻可邀之,不可召之。欲得其效力,主公須親往臥龍崗誠心相顧,否則絕無可能。”
“世之大賢,禮當如此。隻怕孔明嫌棄我實力太弱不肯出山,為之奈何?”
“孔明誌向甚大。昔日在草廬相聚,乃指庶與石廣元、孟公威曰,卿三人仕進可至郡守刺史。吾問其所至,乃笑而不答,隻自比管仲樂毅。此等胸襟,遑論將軍之新野,即或劉景升之荊襄也未必能動其心。主公,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等人不可利誘,隻能以誠相待。願主公懷下士之心,行吐哺之禮,則可金誠所至,金石為開。”
徐庶一番話說的劉備心動,還想再問,蔣琬與潘濬進來打斷了二人。隻見蔣琬興奮之色溢於言表,賬冊還沒放好就急著開口:“主公,流民入籍之事已見成效,我二人特來複命。”
“公琰、承明,辛苦。快快入座,來人,速速看茶。”
劉備招唿二人坐下,吩咐下人端上兩杯茶水,叫他們邊喝邊說。蔣琬卻顧不得喝茶,繼續他的匯報:“入籍之計實在玄妙。新野原有民一萬七千戶、九萬餘人,入籍後新增兩萬兩千戶、十一萬人,總計約四萬戶。丈量耕地五十萬畝,以十稅一計,每年可得糧三十萬石。”
“多、多少?”蔣琬報出的數字嚇了劉備一跳。30萬石糧食夠5萬大軍吃上一年。要是早用此計,自己也是今非昔比了吧?
“主公,新政雖好,卻不宜張揚。流民自附近縣湧入新野,必招致荊襄不快,不如適可而止。”潘濬的冷靜令在場的三人對他刮目相看,徐庶笑道:“恭喜主公再得兩位賢才,二公早晚必為肱骨之臣。不如就由兩位負責此事,不出一年新野必有大治。”
劉備難得笑的如此燦爛,拉著蔣琬的手說:“得兩位相助,備之萬幸。那日公琰問此計何人所獻,因堂上人多耳雜,故未明告。此乃南陽諸葛孔明之策,人稱臥龍先生。”
蔣琬雖聽說過孔明的名號卻不認識,但憑這一條計策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接著就問:“孔明才比蕭曹,主公宜召之,若為他人所用,誠為憾事。”
“此事我與軍師正在商議,自有主張。公等且用心於新政,此亦關乎成敗。”劉備說罷,蔣琬潘濬便適時退下了。
玄德轉身對徐庶道:“軍師方才之言甚善。明日待我備妥禮物,便親自去求見孔明。”
徐庶點點頭,不忘先給劉備打個預防針:“若孔明推辭,主公亦無須氣餒。他如不來,主公再去,二次不來,又去三次。如此早晚必來。”
聽到堂堂的徐軍師竟給自己出了這麽個“流氓”主義,劉備忍不住笑出聲來,再與徐庶閑聊幾句,便轉入內堂去告知甘夫人了。
內堂此時也是一片笑聲。
從盛宴過後,若蟬和若娟兩姐妹每天必須得到母親的臥室來跟阿鬥玩耍。阿鬥現在已經會咯咯發笑,還會抓著姐姐的手咿呀咿呀地兒語,正是最好玩的時候。
當然沒有人知道這個咿呀學語的孩子其實心裏啥都明白。想到眼前這兩個漂亮可愛的小姑娘可能被作為戰利品送給別人,阿鬥的心裏就直泛酸。
“就算隻是夢,老子也不願意看到這一幕。”阿鬥揣著最狠的念頭,做著最萌的動作。劉若蟬正把他舉到頭頂,用腦門頂著他的肚皮輕輕地在顛他。頭發摩擦著粉嫩的皮膚,又酥又癢。
劉若娟站在一旁伸出雙手護著弟弟,心裏在擔心姐姐失手摔了孩子,眼裏看到的卻是這小屁孩一會兒皺著眉頭裝酷,一會兒咯咯大笑賣萌,惹得她也笑個不停,完全沒辦法保護了。
歡笑聲中,劉備進來了。自從有了阿鬥,這間屋子裏的笑聲就沒停止過。劉備甚至已經有了條件反射,隻要一靠近這裏就忍不住咧嘴嘿嘿。
“父親,快管管姐姐吧。別把阿鬥頂壞了。”劉若娟笑得直不起腰來,還不忘向父親求助。
劉備見狀趕忙從女兒手裏接過阿鬥,對著孩子擠眉弄眼了一會兒,交給甘夫人抱起。
“明日要去臥龍崗一趟,晚上迴不來了。”
“妾知矣。將軍路上多加小心。”
阿鬥心說這是要三顧茅廬吧,趕緊去,不抓緊把諸葛亮請來大夥都得完蛋。
“啊!啊!”
隻見甘夫人懷裏的阿鬥掙紮著伸出腳丫,一邊使勁兒往衝著劉備踢,一邊啊啊地叫個不停,又引得眾人一陣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