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一隊人馬便出了新野城往臥龍崗方向開進。其中一人頭戴小冠身著長襖,正是左將軍劉備。緊跟在劉備身後的是他的侍衛長陳到以及由陳到直接指揮的驍騎衛。
新野的近衛工作一直由趙雲一手負責,除了劉備本人和甘夫人的保衛,還要負責保障官員和官員家屬以及反間諜工作。這裏麵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將是不得了的大事。其中核心的核心毫無疑問是劉備本人的人身安全。趙雲做事穩健幹練,為了萬無一失,便把劉備的保衛工作單獨列出,由副手陳到專門負責。
左將軍如今雖說是虎落平陽,但畢竟也是上過戰場進過廟堂當過省長的人,手下雖隻幾千支槍,裏頭的人才那可是杠杠的。就拿這個既不聞名也不遐邇的陳到來說,別看人家一直默默無聞的跟在劉備身邊做個保鏢頭子,可要是真給他一支軍隊衝鋒陷陣,人家未必會輸給名傳天下的關羽張飛。
有證據嗎?有!
陳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當年劉備借兵解徐州之圍,陶謙為了留住這個幫手,上表劉備為豫州刺史並將境內的小沛交給劉備駐軍。陳到便於此時被拔擢,他的第一項任務是為劉備練出一支小型的精銳化部隊。
陳到從陶謙撥給劉備的四千丹陽精卒中優勝劣汰,最終選出三百八十人組成了鐵衛營。與關張二人統領的常規部隊不同,鐵衛營的所有裝備、訓練、開支、行動隻對劉備一人負責,與其他部隊完全沒有交集。鐵衛營人數雖不多,卻也分兵種。其中騎兵一百人,稱作驍騎衛;重裝步兵一百二十人,稱作玄甲衛;強弓手一百人,稱作神兵衛;另外還有六十人組成的更加神秘的諜報部隊“夜梟”。
除了夜梟,鐵衛營每季會從三衛中選拔出三十名考核最優的戰士擔任劉備的貼身侍衛。一旦入選,除了當季的軍餉加倍,夥食標準也會上一個檔次。因此,在劉備集團中,能夠成為三十鐵衛是莫大的榮譽。上一次徐庶去潁川接母親,劉備便讓趙雲帶去保護徐庶安全,可見劉備對徐庶的重視。
若到了戰時,整個鐵衛營都將是劉備的衛戍部隊,除了能保證大本營安全,還能夠執行特殊任務,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建安七年的博望坡之戰,當李典率鐵騎衝擊劉備陣營去營救被火燒的天旋地轉的夏侯惇和於禁的時候,就是陳到領著玄甲衛在前、神兵衛在後化解了李典的攻勢,如若不然,劉備怕是也隻能夠收獲一場慘勝。
為了節省時間,這次去臥龍崗陳到隻帶了驍騎衛隨行,另外又配了幾匹空馬馱放劉備準備的禮物。陳到率領一半驍騎衛在前方領路,三十鐵衛護衛著劉備居中,剩下的一半驍騎衛則走在隊伍最後。
與上一次徐庶和趙雲緩緩而行不同,一隊人馬出了城門便開始加速奔跑,直奔臥龍崗而來。一路曉行夜宿,第二天一早便抵達目的地。
劉備翻身下馬,叫過陳到:“叔至,令驍騎衛在村外警戒,三十鐵衛帶上禮物隨我步行入村。”
“諾。”
驍騎衛於是展開警戒隊形,三十鐵衛一齊下馬,牽上那幾匹貨拉拉,在陳到的指引下跟著劉備一同進了村。
走到諸葛草廬前,陳到要拍門而入,卻被劉備攔下。
“叔至,你與鐵衛在遠處等候,不可驚擾了諸葛先生。稍後我喚你再差人把禮物送來。”
陳到答應一聲,領著三十鐵衛默默地退到遠處。劉備整理好衣冠,肅立於柴扉之外,伸手輕輕叩門。
不一會兒,側麵一間茅屋的門打開來,從裏麵走出一個七八歲的童子,一邊揉著眼睛一邊不耐煩地喊:“誰呀?”
待童子打開柴扉,卻見一個身著華府的糟老頭子站在門外,不禁奇怪。於是開口便問:“你是何人?來此何幹?”
劉備表情嚴肅,先正式向那童子拱手施禮,再緩緩說道:“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劉備玄德,特來此求見諸葛孔明先生。”
那童子呆呆地站在原地,嘴巴長得老大,一動不動與劉備對峙了半天,完全沒有要進去通報的意思。劉備躬身等了半天不見迴應,不由抬頭,正好看見他的一臉驚愕。
童子見劉備抬頭看自己,才撓著後腦勺說:“你的名字好長啊,我都記不住。”
劉備被這小孩的一句童言瞬間逗樂,嘴角微抬道:“那你隻說劉備來訪。”
“劉備。”童子把這倆字在嘴裏嘀咕了一遍,然後甩下一句“好嘞”,就跳著腳跑裏屋去了。
少時,中間的茅屋打開了大門,劉備又看到了那個對自己來說一語千金的高大帥氣的年青人。
不等孔明走進,劉備遠遠地就拱手施禮,道:“孔明先生,劉備冒昧來訪,多有打擾,在此告罪。”
孔明微微一笑,還禮道:“鄉野之地,左將軍親臨,不勝榮幸。”
說罷,孔明優雅地搖著手中的羽扇,走上前來打開院門,把劉備讓進草廬。
進了中庭,見正中央一方矮幾,上麵擺著竹簡與茶具。木製的地板上鋪著草墊,牆邊同樣堆滿了竹簡。正麵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地圖,地圖左右各掛一行字,右邊是“淡泊以明誌”,左邊是“寧靜以致遠”。
兩人分賓主落座,孔明將幾案上的竹簡拿開,一邊烹茶一邊問:“將軍遠來寒舍,有何見教?”
劉備趕忙恭恭敬敬地答道:“豈敢。日前蒙先生設計,使新野煥然一新。先生才絕天下,備不才,敢請先生出山,以救蒼生。”
孔明聞言依舊一臉微笑,既不答應也沒有拒絕,卻先問劉備:“願聞將軍之誌。”
劉備心裏也清楚,像諸葛亮這種人才是不可能三言兩語就跟你賣命的,人家也得看看你這個老板格局有多大、有沒有前途。因此孔明問的這個問題劉備已經想了一路,此時已胸有成竹。
“漢室曆時四百載,業已衰微。桓靈以來,民不聊生,以至黃巾之亂。旋而朝堂失勢,諸侯並起,爾虞我詐,烽煙不息。今曹操內挾天子,欲謀不軌;外征不臣,以圖王霸。此高祖以來未有之危局也。備身為漢裔,當為國家討賊,逐佞臣於宣室,還帝都於洛陽,整肅吏治,平定邊疆,使民有所安生,士有所報國,雖死無恨矣。”
說到這裏,劉備停了停,伸手接過孔明遞來的茶杯呷了一口,接著說:“備庸碌之人,才德鄙薄。雖有誌於天下,卻無扭轉乾坤之能。今遇先生,片言隻語即使新野翻天覆地,真天人也。請先生以蒼生為念,不吝賜教,備感銘肺腑,不敢或忘。”
孔明手捧茶杯,淡然笑曰:“將軍過譽。新野雖見起色,然隻可治標,難以治本。將軍欲潛伏新野以求涅盤,誠為兩難。”
劉備見諸葛亮開口就說要害,急忙追問:“何為兩難。”
“劉鎮南命將軍屯於新野,乃欲使將軍為其抵擋曹操耳。將軍太弱則不足以擋曹,太強則惹起鎮南猜忌。將軍試想,建安七年,曹操北伐袁紹,留夏侯惇駐守許都。劉景升命將軍北上襲許,何也?蓋因忌將軍之兵馬。將軍雖火燒博望擊敗夏侯憞,自己亦損兵折將,實力受損。
今曹操遠征烏丸,許都更為空虛。而劉景升卻不許將軍北上,何也?隻因將軍今日實力大減,景升不以為意而已,更不願將軍拿下許都以至壯大。”
劉備聽孔明這一番分析,這才恍然大悟。心想難怪自己幾次三番勸劉表發兵許都迎奉天子都被他搪塞過去,原來心結在此。
隻聽孔明接著說道:“將軍欲申大誌,困守新野終難成事。亮有一言,可與將軍斟酌。”
劉備一聽關鍵來了,登時來了精神,一雙細目睜圓了許多,招風耳也招得更加厲害。
孔明說道:“劉表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襄陽城內看似平靜,實則傾軋。劉表有二子,長子劉琦木訥寡言,不為劉表所喜;次子劉琮頗為聰明,深得喜愛,又娶蔡夫人侄女為妻,亦得襄陽氏族支持。
劉琦如今勢單力孤、四麵楚歌。將軍若作壁上觀,則無論哪位公子繼承荊州,依舊會學劉表使將軍為荊州守戶。將軍若欲借荊州之力以成大事,何不趁此時機相助劉琦?若劉琦能夠坐領荊州,必倚重將軍與氏族抗衡;即或不成,劉琦畢竟是嫡長子,將軍擁而戴之,必有荊州本土勢力追隨,將軍亦可事半功倍,此即曹操迎奉獻帝之法。”
孔明輕輕鬆鬆一席話,說的劉備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心想孔明高屋建瓴、腹藏玄機,才智更在徐庶之上,於是謝而再拜,又請孔明出山。
孔明笑道:“亮久居鄉野,不慣約束,又有家眷在此。將軍若有疑問,自當知無不言。至於出仕之事,容亮思之。”
劉備聞言隻得說好,兩人又聊了許久天下大勢。劉備不禁讚歎,孔明身在草廬眼望九州,天下之勢了然於胸。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那獨特冷靜的視角,往往能夠直刺事情的本質,見解深刻明白,令人感佩。
眼看過了正午,劉備怕耽誤了孔明用午膳,隻得依依不舍起身告辭。孔明送至院內,劉備才招唿陳到把禮物送來。
孔明打眼一看,有糧食、綢緞、酒肉、銀錢,不由擺手推辭:“無功不受祿,將軍之禮恕不能受。”
劉備怕孔明尷尬,趕忙施禮賠罪:“孔明先生勿怪,前次新野一會,得先生高論心實感激。今冒昧獻芹,乃略表感激,絕非聘大賢之禮。請先生勿怪唐突,使備稍表心意,幸甚。”
孔明見劉備這麽說,便也不再推辭。陳到令幾名鐵衛將禮物扛入草廬,劉備才再與孔明告別,領著鐵衛們拍馬返迴。
新野的近衛工作一直由趙雲一手負責,除了劉備本人和甘夫人的保衛,還要負責保障官員和官員家屬以及反間諜工作。這裏麵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將是不得了的大事。其中核心的核心毫無疑問是劉備本人的人身安全。趙雲做事穩健幹練,為了萬無一失,便把劉備的保衛工作單獨列出,由副手陳到專門負責。
左將軍如今雖說是虎落平陽,但畢竟也是上過戰場進過廟堂當過省長的人,手下雖隻幾千支槍,裏頭的人才那可是杠杠的。就拿這個既不聞名也不遐邇的陳到來說,別看人家一直默默無聞的跟在劉備身邊做個保鏢頭子,可要是真給他一支軍隊衝鋒陷陣,人家未必會輸給名傳天下的關羽張飛。
有證據嗎?有!
陳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當年劉備借兵解徐州之圍,陶謙為了留住這個幫手,上表劉備為豫州刺史並將境內的小沛交給劉備駐軍。陳到便於此時被拔擢,他的第一項任務是為劉備練出一支小型的精銳化部隊。
陳到從陶謙撥給劉備的四千丹陽精卒中優勝劣汰,最終選出三百八十人組成了鐵衛營。與關張二人統領的常規部隊不同,鐵衛營的所有裝備、訓練、開支、行動隻對劉備一人負責,與其他部隊完全沒有交集。鐵衛營人數雖不多,卻也分兵種。其中騎兵一百人,稱作驍騎衛;重裝步兵一百二十人,稱作玄甲衛;強弓手一百人,稱作神兵衛;另外還有六十人組成的更加神秘的諜報部隊“夜梟”。
除了夜梟,鐵衛營每季會從三衛中選拔出三十名考核最優的戰士擔任劉備的貼身侍衛。一旦入選,除了當季的軍餉加倍,夥食標準也會上一個檔次。因此,在劉備集團中,能夠成為三十鐵衛是莫大的榮譽。上一次徐庶去潁川接母親,劉備便讓趙雲帶去保護徐庶安全,可見劉備對徐庶的重視。
若到了戰時,整個鐵衛營都將是劉備的衛戍部隊,除了能保證大本營安全,還能夠執行特殊任務,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建安七年的博望坡之戰,當李典率鐵騎衝擊劉備陣營去營救被火燒的天旋地轉的夏侯惇和於禁的時候,就是陳到領著玄甲衛在前、神兵衛在後化解了李典的攻勢,如若不然,劉備怕是也隻能夠收獲一場慘勝。
為了節省時間,這次去臥龍崗陳到隻帶了驍騎衛隨行,另外又配了幾匹空馬馱放劉備準備的禮物。陳到率領一半驍騎衛在前方領路,三十鐵衛護衛著劉備居中,剩下的一半驍騎衛則走在隊伍最後。
與上一次徐庶和趙雲緩緩而行不同,一隊人馬出了城門便開始加速奔跑,直奔臥龍崗而來。一路曉行夜宿,第二天一早便抵達目的地。
劉備翻身下馬,叫過陳到:“叔至,令驍騎衛在村外警戒,三十鐵衛帶上禮物隨我步行入村。”
“諾。”
驍騎衛於是展開警戒隊形,三十鐵衛一齊下馬,牽上那幾匹貨拉拉,在陳到的指引下跟著劉備一同進了村。
走到諸葛草廬前,陳到要拍門而入,卻被劉備攔下。
“叔至,你與鐵衛在遠處等候,不可驚擾了諸葛先生。稍後我喚你再差人把禮物送來。”
陳到答應一聲,領著三十鐵衛默默地退到遠處。劉備整理好衣冠,肅立於柴扉之外,伸手輕輕叩門。
不一會兒,側麵一間茅屋的門打開來,從裏麵走出一個七八歲的童子,一邊揉著眼睛一邊不耐煩地喊:“誰呀?”
待童子打開柴扉,卻見一個身著華府的糟老頭子站在門外,不禁奇怪。於是開口便問:“你是何人?來此何幹?”
劉備表情嚴肅,先正式向那童子拱手施禮,再緩緩說道:“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劉備玄德,特來此求見諸葛孔明先生。”
那童子呆呆地站在原地,嘴巴長得老大,一動不動與劉備對峙了半天,完全沒有要進去通報的意思。劉備躬身等了半天不見迴應,不由抬頭,正好看見他的一臉驚愕。
童子見劉備抬頭看自己,才撓著後腦勺說:“你的名字好長啊,我都記不住。”
劉備被這小孩的一句童言瞬間逗樂,嘴角微抬道:“那你隻說劉備來訪。”
“劉備。”童子把這倆字在嘴裏嘀咕了一遍,然後甩下一句“好嘞”,就跳著腳跑裏屋去了。
少時,中間的茅屋打開了大門,劉備又看到了那個對自己來說一語千金的高大帥氣的年青人。
不等孔明走進,劉備遠遠地就拱手施禮,道:“孔明先生,劉備冒昧來訪,多有打擾,在此告罪。”
孔明微微一笑,還禮道:“鄉野之地,左將軍親臨,不勝榮幸。”
說罷,孔明優雅地搖著手中的羽扇,走上前來打開院門,把劉備讓進草廬。
進了中庭,見正中央一方矮幾,上麵擺著竹簡與茶具。木製的地板上鋪著草墊,牆邊同樣堆滿了竹簡。正麵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地圖,地圖左右各掛一行字,右邊是“淡泊以明誌”,左邊是“寧靜以致遠”。
兩人分賓主落座,孔明將幾案上的竹簡拿開,一邊烹茶一邊問:“將軍遠來寒舍,有何見教?”
劉備趕忙恭恭敬敬地答道:“豈敢。日前蒙先生設計,使新野煥然一新。先生才絕天下,備不才,敢請先生出山,以救蒼生。”
孔明聞言依舊一臉微笑,既不答應也沒有拒絕,卻先問劉備:“願聞將軍之誌。”
劉備心裏也清楚,像諸葛亮這種人才是不可能三言兩語就跟你賣命的,人家也得看看你這個老板格局有多大、有沒有前途。因此孔明問的這個問題劉備已經想了一路,此時已胸有成竹。
“漢室曆時四百載,業已衰微。桓靈以來,民不聊生,以至黃巾之亂。旋而朝堂失勢,諸侯並起,爾虞我詐,烽煙不息。今曹操內挾天子,欲謀不軌;外征不臣,以圖王霸。此高祖以來未有之危局也。備身為漢裔,當為國家討賊,逐佞臣於宣室,還帝都於洛陽,整肅吏治,平定邊疆,使民有所安生,士有所報國,雖死無恨矣。”
說到這裏,劉備停了停,伸手接過孔明遞來的茶杯呷了一口,接著說:“備庸碌之人,才德鄙薄。雖有誌於天下,卻無扭轉乾坤之能。今遇先生,片言隻語即使新野翻天覆地,真天人也。請先生以蒼生為念,不吝賜教,備感銘肺腑,不敢或忘。”
孔明手捧茶杯,淡然笑曰:“將軍過譽。新野雖見起色,然隻可治標,難以治本。將軍欲潛伏新野以求涅盤,誠為兩難。”
劉備見諸葛亮開口就說要害,急忙追問:“何為兩難。”
“劉鎮南命將軍屯於新野,乃欲使將軍為其抵擋曹操耳。將軍太弱則不足以擋曹,太強則惹起鎮南猜忌。將軍試想,建安七年,曹操北伐袁紹,留夏侯惇駐守許都。劉景升命將軍北上襲許,何也?蓋因忌將軍之兵馬。將軍雖火燒博望擊敗夏侯憞,自己亦損兵折將,實力受損。
今曹操遠征烏丸,許都更為空虛。而劉景升卻不許將軍北上,何也?隻因將軍今日實力大減,景升不以為意而已,更不願將軍拿下許都以至壯大。”
劉備聽孔明這一番分析,這才恍然大悟。心想難怪自己幾次三番勸劉表發兵許都迎奉天子都被他搪塞過去,原來心結在此。
隻聽孔明接著說道:“將軍欲申大誌,困守新野終難成事。亮有一言,可與將軍斟酌。”
劉備一聽關鍵來了,登時來了精神,一雙細目睜圓了許多,招風耳也招得更加厲害。
孔明說道:“劉表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襄陽城內看似平靜,實則傾軋。劉表有二子,長子劉琦木訥寡言,不為劉表所喜;次子劉琮頗為聰明,深得喜愛,又娶蔡夫人侄女為妻,亦得襄陽氏族支持。
劉琦如今勢單力孤、四麵楚歌。將軍若作壁上觀,則無論哪位公子繼承荊州,依舊會學劉表使將軍為荊州守戶。將軍若欲借荊州之力以成大事,何不趁此時機相助劉琦?若劉琦能夠坐領荊州,必倚重將軍與氏族抗衡;即或不成,劉琦畢竟是嫡長子,將軍擁而戴之,必有荊州本土勢力追隨,將軍亦可事半功倍,此即曹操迎奉獻帝之法。”
孔明輕輕鬆鬆一席話,說的劉備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心想孔明高屋建瓴、腹藏玄機,才智更在徐庶之上,於是謝而再拜,又請孔明出山。
孔明笑道:“亮久居鄉野,不慣約束,又有家眷在此。將軍若有疑問,自當知無不言。至於出仕之事,容亮思之。”
劉備聞言隻得說好,兩人又聊了許久天下大勢。劉備不禁讚歎,孔明身在草廬眼望九州,天下之勢了然於胸。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那獨特冷靜的視角,往往能夠直刺事情的本質,見解深刻明白,令人感佩。
眼看過了正午,劉備怕耽誤了孔明用午膳,隻得依依不舍起身告辭。孔明送至院內,劉備才招唿陳到把禮物送來。
孔明打眼一看,有糧食、綢緞、酒肉、銀錢,不由擺手推辭:“無功不受祿,將軍之禮恕不能受。”
劉備怕孔明尷尬,趕忙施禮賠罪:“孔明先生勿怪,前次新野一會,得先生高論心實感激。今冒昧獻芹,乃略表感激,絕非聘大賢之禮。請先生勿怪唐突,使備稍表心意,幸甚。”
孔明見劉備這麽說,便也不再推辭。陳到令幾名鐵衛將禮物扛入草廬,劉備才再與孔明告別,領著鐵衛們拍馬返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