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盛會在夏至的前一夜如期舉行。孔明與他的三個好友崔均、石韜和孟建則提前一天到達縣城。城門處有專人接引,孔明出示了徐庶給的令牌,便有人登記姓名,又為眾人安排住所。


    住所是校場附近的一排土屋,天不亮就聽見外麵人聲鼎沸。孔明聞之好奇,便起身出門查看,遠遠望見一隊隊士兵正在操練陣法。


    三千人分作兩組,分別演練直陣、銳陣、曲陣、方陣、圓陣的攻防轉換和陣型對抗。孔明看了片刻,忽聽身後有人發笑:“此五行陣必是出自徐元直之手。陣法雖好,但軍卒新練、盔甲軍械不足,對付草寇尚可。若遇精銳恐難為一合之敵。”


    諸葛亮迴頭,見崔州平三人也起來了,方才的一番話就出自石廣元之口。


    “廣元兄此言差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勝者天時地利人和也。軍械不足未必不能以弱勝強,皆在人之調度。”


    “人力有窮,豈可逆天。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或僥幸勝得一二,亦於大局無補。”


    “大禹可以治水,匹夫可以亡秦。人力雖有窮,人卻無窮匱。所謂事在人為,何必妄言逆天?”


    崔州平見孔明與石廣元嗆了起來,趕忙出來做和事佬:“你二人爭了一路,此時還不肯稍停?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尚未見過左將軍,多說何益?”


    諸葛亮與石韜聞言相視一笑,不再爭論。四人便在新野周圍走走看看,各作各的打算。


    是夜,在新野縣衙的議事廳裏,滿滿當當鋪滿了坐席。劉備早早收拾停當,提前趕到議事廳,在廳外廊下肅立。不多時客人們三三兩兩地到了,門外有個小卒收了名帖便扯開了嗓子唱諾:


    “梓潼尹默——,襄陽向朗——,……”


    劉玄德就在廊下一一施禮迎客。這些人雖說多有賢名,但大都是白身,見左將軍親自迎於廊下不禁感慨,來荊州這麽久劉表都不聞不問,反不如劉備禮賢下士。


    孔明等四人也到了議事廳,遠遠便看到劉備站在廊下向來客施禮。孔明見劉備儀容不凡、談吐得體,心中多了幾分好感。


    “南陽諸葛亮——,博陵崔均——,潁川石韜——,汝南孟建——”


    門衛唱了四人的諾,劉備便躬身謝道:“諸葛先生,崔先生,石先生,孟先生,不嫌小縣簡陋,屈身而來,感激不盡。”


    四人連忙還禮:“左將軍親自迎接,盛情太過,愧不敢當。”


    說罷,便有侍女引著四人入了席位。再等片刻大廳已經滿坐,才見劉備走入廳堂,就坐於主位。


    “諸位賢達,我主邀諸位於此,隻因仰慕高士、見賢思齊。今日赴宴者四十六人,無不是飽學鴻儒。得諸君來此,新野之幸也。在下糜竺,恬為左將軍麾下從事,奉將軍之命主持盛宴,所待不周之處萬望海涵,竺於此先行告罪。”


    糜竺說完了開場白,便退迴自己的席位坐下。劉備正襟危坐,環視了一眼大廳,緩緩說道:“諸位高才大德,皆世之精英、國之棟梁。備涿郡匹夫,適逢黃巾作亂,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遂應朝廷詔令起兵,至今二十載矣。本欲申大義以修漢室,但恨福薄德淺,輾轉至此。今曹操在北,脅迫天子;諸侯割據,各懷鬼胎。連年爭戰,白骨遍野。備夙夜憂慮,終日惶恐。今逢盛宴,高人滿座。還請諸君暢所欲言,若有侯羸之言、馮諼之計,備之幸也,民之幸也。”


    說罷,迴頭指示糜竺開席。於是走出兩隊侍女,將劉備部下與部分來客引去偏廳,而後端上幾案,酒饌鋪陳、鍾磬齊鳴,宴會正式開始。


    這糜竺畢竟是大戶人家出身,出手果然不凡。雖是小小的縣城,擺出的排場卻不遜於劉表的襄陽年會。單是兩個廳的樂師,就請了三十人之多。


    眾人見此,也不再拘束,一時間觥籌交錯、闊論高談,原先安靜的大廳頓時熱鬧了起來。


    “左將軍,在下有一言,將軍聞之勿怪。”石廣元逮著美酒喝了十來碗,怕是有點上頭,竟當眾對劉備喊話:“操為漢相,動以天子之名。今橫掃河北,鯨吞袁氏,勢不可擋。將軍困居縣城,兵微糧少,朝廷兵馬若至,何以相持?何不主動上表,以示歸順。免刀兵之禍,豈非萬民之福?”


    劉備還沒迴答,斜對麵席位上一人已慨然喝道:“曹操殘暴,累次屠城。今挾天子而令諸侯,若與之,漢室危矣。公何人,既受左將軍之邀,豈可為曹操行說客之事?”


    “此潁川石廣元,廣元先生,這位乃梓潼尹思潛。”劉備先為兩人引薦,才說自己的觀點:“吾與曹操相識有年,其人有相如之才、孫武之能,然醉心權術,欲借漢室之名而行王霸之事,非朝廷之福。備雖不才,為天下計,絕不依曹。望廣元先生勿怪。”


    石韜聞言,笑而不答。崔州平則接著話題侃侃而談:“漢室衰微,始於桓靈,非曹操之過。操平定兗豫,屯軍撫民,使中原漸定,此矣百姓之福也。漢室氣運衰祚,非人力可為,蓋為天數也。”


    “此博陵崔州平。”劉備介紹了一下,沒有再說。孔明心想劉備能將赴宴的四十六人名字記得清清楚楚,可見做了不少功課。


    “崔先生之言差矣,在下襄陽向朗,不敢苟同。夫天行有常,人倫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豈可須臾荒廢?吾等俱為漢臣,當忠於漢室,上報天子,下澤蒼生,正也。豈可虛托天命而違人倫?”


    孟公威見向朗駁斥崔州平,想要找迴場子,無奈自己不善言辭,於是看向孔明。見孔明微笑不語,隻顧自斟自飲,他隻好作罷。劉備聽了半天,見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是些堂皇之辭,沒有一句有用的,不覺興味闌珊,索性拿起一碗酒起身去偏廳看看情況。


    主廳的屏風之後,甘夫人抱著阿鬥帶著兩個女兒也圍坐一席。在新野這麽多年一直摳摳索索的,現在備下這些好吃好喝的總得給老婆孩子留一口吧。更何況盛宴難遇,劉備也希望兒女們能多聽聽賢士們的高談闊論長長見識。


    幾案上的菜式與外麵的完全一樣,一鍋鹵羊腿,一碗燒豆腐,半隻熟雞,一盤蒸魚還有一碟醃製過的青梅。由於甘夫人從不飲酒,因此沒有設酒具,隻擺了幾碗稻米飯。


    劉若蟬、劉若娟見有這麽多好吃的,高興地嘰嘰喳喳,唬得甘夫人連連示意姐妹倆輕聲,怕打擾了外麵。


    阿鬥被甘夫人抱在懷裏,扭頭見一桌子的好菜,忍不住直吞口水。心說大吉利是,就算是做夢吧,你也讓我吃點行不?我這麽久沒碰過肉了,光給看不給吃,你們比鬼子還壞呀!


    “娘,你看,阿鬥好像要吃雞呀!”劉若娟見甘夫人懷裏的阿鬥伸出小手去夠桌上的熟雞,登時樂不可支。甘夫人和劉若蟬見了也忍俊不禁。


    “阿鬥啊,你還小呢,要等牙齒長出來才能吃這些哦。”若蟬靠著母親,刮著弟弟的小臉輕輕調侃。


    阿鬥心想:“沒牙你讓我嘬嘬鹹味也成啊,好幾個月了隻能喝母乳,不膩啊?”


    “啊!啊!”隻見小阿鬥好像聽得懂似的,一邊叫喚一邊手足翻飛地表示不滿,三個女人被他逗得前仰後合。


    “娘,阿鬥太好玩了,讓我也抱抱吧。”劉若蟬花枝亂顫,提出要抱抱弟弟,妹妹見狀也嚷嚷著要抱。


    “若娟還小,給姐姐抱著,你看著就好。”


    “唉……”阿鬥心裏歎了口氣,對於被三個女人當作玩具這件事好像隻能認命。就在這時,屏風外的爭論聲也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楚。


    “娘,曹操不就是將我們從徐州趕走的壞人嗎?爹爹請來的客人為何幫他說話?爹爹不生氣嗎?”劉若娟不解地問母親。


    “爹爹自有主張,我們女人不要多嘴。你和姐姐多吃點,若不是碰上這宴會,咱們過年也吃不到這麽多菜呀。”


    阿鬥心想是啊是啊珍惜這段時光吧,我這夢要是按資治通鑒做的話,咱們也就再快活一年就得跑路了。想到這裏,他不禁伸出手去撫摸兩個姐姐的臉蛋,心中感概不知道她們會不會像曆史記載的那樣被曹休的虎豹騎抓走。


    “娘,你看,阿鬥喜歡我耶。”兩個小姑娘見弟弟伸手摸自己臉蛋,心裏滿是歡喜,又哪裏曉得這個小屁孩心裏的千頭萬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闕三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吃就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吃就胖並收藏漢闕三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