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隋軍正奔逃之際,忽見李客師率軍殺出攔住去路。眾人莫不失色。隻有王道誠舞矟來戰客師。二人殺作一處,段達隻好率眾一擁而上,兩軍又殺作一團。世民又率軍隨後殺來,將段達等圍在核心。此時客師與王道誠已大戰了四五十合,王道誠眼見唐軍勢大,不由得心內驚慌,被李客師瞧出個破綻,一槍刺中左腿。王道誠負痛,撥馬便走。客師催馬趕上,一槍正中王道誠後心,王道誠登時落馬身亡。此時,段達等眼見唐軍勢若猛虎,無心戀戰,乘王道誠與李客師交戰之際,拚命殺出重圍,逃命東都。楊侗見段達敗迴,也未深責,隻是對王道誠家屬厚加撫恤,實則為安慰王世充,王世充也是無可奈何。隻是此戰之後,元文都等威信大減,王世充在軍中的地位益發鞏固。


    此一戰,唐軍殺敵萬餘人,大獲全勝。世民見段達逃去,也不追趕,便率軍疾行趕上建成大軍。大軍來到新安縣城後,建成與世民商議,設置新安、宜陽二郡,令史萬寶、盛彥師率兵二萬守宜陽,呂紹宗、任瓌率兵二萬守新安,鎮撫當地郡縣,拱衛關中。然後建成、世民便率軍迴長安了。


    大軍迴到長安,李淵親到城外相迎。此次出兵雖未能真正拓展疆土,卻鞏固了原有疆界,使一些以前隻是名義上歸附的郡縣真正成為唐之轄區。加之李靖兄弟揚威瓔珞門,李世民破敵於三王陵,也擴展了唐之聲威,此次出兵的目的基本實現。這一切,為李淵登基稱帝鋪平了道路。就在李淵為稱帝建國處心積慮之際,從江都方麵又傳來了一條“噩耗”——楊廣的心腹重臣、大奸臣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弑君謀反,殺了楊廣,立秦王楊浩為傀儡皇帝,自己總理朝政,所任官員皆是他的心腹和弑殺楊廣的“有功之臣”——一個時代徹底結束了,新的曆史開始了。這是一個為天下英雄豪傑提供無限機會的時代。


    李淵得知消息,立即滿懷喜悅地為楊廣舉哀痛哭,並講出一番充滿微言大義的豪言壯語,隨後便立即著手加速其稱帝的進程。


    這幾天,十四歲的小皇帝楊侑忽然感到一切都不對勁了,宮內的太監越來越不聽話,各種供應也開始不及時了,有時言語之間變得非常無禮。他將情況告訴給總管夏誠,夏誠也隻是滿口應承著要懲罰這些無禮的小太監,但事實上這些人卻依舊沒有被換掉,而且反而變本加厲了。緊接著,宮中的宿衛之士也開始變得懈怠粗魯,讓人見到他們時不免膽戰心驚。楊侑雖小,卻很聰明,他開始意識到要有重大事件發生。忍不住找來夏誠訴苦,夏誠卻讓他與太保蕭造商議。楊侑隻得又請來了蕭造。蕭造認真地讓皇上把話講完,又故意沉吟片刻,道:“陛下問計於臣,臣不敢有所欺瞞。還請陛下先赦臣之罪,臣方敢明言。”


    楊侑忙道:“愛卿有話隻管講來。”


    蕭造道:“先帝為政暴虐,天下棄隋久矣。唐王有大功於天下,萬眾歸心,莫不欲其取隋而代之。近日之事,實乃民意。陛下既登大寶,自然不願傳天下於他人,然耐天意民心何!眾人所以未敢太過造次,全賴唐王仁愛。然則若有狂徒竊發,忽施偷襲,唐王亦無力護佑陛下矣!故依臣之見,陛下不如及早禪位於唐王,以上合天心,下順民意,陛下本人亦得以身安家全,豈不皆大歡喜。”


    楊侑聞言,立刻問道:“朕若禪位於唐王,當真可得活命乎?”


    蕭造道:“唐王乃仁義君子,必能護佑陛下平安。”


    楊侑道:“如此,愛卿可即刻為朕擬禪位詔書。”


    自做了皇帝以後,楊侑一天也未曾快樂過,對他而言,禪位隻是一種解脫。他現在心中隻有一個想法,活著結束眼下這種生活。


    大業十四年五月,刑部尚書兼太保蕭造與司農少卿裴之隱奉皇帝璽及禪位詔書於李淵,百官乘勢勸李淵登基稱帝。李淵見狀“大驚”:“李淵焉敢為此!”急上書推辭不受。皇帝自然不準,百官繼續勸進。於是李淵一連三次上書推辭,皇上皆不準。李淵“無奈”,“隻得”接受。


    公元618年,也就是隋大業十四年五月二十日,李淵在京師太極殿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刑部尚書兼太尉蕭造告於南郊。隨即大赦天下,改元武德。罷郡置州,改太守為刺史。立世子建成為皇太子,加封世民為秦王、尚書令,元吉為齊王、鎮北將軍、太原道元帥、都督十五郡諸軍事,宗室子弟皆為郡王。又封楊侑為酅國公,相國府長史裴寂為尚書右仆射,相國府司馬劉文靜為納言,蕭瑀、竇威並為內史令,陳叔達為黃門侍郎,屈突通為兵部尚書。其餘文武,一律加官進爵。令裴寂等修大唐律令,務求廢隋暴苛之法,改從寬仁。由此,大唐王朝正式建立。公元618年也就成為大唐王朝的創始之年,即武德元年。


    從形式上來看,這不過是中國曆史上不斷重複上演的一場鬧劇中的鬧劇,一個亂世梟雄或者說是政治無賴對前朝孤兒寡母的又一次欺淩,根本沒有任何新意。但或許誰也沒想到,這場鬧劇卻成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曆史正劇的序曲,中國曆史上一個最輝煌的時代由此拉開了帷幕。


    武德元年五月,江都城內上下一片混亂。無論是新政權的首領人物宇文化及還是弑殺楊廣的發起人們,都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走,他們麵對未來感到迷茫。不同於李淵的入關反隋之舉,宇文化及的叛逆行動並非是一場有嚴密組織、有周密預謀、有長遠目標的行動,它隻是客觀形勢發展中突然爆發的一場暴動。


    隨楊廣到江都的宿衛將士大多家在關中,他們來江都時根本沒想到楊廣會在這裏常住不迴。時間一久,將士們便產生了思家之情,而社會的動蕩和李淵的進取關中,又加劇了他們的思鄉之情。漸漸地,便有人開始逃離江都,要迴到關中。最初,楊廣還隻是對這些逃離者實施懲罰。但隨著情況的日益嚴重,這種懲罰開始擴展到逃離者的將領。懲罰越來越嚴酷,軍心也開始隨之動搖,怨憤的情緒開始在中低級將領中蔓延,危機在怨憤的情緒中醞釀,一場兵變已經不可避免。在此期間,宿衛中的幾名虎賁郎將司馬德戡、元禮、裴虔通、趙行樞等人便相互聯合,準備一同逃亡關中。其中趙行樞與宇文智及關係密切,便找宇文智及商議。這宇文智及雖算不上智者,但畢竟身居高位,眼光也更遠一些,他認為想逃走很難,不如幹脆弑君篡位,反倒容易些。眾人覺得有理,便決定發動一場政變。經過商議,眾人又決定請出宇文化及為主。其實這宇文化及雖是個貪官奸臣,但原本卻並無篡逆之心。當眾人把計劃告訴他時,他被嚇得臉色煞白,一身冷汗。不過人就是這樣,盡管他原本並沒有貪念,但當有人將寶貝送到他麵前時,絕大多數人都會據為己有,更何況這個寶貝是皇位。能拒絕財富的是君子,能拒絕皇位的隻有聖人。而宇文化及顯然不是聖人,而是貪官,他不可能經得住皇位的誘惑,因而最終還是貪欲戰勝了膽怯,接受了眾人的建議,率人衝進皇宮殺了楊廣,立了個傀儡皇帝秦王楊浩,自稱大丞相,獨攬了朝政。朝中的一切重要職務,都由他的心腹來擔任。但是,做完這一切後,這些人卻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下去了。因為現在李淵已經占領了關中,以他們的實力是不可能再以統治者的身份迴去了。而如果繼續留在江都,他們就難免會成為第二個楊廣。而且由於弑殺楊廣後的分贓不均,也導致了宇文化及與這場兵變發起者們之間的嚴重矛盾,一場新的兵變又在醞釀中。但最嚴重的問題是,這場兵變還使得天下更加動亂,而新老割據者,莫不將矛頭指向宇文化及,一時間江都集團成為千夫所指的眾矢之的。


    雖然楊廣的苛政統治早已遭到天下唾棄,雖然天下大多數士大夫和百姓都已拋棄了楊廣,雖然大多數臣民已不再留戀隋王朝,但在人們的心中,隋朝依舊具有著正統地位,而楊廣則依舊是隋王朝的代表,除掉楊廣依舊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因此,楊廣之死依舊如投石入水,激起千層波浪,雖然他已經是一塊遭人厭棄的石頭。當楊廣遇弑身亡後,那些以往暗中和公然反對他的“亂臣賊子”和“英雄豪傑”們突然一下子都變成了忠臣順民,群起而聲討宇文化及,並且都覺得自己有繼承天下興兵剿滅宇文化及的義務。一時之間,天下又多了幾位皇帝和大王,並紛紛表示與宇文化及不共戴天。


    李淵自不必說,越王楊侗更是以正統繼承者自居,很快在東都文武群臣的推戴下登上了皇帝寶座。隨後,依例大赦天下,改元皇泰。故史稱皇泰主。追諡楊廣為明皇帝,尊生母劉良娣為皇太後。以段達為納言、陳國公,王世充亦為納言、鄭國公,元文都為內史令、魯國公,皇甫無逸為兵部尚書、杞國公;又以盧楚同為內史令,共掌朝政。至此,以皇泰主楊侗為首的東都政權正式建立。在朔方一帶,又有梁師都起兵攻占了雕陰、弘化諸郡,並在突厥的支持下登基自立,做起了草頭兒皇帝。而實力最強的當屬江陵蕭銑。


    蕭銑本是南北朝南梁宗室子孫,隋末為羅川縣令,治縣有方,故有賢名。當時巴陵郡校尉鄱陽董景珍、雷世猛、旅帥鄭文秀、許玄徹、萬瓚、徐德基、郭華、沔陽張繡等見天下已亂,也共謀占據本郡叛隋。眾人本打算推董景珍為主,但董景珍自以為出身貧賤,難以服眾,便建議大家擁立大貴族出身的蕭銑為主。眾人表示讚同,便遣使去請蕭銑。蕭銑大喜,便以討賊為名,召募數千人,準備前往巴陵。恰好此時穎川賊帥沈柳生來寇略羅川,蕭銑與之交戰,反為所敗。蕭銑隻好派人招安沈柳生,沈柳生等得知實情,也願追隨蕭銑,便隨蕭銑一同前往巴陵。一路之上,遠近來歸附者達到數萬人。蕭銑將到巴陵,董景珍遣徐德基率郡中豪傑數百人出城相迎。卻不料柳生擔心一旦進入巴陵城,自己一夥必受製於董景珍集團,竟擅做主張,殺了徐德基,準備攻城。蕭銑得知此事,不由得心中暗驚:自己若對此事坐視不理,隻怕今後凡事都做不了主了。於是大怒道:“本打算撥亂反正,今反自相殘殺,我不能做你等之主了。”說罷,憤然單身徒步走出軍門。柳生等眾人大驚,忙跪地請罪。蕭銑隻好將柳生責備一番,然後一同列隊入城。董景珍等得知徐德基被害,豈肯善罷甘休,於是對蕭銑銑道:“徐德基有功於主公,而反被沈柳生所害,若不除沈柳生,何以服眾!”蕭銑權衡再三,也覺得柳生匪性難改,若不除之,必為後患。且不殺柳生,隻怕董景珍等人也必不肯答應,自己的地位也必難鞏固,便下令斬了柳生。但是,蕭銑卻因此對董景珍等人存了幾分戒懼。此後,蕭銑便自稱梁王,四處拓展土地。


    楊廣遇弑,蕭銑料知隋王朝自此已徹底滅亡,決心取而代之,複興梁朝。便即皇帝位,置百官,一切都依梁朝故事。封董景珍等功臣七人皆為王。隨即派大將宋王楊道生率軍攻取南郡,克重鎮江陵,便遷都於江陵。又令魯王張繡攻嶺南。隋將張鎮周、王仁壽等得知楊廣遇弑,便舉地降張繡。自此蕭銑聲威大振,欽州刺史寧長真、交趾太守丘和等紛紛歸附。於是東自九江,西抵三峽,南盡交趾,北距漢川,盡歸蕭銑所有,有兵四十餘萬,與唐交界。至此,蕭銑已成為逐鹿群雄中最具實力的勢力之一。


    除了這幾位稱帝的,還有一大批稱霸一方的亂世梟雄。其中就有李軌自稱大涼王,定都於枹罕,割據河西。高開道在漁陽自稱北平王。原來高開道離開宇文成及後便迴到河北家鄉。後因無所事事,又投靠河間賊帥格謙,很快被提拔為首領。後格謙被官軍剿滅,他便率領殘餘崛起一方。不久又率軍攻占了北平、漁陽。聞楊廣遇害後,也自稱北平王。此外,還有羅藝在涿郡自稱幽州總管。羅藝,字子延,京兆雲陽人,將門之後。生性驍勇,善使長矟,有萬夫不當之勇。羅藝以虎賁郎將身份隨涿郡留守趙什住守涿郡,後乘天下大亂,羅藝劫趙什住,自稱幽州總管,占據柳城、懷遠,獨霸一方。


    此外,在江淮一帶還有三股較大勢力。其中最為強大的就是杜伏威。杜伏威自來整班師後,便不斷招兵買馬,擴充勢力。此時天下已亂,民不聊生,故身體強壯者,紛紛落草為寇,而杜伏威在當地名氣最大,故此來投者甚眾。加之杜伏威與輔公祏、王雄誕、闞棱等眾將齊心合力,因此,杜伏威很快便恢複了元氣,並得到迅速發展。於是,楊廣又派右衛將軍陳棱討杜伏威。陳棱見杜伏威勢大,隻得閉壁不戰。伏威見陳棱不戰,便采用激將法,派人送給陳棱婦人衣服,並稱他為“陳姥”。陳棱果然中計出戰,結果杜伏威大破陳棱。杜伏威乘勝連破高郵、曆陽。於是自稱總管,以輔公祏為長史,王雄誕、闞棱為大將,分遣眾將攻占屬縣,所到之處,無不克捷,當地小盜也爭相歸附。伏威實力既強,便常選敢死之士五千人,稱為“上募”。平日給予優厚待遇,戰時則令他們衝鋒在前。每次戰鬥後,都要對他們檢查,凡背後帶傷的一律處死,因為後背帶傷者絕大部分是後退逃跑時被擊傷的。所獲財帛,多賞賜將士。所以軍中人自為戰,所向無敵。宇文化及弑殺楊廣後,企圖拉攏杜伏威,便派人封他為曆陽太守。不料杜伏威卻不肯接受,反而斬了來使,聲稱要討伐宇文化及。


    此時,李子通也占據海陵,不斷擴充實力。得知宇文化及謀逆,也立即聲稱要發兵討宇文化及。


    吳興太守沈法興得知楊廣遇弑,也立即以討伐宇文化及為名,發兵開赴江都,一路之上,聚眾六萬,連克餘杭、毗陵、丹陽等十餘郡,自稱江南道大總管。


    這三股勢力的發展,讓宇文化及集團倍感壓力,要想在內部不穩的情況下戰勝這些來勢洶洶的對手,簡直勢若登天。因此,在與一些心腹商議過後,宇文成及便決定離開江都。他令陳棱留守江都,宣稱率眾迴長安。於是,令人到處掠奪舟楫,滿載著宮中珍寶宮娥並十幾萬宿衛將士取彭城水陸西歸。至彭城,水路不通,宇文化及便率眾棄舟登岸,奪取當地百姓牛車得二千兩,載宮人珍寶;至於甲兵器具,全由軍士負擔。一時之間,軍中怨聲沸騰,致使途中又有沈光和司馬德戡發動了兩起針對宇文化及的兵變。兵變雖然很快被平息,但人心卻愈發動亂。行至洛水,又遇到李密軍的阻拒。宇文化及等自知李淵在關中的地位已經鞏固,此時再去長安,簡直等於送死。而東都卻正處於二虎相爭的過程中,此時過去,或許可以渾水摸魚,討些便宜。因此,他們原本便沒真打算迴長安,其真正要去的地方其實就是東都。此時恰有李密阻拒,便又聲稱已無法直往長安,要先取東都,再往長安。一路之上,一些郡縣畏懼宇文化及強大,便率眾投降,使得宇文化及順利到達東郡,郡守王軌也舉城降於宇文化及。一時之間,聲勢浩大,震撼中原。


    宇文化及來東都的消息傳至洛口後,李密要比東都政權的皇泰主楊侗更為震驚。因為一來宇文化及雖是奔東都而來,但此時東都政權號令不出四門,周邊各郡縣其實都至少在名義上屬於魏國轄區,故此宇文化及未到東都,先已與李密發生了衝突。而此時的李密政權剛剛經曆了一場大變故——李密殺了翟讓。原來當楊廣遇弑的消息傳到東都時,在李密政權中引起巨大反響,魏國群臣及附屬郡縣紛紛上表請李密自立為帝。雖然當時李密頭腦還算清醒,對眾人講:“東都未破,不可議此事。”但是李密雖然暫時拒絕稱帝,翟讓一黨卻動了念頭。從翟讓的大哥翟寬和一翟讓的心腹王儒信等都暗中勸翟讓自己稱帝。翟寬一再對翟讓講:“皇帝寶座應你自己來坐,為何要讓給別人?”翟讓本人倒是沒這個野心,隻是一笑置之。但李密得知此事,卻感到了嚴重的威脅。在長史邴元真和司馬鄭頲等人的慫恿下,李密終於設下了一場“鴻門宴”。在宴席上,眾人皆未帶兵刃,唯有李密的貼身衛士蔡建德帶刀侍立於李密身邊。酒至半酣,李密拿出一張良弓請翟讓試射。翟讓素愛良弓,便當場開弓試射。不料他剛將弓拉滿,蔡建德忽從他身後竄出,一刀砍中翟讓頭顱,隻聽得翟讓一聲牛吼,撲倒在地。門外早已安排了伏兵,聽到翟讓吼聲,一擁闖入帳內,將翟寬、王儒信等一幹翟讓心腹砍翻在地。徐世積見勢不妙,起身便逃,被蔡建德衝上前去,一刀砍傷額頭,鮮血直流。幸好王伯當在旁喝住蔡建德,方才撿了一條性命。單雄信嚇得麵如土色,忙翻身跪地求饒。李密忙喝止眾人:“罪在翟讓一人,休要傷害無辜!”眾人方才住手。李密又親自上前為徐世積包紮了傷口以安撫其心。


    翟讓等三人,一向專橫跋扈,不甚得人心,故其死後,並無多少人為其惋惜。但從此魏軍將士卻對李密懷有了提防之心,魏軍上下不再如之前團結一心。故此李密得知宇文化及到來,不免擔心。於是,召集眾將佐商議道:“東都未破,宇文化及又到,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這時,隻見裴仁基道:“東都將士,甲仗精新,王世充詭計多端,麾下皆江淮剽悍之士,故東都軍雖糧乏而力疲,實不可小覷。宇文化及雖區區鼠輩,但麾下皆楊廣之宿衛軍士,將勇兵精,亦屬勁敵。若令其兵臨城下,我腹背受敵,此乃危道!可分兵以拒宇文,使之不得近東都。”


    李密道:“孤也正有此意。隻是孤若親自前往,又恐王世充來攻洛口。若令他人前往,又恐難敵江都軍。”


    眾人聞言,一時無語。過了一會兒,才見魏征出列道:“宇文軍雖皆精銳,但遠離巢穴,軍心不定,主公若親往拒敵,可一戰破之。東都軍雖糧乏力疲,然盤踞堅城,非短期可破。主公離此,彼雖必來攻城,但我若堅守不戰,彼亦無奈我何。故屬下以為,主公可先率驍勇破宇文軍,然後迴師取東都。”


    魏征發話後,裴仁基、秦瓊等眾將紛紛表示讚同。於是,李密留下裴仁基父子及邴元真、程知節等一幹文武將佐鎮守洛口,自己親率郝孝德、孟讓、王伯當、秦瓊、羅士信、單雄信等眾將並八萬精銳將士開赴黎陽,與守將徐世積會合。


    李密率軍離開洛口的第三天,王世充便率軍開到。裴仁基得知敵軍到來,連忙一麵布置軍隊防禦,一麵暗中組織了一支三萬人的軍隊,隨時準備出擊。然後與邴元真登上城頭,向城下觀望,但見城下黑壓壓一片,足有五萬餘人。為首一人,胡麵漢裝,正是王世充。抬頭見到裴仁基,便在城下高聲大喊:“姓裴的,快快出城與我決一雌雄?”


    裴仁基笑道:“你家將軍今日高興,不欲殺人。你且迴東都暫活幾日,待本將軍何時手癢欲殺人時,再去取你人頭。”


    王世充哈哈大笑:“你素來以英雄自詡,今日為何膽小如鼠?不如且在城頭連喊三聲,我膽小如鼠,不敢抗拒王將軍神威。我便饒你不死。”


    裴仁基聞言道:“鼠輩休要誇口,你乃我手下敗將,焉敢在我麵前言勇。速迴洛陽,也好多活幾日。若敢再胡言亂語,休怪本將軍出城取你性命。”


    王世充聞言,以為裴仁基忍不住就要出城。便令人在城下叫罵不止,可裴仁基就是不肯出城,一旁的裴行儼忍不住道:“王世充乃區區鼠輩,父親何懼之有!待孩兒出城取他性命。”


    裴仁基道:“你且休莽撞,為父自有破敵妙計。”


    於是隻管眼看著王世充等在城下叫罵,卻不肯出城。眼見時近午時,裴仁基才將裴行儼與程知節叫到麵前吩咐一番。二人方才領命走下城頭。


    且說王世充在城下令人叫罵,卻見城中不敢出戰,有心下令攻城,又明知無用,不由得心內焦躁。看看時近午時,王世充忽然醒悟:莫非裴仁基要乘我力疲再出城來戰。不覺後悔,正待傳令撤離,卻忽見城門大開,一支軍馬殺出城來,為首一將正是小將裴行儼。隻見他策馬如飛,徑取王世充。王世充背後早有楊公卿、王瓊二將殺出,來戰裴行儼。三將頓時殺作一團,後麵魏軍隨之一齊湧上前來。此時的東都軍著甲列陣已久,早已力乏,且見城中不敢出戰,難免生出輕敵之心,故此愈發懈怠。此刻忽見魏軍殺到,不覺一時驚慌失措,被衝亂了陣腳。兩翼軍見中軍混亂,急來增援,卻不料魏軍又有兩支軍隊從城門殺出。衝向左翼的正是裴仁基,衝向右翼的正是虎將程知節。此時,東都軍剛剛因得到兩翼支援而穩住陣勢,忽見兩翼又有敵軍殺到,一時慌亂,被裴仁基、程知節闖入大陣。那程知節手中刀一陣亂舞,早有十幾人刀下做鬼。知節正待繼續深入,卻見東都軍右翼壓陣大將王辨挺槍殺到,敵住知節。這王辨本是楊廣宿衛軍中名將,曾在平定江淮賊寇中屢立戰功,其武藝高強,不遜於王家將諸人。隻因王世充來救東都,需得猛將相助,楊廣才特意讓他隨行。故此程知節雖勇猛如虎,一時之間竟不能勝他。二人在亂軍之中大戰了三十餘合,程知節才抓住破綻,手起一刀,斬王辨於馬下。東都軍見壓陣大將被知節斬了,不覺鬥誌大減,被魏軍一陣衝突,頓時呈潰散之勢。此時,裴仁基在敵軍左翼也將東都軍殺散。王世充眼見敵不住裴仁基的攻勢,隻得率軍撤下。裴仁基擔心萬一洛口城有失,故此隻率軍追殺了不到十裏,便收軍迴城。王世充清點殘兵,死傷近萬人。料知難以再戰,隻得率軍迴城。


    且說黎陽城守將徐世積得知宇文化及率軍逼近黎陽,料知自己兵微將寡,難以堅守。便主動撤出黎陽城,率兵轉移到黎陽倉城堅守。


    徐世積在黎陽倉城剛剛布防完畢,宇文化及便率大軍開到城下。原來宇文化及對黎陽城並不感興趣,他所以到黎陽,為的就是黎陽倉的糧食,所以得知徐世積來到黎陽倉城,便尾隨而至了。來到黎陽倉城後,宇文化及很快便組織軍隊開始攻城。隻見江都軍黑壓壓鋪地而來,衝到城下蟻附而上。原來宇文化及剛到黎陽,攻城器具未備,故此一麵令人打造攻城器具,一麵立即攻城,以圖僥幸攻克城池。但盡管如此,攻勢依舊兇猛。所幸徐世積已做好準備,沉著應戰,一次次擊退敵軍進攻。三日後,江都軍的第一批攻城器具打造完畢。江都軍攻勢頓時猛烈十倍。但見江都軍衝車齊進,攻向城頭,徐世積忙令將士萬箭齊發,礌石亂下。一場激戰霎時展開。時近午時,城上已是岌岌可危。恰在此時,忽見西方塵頭大作,一支軍馬殺到。


    不知來者何人,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魂之一統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夫195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夫1950並收藏貞觀魂之一統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