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建成見世民支走段誌玄,便以為他要與突厥拚命,唯恐他一時衝動,誤了大事,忙要阻攔。卻見世民胸有成竹道:“大哥不必多慮,我自有主意。”


    建成見世民這樣講,方才放下心來。


    霍邑境內的一個村莊外,數百突厥武士打扮的人與正一群馬匹滯留在這裏,為首一位酋長正是康鞘利,在他身邊住馬而立的是義軍使者劉文靜。他正把身子湊過去不知在講些什麽,但康鞘利卻一臉滿不在乎的神色。這時從村內走出一隊人馬,拖著幾隻豬和牛走來。這夥人中除了二三十名突厥武士之外,還有四五位漢族官員模樣的人。在他們身旁有幾個百姓追著他走,在他們身後,還遠遠地跟著一群百姓。隻見官員身邊的百姓連連央求道:“官爺,行行好吧。沒了這隻牛我們一家人可怎麽活呀!”


    這幾位官員臉上顯露著厭煩,邊走嘴裏邊發出嗬斥之聲:“趕緊迴去!”


    但這幾個百姓哪裏肯走開,一再纏著他們央求個不停。這時,忽見一名突厥武士怒吼一聲,抽刀便向那幾個百姓奔過去,顯然是要下殺手。那幾位官員忙上前攔住道:“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另外一位官員則對著百姓厲聲喝道:“還不快滾!要牛不要命嗎?”


    “可沒了這牛,我們一家人怎麽活呀!”百姓哀嚎道。


    官員們口中喊著,臉上卻流露出慚愧和不忍。這些官員與其說是來幫助突厥人搶掠的,還不如說是來保護百姓的。劉文靜所以讓他們跟隨突厥人一同進村,目的就是要盡力阻止這些突厥人殺人。可事實上,他們所能做的也隻是趕走這些百姓。


    這時,另外幾名突厥武士也煩躁起來,抽出腰刀走向百姓。那幾位官員忙上前阻攔:“使不得!使不得!”


    但幾位官員如何攔得住幾十名突厥武士,其中一人搶上前去,對著一名百姓就是一刀,登時將那百姓砍翻在地。其他百姓見狀,拔腿就跑。那幾名武士一時性起,竟舞刀追了上去。眼看就要趕上,忽見一隊騎兵趕到,為首一人大喝一聲:“住手!”翻身下馬,手起刀落,將跑在最前麵的突厥武士打到在地。其餘幾名武士見狀,急忙退迴到隊伍之中。


    此時,劉文靜恰在康鞘利身後,見此情景,先是大吃一驚,隨後見這支隊伍打著義軍旗幟,方才略定下心來,忙打馬上前喝道:“何人大膽,敢殺盟軍勇士。”


    卻見那人厲聲道:“我乃太原義軍執法官段誌玄是也!大將軍有令,軍中凡有搶掠民財,傷害百姓者,殺無赦!末將特來執法。”


    劉文靜聞言,心中且驚且喜。驚的是殺了突厥武士,必定惹出許多麻煩;喜的是段誌玄這樣做也好殺一儆百,讓突厥有所收斂。但他心知此事隻能到此為止,於是趕緊上前道:“段將軍,此乃誤會。這裏是突厥友軍,不可自相殘殺。”


    卻見段誌玄答道:“末將隻知將令不認人。”說著,指向康鞘利道:“這廝縱使屬下行兇,罪亦當死。”


    說著,已將手中刀入鞘,提起大錘走向康鞘利。康鞘利聞言大怒,縱馬舞矟對段誌玄當胸便刺。卻見段誌玄略一閃身,躲過來矟,迴手一錘,將康鞘利手中長矟打落在地。隨即一俯身拾起那矟,略一用力,那矟早被折成兩段。眾武士各個大驚失色。又見那人把手一擺,身後約一千餘騎士便向突厥人包抄過來。突厥武士見狀,也各擺兵刃與義軍對峙。恰在此時,又見數十騎飛奔而至。為首一人,正是李世民。隻見他縱馬來到康鞘利身旁,口中高喊:“段將軍,不得無禮!”劉文靜正不知如何是好,一見世民趕來,方才定下心來,先拱手喊了聲:“二公子!”隨後又對段誌玄道:“此乃突厥使者康鞘利,段將軍不得無禮!”


    卻見段誌玄道:“末將心中隻有將令,並無使者!”


    說著便奔向前來。世民忙道:“段將軍住手!”


    卻見段誌玄又道:“末將心中隻有將令,並無右都督。”


    說罷,舉手中大錘便砸向康鞘利。眾人大驚。卻見世民並不擺手中槍攔擋,而是伸手一把抓住康鞘利後頸,輕輕一提,那康鞘利登時離了戰馬。要知道,這康鞘利也非尋常之輩,他一身武功十分了得,在突厥軍中乃是僅次於八達殺神名將,否則又怎能被派到義軍來。但在世民這一抓之下,竟然毫無反應。尤為令人吃驚的是,康鞘利身高體粗,足有二百餘斤,可到了世民手中卻如同無物一般。眾人看在眼中,不禁各個目瞪口呆。他們也不知世民是在救人,還是要行兇,隻是這康鞘利落在世民手中,雖頓覺一股徹骨之痛從脖頸瞬間傳遍全身,但段誌玄這一錘卻已砸空。隻見世民又道:“段將軍,你要執法,我實不敢阻攔。但大使性命事關重大,你不可魯莽。”


    隻見段誌玄又道:“請右都督莫要妨礙末將執法。”


    世民怒道:“你如要殺大使,不如先殺了世民。”


    段誌玄聞言,故作躊躇狀,半晌方道:“既如此,且待見過大將軍再做道理!”


    世民這才下馬拜見康鞘利,然後道:“此乃我軍中執法將官,為人甚是執拗,既便是世民犯法,他也會定斬不饒。還望大使海涵見諒!”


    此時,康鞘利與突厥眾將士莫不懷有劫後餘生之感,驚魂未定之餘,哪還幹多言。這時,世民又對麾下人招手道:“拿上來!”


    便有人趕過幾輛馬車,車上盡是絹帛。世民指著這些車輛道:“大使與眾將士遠道而來,世民無以為謝。且以絹帛千匹贈與大使,餘者各贈絹帛十匹。此乃世民個人些許薄禮,實不成敬意。待見到大將軍時,另有重禮相贈。”又迴身道,“來人,擺下酒肉,世民就在此地與大使和眾將士痛飲。”


    於是,眾人便找了個陰涼之處,大家席地而坐,擺上酒肉,倒滿酒,便暢飲起來。酒過三巡,世民起身道:“各位突厥兄弟,今日一同暢飲,世民心裏甚是痛快。但世民有幾句話要講給各位,不知各位願聽否?”


    突厥人本來大多生性豪邁豁達,此時又喝了幾碗酒,不覺更加豪氣萬丈,早將方才的不快忘到了腦後。康鞘利也不例外,此時他見世民有話要說,便爽快地道:“兄弟,你有話盡管講來。”


    世民道:“弟兄們遠道而來,助我義軍西征,世民感激不盡。弟兄們若能在戰場上殺敵立功,助義軍攻下長安,金銀財帛,不吝相贈,世民絕不食言。但有句話需先對弟兄們言明:此番我等進軍關中,本為拯民於水火。故大將軍早有軍令,凡敢掠奪民財,奸殺百姓者,一律軍法從事。弟兄們雖遠來是客,但軍中無二令。”說著,他迴身指了指身邊的段誌玄,“這位兄弟便是軍中執法官。他一向執法如山,就是世民違了軍法,他也照樣砍頭不誤。故請各位兄弟在軍中莫犯軍法,以免到時都不好看。各位若能聽從世民相勸,請滿飲此酒。”


    說罷,先將碗中酒一飲而盡。此時,眾突厥武士尚未飲醉,聞言不覺心中一顫。但這些突厥人生性最敬強者,喜交豪爽之人,此時見世民如此神勇豪邁,不覺心生敬慕,且又得了他許多絹帛,故此對世民除了敬畏,還帶著著幾分喜愛。所以此時無人敢說出個不字,便紛紛舉酒一飲而盡。


    然後,世民又轉向段誌玄道:“段將軍,常言道:不知者不罪。今突厥兄弟不遠千裏,來助我殺敵,實同自家兄弟,隻因不知軍中法令,才犯了軍法。你若告知大將軍,隻能讓大將軍為難。不如此次便饒過眾兄弟一次,下不為例如何?”


    段誌玄便道:“既是自家兄弟,又情有可恕,我便賣都督一個人情。但若再有人敢犯軍令,誌玄定不容情。”


    世民道:“段將軍豪爽!來,我等再滿飲了這碗酒!從此都以兄弟相待如何?”


    康鞘利聞言,不覺有些鬱悶。明明是自己不再追究段誌玄對自己無禮之過,卻怎麽變成了段誌玄不再追究突厥人違法軍令之罪了?可在李、段二人的凜凜神威與熱情豪爽之下,他卻不敢也不好意思斤斤計較了,隻得再次與麾下將士一同一飲而盡。這一頓酒一直喝了兩個時辰,然後才罷席同歸營寨。


    自此以後,突厥武士隨唐軍從絳郡一直殺到長安,卻始終遵守軍法,絲毫不敢禍害百姓。百姓聞知此事,莫不對李世民交口稱讚。李淵得知此事後,也大喜過望:“二郎能威懾虜眾,真我兒也!”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世民與劉文靜見到李淵時,義軍正在開赴絳郡的路上。李淵先見了劉文靜與世民,賞了劉文靜出使之功。隨後又會見了康鞘利,贈了他與突厥武士許多金銀財帛,便又率軍向絳郡進發了。


    卻說這絳郡雖比不得霍邑,但太守陳叔達卻非等閑之輩。此人乃南朝後陳高宗嫡孫,深通韜略,為人忠正剛直,精通吏法,勤政愛民,深得當地民心。雖是文官,但手下卻有一員大將,姓李名安遠,此人善使馬矟,弓馬嫻熟,有萬夫不當之勇。更兼治軍有方,故絳郡兵精將勇,城池堅固,糧草山積,亦非尋常郡縣可比。


    這太守陳叔達聞聽義軍已到城下,便請來李安遠商議:“李淵用兵,詭計多端,兼有李世民悍勇無敵。我等近日雖募得大批新兵,卻不過萬餘人馬,且多未經陣戰,如何敵得過李淵的虎狼之師?”


    李安遠從容道:“大人不必擔憂。今我城堅糧廣,足以堅守半年。叛軍雖眾,但李淵遠離巢穴而來,太原不遠,便是突厥與劉武周,日久必然生變。隻是自李淵悖逆以來,一路連克西河、霍邑,威聲甚盛。我軍多不習戰,故軍心難固。明日待其前軍初到,立足未穩,末將先出城殺他一陣,挫其士氣以固我軍心。然後收兵堅守,必能退敵。”


    陳叔達沉吟片刻道:“將軍所言有理,隻是欲挫其士氣,恐非易事啊。”


    “大人盡管寬心,不是末將誇口,明日一戰,定要取他三五位將領人頭來見大人。”


    “如此最好。”


    次日上午,義軍先鋒軍果然開到絳郡城下。這位先鋒正是右都督府長史柴紹,一旁與他並馬而立的是副先鋒長孫順德。二人率領一萬人馬先開赴絳郡。剛剛來到城下,便見城門大開,李安遠率領著五百馬軍衝出城來。隻見他對著柴紹高聲斷喝:“叛國逆賊,快來送死!”


    說罷,挺矟殺向前來。義軍中副先鋒長孫順德也殺出陣來。二人大戰二三十合,不分勝負。忽見李安遠賣個破綻,撥馬便走,長孫順德打馬便追。這李安遠奔跑之際,卻悄悄摘弓取箭,暗暗搭箭在弦,準備射殺長孫順德,卻不料此舉早被義軍陣中先鋒柴紹看個真切。柴紹連忙先取箭在手,一箭射向李安遠。箭到處,正中李安遠左臂。李安遠在馬上晃了幾晃,方才穩住身形,催馬便奔向本陣,五百馬軍見李安遠負傷,一湧退向城內。城上軍兵見本軍逃迴,忙開城門放人,卻不料柴紹早已率軍衝上前來。城上軍兵來不及關上城門,被義軍緊隨著殺入城內。這城內隋軍多半是剛招募來的新兵,未經陣戰,此時又見李安遠負傷,哪裏還有鬥誌,頓時一個個丟盔卸甲,四散而逃。柴紹乘勢指揮將士在城內追擊。待李淵率大軍趕到,絳郡已被柴紹所占領。義軍順利開進絳郡城,李淵便在太守官衙坐定。不一時,柴紹便帶著一夥將士將陳叔達、李安遠推入官衙,隻見二人立而不跪。一旁衛士對二人喝道:“見到大將軍,怎敢不跪!”


    李安遠對著李淵高聲大罵:“李某隻跪天子,豈可跪叛國逆賊。今日不幸被你所擒,要殺便殺,休得囉嗦!”


    陳叔達道:“李淵,你我皆為隋臣,我為國守城,何罪之有?豈可無端下跪?”


    李淵聞言哈哈大笑,忙親自上前解了二人身上繩索,道:“二位果然不愧忠義之名。李淵進軍關中,實為廢昏立明,匡扶社稷,非敢背叛朝廷。二位既懷報國之心,何不與李淵一道入關,另立明主,拯救蒼生?”


    陳叔達歎道:“今主昏臣佞,禍亂天下。大將軍若果能心懷天下,救萬民於水火,叔達敢不效命!”


    其實,李淵的所謂廢昏立明,不過是掩耳盜鈴而已。但這陳叔達也是一位智者仁人,他早就對楊廣的種種倒行逆施心存不滿了。此時見李淵如此仁義豁達、禮賢下士,便料知他必是“真命天子”,故此便立即表示願意歸附李淵。一旁的李安遠雖然本不願投降,但一見陳叔達如此,也就無話可說了。李淵見李安遠依舊憤憤不語,便又勸慰道:“常言道:路遙而知馬力,日久方見人心。李將軍不妨暫且屈身義軍之中,他日若覺不便,李淵絕不強行挽留。”


    李安遠這才翻身拜倒:“人言大將軍仁義豁達,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末將願隨鞭蹬,百死不悔。”


    李淵忙俯身扶起二人,便令與眾文武官員相見。於是封陳叔達為大將軍府主簿,與溫大雅等同掌機密。以李安遠為右翊衛統軍之職。眾文武齊賀大將軍又得謀臣猛將。自此後,李淵招賢納士之名更加廣為傳播,四方群賢如汾臨名士薛大鼎、河東令任瓌等紛紛來投。附近百姓更是蜂擁應募,參加義軍。當義軍開至龍門縣時,人數已高達十萬之多。


    這一日,孫華與李仲文也來到義軍大寨。李仲文是舉寨來投,孫華則僅帶了數十隨從與李仲文一道前來。李世民親自離寨十裏相迎,李淵也為二人設宴接風。


    酒席之間,李淵對孫華講道:“今關中形勢如何,孫將軍又有何良策,還請孫將軍不吝指教。”


    孫華道:“非是末將誇口,若是大將軍早到半年,莫說是馮翊郡,即便是整個關中,又能有幾人敢不從末將之令!隻是這半年之前,不知何處來了一胡人,名劉鷂子,率著千餘胡、漢強人來到華陰山上落草稱王,數月之間,竟聚集萬餘人之眾。其附近竟有七八處賊人被他收服。末將也曾率軍討伐這廝,卻不料這廝果是厲害,末將鬥他不過。此外,雍州近來也有何潘仁等幾位豪傑占山落草,與末將素無往來。餘者隻需大將軍渡河入關,必當望風歸附。”


    薛大鼎聞言,向李淵獻計道:“若依孫將軍所言,大將軍切不可去取河東,以免曠日持久。應直渡龍門,長驅關中,徑取永豐倉,就倉糧而聚饑民,則兵眾可得。雖長安未下,關中已為我有矣!”


    任瓌也道:“若能直趨河西,占據永豐倉,關中複有孫將軍等眾豪傑望風響應,大事成矣!豈可斤斤計較於一城一地之得失!”


    這時,裴寂起身道:“屬下以為,此計斷不可行。今屈突通老賊擁重兵而據堅城,若舍之而去,一旦攻長安不下,退則必為其所阻。此危道也。不若先取河東而後趨長安。長安恃河東為援,河東既下,長安可不攻自破矣!”


    裴寂言罷,眾人一時都緘口不言了。並非是所有人都讚同他的意見,而是他的地位太高,與李淵關係太過密切,故此他話一出口,別人也不好出言反駁。


    沉默了片刻,卻見李世民起身道:“孩兒之計與裴監不同。兵法雲:兵貴神速。今我挾屢勝之威撫歸順之眾,鼓行而西,使敵聞風喪膽,智不及謀,勇不及斷,取長安如摧枯拉朽耳。若進軍河東,圍攻堅城,一旦久攻不下,則眾心解體,大勢去矣。且關中眾豪傑,至今未有所屬。我若不及早入關,恐有他變。屈突通不過自守之虜,不足為慮。”


    李建成一旁讚道:“二郎之計甚善,望父親莫再猶豫。”


    李淵沉思片刻,道:“爾等所言正合我意。但此事關乎全局,當有萬全之計。”


    宴罷,李淵封李仲文為將軍之職,封孫華為左光祿大夫、武鄉縣公、馮翊太守。隨後,傳令王長諧、陳演壽與劉弘基各率左右都督府六千人馬先渡河西進,在河西安營紮寨。同時令孫華與李仲文暫迴合陽山寨,繼續聯係諸路豪傑。並封任瓌為關中招慰大使,招撫諸路豪傑和四方郡縣。大軍暫不過河,以便觀勢而動。


    卻說這任瓌領命,便率領一幹隨從,前往關中。所過州縣、山寨,莫不主動歸順。唯有劉鷂子早已揚言堅決對抗義軍,故此任瓌也未敢前往,幹脆繞過華陰山等山寨,徑往其他地區。這一日,任瓌僅率十幾名隨從來到雍州鄠縣,準備到司竹園說服何潘仁。


    看看將近山寨,忽見路邊山坡湧出一隊嘍兵。這些人也不多問,衝上來便用繩索捆綁了任瓌等人,口中還喊著:“抓住了幾個朝廷奸細,迴寨向大王領賞。”


    任瓌見狀,忙大聲喝道:“各位且住,我並非朝廷奸細,乃是太原義軍派來的使者,要見你們大王。”


    旁邊一人聞言,一腳踢向任瓌道:“管你哪來的,被爺爺抓住就是奸細。”


    這司竹園寨主一向六親不認,所以寨中小嘍囉自然也不會買任何人的賬。但是,這山寨之中也並非不聞世事。自李淵太原舉義之後,義軍在朝野之中名聲不錯,故此嘍兵之中也有懂些事理之人,一聽說任瓌來自太原義軍,忙阻止道:“兄弟莫要魯莽,且將他拿住見大王。莫誤了大事。”


    於是,眾人帶了任瓌等人,到山寨聚義廳內來見大王。


    原來這山寨的大王,正是孫華在李淵麵前提到的何潘仁。此人本是市井無賴,生性六親不認,天地不服。不知受過誰人指點,也略通些槍棒拳腳,雖然算不得武藝高強,卻天生蠻力,無人能及。平日裏一拳能打死一頭牛,戰場上善使一柄開山巨斧,重有八十餘斤。落草之前,整日在長安城內橫著膀子亂逛,若是有人惹火了他,不論官民,舉手就打。十幾年間,不知闖下了多少禍事。不過,這人也有兩條優點——一是頗有孝心。這何潘仁家境貧寒,但他寧可自己三日不食,卻不肯讓老母挨餓受凍。無論是賣力傭工也好,還是去偷去搶也罷,卻經常弄些肉食來孝敬老母。老母若不肯吃,便硬行塞到嘴裏。雖是舉止無禮,但孝心其實可嘉。二是雖橫行市井,卻不甚欺壓鄰裏,若是有外人敢來招惹鄰人,他反倒會舍命相護。故此鄰裏之中,雖莫不懼他三分,卻大多不甚恨他,而有些身份地位的人也不願招惹麻煩。至於達官顯貴,又輕易撞不見他。故此,在長安城中豪橫了十幾年,雖也惹了幾場大禍,卻都能逢兇化吉。不料半年之前,他竟暴打了宇文成及的家奴,無法在長安城內存身,隻得背著老母逃往鄉間。偏巧路過司竹園時,遇到賊人打劫,為首的大王被他一斧砍死。眾人見他悍勇,便幹脆推他為寨主,自此便落草司竹園。何潘仁當了寨主之後,立即廢黜一起江湖規矩,不論官民,見人就搶。不論誰家地盤,有利便奪。官軍奈何他不得,周邊豪傑若敢與他來辨理,他動輒出兵火並。加之他為人又不吝嗇,搶來的財物,大多分給寨內嘍囉。故此,寨中嘍囉隨著他大碗吃酒肉,論秤分金銀,好不逍遙快活。四方草寇也莫不願意投奔司竹園。結果,他當上寨主不過半年,司竹園竟然擴充至數萬人馬。任瓌到來之前,也曾有長安和薛舉的使者多次來司竹園想說服何潘仁歸降,卻都被他問也不問便拉出去斬首了。此時見李淵又派來使者前來,他二話不說,便大怒道:“拉出去砍了!”


    任瓌聞言神色不變,道:“且住!大王可否聽我一言?”


    何潘仁卻連連擺手道:“休聽他放屁,快拉下去。”


    一旁小嘍囉上前拉住任瓌往門外便拖。任瓌高聲道:“李大將軍舉義兵,救蒼生……”


    何潘仁卻哪裏肯聽他多講,隻是一疊聲道“砍了砍了!”


    小嘍囉連拖帶拽,將任瓌拉出聚義廳外,正待砍頭,卻忽聽得一聲高喊:“且住!”小嘍囉看時,卻見迎麵走來一位儒者打扮七十上下的老人。隻見此人中等身材,身體微胖,須發皆白,慈眉善目,走上前來對小嘍囉問道:“大王為何又要殺人?”


    小嘍囉道:“此人乃太原李淵派來的使者,要招降大王。大王不肯受招,故此要將他斬首。”


    老者聞言,且驚且喜,對任瓌問道:“不知足下高姓大名?”


    任瓌本以為自己已在劫難逃,不料卻遇見此人,忙道:“在下姓任名瓌,奉唐國公李淵之命,前來招撫何大王。不期一言未發,便要將在下斬首。”


    老者道:“莫非是前任河東縣令任瓌大人嗎?”


    “正是在下。”


    “如此,請任大使少待,老夫去去便來。”


    說罷,趨步走入聚義廳。進入大廳時,隻見何潘仁猶在破口大罵:“李淵老匹夫,竟敢讓爺爺我降他……”


    忽見老者走入,忙起身道:“李長史快來請坐。”


    原來這老者姓李名綱,本為朝廷官員,官至尚書右丞。至楊廣即位後,隻因他生性忠正剛直,見不得朝中邪佞當道,便辭官不做,歸鄉養老。五年前,何潘仁因當街痛罵長安縣陳捕頭被關入大牢一個多月。這何潘仁雖然算是孝子,但家中本是過的賺一天吃一天的日子,並無任何積蓄。故此入監不到半月,老母便揭不開鍋了。又臉薄不願求人,隻好上街乞討,恰巧遇到李綱。這李綱見她孤苦無依,不禁心中不忍,便派隨從將老太太送迴家中,並給了她二十兩紋銀。事後,又到官府為何潘仁疏通關節,何潘仁這才被釋放出獄。故此,何潘仁感念李綱不已,一向對他敬重有加。落草司竹園後,何潘仁便生出報恩之心,於是派人將李綱劫到山寨,讓他做自己的長史,凡征殺以外的一應事務,均交由他管理。李綱本不肯落草為寇,但考慮到何潘仁殺心太重,自己若留在他身邊還能讓他少一些殺戮,這才答應何潘仁留在了司竹園。至於做不做長史,他到沒放在心上。而事實上,何潘仁也還算聽得進李綱的苦口良言。自他來到山寨後,何潘仁果然是少殺了不少人。


    此時李綱見到何潘仁,便道:“大王為何又要殺人?”


    何潘仁道:“這廝是個說客。我在此為王,何等快活,這廝卻讓我受李淵轄製。故此讓人將他砍了。”


    李綱道:“大王差矣!大王在此雖是快活,但絕非長久之計。我聞李淵雄韜偉略,仁義豁達,乃當世真命之主。今其遣使前來,大王正好歸順,也好博得個萬裏前程。”


    何潘仁連連搖頭道:“他事盡可聽從長史之言,隻是要讓我摘下這草頭王冠,複聽他人差遣,卻是萬萬不可。”


    李綱又道:“李淵大軍一路之上,所向披靡,今即將入關。大王雖英勇無敵,但麾下之眾,不過烏合之徒,豈能與李淵相抗。若是殺了其使者,隻怕後患無窮。”


    何潘仁略一沉吟道:“長史休怕,我一柄大斧,雖打遍天下,有何懼哉!”


    李綱聞言,不覺無語。片刻後道:“大王若不聽老夫之言,老夫留在山寨也是無用。今即告辭離寨。”說罷,轉身趨出。


    何潘仁見狀,忙起身向前拉住李綱道;“長史莫惱。我即刻放那使者離去就是?”


    李綱盯住何潘仁凝視了好一陣,才長歎一聲:“如此,隻怕是錯失良機呀。”


    何潘仁見李綱不再堅持己見,大喜。轉身對廳下喝道:“快快放了太原使者。”


    早有人出寨放了任瓌。此時任瓌雖神色不變,但內心卻不免又是慚愧又是慶幸,急率著隨從匆匆離了山寨。不料沒走出多遠,卻發現迎麵走來十幾騎人馬。走近時,有一隨從忽然喊了一聲:“馬三寶將軍。”


    眾人看時,隻見對麵眾人中,為首一人身高八尺,威風凜凜,不知是何人。而在身邊與他並馬而行的,正是馬三寶。這隨從忙上前叫住馬三寶,向任瓌做了引見。任瓌這才與馬三寶相見。馬三寶又指著身邊為首之人道:“這位是京城大俠史萬寶。”


    任瓌又忙與史萬寶相見。雙方寒暄過後,史萬寶得知詳情,便道:“既如此,不如同迴山寨。定讓任大人在大將軍處有個交代。”


    話到此處,各位讀者必然要問:馬三寶為何會來司竹園,這史萬寶又是何人?這話還得從李淵的三女兒陽兒說起。原來自從柴紹逃離京城之後,陽兒也很快帶著家中細軟離開長安,來到鄠縣柴家別墅。隨後變賣家產,招聚豪傑、亡命。由於李世民在京城時,曾廣結當地豪傑,而馬三寶又經常與世民一同與眾人廝混,與這些人相熟。故此陽兒便讓馬三寶負責此事。結果很快便聚起了數百餘人。其中便有這位京城大俠史萬寶。


    最初,官府忙於應付其他事物,不及顧及陽兒。自從李淵大軍逼近,便有人發現陽兒還在鄠縣別墅,便派人前來捕拿。故此陽兒無法繼續在別墅存身,幹脆也舉起義旗。但畢竟麾下兵馬太少,難以與朝廷大軍為敵。便打算借用太原義軍的名義招降幾處山賊以壯大實力。而何潘仁與陽兒所在別墅最近。故此,陽兒有意先招降他。但這何潘仁卻是一位有名的六親不認、殺人不眨眼的主兒,要招降他又談何容易。但陽兒卻自有主見。因為她知道史萬寶與何潘仁有著刎頸之交,故此將史萬寶請來商議此事。史萬寶得知陽兒心意後,立即表示願意去招降何潘仁。


    原來這史萬寶乃是何潘仁朋友兼恩人。大約在七年前,這何潘仁無賴之名漸盛,故此市井之內無人再敢雇用他做活,他也就自然無處尋錢使用。便在市井之中尋釁滋事,搶騙些錢財糊口。這一次,恰好撞見了史萬寶的一位朋友。二人口角起來,何潘仁便將這人暴打了一頓,又搶了他身上錢財。這人嫌到官府告狀太過麻煩,便請史萬寶為他出頭。史萬寶來尋這何潘仁辨理要錢,可這何潘仁哪裏是講理之人?且錢財到手後,早被他花光,又拿什麽還給史萬寶?二人言語不和,便當街交起手來。這場惡鬥竟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史萬寶才將何潘仁打倒在地。然後又是一頓拳腳相加。卻不料這何潘仁被打之後,全無懼色,口中竟哼起了小曲兒,又道:“你若要錢時,早已沒了;要命盡管取去。隻是今日你打了爺爺,卻不能白打。需給我一兩銀子方能了結。”


    史萬寶聞言大怒:“你這廝是誰的爺爺?”


    說著又打。何潘仁卻忙道:“你是我爺爺,你是我爺爺!爺爺要打隻管打,隻是打完給孫子一兩銀子做零花錢便好。”


    史萬寶見何潘仁如此無賴,反被他氣樂了,便道:“你若叫我朋友兩聲爺爺,並保證今後定不欺他,我便給你一兩銀子。”


    不料這何潘仁便翻身跪到史萬寶朋友麵前:“爺爺,爺爺,爺爺,爺爺……”


    又轉向史萬寶道:“我叫了十幾聲爺爺,給我二兩如何?你若不肯給時,需讓他叫我爺爺償還。”


    史萬寶徹底被他氣樂了。又問道:“你搶了我朋友多少錢?”


    何潘仁聞言,立即又倒在地上,捂住臉道:“錢卻分文沒有。不如你再打上我一個時辰。然後給錢便好。”


    那朋友忙道:“不過兩貫來錢,不足掛齒,隻是這氣恨難平。”


    史萬寶道:“此時可平了?”


    朋友笑道:“多謝哥哥!”


    “既如此,”史萬寶又踢了何潘仁一腳,示意讓他起身,隨即掏出一錠紋銀,“這是五兩紋銀,你去換些散碎銀兩。將三兩還於這位爺,餘下的便與你作挨揍錢了。”


    那朋友道:“這如何使得。”


    史萬寶道:“賢弟休管,哥哥我混跡江湖,這點臉兒還是得要的。”


    說著,便與朋友進了一家酒店。何潘仁卻不管許多,早接過錢走了。


    來到酒店坐定,那朋友道:“這廝必是不肯迴來了?”


    史萬寶隻是微微一笑,卻不發言。其實,這史萬寶久在江湖,什麽人不結交,其中也不乏潑皮無賴。但人不怕潑皮無賴,隻怕言而無信。這何潘仁雖是無賴,但卻悍勇無懼,也並非無用之人。故此史萬寶正是有心試他一試,若是他一去不迴,也不過權當丟了幾兩銀子;若肯迴來還錢,不妨與他結交結交。不料酒菜剛剛上齊,何潘仁便已來到酒店。拿出三兩銀子交於那朋友,轉身便走。史萬寶忙道:“你這廝,何不過來同飲?”


    卻見何潘仁道:“爺爺我打都不懼,何懼吃酒?隻是老娘還在家中等米下鍋,爺爺便不奉陪了。”


    說著,一瘸一拐走出了酒店大門。史萬寶望著何潘仁身影,不由得心中一動。怪不得剛才打他時,他一直捂著自己的臉,原來是怕老娘看了心疼。不由得對他陡增幾分好感。


    這史萬寶見何潘仁徑自去了,也不以為意。卻不料一個月後,他因事出門,卻看到何潘仁正坐在門前,見到史萬寶便上前道:“何處去?”


    史萬寶一怔道:“你這廝找我何事?”


    卻不料何潘仁竟道:“特來討打。隻望你打完後再給我一二兩銀子度日。”


    史萬寶笑道:“你這廝著實無禮!難道還賴上我不成!”


    何潘仁道:“沒奈何,老娘在家等米下鍋,我又無處尋錢。隻好前來討打賺錢。”


    這史萬寶見狀,知他所言非虛,且家中又不缺這幾個錢,故此便又給了他五兩銀子。自此以後,這何潘仁便常來向史萬寶討錢。史萬寶便幹脆將他請到家中,與他結交。有時不待他張口,史萬寶便送些錢與他。若是史萬寶有事,何潘仁也莫不竭力相幫。日久天長,二人反成了生死之交。故此時史萬寶見陽兒意欲招降何潘仁,便請求前往司竹園。卻不料偏巧在此地與任瓌相遇,眾人便一同返迴司竹園。


    這邊何潘仁聽說史萬寶來到山寨,大喜過望,忙迎出山寨。當他看到任瓌時,不覺一怔,卻並未多言。眾人入寨後,免不得一番寒暄。隨後史萬寶便道明來意。何潘仁道:“大哥,我在此地做個草頭王,何等逍遙快活?何必投靠他人,受人差遣。”


    史萬寶道:“兄弟,你在此地落草,雖是一時快活,但絕非長久之計,終須有個了局。今以李淵之深謀遠慮,李二郎之英勇無敵,其父子早晚必得天下。今任大使既來招撫,兄弟何不早早歸順,也好博得個功名富貴,快樂一世。今可請任大使暫迴義軍稟明大將軍,兄弟且在此奉三小姐為主,以待義軍到來。”


    這何潘仁一生,隻敬服李綱與史萬寶二人,但對此二人又有所不同。對李綱主要是因感恩而心存敬意,對於史萬寶卻是既敬且服。故此在他心中,史萬寶之言要遠比李綱所言更有分量。但是要讓他歸順李淵,卻著實心有不甘,便忍不住道:“大哥,休提那李淵、李二郎,你我兄弟何不自己打江山,坐天下。隻要大哥願意,你便來此做個山寨之主,小弟願坐第二把交椅。”


    史萬寶被他說得有些哭笑不得:“兄弟,為兄到此,豈是來與你爭奪這山寨之主。兄弟你雖為人魯莽,但為兄卻不可不為你考慮長遠之計。若是隻顧在這司竹園坐井觀天,意圖抗拒義軍,隻怕大將軍一到,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哥哥休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兄弟正要待李二郎來時,會他一會。若是敵他不過,再降他不遲。”


    “李二郎十二三歲時便橫行京城,那時哥哥我便敵他不過。近來鎮守邊關,連斬迭力失、阿力穀兩大突厥殺神,實是神勇,兄弟如何是他對手!今三小姐有難,兄弟若能盡力相救,功勞不小。大將軍到時,必有重賞。倘若兄弟當真舍不得這草頭王位,哥哥也隻好保著三小姐前往他處。兄弟失此良機,休怪哥哥不肯提攜你。”


    這時,李綱也勸道:“史大俠所講實是金玉良言,還望大王切莫錯失良機。”


    何潘仁看了看二人道:“既然大哥與長史都這麽講,我聽從你二人之言便了。”


    於是下令設宴為任瓌接風。眾人相商後,決定何潘仁暫且留在司竹園,受陽兒節製,以待義軍到來。隨後,任瓌便趕迴義軍。


    且說這任瓌一路曉行夜宿,趕迴義軍。這一日,眾人行近黃河岸邊,看看天色將晚,本待尋家旅店歇息,卻又探得義軍王長諧大寨離此不遠。任瓌便對眾人講道:“此地到處官軍、草寇,敵友難辨。我等何不連夜趕往義軍大寨,方才確保無虞。”


    於是,眾人便不住宿,連夜趕往王長諧軍營。在離軍營還有三五裏路時,已是天至亥時,正值濃霧蔽月,夜色深沉,忽見前方大營處烈焰騰空,漫天而起。一人驚道:“大營起火了!”


    不知義軍大寨安危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魂之一統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夫195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夫1950並收藏貞觀魂之一統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