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鄭文通率軍趕往賈胡堡,忽有人來報,說寨內已被義軍攻取。鄭文通驚道:“李淵出兵不久,如何能到達此地?莫非其中有詐?且開往敵寨看看。”


    於是傳令三軍加速行軍,趕往賈胡堡。軍隊來到賈胡堡,果見山上大路口處紮滿營寨,寨內盡是太原義軍旗幟。鄭文通驚異道:“叛軍何得如此神速!”


    便縱馬來到敵寨近處,認真觀察了一陣,卻見寨內鴉雀無聲。鄭文通立即下令攻寨。寨內依舊毫無動靜,直到最前麵的將士接近山寨,忽聽寨內一陣號角之聲。霎時,寨內箭如雨下,射向隋軍。繼而又依托山勢,放下滾木礌石。隋軍一時死傷不少,隻得撤下山來。鄭文通又令人向山上叫罵,隻見山上寨門打開,湧出幾十騎。為首一人身高近八尺,英姿勃勃,手提大刀,正是黑石嶺寨主劉蘭成。隻見他對山下喊道:“山下那些為虎作倀、壓榨百姓的賊們聽著,我奉右都督之命在此等候多時了。你等若是下馬就縛,或可活命,若是執迷不悟,讓你們一個個都死。”


    原來,李世民早在進軍關中之初,便料知宋老生必然會打算扼守賈胡堡和雀鼠穀以抗拒義軍,故此先派人通知劉蘭成,讓他搶先占據這兩處戰略要地,堅守不戰,以待義軍到達。


    鄭文通聞言大怒,望著山上高聲罵道:“逆賊休得猖狂,敢下山來與我一戰嗎?”


    劉蘭成笑道:“右都督隻令本人守住山寨,並無與爾等廝殺之令。”


    鄭文通愈發怒火上撞,揮軍又衝向山去,卻見劉蘭成等從容撤迴山寨。鄭文通剛剛衝近山寨,卻又被一陣箭雨逼退。鄭文通便令人對山上叫罵,卻聽到山寨中忽然響起一陣奏樂之聲。鄭文通自知難以攻下山寨,隻得下令撤軍迴霍邑。


    就在義軍大舉西進之際,卻從東方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李密派來的使者。這位使者本來是要到太原與李淵會見的,但到了太原卻發現李淵已經兵發關中了,所以才趕到軍中與李淵會麵。李密派使者前來的表麵目的是要與李淵聯合共同反隋,但實際是想要李淵擁戴他為盟主。李淵看過李密給他的書信,立即明白了李密的用意。他當機立斷,讓人迴書於李密,表示願意擁戴李密。裴寂表示反對:“大將軍必欲結好李密,或為解西取關中後顧之憂乎?然則李密兵圍東都日久,攻之不可猝下,棄之則前功盡棄。焉能西顧而與我爭太原!大將軍不可許以盟主之名。”


    唐儉也勸道:“李密,猛虎也。久在中原,威勢甚盛。若複受大將軍擁戴而有盟主之名,必如虎添翼,其勢成矣!”


    李淵笑道:“盟主,虛名耳。以此而結好李密,使之為我東麵屏障。我則得以從容進軍關中而取長安,然後虎踞關中,雄視天下,則大業成矣!區區虛名,何足惜也。諸公勿複多言!”


    於是修書於李密,表示願意推戴他為反隋盟主。李密得到李淵的書信後,心中大喜。立即聚眾傳閱這封書信:“有唐公推戴,天下事定矣!”


    群臣紛紛稱賀,唯魏征出列道:“李淵所以推戴主公,實為以此牽製我軍,使我不得進取太原,他卻從容克長安、定關中耳。臣以為虛名不可恃,盟好不可信。”


    李密笑道:“文成之言甚是。隻是李淵欲從容取長安、定關中,孤又何嚐不欲以其為西方藩屏,專意取東都、定中原乎!孤所以得此書而喜,不過借此而壯聲勢罷了!今可以李淵推戴事傳布四方,以招撫群雄。”


    於是,遣使將李淵推戴李密為盟主之事通告四方,招撫群雄。當使者來到易州宋金剛處時,受到宋金剛熱情接待,並表示堅決擁戴李密反隋。可是李密使者剛剛離去,竇建德與劉武周的使者也接踵而來。宋金剛權衡利弊,覺得自己與竇建德曾有過一場惡鬥,心結難除,不可投奔。且李密麾下良將如雲,自己去了很難出頭,而劉武周卻與自己有舊交,而且他剛剛舉事,麾下正缺少得力戰將,自己去了定能受到重用。於是便與尉遲敬德商議。敬德料知宋金剛不可能投奔李世民,而且近來老母頗念故鄉,自己與妻子也思念嶽父,故此也願意投奔劉武周。於是,宋金剛便率領麾下數千願意跟隨自己的將士投奔劉武周去了。


    進入馬邑境界後,敬德暫且辭別宋金剛,帶著家眷先迴善陽縣故鄉,將老母安頓下來。然後又與妻子探望了嶽父。一切辦妥後,敬德本想在家陪母親多住幾日,不料宋金剛卻派人來到善陽催他速速趕往馬邑有要事相商。敬德隻好辭別母親、嶽父和妻子,星夜趕到馬邑城內來見宋金剛。二人相見,隻見宋金剛喜形於色道:“武周不愧為故交,果不負我。”


    敬德見狀,忍不住問道:“不知劉武周如何安置大哥?”


    “為兄剛到馬邑,他便封為兄為宋王、大將軍,統管所有兵馬。又以家財之半贈與為兄,且將其妹妹嫁於為兄為妻。人生難得遇知己,今遇劉武周,你我兄弟之大幸也。明日賢弟可隨我去見武周,必能保賢弟高官厚祿。”


    敬德見宋金剛侃侃而談,開始時也為他高興。可當他聽說宋金剛要取劉武周之妹,不禁眉頭漸漸緊鎖。待他講完,便問道:“大哥娶武周之妹,又如何處置大嫂?”


    宋金剛道:“給了她絹帛千匹,送迴娘家。”


    敬德勸道:“常言道:糟糠之妻不下堂。大嫂隨大哥多年,相夫教子,甚守婦道。大哥何可為一身之榮而棄結發之妻!”


    “常言亦雲:兄弟是手足,妻子是衣服。出妻再娶,人之常事也。今若不娶武周妹,何以取信於武周?我等兄弟,懷蓋世之才略,豈可久為人下之人。”


    敬德沉默半晌,方道:“此乃大哥家事,兄弟不好多言。”


    宋金剛又道:“為兄所以催促賢弟速迴,是因為有一大事要與兄弟相商。今李淵父子率軍進取關中,太原無良將鎮守。武周有心聯合突厥攻取太原。隻是突厥另有打算,不肯相助。武周有意獨自率兵取太原。不知兄弟意下如何?”


    敬德聞言愕然,沉思了好一陣方道:“此乃大事,兄長與劉武周自當有長算,非小弟所能言。今大哥已投奔明主,將來必鵬程萬裏。小弟心願已了,唯願歸隱鄉裏,為大哥治下一布衣,今後永不出世為官。”


    敬德言外之意很明白,就是不願意為劉武周攻打太原,但是此生也絕不會與宋金剛為敵。


    宋金剛道:“兄弟何出此言!你我兄弟當休戚與共,豈可分離。”


    “隻是小弟以往已失信於李世民,今又乘虛而襲其根本之地,此非人當所為也!小弟願隨大哥出生入死,萬死不辭。唯不可與李世民交戰。”


    “兄弟差矣!所謂忠義、忠義,忠在義前。我兄弟既已投奔武周,自當為之效力,此乃忠也;愛李世民而不欲與之戰,此乃義也。今賢弟為李世民而不肯效力於武周,此乃廢忠而守義,棄大而就小也。”


    敬德沉吟好一陣,忽仰天長歎:“人生在世,忠義而已。此二者,失一而何足為人!今日之事,讓敬德如何是好?”


    宋金剛道:“我有一計,可使賢弟忠義兩全。隻是不知賢弟意下如何?”


    “大哥講來!”


    “今日李世民隨李淵進取關中,太原空虛。武周若出兵攻取太原,則是李淵父子進則前有強敵,退則巢穴已失,滅亡無日矣!今愚兄願為賢弟勸武周不出兵取太原,使李淵父子從容入關中。如此,賢弟則無愧於李世民矣!然此後,賢弟當盡忠武周,如何?”


    敬德大喜:“倘能如此,敬德願效犬馬之勞!”


    宋金剛也大喜道:“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


    於是,二人擊掌為誓,宋金剛哈哈大笑。此時,敬德並不知道,自己已墮入宋金剛彀中了。原來,所謂拋開突厥,獨自進取太原,不過是劉武周一時怨憤之言。沒有突厥人的支持,他未必真敢貿然出兵太原。但宋金剛早已料到今後劉武周與李世民之間必有決死一戰,而劉武周要想戰勝李世民,必須借助敬德之力。但宋金剛又明知敬德一直心向世民,必不願與李世民為敵。故此宋金剛才送了敬德一個順水人情,以便讓敬德今後能盡力效忠劉武周而與李世民為敵。這不僅可以讓他籠絡住敬德,而且將來也可以討好劉武周。此時見敬德果然中計,故此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


    結果,劉武周果然沒有真的出兵太原,但他要攻打太原的消息卻傳了出去。


    賈胡堡,連綿十餘裏的義軍營寨,聽不到練兵布陣的呐喊聲,也看不到將士忙碌的身影。烏雲籠罩著天空,偶爾,陽光也會從烏雲的縫隙中頑強的鑽出來,給人以一線希冀。但轉眼之間,卻又被烏雲所遮蔽。時斷時續的雨水敲打著營帳,聲聲都像敲在人們的脆弱的心髒,讓人感到陣陣抽搐。自從李淵率大軍來到賈胡堡以來,這裏便一直陰雨連綿,已經十餘日了,軍隊根本無法行軍作戰。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不斷發生,先是糧草的缺乏,繼而是士氣逐漸低落。近一兩天來,又傳來了劉武周與突厥人已經出兵攻打太原的消息。整個義軍大營開始人心惶惶。


    中軍帳中,李淵正在聚眾議事。此時的李淵,憂形於色,眼前的形勢使他承受著生平從未曾遭遇過的壓力,讓他失去了決斷的勇氣和智慧,他必須要聽一聽眾人的意見。但聽到眾人的意見之後,他卻更感到灰心和絕望。因為,幾乎所有人的判斷都與他本人相仿,認為劉武周來攻太原的可能性極大,應立即迴師救太原,以免遭到滅頂之災。


    裴寂道:“突厥素來貪而多詐,其言豈可信乎?且劉文靜出使至今未歸,莫非被其所扣留!況劉武周之外,李密也不可不防。”


    溫彥博也道:“霍邑近在咫尺,尚不能克。此去長安,關隘重重,豈易攻取!若一旦太原失守,我等前有堅敵,退無所據,軍心渙散,大勢去矣!”


    殷開山道:“目下糧運不繼,軍中有乏糧之憂。莫若且迴師太原,待日後擇機再進取關中。”


    眾人議論紛紛,都主張立即迴師太原。就連當初極力主張進取關中的唐儉等人也是有的主張撤軍,有的一言不發。這時,李淵又將目光轉向李建成和李世民:“你二人有何想法。”


    世民道:“目下稼禾遍野,何憂乏糧?宋老生乃一勇匹夫,一旦雨停日出,可一戰擒之。李密顧戀倉粟,無暇遠略。劉武周與突厥名為聯合,實則相互猜忌。其若進兵太原,馬邑必有螳螂捕蟬之憂。我等本以舉大義、救蒼生號令天下,故能從者雲集。今遇小敵而退,何以樹威信於眾人!一旦人心解體,則大勢去矣!今當義無反顧,有進無退!”


    建成立即表示支持道:“二郎之言甚是!今日我等進則為義軍,退守太原則為叛賊矣!何能號令天下!”


    李淵受到世民與建成的鼓舞,不覺信心倍增,道:“我兒之言,正合我意。我意決矣!有再言退軍者斬!”


    話音未落,段誌玄首先應道:“悉從大將軍將令!”


    其他人顧望片刻,也都紛紛表示讚成。


    似乎是老天在故意考驗李淵父子的意誌,當他們決定有進無退的的次日,陽光驅散了烏雲,連續十幾天的淫雨終於停止了,天空露出了它湛藍的本色。一派死寂的義軍大營突然煥發了生機。將士們開始走出營帳練習武藝,晾曬甲兵器械,全力備戰。三日後,一切準備妥當,李淵立即率軍開赴霍邑。賈胡堡離霍邑不過五十餘裏。大軍行軍一日,當晚便到了霍邑,並在近處安營紮寨。李淵便與眾人商議道:“明日如何應敵?”


    李建成搖頭道:“此地城池險固,強攻傷亡必重,需引其出城來戰。”


    劉弘基道:“隻恐老賊狡詐,不肯出城交戰。”


    殷開山便道:“老賊若不出城,末將願率本部軍兵攻城!”


    王長諧也道:“末將也願前往!”


    世民道:“宋老生一勇匹夫,縱有堅守之心,亦可設計激之,使其出城與我一戰。明日出兵可在城下辱罵老生、文通以怒之,故露破綻以誘之。宋老生必出城來戰。”


    建成又補充道:“若其果真不肯出城,便派人於軍中謠言他與我有暗中勾結,老生恐其左右上奏朝廷,必當出戰。”


    李淵對世民與建成道:“爾等之言,正合我意。明日務必令宋老生出城決戰。”


    次日一早,李淵將義軍分作三支,一支由李建成率一萬兵馬攻打東門,一支由李世民率一萬兵馬攻打南門。李淵率一萬兵馬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支援各處。


    義軍率大軍開近城下,城中果然閉門不出。義軍便在城下發出陣陣叫罵之聲:“宋老生老賊,快快出城應戰。莫作縮頭烏龜!”


    “宋老生,你是女人嗎?為何不敢出城一戰!”


    “簡直連女人也不如啊!”


    “你若敢出戰,必死無疑!”


    “什麽河東名將,簡直是怕死鬼!”


    此時,霍邑城頭上正站立著三員大將。中間一位四十餘歲的年紀,身高體健,正是霍邑守將宋老生。這宋老生乃是隋朝名將,文帝時便已知名於世,至楊廣即位後,更是屢立戰功,甚受倚重。近年來天下大亂,賊盜蜂起,京師留守代王楊侑特命他率兵二萬鎮守霍邑,一則助屈突通剿討河東群寇,二則截斷河東與山西之間寇盜的聯係,以防賊勢蔓延。最近宋老生聞聽李淵太原舉義,料知其必來進取關中,故此招兵買馬加固城池,以待義軍。此時霍邑城池堅固,兵員已有四萬餘人,可謂兵強馬壯。站在宋老生左邊的正是副將鄭文通,右邊的這位大將赫然竟是蔡正公。原來西河失陷時,蔡正公逃得性命,便來到霍邑投奔了宋老生。


    此時,宋老生望著城下義兵,不禁笑道:“人言李淵、李世民父子善會用兵,以我觀之,不過碌碌之輩耳。凡用兵之法,喜合而惡分。今李淵兵不過三萬,卻分作兩軍,若非無智至極,即是欺我無能也!我且不出城應戰,一則益驕其心,二則可待其勞乏,然後擊之,定殺他個片甲不迴。”


    這蔡正公吃過李世民的虧,知道厲害,故此更加謹慎:“李世民素來詭計多端,所以分兵,莫非為了誘我出城。”


    鄭文通道:“量他李世民黃口小兒,乳臭未幹,何足懼哉!”


    宋老生也道:“蔡將軍不必多慮,且任其叫罵。待今日午時,必為將軍破敵軍,取李淵首級。”


    於是,任城外如何叫罵,宋老生等隻是全然不理。看看時至午時,城下義軍漸漸懈怠,南門李世民麾下尚可維持個體麵,那東門李建成軍隊卻大部分不知撤往何處,剩下的一兩千人馬也一個個摘盔卸甲,有的人還坐在城下斷斷續續地叫罵著,有的則幹脆到到陰涼處歇息。宋老生不禁點頭暗服:這李世民治軍,果然與眾不同。於是對一位副將吩咐一番,那副將便率領八千將士前往南門去了。他自己卻與鄭文通和蔡正公率領三萬兵悄悄來到城東門前,然後命人發出三聲號炮,隻見霎時東南兩座城門洞然大開。南門的李世民一見城門忽開,急命人做好應戰準備。但聽得城內一陣戰鼓動天,但響了多時,去不見有人馬出城。這時,卻見城東一陣人喊馬嘶,殺聲大作。世民這才恍然大悟,急對身邊的柴紹道:“老賊必以偏師牽製於我,而以重兵擊建成去了。你且在此指揮作戰,我率衛隊前去支援建成。”


    說罷,便率段誌玄及五百衛隊直奔城東殺去。


    在南門打開的同時,東門也洞然大開。不同的是,馬上便有一支騎兵殺出城來,他們既未上前搭話,也未布陣,而是直接便闖向義軍。緊跟在後麵的是步兵隊,這些軍隊早在城內便已經布列成陣,然後才一隊隊湧出城來,隨著出城,隨著布陣。全軍出城之後,陣列自動形成。隨即衝向前去。


    其實,李淵所做的一切,無非就是誘使宋老生出城決戰。眼前的這種懈怠表現,也是誘敵之計的一部分。而南門的軍隊所以會表現得略有紀律,是因為李世民早就以治軍得法而聞名,如果此刻軍紀過於渙散,反倒令人生疑。因此,對於守軍突然殺出東門,義軍是有心理準備的。可縱然如此,隋軍如此迅猛的攻勢也讓人顯得有些措手不及。衝在最前麵的宋老生、鄭文通和蔡正公猶如三隻猛虎,殺向義軍。正在城下叫罵的義軍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他們便已衝入義軍之中,有的將士,直接便被他們馬踏而死。


    此時的義軍看似極為散亂,實則保持著基本隊列。建成一見敵軍殺來,馬上令人豎起自己的旗幟,義軍霎時形成陣型,但就在陣列尚未嚴整之際,敵軍卻已殺到,鄭文通手起棍落,已有三五人被他打翻在地。竇琮見其來勢兇猛,忙舞刀上前阻攔,卻早見宋老生已一馬殺到。建成為擋住敵軍攻勢,穩住陣腳,急親自挺手中槍來戰宋老生。二人剛剛戰不三合,卻不防蔡正公從一旁殺到,一棍正中建成馬腿,建成登時翻身落馬。幸好劉弘基,長孫順德及時趕到,劉弘基敵住蔡正公,長孫順德連忙下馬將建成扶上自己的戰馬。卻不料隋軍騎兵早已潮湧般殺了過來,建成剛剛組成的陣列,頓時再度混亂起來。恰在此時,又見城南煙塵大作,世民又率五百衛隊趕來應援。蔡正公忙停止攻擊,率軍掉頭去阻擋世民。建成軍卻仍無法阻擋敵軍攻勢,紛紛敗退下去。幸好此時李淵率伏兵趕到,方才敵住隋軍。雙方一場惡鬥,一時難分勝負。


    李世民率軍殺過來後,立即被蔡正公率領的五千步兵所包圍。蔡正公知道世民厲害,因而並未親自上前去鬥世民,而是指揮軍隊一波波湧向義軍。但世民與段誌玄帶領衛隊在敵軍之中一陣衝殺,很快便發現了敵軍的核心所在,於是便衝著蔡正公處直闖過去。世民殺得性起,嫌那杆槍殺敵不夠暢快,幹脆將大槍掛在得勝鉤上,抽出背後雙刀與段誌玄並肩而戰。二人兩把刀、兩柄錘在空中舞得寒光四射,直殺得敵軍人仰馬翻,四散而逃,轉眼來到蔡正公身旁。蔡正公見狀隻得舞棍上前,敵住誌玄。二人戰不十合,世民也殺將過來。蔡正公一見世民,不覺心頭一顫,轉身欲逃,卻被誌玄催動戰馬,轉眼趕上來,一錘打得蔡正公腦漿迸裂。隋軍見狀,頓時大亂。世民等乘勢殺出重圍,來到城東兩軍主戰場。此時,李淵與宋老生激戰正酣,忽見一夥渾身是血,麵目猙獰之人殺將過來。世民手中雙刀,滿是鮮血,一縷縷從刀尖上滴落。段誌玄手中雙錘,早已看不見底色,隻見得上麵染滿了五顏六色,紅的是人血,白的是腦漿,上麵還粘著點點骨渣和皮肉。世民縱馬來到李淵馬前,略打了個招唿,便又與誌玄返身衝向敵軍。二人率著衛隊在敵軍中直殺了個三進三出,到第三次殺出時,世民迴頭卻不見了段誌玄,立時一踅戰馬又殺入敵軍,一邊竇琮見世民身邊並無猛將護衛,急忙縱馬趕上前去,護著世民再次闖入敵軍。殺到半途,卻見亂軍之中,段誌玄正與鄭文通激戰。竇琮立即大喝一聲,舞刀上前助戰。此時,二人已大戰了七八十合。鄭文通本已力怯,恰在此時,卻見竇琮殺到,不覺心頭一驚,撥馬便逃。誌玄哪裏肯放,趕上前去,一錘砸下,鄭文通急閃身躲避,卻見那錘刮著鄭文通後背滑落過去。鄭文通的身子在馬上晃了兩晃,竇琮早已趕到,手起刀落,將鄭文通劈做兩段。


    就在誌玄與竇琮追斬鄭文通之時,李世民卻率軍直殺向隋軍主將大旗,隋軍見狀,紛紛湧向前來阻擋。世民在軍中左衝右突,隻見敵軍紛紛倒下,卻不見麵前敵眾減少。這時,誌玄與竇琮也殺過來加入戰團。三人合力衝殺,敵軍終於抵擋不住,紛紛散去。三人殺到敵軍大旗之下,隻見敵軍眾人正簇擁著宋老生向城下退去。三人忙催馬趕去。一丈雪奔馳如電,首先殺過來攔住敵軍去路。那宋老生一見世民,撥馬便走。卻不料誌玄從後趕到,隻一錘,將宋老生打落馬下。世民翻身下馬,砍下那宋老生人頭。口中高喊:“宋老生已被斬首!”這時竇琮也趕了過來。定睛看時,卻道:“此人並非宋老生。”


    原來在剛才世民獨身闖陣之際,宋老生眼見形勢不妙,卻讓一位偏將扮作自己向城上退去,他卻搶先悄然溜走了。世民、誌玄與宋老生不熟,故此信以為真,而竇琮素與老生相識,所以發現上了當。三人抬眼觀望,哪裏還有宋老生身影。不覺頓足惋惜。這時,世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令人用槍挑起假老生與鄭文通的人頭高喊著:“宋老生、鄭文通已被斬首!”殺迴本軍。李淵得知詳情,也命身邊將士齊聲高喊:“宋老生已被斬首!”義軍將士聞聲,頓時士氣大振,一齊呐喊著衝向隋軍。隋軍將士聽到喊聲,又見槍上挑著人頭,大多信以為真。不覺各個喪膽奪氣,頓時潰亂下去。義軍追至城下,卻見城門早已關閉。定睛看時卻見城上放下一條繩索,一人正拉著繩索向城上攀爬,正是宋老生。此時,劉弘基正與麾下殺到城下,見此情景,忙命人飛刀砍斷繩索,宋老生剛好爬到半空,繩索忽斷,頓時跌落地下。劉弘基急忙衝上前去,一刀砍下老生人頭,帶迴交令。


    城下義軍見狀,再次發出陣陣歡唿聲。李淵見三軍士氣高昂,乘機下達攻城令。將士們也不等待攻城器械,一個個徒手向城頭攀爬而上,此時,城上守軍卻早已無心戀戰,紛紛逃散。轉眼之間,義軍便攻上城頭,打開城門,城下義軍一湧而進。義軍西進路上的第一座要塞就此被攻克。


    李淵率軍開進城內,義軍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李淵對城內百姓慰問賞賜,與攻克西河時相仿。城中原有官員,一個不殺,皆隨才任用。城中官民莫不欣喜,都交口稱讚義軍。對於戰鬥中有功將士,一律予以相應封賞。封賞將士之際,裴寂提出異議:“軍中多有奴隸之人,若與良人同封,士大夫必以為恥,望大將軍深思。”


    李淵聞言,連連搖頭道:“矢石無眼,何分貴賤,論功行賞,豈可有等差?當唯論功之大小,無言其他!”


    於是,依功之大小加爵賜帛,將士們因此士氣更旺。李淵又令人傳檄招撫四方郡縣及各路豪傑。使者未出,臨汾郡已遣使前來表示歸附。數日之間,各地來降者紛至遝來,唯有絳郡不肯來降。而這絳郡又恰在義軍通往關中必經之路上,故此李淵便下令三軍做好準備,開赴絳郡。


    這一日,李建成與李世民正率領幾十名隨從在營寨各處巡視,督促將士們備辦糧草,檢查製造攻城器械。忽聽寨內一片歡唿:“樊興將軍押運軍糧到了!”


    建成與世民聞聲大喜,忙趨步走了過去。隻見樊興正風塵仆仆地走過來,在他身後是一群押運糧草的將士。見到建成和世民,樊興便迎上前來,道:“大郎,二郎。”


    建成、世民也迎上去道:“樊將軍一路辛苦!”


    樊興忙躬身拜道:“老奴不敢當。”


    世民掃視著糧車,忽道:“此次運來的糧草似乎不多。”


    樊興聞言,不僅麵露怒色:“途中遇到劉大人和突厥軍隊,被他們強行扣下了一百車。”


    建成聞言大喜:“劉大人迴來了?”


    樊興道:“是,帶迴了五百突厥人和兩千匹馬。”


    “甚好!”建成與世民異口同聲道。


    劉文靜迴來,足以說明突厥並未背信毀盟,那麽劉武周來攻太原的傳言肯定不會是真的。尤其是此次他帶迴的人少馬多,這極為符合他們父子三人的意願。


    “此番出使,劉司馬功勞不小。”建成滿意道。


    “突厥人盡是騎兵,你等卻需押糧而行,卻如何比他們先到?”世民又問道。


    樊興聞言,又憤憤道:“這些該死的畜生,一路掠搶民財,甚至奸淫燒殺,著實無惡不作,故此行走緩慢。劉司馬對他們也甚是無奈。”


    建成一愕,將目光轉向世民:“此去關中,倘若這突厥人一路依舊如此,豈不毀了義軍名聲,誤了父親的大事!”


    世民恨得咬牙切齒道:“這群畜生,我豈容他們胡未!”


    深思片刻,世民便迴身對段誌玄低語了幾句。段誌玄連連點頭而去。建成料知必與突厥人有關,忙道:“二郎,切勿魯莽,還是稟報父親,從長計議吧。”


    不知世民是否惹下塌天大禍,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魂之一統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夫195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夫1950並收藏貞觀魂之一統山河最新章節